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举真物的意义——观看春物的十四种方法


3楼猫 发布时间:2022-07-10 23:05:05 作者:程锦弦 Language

1.宽容原则 本文的讨论来自一种“宽容原则”,具体来说是这样的: 第一,【意义最大化】:如果两个解读中,解读A中的本作是无聊透顶的烂俗东西,解读B中本作却带有某种趣味,那么优先选择解读B; 第二,【一致性最大化】:如果两个解读中,解读A中的本作自相矛盾,自我瓦解,牵强附会,解读B中的本作前后融贯,主题一致,结合整体剧情来说有说服力,那么优先选择解读B; 第三,【所涉文本最大化】:如果两个解读中,解读A只能解释前三分之一,或整体有大量意义不明的散乱文本等等,解读B几乎与所有文本有关,将它们都纳入了解释,那么优先选择解读B。 基于这个原则,本文将首先【排除】几乎所有流行的讨论,包括但不限于: “在讲人群和孤独”、“男主明明是个现充却搞得好像自己很死宅一样”、“第三季把主题都扔了光搁那三角恋”、“在思考社会,但不彻底”、“闹了半天最后又回到了无意义的轻小说式开放结局”、“就是大老师矫情”、“想寻找真物,但是失败了不上不下”……等等,这些都是本文所【反对】的。 但是,排除了这些不融贯、无意义、无法统摄全作的讨论,是否真的还存在一个有价值、融贯、贯穿全文的解读呢? 换句话说,作为一个轻小说改编的恋爱番,春物真的有那种东西么? 我的回答是,确实有。但无论有没有,我们必须首先加以考察,然后才能确定它存在与否。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问题。 “主题”是否只是固定的孤立的东西?例如,是否只能是“反对现充,支持孤独”这种“反对X,支持X”的形式? 如果一部武侠小说,主角一开始支持少数人习武,中间支持多数人习武,后来支持废除武功,最后又支持开发养生武功,那这本书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呢? 必须是“肯定武功”、“反对武功”,或者笼统的“对武功的反思”么? 我认为,“主题的变奏”也是一种主题,那部武侠小说的主题并非任何具体的态度,也不是笼统的“对xx的思考”,而是它如何从一个环节转变到另一个环节,如何一步步展开前一个环节的不足,最后达到一个阶段性的终点。 这样一来,我们也必须承认,春物理论上也可能具有一种“变奏式的主题”。至于它实际上有没有,又是怎么回事,则是接下来的事。 2.“人数问题”与【身份问题】 考察春物第一季的内容,它实际上同时涉及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就是孤独的死宅和人群中的现充,“清醒的人”和小圈子里的人,为了自己活着的人和为了集体活着的人,独立坚强的人和看团体的眼色过活的人,总而言之就是两种人。 这两种人,虽然有着真诚不真诚的区别,或者一种道德上的优劣、麻烦程度的高低,简单来说可以视为一种人数的区别,一者是个人(=少数),一者是人群(=多数)。人群就会带来额外的问题——这大概就是这种思路的主旨。 反过来说,按这个思路,也可以说是肯定了敢于做少数、敢于孤独、敢于独立、敢于对团体说不的人=少数。 这个思路在第一季里反复出现,“团体”貌似成为了最恶劣的反派,“个体”貌似成为了某种超级英雄。 团体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弃团体就能够解决,团体本身带来的问题,又困扰了所有人。八幡成为了某种黑暗游侠一样的存在,通过自曝和自我抹黑(=拒绝团体)来拯救所有人,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从叶山事件的“消除团体带来的利益”,到鹤见留美的“瓦解团体,消除团体带来的害处”,然后是学生会“顾及团体气氛做不了事的叶山/被团体拖累的雪乃/敢于不顾团体而解决问题的八幡”的强烈对比,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思路,也就是人数问题=道德问题。 因为“人数问题”能解释第一季绝大多数的文本,甚至说第一季很多事件确实是奔着人数问题去的,所以很多人就以为,人数问题就是春物的核心,春物的主题,接下来所有的发展,也都必须植根于这个“人数问题”。如果有什么展开,有什么讨论,讨论的也必然是人数问题了。 ——按照这个简单粗暴的思路,如果春物后面不讨论个人和团体了,那春物还能算有主题么? “人数问题=主题”,“没有人数问题=没有主题的普通恋爱喜剧”,这就是很多人下意识的看法。 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想法,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数问题”,真的能和后面的讨论相融贯么?另外,百分百统摄第一季的所有文本么?除了“人数问题”,第一季的文本中,是否为其他的讨论留下了空隙? 换句话说,第一季的内容,是否真的只涉及“人数问题”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即使回到第一季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实它讨论的不是人数问题,至少不只是人数问题。 例如,当八幡知道了救狗事件的真相,想到雪乃和结衣可能不是对他【本人】怎么怎么样,反而是对他“恩人”、“受害者”的【身份】怎么怎么样,他感到非常难受。 例如,八幡的黑历史,就是女同学因为他同学的【身份】对他表面客套,而他却以为是对他【本人】有意思,结果做出糗事。 这两件事都不是单纯的人数问题,反而恰恰是【身份-本人】的问题。 对很多人来说,身份问题和人数问题几乎完全是一回事,“本人”是真的,“身份”是假的,“个体”是真的,“团体”是假的,而且“身份”必然是“团体”的身份,“本人”必然是“个体”的本人。 换句话说,在他们看来,第一季的思路貌似是“本人=个体=真实vs身份=团体=虚假”,人数问题和身份问题貌似并无任何区别。 在第一季的文本下,这个理解是完全符合剧情的,甚至第一季在故意混淆这两个问题,把它们相提并论,反复强化这个“个体=本人”的等式,反复渲染这个“身份=团体”的判断,再冠以真-假,坚强-软弱的道德判断,中二得理直气壮,也让很多死宅看了大呼过瘾,八幡超级英雄一样的定位,也在此坐实。 但问题在于,【身份问题】本身,真的等价于人数问题么? 如果没有第二、第三季的后续,这个问题其实是不必要的,文本既然已经钦定了这个联合,划定了这个等号,在此就不必进一步过多发挥,不管它是不是,反正作品里就是了。 可真正的问题却恰恰出现了:在第一季里相等的两件事,在第二季、第三季中却恰恰不再相等了。 任何人都可以说的一句废话,就是攻击八幡后面成为了“现充”,换句话说,在【人数问题】上,八幡的做法有某种不一致性,“八幡=死宅=本人=个体=坚强勇敢=高洁=能解决问题=真实”,这一在第一季坚实的道德同盟,在第二季第三季却恰恰瓦解了。 如果我们不承认这种“瓦解”是主题和作品本身的瓦解,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出于宽容原则,我们或许必须做出这种看法了——“人数问题”从来都不是春物的主题,春物的主题,恰恰仅只是【身份问题】。 换句话说,八幡在意的不是人数,不是小团体,而是【身份-本人】之间的这段距离,至于人数问题,却恰恰只是反映身份问题的某种“载体”罢了。 这样一来,和后面那所谓的瓦解就没有矛盾了——八幡最在意的其实从来不是死宅和现充的问题,而是很多人觉得矫情的身份问题,而第二第三季的“现充”和“谜语人”,恰恰只是主题的延续,整体是融贯的。 只是因为第一季中,在个体和“本人”、死宅和“真实”间所划定的等号,是如此的浓墨重彩,以至于当它们分离的时候,很多观众就不适应了。 通过这样一种解读,我们就遵循了宽容原则,没有仓促地对春物口诛笔伐。但人们还会问一个很自然的问题——脱离人数问题之后,存在一种单独的“身份问题”么? 换句话说,如果你不是“个体”,那你的“本人”又本人在哪里呢?如果你不在“很多人=团体”中,那你又有什么身份可言呢? 如果八幡不再面对个体-团体的问题,他是怎么可能思考一种本人-身份问题的? ——然而,这恰恰是第二季、第三季在在说的事。 它们一点点地呈现出来,却又为只着眼于个体-团体的观众们所错失,造成了一种黑色幽默的节目效果:当春物扔掉了人数问题,在身份问题上一路突进的时候,观众却不停地在暴怒——“我的人数问题呢?快给我回答啊。” 不过,在正式进入第二季、第三季的讨论之前,我们先正面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3.【身份】问题与“人数”的脱钩 我们稍稍先离开文本,考虑一下问题本身——身份问题一定与人数挂钩么? 显而易见,答案是否定的。身份一定直接来自某个实际存在的团体?这实在太小瞧身份了。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类比:身份更像是一个游戏中你所扮演的角色。 很多时候,当你想玩某个游戏的时候,你就通过扮演这个角色来玩,而不是“直接玩”。例如,在叶山的团体中,叶山扮演一个角色,海老名扮演另一个,如果他们不创造新的游戏,而是一直玩同一个游戏的话,那他们就不可以随便改变身份,这样游戏就没法玩了。 这样一来,身份问题貌似是需要人数的,但如果是单机游戏呢。 这个问题似乎比较诡异,难道单机游戏不是“直接玩”的么?或者说除了所谓的“角色扮演”游戏,难道不是我【本人】在打游戏? 但是,考虑一下“踢罐子进垃圾桶”的游戏,你扮演的恰恰是一个“踢罐子”的人,而不是你本人,如果你只是想把罐子放入垃圾桶,你可以直接用手,但这恰恰就是“不玩了”,只要你玩这个游戏,你就必须扮演“踢罐子的人”这个有限的角色,而不是你本人。 或许踢罐子的例子比较诡异,那么换一个例子,比如说“登山家”。假设世界上不存在任何登山爱好者,雪乃成不成为登山家,不需要看任何其他人的眼色,这样,“成为登山家”,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单机游戏。 但这个游戏却恰恰是有“标准”或者说“玩法”的。即使没有任何别人,雪乃也不能开飞机直接到山顶,因为这不是登山家这个身份的做法。如果她不这么做,她在玩的可能就是另一款比如说开飞机的游戏。 “登山家”的身份,显然限制了雪乃,使她必须在这个身份下做事,但是这个身份只需要一个玩法或【标准】,不需要任何其他具体的人。 (你可以说她本质上没有脱离人类社会,但是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又或者,假如八幡在玩一款全息模拟游戏,里面的玩法就是扮演“同班同学”,这里没有任何真人,全部都是数据NPC,八幡还是会很清楚地看到,“同班同学”这个身份并不是他本人,虽然他也许会玩的很开心,但他显然会感到,自己和那个身份之间有一种距离。 这不只是因为“游戏是假的”,不管真假,身份和本人之间就是有一个距离。而八幡所拒绝的,就是“因为身份而……”,他想要“因为他本人而……”。 当然,如果是单机,那拒绝身份就显得很中二(虽然不是单机也很中二),但不管怎么说,【扮演一个身份并不直接需要某个团体】,这点都是很清楚的。 一个身份可能需要某种秩序、某种玩法、某个价值标准,它们可能是由很多人制定的,也可能引入了裁判来打分,但是秩序和具体的人数并不是一回事。 在叶山和八幡的对比中,决定性的差异不是谁更现充,八幡可能某一天变得更现充了,但重点在于,叶山前期更在乎身份,觉得身份就意味着他本人,而八幡前期拒绝承认身份,他追求的是身份背后的“本人”。 这样一来,我们就确定了,这种脱钩是可能的,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在第二、三季中,真正的主题只有身份问题,而人数问题恰恰被放弃了。 当全文的主题被纯化为身份问题之后,第一季中涉及的人数问题,则仅仅成为了身份问题的一个“载体”。虽然这个载体在第一季的比重太大,有点反客为主,不过这种理解却可以赢获整个系列的融贯性。 而且说到底,至少我个人认为,身份问题是比人数问题更核心更有意义的问题,坚持人数上的道德优劣,怎么看都有点“青春期”。 但讨论进行到这里,反而制造了某种困惑——那本人又到底是什么呢?一切说到底不就是某种身份么? 或者说,八幡所谓拒绝身份的态度,在这里反而变得有点离谱,甚至成为了不可能。 在“人数”的载体下,“拒绝团体”是一件可以操作可以实行的事,但“拒绝身份”是个什么鬼? 当脱离了第一季中身份问题和人数的挂钩,似乎整个作品的地基都被抽掉了,八幡开始探索纯粹的身份问题,这难免使人感到某种中二和矫情,或者说过于文青。 这也是八幡本身面对的问题。 当到了第二季,他无法理所当然地把身份-本人的问题和人数挂钩,他才开始真正地思考“本人”意味着什么,这也正是他在第二季、第三季中所呈现的成长。 如果我们想尊重文本的实际展开,我们就必须承认,八幡自身在经历成长,而不是某种绝对洞察一切什么都懂的超人。 4.八幡在第二季的转变 八幡真正最初的转变,自然是来自于黑历史。但剧情中,八幡真的第一次大幅度转变,是在第二季中,而最初的动摇,是在假告白事件之后。 这实际上是一个有点尴尬的展开,八幡对海老名假告白,然后雪乃和团子在一旁看了,觉得很难受。八幡迎来了自己的问题:侍奉部对他意味着什么? 这在当时将身份和人数挂钩的他来说,是无法回答的。不是说他幼稚到完全无法将它们脱钩,而是说,他不知道该怎么弥合自己思考中的分裂。 如果继续肯定团体=身份=伪,继续坚持个体=本人=真,那他干脆也不要继续在侍奉部了,毕竟团体本身就是错误。 这是他在“人数问题”上遇到的问题,这点观众们也可以理解,但是很多人误以为春物后面都是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得出了“他最后什么也没解决”之类的结论。 另一方面,真正让他动摇的是另一个事实:他所积极肯定的“排除了任何身份的纯粹本人”,反而似乎是不存在的。 当他牺牲自己身份来解决问题的时候,如果他恰恰是那个纯粹的“本人”,那他就什么也没有失去。因为他就是一个超出了任何身份、超出了任何秩序和标准的超人。 因为没有任何身份,所以也不怕失去任何身份,他做任何事都是绝对“真实”的,外在于任何秩序,不会被任何标准扭曲,他也不需要顾及任何标准——这是潜藏在八幡做法中的神话。 然而,神话破灭了。八幡意识到,他总已经在某个标准中,总已经有了某个身份。雪乃和团子对他的“视线”是客观存在的,这个游戏或标准也是客观存在的,他也切切实实地在里面。 当他以纯粹之“本人”做某些事情(比如假告白)的时候,他不仅仅是在做纯粹的“那件事本身”,还做了对游戏(标准、秩序、雪乃和团子的视线和心情)来说“意味着什么”的事。 他好像戴了一个拿不下的游戏光脑,当他觉得自己干了某件“纯粹的事”(=假告白)的时候,实际上却成了游戏里的操作(会让雪乃和团子伤心)。 这点推而广之,结果就是,他发现自己总已经在某个游戏里,扮演某个身份,即使不只是侍奉部。 即使他可以和侍奉部的人断绝来往,毫不顾忌,但他能放弃妹妹小町么。如果无法放弃,他就必须在做一个“纯粹的本人”的同时,也在玩“哥哥游戏”,扮演那个身份。 当然,或许他可以理解为,小町和其他家人,爱着的都是“他本人”,所以不用在意这些。但无论如何,他的立场都遭到了动摇。 而这种动摇,实际上并不是人数问题上的,而是身份问题上的。 在这之后,八幡的思考完全转向了身份问题本身,以至于到了很多观众无法理解的地步。 接下来到了竞选问题,雪乃和八幡比赛。这个时候,在八幡的视角下,问题就非常明显了:这是在逼他做出选择。 这种选择并不是“我和团子你选谁”、“要三个人在一起还是别的”之类的,而是让他选择,是否承认自己在侍奉部的身份。 “如果你什么身份也不是,不是侍奉部的一员,那么侍奉部废部你也该无所谓的吧。” 这是这样的一个质问,至少当时八幡理解中应当是这样的。 在这个环节,出现的是八幡的动摇,他是否要放弃之前独行侠的态度,转入承认“个人间真诚的小秩序”这个游戏,并在其中获得一个身份。 如果他简单地承认了这点,那么他和叶山就没有什么区别,或许更真诚一点,但是然后呢。 八幡还是无法放下侍奉部,动摇的结果就是,他最终插手了,避免了侍奉部的解散。 如果这是另一部别的作品,其实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有心结的中二少年放弃了独行侠的做派,步入了日常,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完结撒花。 但显然,对于八幡和雪乃来说,这种做法是不彻底的,也是无法接受的。不过最初的时候,八幡并没有做出真正的决断,他的态度依然是模糊的,或者说有点傲娇的,“既然你这么问了,那我还是不要让它废部了吧”,大概是这个感觉。 换句话说,他扭扭捏捏地承认了那个身份。 但超出他预料的是,问题却没有解决,并不是他承认身份就可以了的。雪乃居然对他说,“我还以为你会理解我”。 这句话实际上不是八幡以为的那回事,但却让八幡陷入了更大的动摇。对于雪乃来说,其实这是在说她想实现自我的点八幡没有get到。 但对于八幡来说,这却成了一句质问。他知道,他没法用模糊的回答来打发掉内心最深处的身份问题,但他又没法放弃侍奉部,这让他感到痛苦——再强调一遍,他的痛苦来自于身份问题,而不是人数问题。 很多观众的理解,到这里就终结了。因为这是最后一段能用“人数问题”来正常解释的剧情。 无论说八幡因人数问题还是身份问题动摇,他的动摇都是可以理解的,解释成两者貌似都可。到了这个点上,对持“人数问题”视角的人来说,八幡还是在试图面对问题(只不过是人数问题、个体-团体问题)的。 而到了“真物”,因为真物宣言好像对个体-团体问题来说毫无进步,再之后的“共依存”对个体-团体问题又完全不知所谓,第二、第三季对很多观众来说,就成了所谓的三角恋+谜语人,这是顺理成章的。 然而,之所以会有这一连串的效果,完全是因为,很多观众把后面的主题理解成了“个体-团体问题”或者说人数问题。 当我们反过来坚持“身份问题”的时候,一切就变得豁然开朗了。 无论雪乃的话本身是想表达什么,它都深深地刺激着八幡,而侍奉部似乎更沉重了的气氛,也促使着八幡做出真正的决断。 但这个决断对八幡来说,无非是“放弃身份问题”和“放弃侍奉部”之间的决断。在他当前的思考框架中,“纯粹的本人”和“具体的身份”之间的对立,几乎是不可调和的,必须二中择一。 他的痛苦被平冢静所察觉,对他进行了开导。事实上在动画中,“真物”这个概念最早反复是平冢静先提到的。 在平冢静的开导中,八幡感到超越了自我-身份之间单纯对立,他意识到,可以容许一种“真正的身份”,也就是从自我出发,发自内心地认可某个身份,并加以维持。 换句话说,“自我所真诚认同”的身份,似乎成了一个出路,这和那些虚假的扭曲的妥协的身份不同,是人与人之间的精诚合作、互相依靠,也是他当下困境的解药。 所以,当他激动地跑回侍奉部,发表了“真物宣言”的时候,他确实比之前的思考更进一步了。 而他所发表的“真物宣言”,也成功打动了雪乃和团子(甚至一色),侍奉部的关系本身也更进一步。 在八幡当时的视角来看,他甚至似乎不知为何打开了雪乃的心结,一切貌似都是完美的。 如果是某部别的作品的话,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又来)。虽然最后的结果有点抽象,很难搞清楚真诚的身份和一般身份间的实际区别是什么,但至少大概可以理解“好的身份/游戏”和“坏的身份/游戏”之间的区别,至少侍奉部的三个人都很真实地快乐,好像也没什么“妥协”的要素,三个人幸福快乐地在一起——这不就是标准的轻小说结局么。 对很多人来说,在这里结局和在第三季的大结局没有区别,第三季也没有任何更进一步,顶多只是三角恋爆发了,确定了正式的恋人关系。在他们来看,说一句“毫无进步”并不夸张。 但以上的这种理解,却恰恰错失了作品的主题,仅仅从所有轻小说都要面对的“圈子问题”出发,而没有考虑到,对于本作一直在涉及的“身份问题”来说,第二季结局和第三季结局有什么实际的进步。 从身份的问题来讲,一、二季目前的变奏是这样的: 第一阶段:着眼于【个体-团体】,没有彻底深入身份问题本身; 第二阶段:着眼于【自我-身份】,涉及了身份,但纯粹的自我或者说没有身份的“本人”带来了问题,试图调和; 第三阶段:【真诚的身份-游戏/妥协的身份-游戏】,不再坚持纯粹的本人、没有身份的自我,而是诉诸“自我所认同的身份”,和其他偶然的、虚假的身份对立。 问题貌似已经解决了,作品好像已经有了阶段性成果。 这里出现另一件黑色幽默的事,那些还在满脑子“个体-团体”的人,反而恰恰感到问题没有解决、作品不应当完结——毕竟个体-团体问题还没回应到啊。 但之所以第二季的结局并没有解决一切,恰恰与个体-团体问题无关,而是因为以下两个因素: 第一,问题理路上,自我-身份→自我所认同的身份,这一解决过于轻描淡写,中间似乎留下了很多空白,例如,可以让一些比较扭曲的关系/身份得到允许——比如后面提到的“共依存”。 明明是八幡和雪乃这种“纯粹的人”,得出的解决却可能包含着巨大的“不纯粹”,这暗示着问题的解决还不够深入,需要更高阶段的解决。 顺便一提,这个阶段的解决比较类似于很多人眼中的西尾维新。对很多人来说,西尾维新经常在作品中肯定所有那些十分扭曲,却得到了双方真诚认同的关系。 第二,从剧情设置上来说,这里有两个问题,其一在于,雪乃的心结其实并未得到真实的解决,她只是通过变得“不像雪乃”来逃避;其二在于,侍奉部现在的状态,并不是八幡“真物宣言”中所描述的那样,反而还差了一个阶段。 换句话说,一来八幡还不够理解雪乃,没解决她的问题,二来八幡错解了“真物”,为扭曲的关系开下了后门,而这个“扭曲关系”,如果他足够“清醒”的话,本该是无法接受的。 但为什么作品中说“共依存”是【扭曲的】?它和轻小说主角的那种普通圈子难道有什么实际区别么?如果这不是一种中二文青的夸张修辞,它到底扭曲在哪?八幡为什么不能接受,他又到底能接受什么? 让我们先回到之前绕过的雪乃,一切的问题,将在对雪乃的考察后得到解答。 在这之后,我们才能进入对第三季的分析——这个分析当然也将是在宽容原则之下的。 5.作为弱者的雪乃与共依存 之前提到,雪乃对八幡说“我以为你能理解我”,然后陷入消沉,促使八幡做出决断,开启了真物宣言。 但雪乃的反应,和八幡的理解之间其实有一个错位。 对于雪乃来说,她之所以参与竞选,实际上不只是为了逼迫八幡决断,也是为了自我实现。而她之所以消沉,主要还是因为,她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弱者意识”的东西。 众所周知,第二季出现阳乃之后,雪乃的背景就成了这样:不断在和完美的姐姐(=阳乃)的比较下遭到打击,想要证明自己却经常失败,一个烦恼中的人。 这个情况被很多人形容成所谓“雪乃的挣扎”,和她初期“讨厌弱者抱团和强者不公平竞技”的发言形成鲜明对比——雪乃虽然是天才人设,但处境上却仿佛是弱者。 虽然这种“弱”只是她标准太高,但在阳乃的打击+她独自一人努力的做事方式下,仅仅从身份的角度来说,她确实是无能于实现某个身份的人=弱者。 这方面来说,雪乃和八幡是正好相反的:雪乃执着地想实现某个身份(=完美)的时候,八幡却正好苦恼于自己的身份,想要彻底和它保持距离(=纯粹的本人、自我),他们的共同点只在于都很纯粹,八幡欣赏雪乃的“高洁”,除了品性以外,也可说是一种两个极端之间的欣赏。 而她的烦恼也恰恰来自于此:她感觉自己仿佛是一个废物,什么也做不到。 雪乃曾对八幡说,我什么也做不到,什么事情都是靠你帮我,至少结果上是这样。当她执着地想要完成某事(=实现某个身份)的时候,不仅无法做到,反而还惹得朋友担心,需要麻烦朋友来解决,这点是她所不能忍受的。 从身份的角度说,她只有三种解脱:一,换个游戏(降低标准);二,变强,并通过解决问题来证明自己;三,承认自己是个废物,不玩了。 第一种,她不能接受,第二种,她一直在受挫,实际上到了她消沉的时候,她已经在第三种的边缘了。 当八幡发表“真物宣言”之后,在八幡自己看来,他终于有了一个理由停止对所有身份的抵抗;但对于雪乃来说,这同样意味着,她终于有了一个理由,避免了自己和自己的斗争。 雪乃到底在斗争什么呢,结合文本可以看到,很清楚的是,她在苦恼要不要接受八幡的一次次帮助(=代打),如果她想实现什么身份,却必须依赖别人,那这个身份到底是谁实现的呢。 这种考虑或许显得过于矫情,被朋友帮忙有什么好苦恼的,问题解决了不就得了。但对于雪乃的身份认同来说,这却是真真切切的动摇。 而到了“真物宣言”,雪乃也得到了一个借口,让她可以心安理得地选择被八幡帮助了。 从当时的逻辑来看,这个借口是这样的:只要是自我真心认同的秩序/身份/游戏,都是可以允许的,而且是纯粹的、好的,所以只要她和八幡都开心,也没有妥协什么,那一直依赖八幡也无所谓。 这仿佛是皆大欢喜。但这时阳乃却冒了出来,说这是共依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阳乃有点主题工具人的意思,她的话可以理解为作者的话。对于她的这个说法,一般有几种理解: 一,雪乃的理想其实没有实现,这都是假的,所以不好; 二,雪乃的人格不独立了,这点不好,所以这个事情是扭曲的不道德的; 三,他们这样也是小圈子,和叶山那种小圈子没什么本质区别; 四,共依存指的是三角关系,阳乃的意思是必须明确关系,不能搞模模糊糊的小圈子; 五,阳乃只是因为雪乃毁了她的青春所以来捣乱的,共依存是谜语人,不用在意; 六,共依存中的自我不是纯粹的本人,自我认同的身份属于自欺欺人; 七,共依存不是孤独的个体,而是团体,所以八幡在自相矛盾。 除了还执着于个体-团体的七,以及又回到了第二阶段的六,前几个说法都多少有几分道理。 然而,共依存阶段的雪乃到底缺少了什么呢?如果用那几个说法来解答,好像总有一种不融贯的味道,好像我们随意地引入了莫名其妙的标准。 例如,第一条诉诸“人应该真正地独立完成自己的理想”,第二条诉诸“人格应该独立”,第三条也可以商榷,因为也许他们是“更真诚”的小圈子,第四条虽然正确,但三角关系本身好像和主题无关,第五条只解释了阳乃的动机,对“共依存”的问题相当于放弃了。 前几条涉及的一些道德标准,虽然正确,但又仿佛是从主题之外偶然引入的。如果仅仅从主题本身,从身份问题的角度来说,雪乃到底缺少了什么,共依存到底缺少了什么呢? 从身份角度来说,莫非问题在于,雪乃其实没有独立实现自己的身份?但这个反而不是问题。我们大可以设想,雪乃已经改变了想要实现的身份,从“一个人的完美”,变成了“共同体协作下的完美”,而后者恰恰可以是“自我所真心认同的身份”。 问题出在哪里呢? 或许,我们可以直接看到这一答案。作品中明明白白地已经写了——问题在于,共依存【不是真物】。 而答案就在【真物宣言】中。 不过,现在还没到讨论“真物”的时候,所以先不忙着看标准答案。仅仅回顾全书最初的出发点,我们就可以看到“共依存”中藏着的问题。 一直以来,八幡在苦恼,他苦恼着“身份背后的本人”的问题,但结果上来说,纯粹的本人似乎并不存在,甚至也无法认知。 然而,不管怎么说,这里都包含着一种对“纯粹的本人”的努力,当八幡想了解雪乃的时候,虽然他有“一厢情愿”的层面,但还是想了解“雪乃本人”,当他想被了解的时候,想被了解的也不是“身份”,而是“本人”。 可到了“共依存”的阶段,诡异的事情发生了——雪乃和八幡互相依赖的时候,雪乃依赖的到底是什么呢。 一个“超级英雄”。 换句话说,一个能帮她解决问题的人。 但从这个角度来说,她依赖的反而不是“八幡本人”,而是八幡的【身份】。 换句话说,在“自我认同”阶段,对“本人”的探寻似乎完全消失了,只要你本人认同这个身份,那“游戏”就将继续,我就继续以【身份】来看待你,“你本人”被完美地简化成了“你的身份”。 无论你认同的身份是什么,在认同中,你把别人当作了什么身份,只要大家都认同,那这些身份就会保留,它们和“你本人是什么”,可以完全无关。 而“共依存”,正是这个逻辑发挥到极致的结果。 在第三季中,有一段堪称恐怖片的表现——雪乃不知道该怎么办,八幡就让她和阳乃打电话,结果雪乃像个提线木偶一样,把八幡的话一字不差地转述给了阳乃。 八幡看到这里,简直像见了鬼。 对很多人来说,这意味着雪乃在依赖关系(共依存)中丧失了人格独立性,这点诚然是正确的。但另一个角度来说,所谓丧失了人格的独立性,却恰恰是她放弃了对自己“本人”的坚持,把自己矮化成了一个具体的、依赖着八幡的人的【依赖者】。 与此同时,八幡的“本人”或真实自我也遭到矮化,变成了【被依赖者】、超级英雄的单纯身份。 依赖关系(共依存)中互相依赖的,恰恰不是双方“本人”,而是双方的身份。 雪乃在依赖八幡对于“团体”的适应,依赖他能解决团体问题的能力,一个【团体适应者】的身份;讽刺的是,八幡恰恰想避免和团体扯上任何关系,恰恰想避免因为团体获得任何身份。 八幡在享受雪乃对自身的依赖,享受她无能者的身份;诡异的是,他之前欣赏雪乃,恰恰欣赏的是雪乃的独立、高洁、对完美身份的执着。 在依赖关系(共依存)中,两者“本人”的特质被完全抹消,甚至反转了。可他们却乐不思蜀,享受得津津有味,只因这是他们都“认同”的。 换句话说,所谓的“共依存”,恰恰是“自我认同的身份”这一阶段的极端例子,用来说明这一阶段的不完满。 ——明明说着,“我想要真物”,其互相依赖的东西,却又恰恰是互相的“伪物”。 而就像我们上面讨论的那样,对于雪乃,对于“共依存”,必须通过作品的整个主题(=身份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讨论。 顺便一提,在心结设定出来之前,侍奉部最初中二发言的雪乃,和八幡反而是同一侧。 雪乃当时所指出的问题,无非就是她一个人玩自己的游戏(学习成绩好,相貌出众),本来自己玩的好好的,却莫名其妙地被团体(=她没在玩的游戏)赋予了额外的身份(=讨厌的人),所以想避免这种额外身份的问题罢了。 也就是说,八幡=讨厌【虚假的团体身份】,雪乃=讨厌“会背上【虚假的团体身份】这一事态”,两者完全是一侧。 一直到了后面,雪乃的情况揭露,才呈现截然相反的另一端——当然这个情况也是符合她追求完美的性格的。 上述的很多讨论,如果不结合第三季的文本,将会是有些抽象的,也显得自说自话。 勾勒了雪乃的心结+共依存的问题,我们得以正面讨论第三季的主题。 6.第三季的主题变奏 关于第三季,最多的一个说法是“放弃了主题讨论,变成了三角恋”。现在我们知道,这是将“主题讨论”等价于“讨论个体-团体问题”的结果。 但问题在于,如何看待第三季中的“三角恋”呢。 在此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之前所略过的团子。 团子的人设是“普通人”,这不是在说她长相普通、性格普通、学习一般之类的,除了学习,这些她可能都不太普通。 团子完美符合“普通人”人设的地方,在于她像普通人一样面对身份问题。 我们看到,面对身份问题,雪乃和八幡是两个极端,而到了团子,她却仿佛一直在状况外,对身份问题几乎完全的无所谓。 这导致了她的出发点非常不同,她没有什么解决身份问题的意思,对她来说,能和最喜欢的雪乃、八幡在一起就可以了,没必要纠结什么身份。 在假告白事件中,团子并不是因为身份之类的才感到困扰,她困扰的是八幡的自我牺牲;在雪乃遭遇身份问题的时候,她也只是想让雪乃幸福快乐,而不是在身份问题上更进一步。 在第三季中,团子的这一特质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到了她几乎在和八幡、雪乃一对二的地步。 在第三季中,真正存在的恰恰不是“党争”,而是“路线之争”。 团子代表所有“普通人”的立场:差不多得了,难道我们不是很快乐么? 而八幡则在动摇,一方面,他觉得好像确实差不多得了,另一方面,他又总觉得哪里不对。 每当八幡想选择普通人路线的时候,他就仿佛是选择了团子;而每当八幡想“更进一步”的时候,就仿佛他努力在插手雪乃。 而三个人都没有想更进一步的时候,就需要工具人阳乃。 情况于是变成了这样: 首先,八幡+团子+雪乃共依存,三个人都觉得不错,这个时候阳乃来了。 当时和阳乃彻底对立的,反而恰恰是结衣,所以也有了她的台词(=差不多得了,我们不是很幸福么)。 而八幡开始觉得不对劲之后,初时他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所在,以为只是雪乃是否独立的问题。 这时,雪乃决定独自背负起家业来,将共依存的游戏(圈子、关系、身份)唯独留给了结衣。 这个时候,八幡以为这样是好的,所以和结衣一起日常,选择结衣,实际上不是党争,而是选择“维持现状”,维持现阶段的理解,维持“自我认同的身份”,也就是维持共依存,只是共依存的人里没有了会导致人格不独立问题的雪乃。 然而一方面是工具人阳乃的启发,另一方面,八幡也隐约觉得哪里不对。这时出现的仿佛在党争的结衣,虽然有恋爱问题的成分,但是更多是主题的工具人,这一刻,她不是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万普通人、普通观众的化身:“可以了,你现在已经是现充了。别管什么什么身份不身份,真物不真物了。” 然而她的挽留注定是没有结果的,因为她其实不只是在挽留恋爱,而是在试图停下作者展开主题的步伐,甚至她好像要“成功”的时候,也只扮演了主题的工具人而已。 最后的结果,八幡终于领悟了他之前所宣言的真物,向雪乃告白,在此无需细表。 那个之前被滞后的问题终于来了:八幡领悟到的真物,那个超越了“自我认同的身份”阶段,也因此超越了“共依存”,超越了结衣的态度,被提前宣说,却又被误解了的【真物】,到底是什么呢? 在这里稍微引用一下原文,比较神奇的是,即使当时八幡并没有真的理解真物,只是理解了自我认同,但他的宣言中却不包括自我认同,而是居然和结局时“真正的真物”一模一样,有一种错位性,仿佛预言一样的感觉。 引文如下: 【……我想要的,一定不是想要互相理解、想要变得融洽、想要一起交谈、想要待在身边这种东西。我并不想要被理解。我明白自己并不被理解,也并没有想去得到理解。我所追求的,是更加严苛而残酷的东西。我想要去理解。想理解。想明白。想明白后安心下来。想要得到安宁。因为不明白的东西非常让人恐惧。想要完全地理解——这是非常自以为是的、独断专行的、傲慢自负的愿望。真是浅薄地令人厌恶。心怀这种愿望的自己实在是恶心得无以复加。】 【但是,万一,万一彼此都这么想的话。 如果双方可以互相强加这种丑恶的自我满足的话,如果真的存在能够容许这种傲慢的关系的话。 ……】 即使字面上考虑,我们也可以看到,这里包含了:一,一种超出了一般所谓互相理解的理解;二,需要“彼此都这么想”,彼此互相努力。 这段到底是在说什么呢?为什么它会被误解成自我认同,后面却超出了自我认同和共依存呢? 抓住身份问题这个主线,情况已经很明显了。 所谓自我认同的态度,之所以会变成共依存,是因为停留在“对方所认同的【身份】”上,不去追索“对方本人”,而所谓【真物】,直截了当,就是双方都寻求【对方本人】。 这个对真物的解读,字面上人人都能得出,所谓本人和身份的区别等等,也是在第一卷就可以得出的。真正的问题在于,这种【互相寻求对方本人】,和第二阶段中,脱离了个体-团体,刚刚进入对“纯粹的自我、本人”的追求的,那个最幼稚的八幡,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应该说,如果只是【追寻本人】的话,无论是追寻对方本人,还是自我本人,应该都是什么也找不到的一种虚妄,纯粹的“本人”根本不存在,“自我”永远在一个身份中得到呈现,难道不是这样的么? 然而,经历了主题一环环的变奏,“真物”阶段也同时承载了之前阶段的厚度。 可以合理地看到,到了真物阶段,八幡和雪乃并不是直接追寻抽象的“本人”,也不是用一个固定的、但得到了双方认同的“身份”打发掉对“本人”的寻求,以得到“身份”为满足(=互相理解)…… 而是再一次,又一次,不断不断,不断重新寻求,“互相强加这种丑恶的自我满足”,即使已经得到了某个身份,即使双方的身份已经得到了互相的认同,也仍然、仍然仍然试图寻求,仍然保持倾听,仍然肯定背后的东西,仍然尊重对方,好像背后仍然有一个额外的“本人”,一个自我的深层——即使背后并没有“自我本身”,即使除了另一个其他身份,背后什么也没有。 我们看到,这种对“本人”的寻求,已经以“身份”为中介了。然而,这并不是第三阶段的自我认同,在第三阶段中,目标是获得某个“好的身份”,以身份的获得为满足,而在第四阶段,【真物】阶段,任何身份,即使是完美的身份,也仍然有某种不足,有某种背面,背后也仿佛有一个“自我”。 双方的不断寻求,不停地失败,仅仅获得了【身份】而没有获得本人,但是没关系,即使如此,他们还在不停试图寻求着,无限地,“严苛而残酷”,即使【绝对无法触及】。 以上这些点,很多人只看“真物宣言”的字面意思就能get到,但如果不结合整个文本,却只能理解一些碎片,换句话说,理解成第二阶段中对单纯纯粹自我的寻求——结果上来说,这就错失了第四阶段的真物。 而对于这个不断进行的探寻活动,很多人又把它固化了,成为某种理想状态,具体的身份,那样一来,反而成了对第三阶段(=双方都自我认同的身份)的探求。 于是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个统摄性的解释。 这个解释涵盖了每一阶段的具体文本,没有让任何讨论、任何剧情沦为“谜语人”(虽然这里不可能涉及每个细节),我相信它是在充分尊重文本之后做出的,也可以得到充分的辩护。 到了这里,春物的整个主题变奏,就清晰有力地呈现出来了。 我们可以简单地发现,春物从来没有放弃它的主题,也从来没有逃避,而是一直在深入、深入、不停地深入。 而第三季当然也不是没有主题的三角恋,“共依存”和“真物”并不是谜语人,八幡并不是当了现充还假装死宅愤世嫉俗,也不是无病呻吟的矫情中二,这些莫名其妙的看法,只是没有尊重文本的结果。 不过,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无聊的看法,并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在下一节,我们从头整理一下春物的主题,然后讨论一下这些误解的由来。 7.总结 根据主题的变奏阶段,我们列出以下内容: 第一阶段,【个体-团体问题=本人-身份问题】,八幡像个中二病,不停拆散团体,控诉现充; ——如果只抓住人数问题,没有把身份问题当作主线,结果就是“春物放弃了主题探讨,第三季光搁那谜语人和三角恋”,BE1。 第二阶段,个体-团体问题≠本人-身份问题,八幡开始探寻纯粹的身份问题,遇到了【纯粹的自我】所带来的困扰; ——如果没有察觉到身份问题与团体问题的脱钩,满脑子团体问题,还是BE1。 ——察觉到身份问题,但是不理解后面的变奏,只理解到对【纯粹自我】的探寻,以及本人-身份间的对立,get不到后面阶段在哪里更进一步,觉得问题没有解决,原地打转,BE2。 ——认为放弃了主题,但是无所谓,恋爱喜剧也不错,党争也很香,后面完全当恋爱番看,HE1。 ——开始完全当恋爱番看,但是感觉无聊透顶,三角恋也莫名其妙,BE3。 第三阶段,自我-身份问题统合在【自我所认同的身份】,个体-团体问题完全退环境,顶多只剩下“团体内每个人都认同自身的角色”的外在表现; 这里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它通过真物宣言,提前把真物(第四阶段)给剧透了,反而没怎么描述阶段三,于是带来了很多混乱。 ——还在纠结个体-团体,BE1。 ——理解了阶段三,但不觉得第三阶段和普通小圈子有什么区别(这是合理的),这时如果进入个体-团体线,BE1;如果刚好不理解真物,就会开始同情叶山,并且觉得八幡最后也和普通小圈子没有区别,只是一直在刻奇,BE4。 ——单纯没分清阶段三和真物有什么具体区别,都模模糊糊的,感觉都差不多,BE4。 ——理解了真物,但是没理解阶段三,感觉明明已经都真物了,后面到底在干嘛,BE5。 第四阶段,【真物】,以身份为中介,互相之间对“自我、本人”的无限探寻; 这里另一个致命问题是,引入了【共依存】的问题,对共依存却缺乏明确的阐述,只有一些模糊的刻画,表现力不足,以至于很多人不理解在搞什么。 另外,这也是因为,“共依存”是基于第三阶段的后门才得以确立,但第三阶段本身也缺乏正面阐述,只有对它“不是真物”的察觉,所以连带着共依存也令人困惑。 ——还搁那个体-团体,觉得第三季整个都在扯淡,BE1。 ——理解了“永恒的追寻”,但不理解【真物】和脱离一切身份的单纯【纯粹自我】的区别,不知道主题的理路,所以没把剧情统合起来,BE2,但是可能对春物有好评。 ——不理解真物和阶段三的区别,BE4。 ——别的都理解了,就是没理解共依存,或者觉得共依存和主题联系不起来,感觉很多讨论莫名其妙,BE6。 ——别的都理解了,但是不理解团子=维持现状的态度,觉得第三季迷之党争,人设崩塌,BE7。 ——完全当恋爱番看,觉得结局和别的轻小说结局没什么区别,吹过头了吧呵呵,BE3。 ——没有理解成单纯的个体-团体问题,但是也没有理解自我-身份问题,而是理解成了“身为轻小说男主,面对恋爱番常见的暧昧圈子,我该持什么态度?”=【暧昧圈子问题】,漏掉大量文本细节,觉得结局勉强收场/失败收场,缺乏魄力,BE8。 ——什么也没理解,但是觉得第一季中二/第二季剧情尴尬/第三季尬舞部分辣眼睛/……,NE1。 ——理解了基本框架,但是可能没理解共依存/阶段三/中间具体主题变奏环节/……,觉得至少很多人的说法很有问题,春物还是很不错的,而且能享受观看的过程,HE2。 ——理解了基本框架,但是可能有环节缺失,然后陷入春物狂热,变成春学家BE9。 ——“太棒了,我逐渐理解一切”,TE1。 ——理解了一切,但是感觉好无聊,有些地方好尬,NE2。 ——理解了大致框架,或至少某些关键环节,但是本质当恋爱番看,大家都好有魅力,awsl,HE2。 至此,我们总结了春物的主题变奏,以及可能的解读分支,一共九个BE,一个TE,两个NE,两个HE,十四个分支, 这些分支并不是随便列出来的,而是与春物自身的特点有关,例如,春物第一季浓墨重彩地将身份问题和个体-团体问题混为一谈,这使得BE1的出现大幅度增加了。 很多人并不是不理解春物,而是对某一部分过于理解,结果反而影响了对整体的把握。 基于宽容原则(=意义最大化、统摄最大化、涉及文本最大化)原则,我们才得以绕过那些常见、情有可原,但是却支离破碎的解读,达到一个尽可能融贯、尽可能有意义的TE。

“真物”是一种永恒的追寻,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八幡从来不是什么“大老师”,却是一个永远的学生。 8.题外话 我没有多谈鹤见留美啊、叶山啊、阳乃啊、一色啊等等,不是因为他们对主题来说什么意义也没有,而是要在尽可能短的行文中,优先将主题的基本框架勾勒出来。 同样,我也没有事无巨细地描绘和分析具体剧情,但我确信,文本对这一解读框架的支持是充分的,只要回顾文本,一些没有具体讨论的细节,将会是不言自明的。 例如,只要从身份的角度分析,就可以看到,一色正好是八幡的绝对反面,她在看到身份问题的同时,没有追寻自我本身,而是追求可爱、形象好之类单纯“有利的身份”——当然,这个主题意义并不能涵盖一色这个角色的全部,只是说,这些具体的小点,将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即使没有框架,它们也很好察觉,在此不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炎拳》也涉及了与本作类似的主题,只不过和春物不同,并没有那么多的枝节(例如,第一季的和个体-团体问题的混同;引入基于第三阶段的共依存,又没有多加阐述,导致困惑;第二季末尾,提前剧透真物,导致顺序错乱等等),而是直指自我-身份,或者说自我-自我所在的游戏、秩序这一主题的核心。 然而即便如此,炎拳到了后面的部分(约等于春物的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仍然制造了很多的BE,比春物只多不少。或许是自我-身份这个问题太过抽象,不太容易在作品中呈现吧。 比较两部作品的细节是很有趣的,例如结局将自我定位在某个无限层面上的共同点,又或自我的无限创造(炎拳)与对他人的无限探寻(春物)之间的区别等等,这些不仅可以细加讨论,还可以引申到很多现有的理论上面——例如将这种无限层面和柄谷行人的“无支配”结合起来讨论,将那种区别等价于海德格尔和列维纳斯的区别,或者结合福柯在外界思想中讨论的三种主体来深入展开,等等等等。 但我觉得这种延伸很无聊,如果你愿意的话,《正解的卡多》也可以说成是体现了列维纳斯的精神,然而它仍然不过是一部烂作而已。 说到底,本文更倾向于一种对阅读进程的“恢复”,而不是单纯找到更多“背后的东西”。在十四个版本的阅读(看番)方式中,只有TE和NE2才进行了完整流畅的阅读(看番),其他版本或多或少错失了一些文本的趣味,这是很可惜的。 总而言之,“主题的趣味也是作品本身的一环,而不是额外的”,尤其对主题性很强的作品更是如此。结合十四个版本的观看效果,我想这点是显然的。 本文的目的,也不是什么“理论解读”,而只是更加耐心,反复倾听,试图还原那个趣味而已。 说了点废话,抱歉。最后的最后,感谢阅读(或跳读)。

动画信息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 第三季 完
中文名: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 第三季 完
原 名:やはり俺の青春ラブコメはまちがっている。完
又 名: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完
首 播:2020-07-09(日本)
IMDb:tt11692704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 2022 3楼猫动漫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