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for ?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7-05 00:07:21 作者:嵐行 Language

--------------------------------------------------------------------------------------
※寫在前面※
1.本文完稿於2012年11月16日上午,故僅就截至其時放出的官方材料下筆,尤其劇情相關僅涉EP1至EP7。作為雜誌約稿周折一番再錯開發售週期後,今時今日其參考價值已隨時效性流失殆盡。
2.應約稿要求而對音樂元素有所側重
3.此為成稿原貌,付梓版本就字數限制有所刪改,規模約在500字上下。
--------------------------------------------------------------------------------------

《K》曾是個謎,哪怕僅僅隻言片語的消息都吝於給出實質內容。但虛設的神祕總歸不是為了保持而存在的,是騾子是馬都還得拉出來遛。時至今日,播映過半,其周身濃霧撥散得僅剩無關緊要的絲縷。此間或去或留的觀者,對於你,what is K for?

K for Kindling
在如今市場被細分得太多樣、品類被格式得太規範的日本動畫業界,作品的前期宣傳以祕密開局並不見得真能收效。玄虛只是故弄,面紗必然的揭開所洩露的信息,任何一條都有指向類型化與對號入座的可能。之前追獵到的無差別好奇心,此時亦走向滿足或打消的分化。曾經只有一個連搜索都困難的標題和一個匿名原作團隊的《K》,其遮遮掩掩不免有點令人發笑。
但當它的首支PV從尚且語焉不詳的角色設定中鑽出來那一刻,事態卻偏往了另外的方向。誠然,危險信號確如預料地出現:畫面中數量多似群像劇的焦點角色裡獨獨只有一名女性,偶爾還會蹦出曖昧可疑的扎眼構圖;大致聽辨下來全線名聲優(女性倒是增加了少許),念出來的臺詞則有點中二。但卻有殺手鐗一併放出,劃破了尚且停留在囫圇狀態的一切,延緩了受眾群的收縮——大規模的精細3D建模、瑰麗得不似人間的CG渲染、大家喜聞樂見的動態變形,在清泠鋼琴揚琴小提琴、穩定電子噪音節奏、曲婉旋律中把住韻律剪一剪,怎能說是不勾魂(景物流過玻璃珠時灰白褪去一段,筆者已經心臟停跳了……)。
至此,不承認其幕後頗有些營銷心得還真不行了。起初的言辭閃爍,不過是要耗到有足夠多的眼睛耳朵會去親自確認這支PV的一刻。服務性的漏網之魚,自有音畫來拘走。所有這些動作並非孤立,而是一套以長掩短的組合拳,為的是最終多點燃一朵心頭的火焰。

K for Kink
然而,設下機關請君入甕的《K》卻全然不是那類令人省心的穩健作品。
首先是原先堪堪揮開到注意力之外的糟糕預感最終應驗在播映中。且不論伊佐那社的“愛妻”便當、夜刀神狗朗的有聲先主俳句集、伏見猿比古的跟蹤狂模式、十束多多良的“我與赤王(團)”照片牆,第三話起首那一長段獄中對話,BGM《Kiss Of Death》冷寂幽暗著迴環,囚室光線、對立的舊識,臺詞背後空間莫大,簡直無法直視。
但真正令人訝異的是,腐值飆升竟遠非《K》服務性的全部。其實仔細想想,這種苗頭在1st PV已然可見——無論推測這部動畫是基腐擦邊球也好乙女後宮向也好,其中的御姐竟需要如此抽象的身體曲線麼?於是自後續的信息披露直至播映中的當下,片子已至少讓觀眾另收穫裸身貓娘、天然元氣少女、哥特洋裝三無人偶、冰山強勢眼鏡姐和花痴前者的軟妹各一枚,其後亦時而相應出現的特殊鏡頭且按下不表。而這還不算完。如此說吧,第一話中夜刀神介入戰局帶來的那段音樂,鋼琴混合小提琴、多處嵌入休止的短促高亢樂句、有力的演奏,美與危險的感覺在當時的慢鏡中被推至峰頂,滑落而下則配合夜刀神快速的揮劍抵禦和周圍幾處建築的爆破,音效轟鳴中架子鼓與電貝司加入,使曲子成為豐沛暢通的奔流。然而這樣幾乎令人產生心馳神往之情的一曲,在經過第二話後竟姿態盡毀。自此每每聽之,即便不笑場亦不能對以正常表情。究其原因,故事突然錯位到吐槽番波段的格調當為禍首。而至夜刀神打開廚具手提箱一幕,獵奇冷笑話味道終於擊得人下巴脫落。
如此做派難免令人費解。若說單向的類型化易於通往怠惰的平庸,那麼便有去類型的原初回歸與類型融合的分野創新。然而試圖以主次模糊的面面俱到來吞納眾細分市場,這還真是聞所未聞。上月末,《K》製作人之一的林玄規於《アニカン》雜誌的採訪中自陳,主創團隊是以造就本世紀10年代動畫代表作的心態來工作的。想來這或許便是根源。有大志,卻無其穩;知樊籬,卻忘其理;急於招攬觀眾,急於收取認同;諸事圖全,卻不知此般最是求不得。一點非凡念想,終被鞭驅棒趕成尷尬的八面玲瓏,氣度已失,何以成事。

K for Kaleidoscope
若問《K》這逐漸顯露的膨脹野心有否引導出些真正普世的魅力,某種程度上確實是的。持續追看至今者也好,開首一兩話便因劇本不可理喻的嚴重失焦棄番而去者也好,大都免不了稱它一句“時髦”。不為其他,只緣PV發佈起便存在感強烈的音畫效果。
首當其衝的是建模寫實、渲染夢幻的美術設計。尤其大量使用的高彩度高明度顏色、極為誇張的光影對比以及侵入前景的漸變濾鏡,如是豔冶、微幽、超現實質感的部分很能惹人遐想。非得說的話這些實現起來並無技術難點,藝術創見方面也不突出,但它卻無疑能給觀眾帶來新鮮感——倚重CG的動畫絕非稀有,卻多是在世界觀允許的範圍內全面靠向寫實,尤其日本圈內,“明豔”都只是相對,誇張到“瑰麗”的更是少之又少(在筆者印象中,除此大概就只有KAGAYA主導製作的《銀河鐵道之夜》玩到這種程度)。在《K》那只是“微妙地異於現實”的故事背景下,給觀眾這樣的視覺衝擊算是不錯的一著。不過這步棋也並非無往不利,由於以電光藍為主打色調,一個不注意沒加進色溫稍高的元素來調劑,整個畫面就變得很刺眼。另外,美術風格在故事身上套得還不很服帖,這也是個問題。
分鏡、人物作畫的情況還更令人頭痛些。鈴木信吾+金澤洪充組合在節奏把控上的平庸且按下不表,僅論視覺效果方面被3rd PV列為賣點的動作場面,其與作畫的協同效果就不盡人意。“《永生之酒》的作畫監督與至少三位原畫從那邊帶來了變形與‘鏡頭’運動”,孤立地看這條消息多少還是夠令人激動一把。但這次嫁接沒能修掉《永生之酒》的小瑕疵,反而是把它擴大了——極力突出線條、軌跡中的張力卻犧牲了速度、節奏中的魄力,看來粘稠遲滯拖泥帶水。另外,一些安插進去的畫面小把戲至今不成體系功用囫圇,比如偶爾伴隨八田美咲出現的魚眼鏡頭與膠片噪點,比如吠舞羅侵入黑手黨辦公室時借自《駭客帝國》的定格旋轉。而至於“在2D前景與3D背景拼合本就較高的難度前,作畫質量不穩定會給攝影們找麻煩”之類的論斷,我們就此打住也罷,時髦畢竟是時髦,哪怕它多麼溫吞水。
至於BGM一側,可挑剔的要少上許多,但這也還是個得要兩說的事。作為DJ資歷豐厚的遠藤幹雄為《K》提供了以酸爵士為核心發散至氛圍、爵士嘻哈、電子舞曲、Chill-out、Easy listening的音樂,且大多曲目在其風格基礎上對旋律性加大了強調,出來的效果以國內的通俗說法就是所謂“優美系”。音樂群整體的通透感與片子影像的質地相應,具體到各曲,大致也都編寫得挺聰明(目前所有音源,唯首張OST中一曲《Killer》由於近似布袋寅太那首著名的、被作為《殺死比爾》印象曲的《BATTLE WITHOUT HONOR OR HUMANITY》而令人冷汗涔涔……)。要說它們作為BGM有何不妥,則僅僅是存在感太強的音樂在片中喧賓奪主的一種可能(相近風格BGM,不偏不倚的用例可見《混沌武士》)。然而,不想這種可能尚未切實成真,片子的音響編入就出現了怪異的搖擺——當你禁不住會為音畫高同步、單樂器音效與《Yata MisaKi》的配器拆分延展擊節叫好,又怎能不對煽情過度、生硬掐換和《いつかのゼロから》的胡亂使用嘆惋?這樣的情況,一句“音響監督能力不行”並不足以敷衍。其實還是要回到之前所說的“念頭”,好的一面太急於展示,“能鋪滿則鋪滿”的用樂方針下,確實難保滴水不漏。
這便是《K》萬花筒般的時髦,一種需以刷新的鮮度來保持的絢麗。它美,卻從不是穩定的東西。

K for Knight & King
那麼,排除了所有大陷阱、小心思和迷眼亂花之後,《K》還能剩下怎樣一個故事?
播映之初,angela創作的OP曾像是答案。區別於早前兩首印象歌,它將光輝沉落到暮色之下,整個調子稍許走向黑暗。節奏樂器強勁的音響、略有侵略性的失真效果、力量感的恢弘絃樂、atsuko稍顯妖異的假嗓、從低沉男聲到明銳女聲的層次清晰的合唱,這些令歌曲染上了幾分交響金屬的色彩。在“KINGS”這個標題下,atsuko寫出了所謂“強者間相互吸引、惺惺相惜的戰鬥”感覺的歌詞。其中有令頭皮發麻的狂熱有進退計算的冷徹,有嚮往有推拒,有看穿後僅為相對的正義,有隻存在過一瞬的無限接近的情感,有焦躁和戰慄,彷彿與自身鏡像的對峙。《K》原作團GoRA中某人言之這些參考過腳本全盤的歌詞與《K》的世界觀完全相符,這差點就讓人相信了。
然而故事過半,設定上的捉對廝殺未能保質,強者遇強那複雜而微妙的化學反應毫無端倪。反倒是逐漸抽緊的懸疑氛圍裡,更為凡俗的“羈絆”升騰而起。至今兩支ED,角色歌或實質的角色歌。小松未可子一曲《冷たい部屋、一人》,前奏寒風過境後,鋼片琴微幽如燭火跳動。孑然寂寥的歌詞、自語般氣息浮游的演唱之中,樂器甚或合唱一點點加入似是情緒漸而無法自抑地翻湧,終又蜷縮冷卻。這是乍看隔離於正片之外的空氣,是一隻觀眾所不知道的小貓,林玄規為其給出“孤身的過往”之發想。梶裕貴作為十束多多良描繪《Circle of Friends》,單支民謠吉他伴唱到鈴鼓、鋼琴、雙吉他的簡潔和鳴,輕愁的聲音訴說相遇的歡愉。這是消逝的曾經。它們共同指向了親切的扶持溫暖的相依。
其實想想,一部設定鋪太大隻有十三話推進過程又左顧右盼慢吞吞的動畫,所能做的也不過避重就輕。器量小的它不需要前情不需要枝節不需要解釋世界(就算需要也都交給周邊產品解決好了),它擁有的只是此時此地存在於此一事件中的並非強者的角色——一個王的倒影、一個無主的騎士,以及更多的knights and kings,無色白黑,藍軍紅團,他們在一個點上交錯,然後把握住由此而始的軌跡。如是這般,便也不負所謂“能夠接受的結局”了。

只是歸根結底,這種種也不過是半途中的猜測。“What is K for”,最終的答案還攥在劇組手心裡,完結之前,一切K打頭的單詞在《K》裡都僅會以“?”顯示。只求能借得吉言,大家省心,真真“感激不盡”。

動畫信息

K
中文名:K
原 名:None
又 名:K-project
首 播:2012-10-05(日本)
IMDb:tt2377452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