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語的完結是青春的終結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7-20 12:57:22 作者:木子揚 Language

趁著畢業的當兒,前兩天終於把《物語》系列浩浩蕩蕩的七部曲補完了。之前一直就知道這部神番,但一直缺少一個開始行動的契機,最近正好有時間而且有基友推薦就一口氣補完了。不得不說這番真是能讓人把空格鍵按壞,大量的心理描寫和第一人稱描述都變成了番中的文字幀,用這種“偷懶”的方法在一集動畫中塞入了大量信息。除了字幕鏡頭,還有靜止畫面、高對比色差畫面等典型的新房昭之風格元素。或許是因為自己比較保守的緣故,個人對新房昭之的風格無感,這種有意而為之的誇張表達方式讓動畫不再那麼像故事,超現實的手法讓動畫更像是藝術品。然而也正是這種超乎常理的表現方式才可以把“不可能被媒體化”的《物語》系列成功動畫化吧。

西尾真是太話癆了——雖然說的話都還有那麼點意思,好多彎彎繞繞細膩情感和複雜情緒,物語裡面動不動就是倆人站著聊、坐著聊、躺著聊、走著聊,一聊就是大半天,打鬥情節很少,主角幾乎全靠嘴炮(除了《傷物語》跟整體風格都不一樣),整個系列的劇情都是靠人物的對話支撐——這也是《物語》系列被認為無法動畫化的原因,你總沒法老老實實地畫倆人一直聊天聊個大半集,觀眾一定會瘋的。“不可能被媒體化”的輕小說碰上“原作粉碎機”,結果成就了一代神作,也算是“負負得正”了。靜止畫面和字幕鏡頭強化了語言的作用,誇張的人物和超現實的場景特寫強化了人物個性,與西尾大量的心理和直白語言描寫相配,塑造出一個個個性鮮明的角色,也算是殊途同歸了。個人不喜歡那超像《哆啦A夢》的蜜汁Q版畫風,上一個(不良)印象深刻的愛用Q版人物的番還是《Hellsing》OVA,感覺幾個Q版鏡頭和整部作品搭配起來很不和諧……

無論是新房極具個人個特色的表現方式,還是西尾的塞滿對話的行文風格,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於塑造角色形象。角色是行走的信息,是作品的靈魂,也是作者與讀者發生情感連接的橋樑。《物語》系列對角色形象的塑造非常成功,這也是當初基友力薦這部作品的理由。bgm.tv上有一位博主詳細分析了羽川翼和戰場原黑儀的形象,兩人作為陪伴系和天降系的角色各自的特點都非常突出,與男主的關係糾結,不起眼的細節背後是激烈的明爭暗鬥。阿良良木與戰場原相互吐槽的戀情固然浪漫,如聖人一樣的班長也有《貓物語》的黑白兩部的戲份,加之從《化物語》最開始就鋪墊的阿良良木對班長的“報恩”最後直到《傷物語》才揭開真相,平常的故事中也處處是班長的影子——阿良良木沒選班長真是太好了啊!班長膚白貌美聲音軟,胸大腰細個子高,溫柔細心腦子好,我本命啊怎麼能給垃圾君!倆人沒在一起一方面是戰場原確實跟阿良良木性格上更配,另一方面阿良良木在和班長在關係深入之後這段關係被直接定義成了“恩情”也是重要原因。除了班長和戰場原以外,還有一個與阿良良木有“過命的”關係的則是金髮吸血鬼小忍了,在我看來這三人(冰山女王/巨乳班長/金髮幼女)也組成了阿良良木後宮的核心。

剩下一些包括八九寺真宵、“火炎姐妹”月火火憐、神原駿河、千石撫子、斧乃木餘接、忍野扇、老蒼育和貝木泥舟的故事則相對較為獨立,在某種意義上這些角色的故事中阿良良木重要性不是那麼明顯。難得在後宮番中出現以另一男性角色貝木泥舟視角講述的故事,故事的主線還是千石撫子事件,隱藏線則是貝木與戰場原的感情線;而老蒼育的故事則幾乎是為了引出忍野扇這個設立很久的角色,以及為揭示阿良良木內心的矛盾做準備。

主要角色是清一色中學生的設定早就註定了《物語》系列的核心主題離不開“青春”和“成長”。《物語》系列是青春的物語,物語的終結是青春的終結,青春的過程是成長的過程,是人格成熟和探索發現自我本質的過程。人內心的黑暗異化成怪異,怪異的退治則類似於克服內心黑暗,而主角們的成長過程則在於將之作為自我的一部分接受心中的怪異。阿良良木“想要拯救所有人”的理念,以及最終幾乎所有人都以某種方式與怪異達成和解,看似理想主義的結果,如果理解為人真正接受了過去的自己,由此看來結局倒也不算那麼理想主義。

只是從這種思路講,劇中的怪異更多是一種主觀想象,主觀想象對客觀世界的影響依賴於主體自身的力量。因此對於主角們來說,殺人是很大的事,否則我實在想不明白,如蟲豸般卑微脆弱的人,何德何能僅以自己的主觀意志決定那些宛如神明的超自然力量,能在道德的天平上勝過這些力量。(當然這裡的人僅指有戲份的角色,其他無關緊要的角色不過是遊戲中的NPC)人文作品以人為本的思想沒有問題,但那種“(某些)人命高於一切”,為此動不動就毀滅世界的設定暗含的一種生而為人(或者說生而為主角)的傲慢令我感到很不舒服。主角的心理健康關係著世界的存亡,這樣的作品還蠻多的,包括很多受眾很廣評價很高的作品。真要論毀滅世界的方法,我還是比較服某些美國電影中的設定,要麼是極其強大的敵人入侵,要麼是某些極其強大的毀滅性的技術。否則憑什麼歷史上千千萬萬比你聰明比你勤奮比你天才還比你好運的人都沒能做成的事情你使使性子就能輕鬆達到?不客氣的說,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其他人就要遭殃,甚至世界就要毀滅,這是典型的巨嬰心態。如果是中二時期對於自己和世界的認知不足,對於自我實力的想象過於旺盛倒也算了,都這麼大的人了還保有這種心態還投射出來影響別人就絕對是有問題的。對自身力量的極端強大想象,反而顯示出自身的極端脆弱。弱小的人更加渴望強大,向外求而不得則會向內反求諸己,最終變成想象呈現在自己的作品中。只是在日本這個人口龐大而領地狹小、規則意識極強又社會階層固化的地方,挫折和隱忍才是常態,強大更多來自想象。這樣看來,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與其說是其國民性格,不如說是在資源極其稀缺的國情下人的生存或自我實現方式。

但是如果將“世界”理解為幾個角色的內心,作為一個人格狀態的隱喻,用世界毀滅象徵性格的崩塌,這樣就容易接受多了。而且可能這樣才是比較好的解讀方式,西尾太喜歡挖掘內心了,對話流的作品和大段的心理描寫很細膩也很深刻,塑造出各個性格迥異而又魅力十足的角色,推理過程雖然有瑕疵但總體不影響其精彩,主體劇情處處也體現出西尾對於人本質和世界本質的哲學思考。看完真是覺得這人學識真淵博,內心太豐富。

最早瞭解到《物語》系列是剛開始買動感新時代時經常在看到《物語》的文章,當時雜誌上大篇幅刊登了《偽物語》的相關內容,隨後不久《戀愛循環》和《白金迪斯科》火遍全網。在那之前2009年《化物語》動畫化時我還在十八線小縣城讀高一,動感新時代得等到高三開始逛淘寶時才瞭解到。2017年隨著《終物語》和《傷物語》的完結,動畫《物語》系列的主要故事畫上了句號,早在那之前2015年動感新時代在某風波中停刊。如今即將告別大學生活之際,終於從頭到尾看完了這部精彩的關於青春的番,不得不感慨

阿良良木君的青春真是炫目啊!

至於自己的青春那就不表了,沒有什麼值得說的事情。有時候會覺得,對青春的共同想象,是身處青春之中的人難以體會的;就如城外人對城內的想象,是城內人難以感同身受的。同時擁有城外的心境與城內的處境是最佳的,然而人生處處是遺憾,完美作為一個長期追求的目的可以起到激勵作用,作為一個現實行動的參考只會讓人大失所望喪失鬥志。結束了就結束了吧,好歹我遇到我了啊,能存在於這精彩的時間就是最大的幸運了,其他的奢望就當做是“要去實現的”抱負而非“應該擁有的”期望去爭取吧。

謹以此文紀念物語的完結和青春的終結。

動畫信息

終物語(下)
中文名:終物語(下)
原 名:終物語(下)
又 名:終物語 下卷
首 播:2017-08-12(日本)
IMDb:tt7250948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