“依赖心理”与《鬼灭之刃》


3楼猫 发布时间:2022-06-28 09:34:40 作者:南飞 Language

土居健郎在《日本人的心理结构》中论述了一种所谓的“依赖心理”。

其中关于个人与集团的关系,他指出,在这种依赖心理下,真正的自我不是脱离集团独立,而恰恰是身处集团,处于依赖关系中。(他举的是自身的一个例子,当他因为某些责任关系要离开医院的时候——他说是要让医院摆脱对他的依赖(笑)——他的同事对他说你为什幺要失去自己的个性呢?也就是自我「这里的翻译或许可以斟酌吧,anyway不懂日语」)

炭次郎和祢豆子每次在危机时刻,想到的都是家人,祢豆子受到的暗示(老精神分析了)是她不能攻击人类,要把人类都看成是自己的家人,这就是一个集团的拓展泛化。对家庭/集团的这种依赖,成为一种主动爱的驱力。剧中人物的每次成长都是在一种依赖关系被得到认可的时候得以完成。

与“依赖关系”相伴的,自然是在这个关系所处的位置具有的责任。炭次郎在旋转屋内忍着剧痛与作家鬼打斗的时候,便通过不断提醒自己是“长男”来保持意志。而我妻善逸再回想起的爷爷对他鞭策与训诫时,则作为一个明显的依赖者的形象。

这种依赖心理来源于一种对“他人”的区分,如果不处于同一个集体,那幺就是“他人”(土居健郎同样列举了日语中大量关于他人的词汇)。

说到“他人”,那必然就引申到这种“依赖心理”的另一面,及日本的“耻感文化”。

相对于基督教的罪感文化而言,在“耻感文化”中,“谢罪”的目的在于获得他人的理解与原谅,是一种向外乞得认同的行为。日本人的“斯米马赛”还包括对未发生的事表示谢罪。在《鬼灭之刃》中,作为负面形象的鬼们,正是这种“依赖心理”此面的代表。

上面提到的那个作家鬼,他黑化的原因正是在于被他人完全的否定,而到最后他向炭次郎追问的,仍是对于自己的评价“我的血鬼术真的很厉害吗?”,只有当获得他人的认可时,才得到救赎。

在b站弹幕里,每到此时便刷“被杀过的鬼都说好”。看似玩笑的话背后正道出了《鬼灭之刃》中暗藏的隐性心理。“都说好”的鬼们得到救赎,正是炭次郎肯定了他们在残暴背后的曾经拥有过的人性,肯定了他们的悲哀与眼泪。大多数人都会为此感动(尽管不乏理性者提醒大家别忘了ta刚刚杀了多少人),而这里也正是向读者/观众的“谢罪”。比如在那田蜘蛛山里,炭次郎杀掉“蜘蛛鬼妈妈”的时候——这里的画面的美得令人心碎,她在最后放弃了挣扎,感觉得到了解脱。炭次郎在最后感受到了这份心情,改变了自己的招式,伴随炭次郎的解说“那是一种被死亡更深重的恐惧与悲哀”,那一刹那观众似乎也在这绝美的画面中认同了她,。

“耻辱是人们对失去本性而做出的难以言状的记忆,表示这种悲伤,表示期望恢复真正的自我而又无奈……耻辱比自责更能触动人的本性。”——朋霍非尔

——

(还没写完,电脑要没电了)

动画信息

鬼灭之刃
中文名:鬼灭之刃
原 名:鬼滅の刃
又 名:灭鬼之刃 / 鬼灭之刃 灶门炭治郎 立志篇 / Demon Slayer / Kimetsu no Yaiba
首 播:2019-04-06(日本)
IMDb:tt9335498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 2022 3楼猫动漫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