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中的民族特性


3楼猫 发布时间:2022-09-15 19:47:45 作者:五崖山人 Language

曾经,中国优秀动画《乌鸦为什么这么黑》在国际影展上展映时被误认为成苏联动画。上个世纪末《宝莲灯》,拼凑感强烈,毫无风格,既有模仿日本的画风,又沿袭美国的模式。

其实,中国未尝没有具有中国特色的影片。不论是《小蝌蚪找妈妈》还是《三个和尚》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都是优秀的影片。《三个和尚》更是斩获银熊奖。但是依旧不具有民族性。我们可以学习任何画风,所有的剧作模式。但是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独有的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只能靠我们自己挖掘与不断地去弘扬。直到中国动画有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才算是有了魂。只有到了那一天,中国动画方能大道可期。

《龙子太郎》这个故事取自于日本民间神话,整个影片大概可以提取出三个能够体现民族特性的点。

1. 日本人天生多苦多难,但能苦中作乐,夹缝中求生存(逆来顺受)

2. 在高度的危机意识下催发出了日本的集体主义意识

3. 日本人对母爱的理解中,有一部分受虐和施虐的思想与情节

4. 武士道精神中的牺牲精神

不论是对于日本民族性的体现还是整个日本所呈现给世界的种种形象。都能够在这部动画中找到清晰明确的对应点。

日本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的交界处,是火山地震多发地带。所以从始至终都伴随着危机意识,另一方面给日本人带来了悲观的取向。说的苦中作乐其实就是逆来顺受,接受现状的悲观情绪。很多人也提出过,说中国人特别能忍,我赞同。但两个忍不是一个意思。中国的忍是一种韧性,忍的同时想改变现状,想要逆转未来。于是就会出现两个不同的结果。一个是破而后立,向死而生。一个是悲观消极,苟延残喘。

这两天世界杯,日本足球发挥很不错。但是中国足球一直没有起色。从人种而言,中日并不存在多少差异。球市,对足球的关注度中国也不逊色于日本。但是整体实力相去甚远。原因很多,其中必然有一个,就是中国人不团结。中国国家队的更衣室想必永远都不会安静。中国有句老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其中种种,显而易见。而日本在高压的外在条件下,形成了非常具有集体意识的一种情况。原因也很简单,不合作就都得死。我一向认为存在即合理,一切存在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和缘由。集体主义就是大和民族存在下去的必然因素。

对于母亲的理解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即使是孝,在不同的时代也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古时候,就是顺从。现在看来,一味的顺从不一定是孝了。但是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我个人认为依旧是孝之始也。在日本,孩子的出生是母亲的受难。儿子和母亲的关系是极致的,母亲能为孩子抠出眼珠子供其吮吸。儿子也能为母亲翻山越岭。这个故事其实和《沉香救母》很像,但是只是情节上的相似。施虐与受虐才是母子情感最极致的体现。而且此思想流传于日本方方面面,绝不局限于此。

最后就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说到底武士道精神不仅流传于武士。就如《菊与刀》所言,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每一个日本人骨子里都存在这些品性,或多或少的区别罢了。妈妈所化身的龙,撞开河堤,牺牲自己,拯救了人民。这是日本精神的体现,也是其内在外化的一种行为。

言尽于此,这部改革开放以来第一部引进的日本长篇动画电影《龙子太郎》就已经在向我们发起了文化入侵。而我们却迟迟没能重视,也没能发现。一味的禁止不是好的办法,只能是饮鸩止渴。我们的动画若是没有核心,没有灵魂。再好的故事也只能是故事。再好的制作也只是工艺。永远不能是文化,既不能引导我们自己的小孩明白中华民族之传承,也不能真正拥有具有中国风格和所谓的中国学派。

就像《圣斗士星矢》,明明是一个守护雅典娜的动画片,一切的故事都是西方的。而其核心依旧是武士道精神。全世界都能知道这是日本的动画片。这就是他的风格,他的学派。届时随你怎么起这个名字,都不再重要。“中国学派”也好,“中国风”也好。只要别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认出这是中国动画,方才能屹立于世界动画之林。

动画信息

龙子太郎
中文名:龙子太郎
原 名:龍の子太郎
又 名:Tatsu no ko Tarô / Taro the Dragon Boy
首 播:1979-03-17(日本)
IMDb:tt0061069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 2022 3楼猫动漫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