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3 據OST2增補未知曲曲名※《K》一至六話BGM用例流水碼賬(劇透可能)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7-05 00:35:56 作者:嵐行 Language

EP1

開篇使用的片頭差不多是1st PV和2nd PV的拼接。而BGM則換用與《K'S Theme》同為酸爵士的《Suoh MiKoto》,使得情境得以一脈相承。但後者樂器構成更為單純,尤其明顯的是去除了電音部分。泠泠的音響還在,但背景節奏更緩慢,整體氛圍也更冷清和低抑,這同降雪的灰白的都市映像相得益彰。段落的剪接重排亦與畫面流轉有同步感。只是曲子的命名……當然,經由這一曲的引導,鏡頭最終聚焦於周防尊,但其憂鬱的柔情同角色散發出來的氣息卻是天差地別。這是貪圖便利而導致的錯誤?自PV還原而來的“玻璃珠”梗,由於正片中環境已預先顯色而變得不知所謂。
鏡頭首次關注八田美咲的同時,一曲《Yata MisaKi》也隨之而起。常規的男聲說唱、穩定循環的低音提琴與架子鼓、即興感的鍵盤和刮碟,爵士嘻哈的風味總算與八田街頭少年的形象相稱。疊音鈸與鍵盤亮色正似旋轉後移的鏡頭中閃爍的反光。倒是膠片效果的噪點不明其意,或單純只是在刷時髦值。之後場景切往室內,英文對白令人瞬間出戲,正好應了曲中小小的嬉皮滑稽。吠舞羅侵入時的定格旋轉無非就是《駭客帝國》橋段。
周防的再度登場帶來稍許壓迫感,其後與Scepter 4的對峙亦需營造緊張氣氛。出現在這裡的BGM是《IKari》。題名大致可認為是“怒り”,即“怒”,倒不見得應景。但單論這首迷幻而低沉的電子舞曲,無論配合畫面或詮釋自身主題均得宜。
此後的戰鬥連用三支樂曲。伴隨周防躍下著地的音效,《Karma》(標題即佛語中的“業”)開頭沉重的和絃奏響。但這裡配合情節而作了剪接,未讓曲中鋼琴中音域的旋律漏出,而是擇取了中間連接性質的曲段,由富含危險感的小提琴合奏進一步收緊現場氣氛。經“監控”一段短暫的無樂過渡,與所謂“達摩克利斯之劍”一併躍出的是強力擊響的鋼琴和尖銳扭曲的小號。而畫面切回室內隔開了空中異常的能量之時,曲子亦收斂至相對低的音域,電貝司、鋼琴與鼓維持了快速、均勻的節奏,而整體則變得平整而囫圇(經OST2確認為《Battle MusiK #1》中段)。至宗像禮司拔刀,BGM切換為《KnocK-on Effect》,“連鎖反應”。這一曲迴歸了酸爵士,打擊樂輕柔而層次豐富,加之低迴的絃樂托起鋼琴旋律水波般透亮的溫雅,氣象比之《K'S Theme》、《Suoh MiKoto》均來得平和與開闊。此處遊動的鏡頭與疊加的音效都對曲子作出了配合。
OP過後,故事回到了普通人的世界。視界緩慢由人群收縮至學生們之時,《Friendship》與片中那奇怪的懸掛列車同時發出。存在於天青海藍裡的空氣是年輕的,故而曲調、節奏亮麗愉悅。鋼琴、架子鼓與稍稍失真的小號單音剔透而有活力,打底的輕微電聲與木吉他鋼弦、輕柔的長笛則平添一分甜美。
有著杉田智和聲線的機器人往校園氛圍裡投下一顆笑彈後,主角伊佐那社自帶BGM登場(銀髮男加《歡樂頌》,足夠引發部分人的糟糕回憶了)……他的討要主菜巡迴之旅以一曲《Kitten》作陪。依然是迴環的酸爵士,而這次只有簡單的架子鼓和鍵盤,韻律彷彿午間的捉迷藏,明亮又詭奇。踩著它節拍的是小動物一樣的少年(停下你的《歡樂頌》行不……)、四處嗅聞其蹤跡的少女以及一隻真正的(?)貓。步子要像音樂一樣輕巧才行呀,感激不盡!
此曲終了,PV發佈起就讓人很是在意的《K'S Theme》終於出現了,雖非原曲卻一上來就是連發。先是天台一場,場景跟從雪染菊理上揚的視線轉換,而小提琴承擔的旋律在此時響起。架子鼓將曲子栓在《K'S Theme》的風格上,末尾一點鋼琴、吉他裝飾,其餘就是溫和甜蜜的琴弓撫弦,如同暖風(經OST2確認為《Shiro #1》)。接著是隨著伊佐那在校外的移步換景,中性的清麗鋼琴獨奏流淌過一段,再加入鼓和電音輕輕拓開場面,質感仿若微微起伏的海水(經OST2確認為《Shiro #2》,前半的solo應是該曲未混音的鋼琴音源)。之後,自街頭大屏幕這一分界點,伊佐那向右轉,不覺踏入了此類故事中蠢蠢欲動的必然的非日常。而音樂復又轉向緊張(經OST2確認為《At SKool #2》)。起初只是低低鳴響的電子噪音,不久後大鼓、腳踏鈸和更為銳利、神祕的敲擊型音效次第加入,像是一個接一個開始行動的吠舞羅成員。而當獨行的夜刀神狗朗亦在追獵中現身時,主題帶著些微悲哀的迴音奏響。這兩段變奏一段再現都未包含在首張OST中。
八田攻擊伊佐那,首先是一個未知名樂段(經OST2確認為《Key》),短句重複的低沉架子鼓、危險鋼琴和絃、不穩定電音。終止後迅速接上《IKari》以描繪伊佐那在混亂中的奔逃。其後以同樣方式接續(但做得很差……)另一未知名曲目(經OST2確認為《Battle MusiK #1》),氣定神閒的鋼琴墊以快節奏但穩定的刮碟與擊鼓,正與草薙出雲以靜制動的攻擊方式合拍。但這段氣場強大的曲子卻被夜刀神突然介入戰局帶來的強烈樂音打斷(經OST2確認為《Yatogami Kuroh》)。鋼琴混合小提琴、多處嵌入休止的短促高亢樂句、有力的演奏,美與危險的感覺在慢鏡中被推至峰頂。滑落而下則配合夜刀神快速的揮劍抵禦和周圍幾處建築的爆破。音效轟鳴中架子鼓與電貝司加入,使曲子成為豐沛暢通的奔流。而夜刀神則在如此伴奏下以一串連貫的攻防劫走了伊佐那。
夜刀神顯示出同伊佐那相對立的立場後《KnocK-on Effect》再現,其中性特徵在情境下略略走向悽楚,彷彿蒙太奇。
EP1末一曲(經OST2確認為《Adolf K Weismann》),絃樂隊加鋼琴編制,曲譜頗有些古典特徵。在故事矛盾露頭、懸念絞纏並略微染上驚悚色彩的時點上,正是“且待下回分解”的合宜表達。

-----------------------------

EP2

起始接前話末使用《KnocK-on Effect》。
伊佐那設計逃脫一處,電子氛圍音樂的《At SKool #1》算是反用。空寂的鋼琴與冰晶般纖細脆弱的音效,正好是伊佐那描述的偽情境之況。其中包含對《K'S Theme》的再現。
吠舞羅繼續追蹤伊佐那,音樂亦繼續使用EP1再現《K'S Theme》的一曲(經OST2確認為《At SKool #2》)。中段剪接一處類似簧風琴音色的《K'S Theme》再現(亦屬於OST2的《At SKool #2》),帶來稍許的扭曲和危險感。而為了響應櫛名安娜做玻璃珠占卜的情節,這段音樂最終被強行掐掉,換上了《Kushina Anna》。鋼琴、腳踏鈸與複數女聲呼鳴交織的清甜音響並不能被說作“空靈”,刻意凸顯的回聲效果與偶爾滾過的圓潤電子音效倒是微微帶入了些神祕,卻也符合櫛名那人偶般的形象。
伊佐那穿著玩偶裝穿梭於流言中時,使用了簡單的電貝司、大鼓、腳踏鈸疊加音效(經OST2確認提取自《Kaos》)。聰明。
印象歌《いつかのゼロから》在EP2中作為插曲的使用多少有點沒頭沒腦。無論這一曲多麼優秀,其Instrumental也不是兼顧作為純音樂的可聽性而編曲的。壓成BGM,旋律樂器的時有時無簡直是災難。爾後轉加人聲,歌曲太強的存在感梗在情節流動中也很不舒服。接著又是自以為踩準了時機的突然掐斷……這一話的音響監督實在有失水準。
《Kitten》與伊佐那的歸家一併迴歸,略略超現實地指向貓姑娘對故事的介入。
《Friendship》似已成校園大環境專用曲。
八田主題的《Yata MisaKi》亦好用。有點兒遊戲性質的爵士嘻哈正巧能延續《Kitten》的氛圍,繼續描繪伊佐那房間內的異常。
夜刀神動武或將保持使用EP1中的那段音樂(經OST2確認為《Yatogami Kuroh》)。
小貓帶伊佐那逃跑時,《いつかのゼロから》再度濫用。
“死路”一處提取《Yata MisaKi》中的低音提琴和電吉他部分做簡單音效,並與夜刀神BGM(經OST2確認為《Yatogami Kuroh》)交叉出現。對搞笑情節確有加成,只是有點毀夜刀神那條音樂,往後難說都會戳笑點。
《K'S Theme》的第一個變奏(經OST2確認為《Shiro #1》)在生活化的情節中流出,用得略矯情,並猛然剎車於“驚悚”場面。
末一曲出現在夜刀神下廚之時,使用的是清爽的鋼弦木吉他獨奏,旋律性亦可,與美食場面很合稱。

------------------------------

EP3

起首倒敘交代周防被拘事由。BGM首先接EP1而再度使用《KnocK-on Effect》。“交叉剪輯”效果跟住了這首酸爵士的節律。繼其後而出的《Kiss Of Death》,其編成保留了收斂的腳踏鈸節奏,不過其特點已不復爵士。低音部分換以鋼琴左手錶現,並高音域一起獨奏而出,此為該曲絕對的主角。往復的樂句中,大鼓單單在中段輕柔觸響一下。整首音樂冷而空寂,有著幽暗的下行的迴環,也算不負其名。同《KnocK-on Effect》的連接效果也不錯。只不過,用在探監這麼個微妙的場合,加上一堆背後頗有空間的臺詞,可全然沒有了什麼死亡氣息,取而代之的那就是令人無法直視的曖昧呀。
話說OST對周防、宗像這兩位的定位正好都很奇怪。刀子似的前者被拿來為愁緒哀思命名,而到了表親切裡冷傲的後者,則被安插了一支頗為玩世不恭的曲子。確實,這首《MunaKata Reisi》也有著兩面性,鍵盤音色混沌旋律鬆弛,而打擊樂則透出險惡。但個人覺得它更像是對情境而非人物的形容。之所以弄成現在這樣大概又是“順手”的原因。宗像與淡島內容可怕的冷笑話間流出的音樂,趁著鏡頭焦點就歸宗像所有了……
進食場面木吉他獨奏再度現身。
HOMRA中出現的新曲(經OST2確認為《Kusanagi Izumo》),架子鼓和電貝司的節奏非常舒緩,口琴吹奏柔和,旋律清簡略帶俏皮。並非酒吧那樣昏暗的氛圍,或許由於是白天的場景,鬆弛而都市感的Chill-out剛合適。而在突然闖入的混亂中,《Yata MisaKi》響起。起首的小小改動加強了滑稽感。爾後迴歸的Chill-out曲子(經OST2確認為《Kusanagi Izumo》)以微弱音量墊入,幾近在場的環境音響。最終《Kushina Anna》短暫出現進行場景過渡(有點多餘),取消了人聲呼鳴以同Chill-out的格調連接。
夜刀神解釋世界觀時,《At SKool #1》略感森冷。
《Knife》作為伏見猿比古突襲貨倉的BGM而初次露面。這是一首編成介於《KnocK-on Effect》和《Kiss Of Death》之間的曲子。鋼琴在中高音域製造主旋律並輔以左手伴奏,絃樂隊合鳴出較低沉的鋪墊之同時亦偶爾浮起奪主,腳踏鈸與大鼓負責節奏。總體仍無爵士風格而以鋼琴作為核心樂器。情感表現冷而悲哀,打擊樂部分則稍有危險性。抑鬱的情緒用在此處稍許過火,不過曲名頗具暗示意味——畫面中給出的現場並不見武器,卻實已暗含在音樂之中。
夜刀神對王的說明配以低而沉重頗有壓迫性的鋼琴絃樂合鳴,旋律古典,場面大小與情節相宜(經OST2確認為《Adolf K Weismann》中段)。
應伊佐那發言而現的諷刺情節,BGM相應大量使用鋼琴擊出爵士特徵同時協和度較低的和絃,跳動的節奏亦用於增加滑稽的異常感(經OST2確認為《Awashima Seri》……Scepter 4的曲子都是用來搞笑的嗎……)。
八田實施暴力的未知名樂段(經OST2確認為《Key》)再度使用。
舞動中的白銀之王,BGM同夜刀神解釋“王”時所用(經OST2確認為《Adolf K Weismann》中段)。
伊佐那的爭辯,繼續使用《At SKool #1》。過火。
輕鬆的氛圍下焦點對準小貓時,《Kitten》出現。
伊佐那的勸說與決心,《K'S Theme》有了另一支變奏(經OST2確認為《K's Theme ~Piano ver~》),簡單低抑的鋼琴獨奏,正確的煽情。
正經使用的夜刀神BGM(經OST2確認為《Yatogami Kuroh》)再接讓人下巴脫落的冷笑話場面。真的是毀盡了啊,這一曲。

------------------------------

EP4

校園日常繼續《Friendship》。並OP後《K'S Theme》首支變奏(經OST2確認為《Shiro #1》)。
EP2校園追逃一場使用的《Yata MisaKi》提取部再現,襯托情節趣味感。
鏡頭轉向Scepter 4後音樂用上《MunaKata Reisi》,與之前BGM同調。
占卜繼續使用《Kushina Anna》。
誇張的告白場面則拉來了EP1末尾的未知曲目(經OST2確認為《Adolf K Weismann》)。刻意循著之前驚悚氛圍走的畫面中,隨後卻出現了可笑的冷場。
12月8日凌晨情形再現,繼續《Yata MisaKi》提取部,故事呈現超現實混亂髮展。
間接不在場證明出現,迴歸《K'S Theme》首支變奏(經OST2確認為《Shiro #1》)。
拔刀預備,《KnocK-on Effect》出現。情境同EP1末。
發現血衣的BGM為《Kiss Of Death》。這次使用還是怪異,顯得輕佻。
吠舞羅追至校園外,EP1第一次《K'S Theme》再現的曲段復歸(經OST2確認為《At SKool #2》)。

-----------------------------

EP5

開篇使用《K'S Theme》第二段變奏(經OST2確認為《Shiro #2》)。舒適的氛圍合宜,但起首切入突兀。其後變奏轉為EP3中出現的第三支(經OST2確認為《K's Theme ~Piano ver~》),拆分後後續亦繼續流出,比之前段的“哀”更行低抑,以表現伊佐那內心的低落。
Scepter 4公務場面用上了淡島面見首相一段的BGM(經OST2確認為《Awashima Seri》)。無稽感依情境消退,變得比較中性。音源包含一個之前未出現的連接段,穩定的打擊型節奏,即興的鍵盤及與之唱和的鋼琴,爵士味濃厚。
主角三人外出補買菸花的段落,《K'S Theme》再出新變奏(經OST2確認為《Knot》),鋼琴與絃樂交相輝映,相對平靜和緩,日常感,小煽情。
回到Scepter 4公務,與校方會面換用了《MunaKata Reisi》,作為情境描述是較為恰當的選擇。
吠舞羅一側的搜尋則以去rap的《Yata MisaKi》為背景,其節奏中的滑稽感被放大。
然後伏見與八田的近距離錯過,不出所料的《Knife》亮刃。曲子的危險感充分派上用場。
《Yata MisaKi》再度迴歸,這次加入了人聲,顯出稍許焦躁。
對峙使用了《KnocK-on Effect》,幾近成為常規。
伏見、八田的戰鬥,首先使用的是快速的架子鼓擊打混短促電波音效打底、慷慨絃樂表面鋪陳的一曲(經OST2確認為《Knight》),速度和力量都飽滿。接續其後的是《IKari》中最為激越的段落,爾後再度迴歸前曲拔升氛圍。
淡島化解緊張氣氛的話語被安置於一段絃樂重奏中(經OST2確認為《HiKari》中的絃樂音源),有點酸倒牙。
再度搜尋伊佐那,音樂使用EP1含《K'S Theme》再現的一曲(經OST2確認為《At SKool #2》)前段,敲擊音效的神祕感被充分利用。

------------------------------

EP6

合成器對粗重顆粒和銳利弔詭兩類音色疊加調用,再配以扭曲旋律、緩慢卻緊張的節奏,《DarK PinK SKy》無疑是和夢魘相當接近的一曲。
OP過後又是低落的伊佐那,於是鋼獨的《K'S Theme》變奏(經OST2確認為《K's Theme ~Piano ver~》)再度派上用場。
淡島造訪HOMRA,籠罩沉重話題的是首次使用的《Kagerou》。鍵盤以暗啞圓滑的音色在鋼琴清透的伴奏下輕柔呼出,沉穩的架子鼓鋪墊底色,其後加入簧風琴。反覆使用的切分節奏仿若脈動與心跳,非常美。“Kagerou”有“陽炎(熱浪中的光線扭曲現象)”與“蜉蝣”二解,此曲或兩者皆切合。雖為溫涼色彩,卻似能見空氣的蒸騰;雖氣象不狹,卻似能感漂泊的微渺。它的出現使得NOMRA吧檯邊的氣氛變得複雜惆悵。
然後是回溯,《Suoh MiKoto》那段等長音符快速上行下行的揚琴演奏非常近似流光的質感,頗有些令人痛心。其後的《TosuKa Tatara》截取了鋼琴部分出現。沒有了完整編曲中奇特的童聲合唱和絃樂,音律顯得較為平庸,很一般的純淨暖和。
本話肩負初揭眾多謎團之任務,伊佐那與雪染的通話,《At SKool #1》再顯森冷感,為情節籠上迷霧。
HOMRA的二度回溯,用上了白晝酒吧那一曲(經OST2確認為《Kusanagi Izumo》)。
HOMRA的三度回溯,滑板遊戲,自然出現的《Yata MisaKi》。
四度回溯,十束隕落於《TosuKa Tatara》,依然未使用到童聲合唱的段落,但絃樂已似輓歌。
鋼獨《K'S Theme》變奏(經OST2確認為《K's Theme ~Piano ver~》)最末登場,音符間由雨聲填充。一話中的迴環感。

-------------------------

截至EP6未使用曲目:

OST1
《Kitsch》
《Shiro #3》
《Namida No ShizuKu》
《Killer》(有人覺得其旋律近似布袋寅太那首著名的、被作為《殺死比爾》印象曲的《BATTLE WITHOUT HONOR OR HUMANITY》麼……)

OST2
《Smile》
《Kolorless King》
《Knell》
《KinKy Man》
《KoKujoji DaiKaKu》
《Kindling》
《Battle MusiK #2》

------------------------------

截至EP6原聲碟未收錄曲目:

EP2末夜刀神下廚時的吉他獨奏(亦出現在EP3進餐場面)

動畫信息

K
中文名:K
原 名:None
又 名:K-project
首 播:2012-10-05(日本)
IMDb:tt2377452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