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片是个铁憨憨吗?


3楼猫 发布时间:2022-07-17 04:31:37 作者:Yuanyin Language

可曾听说过有哲学家讨论过青春吗?很少,青春,从来都是文学家的战场。

对于哲学家来说,“爱”才刚刚够一个概念的起点。但对于青春而言,“爱”已然是这段路的尽头。

刚开始看《高木太太》的时候,被弹幕节奏一带,“哎呀,这个西片就是逊啊”,一幅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怎奈几集下肚,齁甜过后,望着漆黑的手机屏幕,细细忖来,事情可没这么简单——敢问,十二三五岁的时候,谁又不是一个小西片呢?

明明QQ头像闪烁时开心得要死,可回复一经由手指敲出去就老贤者似的云淡风轻。明明已经知心知己交如莫逆,可现实里还是躲躲闪闪,生怕被逮到一点蛛丝马迹。那时的我,既读不懂女生的心思,也闹不明白自己的行为逻辑。反正就是被一些莫名巧妙的“羞耻”圈住,在保持原状的现实和面红耳赤的幻想中,就这样一天天地,伴随着小小的甜蜜和懊悔过了去。

“这就是青春吧。”没错,我此刻正曲肘攥着拳,嘴巴张开,眼泪在眼镜两边汩汩地流。要是我再有文化一点,想必也能锤炼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初闻不识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这样的佳句了。

“我当时怎么那么傻呢?”——没办法,在孟婆汤没有掺水的情况下,傻才是我们的宿命。回头一想,人类就是这样一种一次性的生命嘛。每个人都是第一次过他的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对个体来说,没有读档、没有经验、没有重来,每一个年龄阶段的生命历程都是新的。所以要一个十岁出头的小伙子拥有一个三十岁老男人的视野,实在是强人所难——要不然怎么大家都想成为穿越者呢?

不过,人生的新也是分层的。要说这其中最特别者,肯定非“青春”莫属了:蜕皮一般快速成长的身体、前所未有的心灵结构和情感体验。可以说,青春是之后一切“新”的起点,它不仅塑形了我们身体的基础,也为各式各样崭新的情感提供了最初的形状。这些情感中当然包括“爱情”。所以我们常常听到的所谓“初恋情节”以及与此相伴的“中年危机”,也不无道理——或许社会已经让那些人蹉跎油腻了,但他们对情感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或者说还没走出一开始的“青春”范畴。

“我真的喜欢高木吗?”和高木聊完天,躺在床上回甘的西片或许会这样想。在《蒲公英的约定》里有这样一句歌词:“一起长大的约定,那样真心;与你聊不完的曾经,而我已经分不清;你是友情,还是错过的爱情。”

说实话,这问题也难为西片了,做自己情感的法官,去判断一种不同于友情,但又莫可名状的全新情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康德说,“直观无概念是盲的”。其实西片不是没有概念,天天都看少女漫《100%单相思》的他,肯定知道“爱”“喜欢”大概是个什么,并且也能够在其他地方识别。困难的地方在于,把“爱”和“自己”联系起来,给自己小鹿乱撞的心“命”一个“爱”之名。这可不简单,聪明绝顶如俄狄浦斯也只能解开“人”之谜,而倒在了“自我”之谜下。

关于这个“确认自己情感”的难题,回顾我们自己的初中时代,不外有以下几种路径:1、勇就完事了,都听感性的,直接告白进入恋人状态,成为学校第一波吃螃蟹的人。2、全程朦朦胧胧,似有若无,徘徊于告白之前,有时甚至连告白的念头都没有萌生,揣着青涩和甜蜜的哀怨走完了青春。3、被周围裹挟着做了决定,把“自己”完全交付给了环境、舆论甚至是昨晚刚看的一本轻小说。4、确立了“自我”从而确认了“喜欢”和“爱”之情感。这一部分人拥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成熟,他们在一个普遍中二病的情况下竟实现了“自我”的稳态。西片大约在第二条路径上,而高木则约莫在第四条,毕竟后者是拎得清“‘我’‘喜欢’西片君”的。

这里荡开一笔,说说“中二病”问题,不论哪一种中二病的定义都会涉及其中“不成熟”的“自我”因素,比如自我意志过剩、自我膨胀云云。但正如前边所说的,在“青春”这一身体和心灵都在快速变化、成长的时期,不成熟、不稳定才是常态,成熟、稳定反而是变态。从这个角度,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青春需要一种表征,那必然是中二病的。

“西片是个铁憨憨吗?”经过前边的迂回,再回过头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便多了几分审慎和宽容。首先,西片的身体很老实,他无比真切地在那些血脉贲张和面红耳赤中通过感性感受到了“什么”。其次,少女漫爱好者西片也知道“爱”“喜欢”之类的概念大致是个什么样。然后,关键的问题是,西片还没有形成一个坚实、稳定的自我,唯有在这个“自我”的审视之下,上边那些“什么”才能够被系到“爱”之上;唯有通过“自我”这个法官,那些“什么”才能被判断为“爱”,暧昧与朦胧才能被带到澄明的光亮中。

“我爱你”听上去很容易,但意识到是“我”在“爱”“你”却是一个复杂的历程。在这一系统中,“你”相对简单,就是那个刺激得我脸红、让我心跳加速而又不敢直视的对象。“爱”在这个娱乐、言情泛滥的年代,也司空见惯,不是难事。关键就在于将前两者勾连、整合起来的“我”:一个自知的主体。像诸如成熟、勇气等等特质,都可以说是从这个主体衍生出来的,是为该主体的表现和属性。

那么,更进一步,“自我”从哪里来?有句名人名言说:“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进程。”(-1)这便给我们提供了思考该问题的两个维度。

首先是“自我奋斗”,正如前边所说,在身体感性的层面上,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一方面,人的外在躯体在走向成年人类;另一方面,人的精神层面,不论感性力还是理性力,都在朝着成年状态深化和强化。也就是说,让西片再成长一会儿,等他长大了,长醒了,成人了,相应的,那个稳态的“自我”便会到来。

然后是“历史进程”,上一段提到一个词“主体”,这便是“自我”的“现代”表达。换言之,作为“主体”的“自我”是一个现代性“事件”。谈及现代性不免有些西洋化,但这里也仅仅作为一个阐释路径,聊作一解。在与现代相对的古典时期,“人”肯定是有的,可有主体吗?大部分学者以为是没有的,那时“人”总是处在一种特定的依附关系中,不论这个关系表现为自然、上帝还是宗亲。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变革,现代世界开始一步步成型,与此同时,现代人也作为一种觉醒和解放的类型开始出现。在思想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笛卡尔的“我思”主体,因为他比较早地将人锚定在“自我”这一侧而不再是像过去一样系于别处。由此观之,不光而今的民主与科学受惠于启蒙方案,连情侣间那句亲昵的“我爱你”,也和数百年前的那些变革脱不了干系。谁叫我们如今还生活在现代世界,是个现代人呢?

文首随口说了句:对于青春而言,“爱”已然是这段路的尽头。如果把人的成熟,主体的树立当作青春的告别的话,好像也确乎如此,哎。

动画信息

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 第二季
中文名: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 第二季
原 名:からかい上手の高木さん2
又 名:擅长捉弄人的高木同学 第二季
首 播:2019-07-07(日本)
IMDb:None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 2022 3楼猫动漫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