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唯美夢幻童話,探究宮崎駿的電影美學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01 01:05:12 作者:噠噠喵 Language

《千與千尋》是日本著名動畫大師宮崎駿指導的一部影片,也是他息影前的一部力作。這部影片於2011年在日本首映,僅僅上映10天,就吸引了10萬名觀眾觀看,並創下了相當驚人的票房紀錄,並斬獲無數大獎,被稱作動畫電影中的“東方明珠”。

透過唯美夢幻童話,探究宮崎駿的電影美學 - 第1張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10歲的主人公千尋和父母無意之中進入了一個靈異世界,父母因為貪吃和不守規則而雙雙被變成豬。在這個由湯婆婆控制的奇幻世界裡,每個人想要活下去,就要工作。為了救出爸爸媽媽,千尋在白龍的幫助下找到了工作。在歷經了一番波折後,千尋憑藉自己的善良和勇敢,最終救出了父母,並找回了自我。

《千與千尋》絕非僅僅是一部兒童歷險故事,它細緻的筆觸所呈現出來的是一個飽含人生哲理的故事。宮崎駿將他的批判思維注入到這部影片的各個細微之處,通過深刻而又隱晦的方式,將對於人生的探究放大到我們面前。這部動畫通過極具影響力的色彩,將純真留給了孩子,又通過獨特的主題渲染,將對生命的思考與考量留給了不再純潔的成年人。

不得不說,日本動畫在國際動畫行業中已經風生水起展露異彩,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宮崎駿作為日本動畫電影的一代大師,由他指導創作的《千與千尋》不僅對動畫的色彩運用十分到位,主題思想和人文內涵也極為深刻。

我將透過這個唯美瑰麗的童話,從影片的色彩意向、背景音樂和主題呈現三方面,來淺析這部影片中所體現的宮崎駿的電影美學。

色彩意向:在唯美夢幻的美學感召下,是匠心獨具的視覺呈現

電影是畫面的集合,每一幀都是一個獨立的審美客體,在物理手段和人眼特性的共同作用下連接在一起,讓我們看到了色彩下連續的時間和空間。

在《千與千尋》中,美術色彩作為主動要的創作元素,不僅成功塑造了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也營造了故事深刻的主題和內涵。影片通過一個十歲女孩單純清澈的視角,為我們構建了一個絢麗的魔幻世界,也通過純屬的色彩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世界上的純真與美好。

透過唯美夢幻童話,探究宮崎駿的電影美學 - 第2張

①色彩意向在人物塑造上的運用

在電影符號學看來,電影是一種語言,也是一種表意系統。在《千與千尋》中,色彩作為電影的關鍵呈現元素,通過不同色彩的運用和變換,為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戲劇化的美學和心理暗示效果。

在電影剛開始的時候,千尋還生活在現實的世界,那時她穿的是一件淺綠色的T恤衫。當她得到了工作,正式成為湯屋的一名員工時,她就換做了一身紅色的日式短打和服。

之前的一淡綠和後來的一抹亮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僅符合故事情節的發展,也在潛移默化中顯現了影片的內涵。淡綠向暗紅的轉變,不僅是千尋的形象和湯屋內部的色調達到統一,也暗示著千尋想要救出父母的決心。

相比之下,一襲白衣的白龍則成為了影片中最清明的形象。年輕俊朗的白龍為了和湯婆婆學習法術,出賣了自己的靈魂。

白龍的形象設計可謂頗具深意,從表象來看,白色的衣著既符合白龍的名字,又暗喻著少女心中的白馬王子形象。從更深的層面來看,如果將各種顏色混合在一起並運轉,最終所呈現的便是白色,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而言,白色既是力量的象徵,也是一種複雜的存在。在影片中,白色不僅彰顯了白龍的正義和善良,也隱喻著他的神祕和矛盾。

縱觀影片,最簡潔的形象應該就是無臉男了。一個像袋子一樣的黑色身體,一張面無表情的臉。可是,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形象,卻成為了很多人心中揮之不去的鮮明存在。黑色,不僅象徵著神祕,也暗喻著無臉男的寂寞和孤獨。另一方面,黑色的無臉男增加了影片的神祕感,讓觀眾在無形中感受了千尋對未來的境遇的迷茫和不安。

在《千與千尋》的神隱世界中,還有很多配角。比如身著深藍色裙子的湯婆婆,穿著棕褐色長褂的鍋爐爺爺,暗棕色的腐爛神……所有這些暗色系的設計,都體現著這個神祕世界的魔幻和弔詭。也正因如此,千尋和白龍的亮淺色調才與其他角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提醒著觀眾在純真與神祕之間做出涇渭分明的切換。

我認為,這部影片中的每一個動畫角色都有著鮮明的性格和命運,以及明確的色彩符號。同時,色彩設計又和整部動畫的影像風格達到了和諧統一,不僅契合人物的形象特徵,又充分呈現了影片的內涵。

透過唯美夢幻童話,探究宮崎駿的電影美學 - 第3張

②色彩意向在環境渲染上的運用

宮崎駿的動畫作品是一種虛擬的藝術。我們對真實生活和自然的認識,取決於我們的雙眼所能夠看到的光和色,而在動畫影片中,色彩則成為了重塑這種光和色的有力工具。

不得不說,宮崎駿的確是大師級的存在,他通過嫻熟的色彩運用來感染觀眾,消除了動畫環境與觀眾主觀認知上的距離感。不僅強化了背景的逼真性,也並將觀眾帶入到一個極具想象力的空間。

影片開場,千尋一家因為選錯了路而陰差陽錯駛向了神隱世界。一路上的背景暗沉詭異,預示著不好的事情即將發生。漆黑昏暗的隧道,更是將這種恐怖的氣息推向了高潮。然而,筆觸一轉,畫面突然變得明亮起來,藍天白雲,碧波盪漾。千尋的父母因此而決定一切十分美好,並開始享受著這裡的一切。

街上的房子顏色絢麗,陽光燦爛,襯托出了千尋一家的好奇與憧憬。但是,陽光照耀下的濃厚陰影,卻使得整個環境與灰色的基調統一起來,使觀眾預測到他們即將面臨殘酷的考驗。

後來,千尋的父母因為貪吃變成了豬。為了救回父母,千尋在白龍的指引下來到了鍋爐室。在去往鍋爐室的路上,影片基調變成了暗色。鍋爐室中昏幽的背景和明亮的火光形成了鮮明對比,不禁讓人擔憂千尋的平安。

這種色彩的壓抑感並沒有持續太久,影片藉助千尋跟隨玲子去找湯婆婆要工作為視點,通過換成兩部電梯的場景轉換,帶領觀眾從整體上領略了湯屋的奢靡和奇異。

通過黑暗狹窄的電梯,湯屋的流光溢彩完美地呈現出來。亮紅色漆途的圍欄,滿是浮世繪的日式窗欄,整個畫面色彩豐富卻層次分明。當電梯到達湯屋頂部的時候,畫面幽靜奢華,色彩豔麗的四個琉璃瓶矗立在湯婆婆房間的門口,硃紅色的大門神祕古樸,與明綠色的地板形成了鮮明對比。影片通過對不同色彩的成熟運用,為我們呈現出了一個湯婆婆控制下的紙醉金迷般的物慾世界。

《千與千尋》如同宮崎駿的其他很多作品一樣,體現著他對手繪形式和色彩的忠愛。他完美地把握了現實和想象的平衡,將主觀色彩意識完美地運用在環境渲染上。不管是色彩的大跨度跳躍,還是服務於整體的和諧統一,都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同時也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在千尋被湯屋僱傭的第二天,她便在白龍的引領下去看望變身為豬的父母。此時,在宮崎駿大師的筆下,人與人、自然與人之間的關係被表現得淋漓盡致。藍天之下,樹木蔥鬱,鮮花似錦。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千尋和白龍的單純與美好,也暗示了兩人之間所萌發出的愛情。

在我看來,《千與千尋》與以往的魔幻色彩影片不同。它所呈現出的是一個非常瑰麗的奇幻世界。這種魔幻是基於生活的,而不是空中樓閣式的天馬行空。亦真亦幻的場景不僅十分新穎,也具有強烈的人文特色,飽含著滿滿的生活氣息。

透過唯美夢幻童話,探究宮崎駿的電影美學 - 第4張

③色彩意向在推動情節上的運用

著名美學家魯道夫·愛因漢姆在《電影作為藝術》裡曾說過:“在一部電影裡,嗅覺、觸覺或平衡感當然從不是通過直接的刺激來傳達,而是通過視覺來暗示的。”動畫電影的色彩影響遠比其他影片更能刺激我們的視覺,從而引起共鳴。

當千尋誤入神明世界的時候,天色漸暗,周圍出現了很多像影子一樣的幽暗物體。千尋因為害怕不停地向著來時路跑去。可是,原來的草原已變成了無邊的湖水。周圍一片漆黑,在河的遠處卻是一片暖色的燈火,光怪陸離。

影片正是通過這種明與暗,冷與暖的對比,襯托出了千尋的恐懼和無助,也將觀眾代入到鏡框之中,擔心著主人公的命運。可以說,此時的鏡頭畫面已經不再是畫面本身,而是參與到了影片的敘事。“故事的發生於發展具有生命般的真實與自由”,影片雖然是通過極具感召力的色彩呈現,代替了傳統的只強調敘事重點的場景內部結構,但卻使得整個情節更具有感染力和連貫性。

在白龍的指引下,千尋在夜幕之中,摸索著來到了鍋爐爺爺工作的地方。此時,鏡頭遠景推進,在幽暗孤冷的主體色調背景中,突顯著鍋爐爺爺門前溫暖明亮的燈光。鏡頭色彩的變化,正如千尋的內心一樣,從恐懼無助到看到希望。

千尋為了得到工作,來到了湯婆婆的房間。湯婆婆的房間裡光線昏幽,符合之前走廊幽暗背景的暗示。房間中的色彩在整體上都進行了壓灰處理,只有湯婆婆身上的首飾明亮耀眼。明綠、明黃、亮紅色的戒指,以及金澄澄的耳環,成為了整個畫面最刺激直觀的呈現。正是這種色調的對比,才產生了聯想與暗示的效果,預示著單純的千尋即將陷入一個貪婪狡詐的物慾世界,在無形中推動著劇情的發展。

我認為,在電影《千與千尋》中,宮崎駿在色彩的使用上有著極大的跳躍性。偏紅或偏黃的高亮度色彩與藍偏紅的色彩,在色譜上雖然具有明顯的斷層,但卻因此給觀眾帶來了視覺上的衝擊。一副副的畫面色彩語言,不僅有效地推動了電影故事情節的發展,也給觀眾帶來了無限想象的空間。

與中國傳統色彩的五行色彩符號不同的是,日本人是以“青、赤、白、黑”作為基礎色的,沒有黃色。宮崎駿卻通過電影鏡頭和色彩語言巧妙的轉化,將日本色彩文化與中國傳統色彩文化底蘊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通過嫻熟的色彩運用將影片主人公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完美地呈現出了主人公的思想情感,並給觀眾帶來了無限的想象空間。

《千與千尋》作為一部動畫電影,和成人電影有著明顯的區別。宮崎駿通過美術色彩的完美運用,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孩子眼中的世界。對於這部影片來說,美術色彩不僅是一種鏡頭語言,更是電影的情節渲染與主題思想。影片對於美術色彩的成熟把握,非常值得中國動漫影視借鑑學習。

透過唯美夢幻童話,探究宮崎駿的電影美學 - 第5張

背景音樂:天籟之音,奏響靈魂深處的樂章

《千與千尋》作為宮崎駿眾多電影作品中最為瑰麗夢幻的一部,不僅鏡頭雋永清新,音樂也是直擊靈魂。在影片童話般的世界中,富有變化的音樂更是為影片加分不少。很多人都說,影片中的音樂,是征服觀眾心裡最後一道防線的利器。

在影片開始的時候,車上的小千被父母帶往新的住處。音樂緩緩切入,鋼琴聲清麗雋永,像是細雨在水面上輕輕翹起的漣漪。小千想到即將到新的學校就讀,心中滿是惆悵,對未來的全新的一切充滿牴觸。此時,背景音樂的鋼琴聲逐漸低沉,滿是傷感悵茫。

汽車在車路口轉彎的時候,背景音樂在鏡頭的拉遠過程中變得突顯悠揚。在推動著劇情發展的同時,也讓觀眾感同身受著主人公對此刻未知的好奇。就在車子進入陰森樹林的同時,影片音樂急轉而變,快節奏的鳴奏伴隨著汽車的高速前行,緊緊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將觀眾的情緒代入到影片當中,感受著小千的緊張和忐忑。

小千看到路邊神祠時,音樂突然變成了一聲聲的管絃樂,較之前的鋼琴聲高出了幾個音度,起伏跌宕。隨著敲打樂器的加入,神祠在音樂背景下顯得格外莊嚴神祕。在到達神隱世界入口的一刻,音樂緩緩收尾,一切復歸於平靜。然而,這種留白方式卻使觀眾對即將發生的事產生了更大的好奇,迫切地想要跟隨小千的視角去體驗將要發生的一切。

當小千一家從幽暗的隧道走出來後,眼前的景象是鬱鬱蔥蔥的草原,清風拂過,嫩草伏腰。此時背景音樂的處理真可謂十分玄妙。原本清新舒緩的鋼琴聲並沒有改變或停止,與此相反,管絃樂再次響起。此處悠揚的鋼琴與深邃的管絃樂的完美結合,不僅暗喻著千尋內心深處的單純與美好,也暗示著即將發生的那些神祕與詭異。影片通過畫面與音樂的精美結合,提醒著觀眾要做好準備,迎接一個顛覆現實的魔幻故事。

我一直認為,電影不僅是一種視覺媒體,同時也是一種聽覺媒體。所有好的電影並不只是講述精彩的故事,也不是高超的表演與迷人畫面的組合,而是應該能夠提供深度的體驗,將音樂、音效和劇情融合在一起,讓觀眾聽到的聲音和看到的畫面一樣,充滿了層次感和細節度。

《千與千尋》無疑做到了這一點,在影片的每一個細微之處,都深諳著音樂的神奇力量。當在欣賞影片的過程中,我嘗試閉上了眼睛。於是,感覺整個世界都在我的耳朵裡活了過來。這,才是大師級的音符語言與影片配樂。

千尋見到了變成豬的父母后,跑到花叢中哭泣。細心的觀眾一定會發現,此時,片頭的鋼琴音樂再次響起。與之前的不同之處在於,這時的音樂更具張力,使我們感受到了千尋內心深處的純真與堅定,也緩和了前面所營造的緊張感與恐懼感。

在這部影片中,音樂渲染不僅體現在渲染情緒和情節推動上,在人物塑造上同樣有著重要作用。久石讓傾情創作了音樂《無面男》,在無臉男與千尋第一次正式接觸的時候徐徐響起。這段音樂以打擊樂為主,清亮的金屬質感配合輕快的手鼓切入,成功塑造了無臉男這個孤獨而又神祕的角色。後來,在無臉男性情大變時,音樂的節奏變得較之前短促激昂。無臉男的孤獨和憤怒全部爆發出來,不禁讓人在擔心千尋的安慰時,也對無臉男產生了深切的悲憫之情。

一部電影的配樂應該能夠有效地串起整部電影,尤其是在轉場的部分。影片作曲家要做的,絕對不應該是創作出脫離電影而存在的音樂,而是要使音樂服務和支撐銀幕上徐徐展開的故事。當千尋決定乘坐列出去找錢婆婆的時候,意境唯美的《海》和《第六站臺》在此處響起,將故事推向了情感渲染的高超,也將觀眾帶入了一個夢幻的國度。

從千尋登上列出直至到達終點的近3分鐘裡,《第六站臺》的旋律伴隨著海面上的景色安靜流淌。鋼琴的憂傷音符在耳畔劃過,激起的是淡淡的鄉愁,管絃樂的加入則為曲調平添了一絲絲傷感。列車上所有人物的存在形式,像極了我們現在身處的社會,明明身邊有很多人,卻總感覺是那麼遙遠。此時,唯美的音樂像是一種指引,告訴我們要回歸自己的內心,銘記最初的夢想,提醒著鏡頭前的每一個人,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為什麼出發。

在影片的最後,千尋通過了湯婆婆的考驗,救回了父母,自己也重新獲得了自由。伴隨著人們的歡呼聲,《歸之日》的旋律激昂地響起,宣告著千尋的成功與成長。明快熱烈的旋律,瞬間點燃了觀眾的情緒,也宣告了影片的華麗收尾。

在《千與千尋》中,簡約主義音樂風格與影片的夢幻唯美相得益彰。不難看出,影片中所有的音樂始終在傾力與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和場景變換相呼應。從而最大程度地增強了電影的感召力和表現力,為這個美輪美奐充滿想象力的夢幻國度,奏響了靈魂深處的樂章。

在整部影片中,每首音樂都傾注了了無限情感,猶如天籟。影片中那些扣人心扉的音符,總是會不斷在耳邊響起,讓人無法忘懷。

透過唯美夢幻童話,探究宮崎駿的電影美學 - 第6張

電影主題:唯美夢幻的童話背後,是對人生的思考與探究

精神分析電影學被稱作第二電影符號學,其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核心就是“夢”。弗洛伊德認為,夢產生於無意識系統,是一種被壓抑的慾望。一部好的電影,應該是一個夢境,觀眾集體進入其中,但又能獲得各自不同的體驗。

《千與千尋》這部影片將迷失與成長,濃縮在一個荒誕卻充滿隱喻的華麗夢境中,讓人們停下匆忙的腳步,重新審視內心深處那不被察覺的自己。當我們置身於影片美輪美奐的魔幻世界中時,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發現與體悟。

初看這部影片的時候,自己還很年輕,以為它僅僅是一部兒童歷險影片。時過數年,在歷經了很多事情之後,再回過頭來看這部影片,才在其中看到了關於人生的智慧與哲理。

透過唯美夢幻童話,探究宮崎駿的電影美學 - 第7張

①成長,是從自我迷失到自我尋找的過程

影片剛開始的時候,千尋只是一個父母情感忽略下的小姑娘。因為要搬到新的地方居住,千尋不得不告別熟悉的校園和朋友。她躺在車座上,神情落寞。父母並沒有看到她的失望和憂傷,也沒有真正地給予她關心和安撫,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規劃著未來,告訴她新的學校很好。

千尋一直珍愛地抱著同學送給她的贈別禮物,也是她人生第一次收到的花束。她發現花兒有點蔫了,驚慌失措地告訴了父母。可是,父母只是漠然地告訴她,握得太緊當然會蔫,回去插到水裡就好了。

她在隧道前有不好的預感,於是請求父母不要走進隧道,可父母根本不理會。她威脅說自己才不要去,父母就任由她留在原地。

很多人認為,影片的敘述重點是千尋的怯懦膽小,與後來她的勇敢形成了對比。我認為,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宮崎駿在用這樣的方式提醒父母,不要忽視孩子的情感。對於此時的千尋而言,沒有人看到她的憂傷,也沒有人理解她的惆悵。

就像很多孩子一樣,千尋的自我迷失,來源於父母的情感忽視。生活中,很多父母總是會說“摔一跤能多疼,別哭了。”“這有什麼害怕的,你是男孩子。”父母對孩子情感的否定,是導致孩子自我迷失的濫觴。在父母的否定和忽略下,孩子會逐漸與自我疏離,不再信任自己。

當千尋在神隱世界裡不得不獨自一人面對危險和絕望的時候,才通過各種磨鍊,發現了自己內心的力量。

在她最痛苦無助的時候,白龍來到了她的身邊。幫助她找工作,帶她去看變成豬的父母,陪著她哭泣,鼓勵她堅強。後來,在被小玲發現人類身份時,素不相識的鍋爐爺爺發聲袒護她,並用一條蠑螈作為酬謝,拜託小玲帶她去湯婆婆那裡找工作。得到了工作的千尋在小玲的照顧下,逐漸熟悉了工作,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在一次清潔浴缸的過程中,千尋為了藥浴的牌子心急如焚。無臉男卻在暗中默默地幫助了她,為她拿到了藥浴的牌子。

這些小小的指引和幫助,都被千尋深深地銘記在心裡。如同快要溺水的孩子,忽然看到陌生境地浮現出的一絲光亮。漸漸的,千尋學會了堅強,勇敢和執著。在身邊人溫暖的幫助下,她找回了那個在迷失中走失的自我,也因此重獲內心的力量。

湯婆婆把千尋的名字改做“千”,想要她忘記自己的曾經和初心。但是,對於千尋來說,在被很多人溫暖以待之後,早已不再迷失。

她用河神給的本來要用來拯救父母的僅剩一半的丸子幫助無臉男擺脫身體中的貪婪和汙穢。她帶著坊寶寶一起去找錢婆婆,幫助坊寶寶學會獨立。她保護白龍,代替他去找錢婆婆道歉。最後,她拯救了自己的父母。

千尋找回自我的過程,就像她的名字一樣讓人難忘。歷經千萬次的磨難與尋找後,終因重獲自我而蛻變成長。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之路,就如千尋一樣。這場“英雄之旅”,看似是在於外界作戰,其實卻是在找尋迷失的自我。只有碰觸了自己的痛苦,才能懂得別人的痛苦。只有得到過他人的接納和幫助,才能幫助和接納別人。

“丟失的東西是可以找回的,只要希望還在”。我們每個人丟失的東西,其實就生長在自己的心裡。一個人要想長大,首先就要學會記住童年。

透過唯美夢幻童話,探究宮崎駿的電影美學 - 第8張

②孤獨,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人生課題

很多人都說,在《千與千尋》中,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勇敢執著的千尋,也不是溫和聰慧的白龍,而是那個沒有名字和樣貌的“無臉男”。

沒有人知道無臉男來自哪裡,也沒有人知道他究竟是誰。他只是默默地出現,默默地陪伴在千尋的身邊,默默地關注著她的一切。

無臉男一直是被排斥的,不允許進入湯屋。他沒有朋友,也沒有物慾,象徵著原始的人性。原來,越真實單純的人,越孤獨,因為他們被隔絕在這個時代之外。

在初次相見時,無臉男站在橋上,看著擦身而過的千尋,面似微笑。後來,千尋發現了無臉男孤單地站在雨裡,於是留門讓他進來。無臉男沒有語言,也沒有表情,但我相信在那一刻,他被千尋的“看見”深深感動著。

在無臉男的黑衣之下,隱藏的是無盡的孤獨。他渴望被關注,渴望被愛,只要遇見一個人對自己好,他就可以拼命地付出。

千尋需要藥浴的牌子,無臉男就變出一堆給他。可是千尋告訴他,有一塊就夠了。那是無臉男第一次露出失望的表情。後來,無臉男發現這裡的人喜歡金子,於是就變出一堆想送給千尋,可是千尋告訴他,她想要的東西,他給不了。

這讓我想起了艾米莉·狄金森在詩中寫到的一句話:“原本我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無臉男曾被這個世界拋棄了很久,千尋的出現給他寂寞自卑的心靈帶來了溫暖。千尋的拒絕,使無臉男重又陷入孤獨與自卑之中。他通過不停地吃食物,來填補自己內心的寂寞和空虛。然而,他吃的越多就越孤獨,因為食物不能讓他走出內心的孤單。

千尋問他,你從哪來?你也有父母吧?你的家在哪?這幾句話像釘刺一樣,戳中了無臉男的孤獨。他把自己的臉縮回到碩大的身軀裡,不斷地呢喃,我好寂寞啊。這是他心底的脆弱,也是他來自靈魂的吶喊。

看到此時,便覺無臉男不再是無臉男,而是每一個保有孤獨的你我。對於浩瀚宇宙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是無依無靠的孤兒,偶然地來到這個世上,又必然會離去。不管我們身處之地是怎樣的繁花錦簇,不管我們的周圍是怎樣的熱鬧喧囂,孤獨始終存在於我們的生命之中。

《百年孤獨》裡說:“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或許只是他人的一個忽略,久違的一首曲子,一次散場後的杯盤狼藉,都會喚起我們內心的孤獨,提醒著我們要向內看,因為最重要的東西,不在別處。

很多人不明白無臉男最後為什麼選擇留在錢婆婆的身邊,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錢婆婆不僅給他事情做,還開心地讚揚他做得很好,感謝他幫了大忙。從心理學的角度講,當一個人被真誠以待,充滿欣賞地接納、關心和重視,他就能面對更真實的自我,用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是小人物,都會被忽視,但我們內心所有的孤獨和脆弱,總會被另一個人看到。孤獨是一種無常,也是一種禮物,它會使我們自我反思,從而點燃生命的內在能量,活出全新的可能。

透過唯美夢幻童話,探究宮崎駿的電影美學 - 第9張

③人生,是一場不斷告別的旅行

宮崎駿這位鶴髮童顏的老人,在《千與千尋》中為我們打造了一個夢幻的國度。影片中幻想的,非生活化的題材,反映著虛構的世界,但與以往任何魔幻作品不同,這部影片的描繪手法是近乎寫實的,而非空中樓閣式的幻象。

在我看來,在這部影片中,宮崎駿並不僅僅是描繪了一個孩子的歷險經歷,更是通過對回憶的追溯,讓我們再次重新思索人生,用那些已經久遠的告別來喚起我們記憶深處的溫暖。

這場告別,是從搬家開始的。在影片的開始,千尋跟隨著父母搬到鄉下,她落寞失望,對未知的一切充滿迷茫。這讓我想到自己幼年的搬家經歷,要告別熟悉的環境,熟悉的小夥伴,熟悉的一切,那種忐忑與不安的心情,直到今天仍然記憶猶新。只是大人很難理解,搬家,對孩子來說,是一場冒險,也是一場告別。

影片中的神隱世界,就像我們充滿想象力的童年,神隱世界中的一切,就是我們童年的縮影。我們曾經遇到過的那些人和那些事,隨著劇情的展開而一一浮現。在那些告別中,我們完成了對往事的悼念。

鍋爐爺爺為了保護千尋,對小玲說“她是我的小孫女。”恍惚間覺得,鍋爐爺爺不就是在現實中早已離我們而去的祖輩嗎?他們時而嚴肅古板,時而溫暖和善,他們明明已是蒼老暮年,但卻好像無所不能的英雄一樣,生出三頭六臂,想盡一切辦法護佑我們,盡力滿足我們所有的小心願。

湯婆婆和錢婆婆就像外婆和祖母一樣,有著自己的原則和規矩,有時會惡狠狠地凶我們,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有時又有些不可理喻,動不動就發脾氣。然而,多年以後我們終於明白,那些看似不近人情的嘮叨,竟滿含著深深的溫情與關愛。

我們的一生,總會遇到默默關心和愛著我們的人。他們就像無臉男一樣,在我們面前,心甘情願地地盡塵埃裡,再開出一朵花來,用無言的愛溫暖和守護著我們。他們什麼都不要,只想默默地對我們好。他們所有的一切,只願留給一人,哪怕萬劫不復,哪怕沒有回報。事隔經年,拂去記憶的塵埃,在我們內心深處,定有著他們曾給予的光與熱,那是一顆顆單純潔淨的心靈,以及赤誠無悔的祝福。

白龍就像我們曾經愛過的人,為了他,我們變得勇敢而執著。我們竭盡所能地付出,不管處境多麼凶險,我們都憑藉著一腔孤勇,始終站在他的身邊。我們為之哭泣,為之欣喜,我們願意為他付出自己的一切。也正因為這種勇敢與執著,我們終成為了更好的自己。存在於記憶深處的這個人,不必再相見,卻永遠不曾別離。對於那段刻骨的往事,從來不需要想起,但永遠也不會忘記。

整部影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個站臺。很多行色匆匆的人走下列車,他們沒有顏色,亦沒有表情。這種模糊的存在,像極了那些曾經在我們生命中出現過,復又離去的人們。他們可能是我們兒時的玩伴,可能是那個曾經睡在上鋪的兄弟,也或許是那個曾經承諾永遠在一起的閨蜜。

此時才明白,人生中的大多數告別,都是悄無聲息的。沒有送別,也沒有長亭古道,更沒有勸君更盡一杯酒,不過就是在一個和平時一樣的清晨,有的人留在了昨天。就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所說的一樣:“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前行,但遺憾的是,我們總來不及好好告別”。

白龍的話始終縈繞在心頭:“我只能送你到這裡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頭。”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這場沒有回程路的人生旅途中,很多告別都無法回頭。不畏將來,不念過往,才能走好人生這一程。

“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不可能忘記,只不過是想不起而已。”影片借錢婆婆之口告訴我們,所有發生過的事情,都不會消失,它們就在我們每個人記憶的最深處。即便埋葬至深,即便落滿塵埃,但只需要一個偶然的契機,便會瞬間變得清晰,因為那是我們之所以成為如今這個自己的印記。

時間,是一列沒有回程的列車,人生,是一場不斷告別的旅行。有的人只是和我們同行一段,終又離去。無需鄭重的道別,亦不需多餘的言語,他們只是沉默地轉身,告訴我們,不要回頭,勇敢地向著那個叫做“未來“的地方奔去。

在《千與千尋》這個夢幻空間,宮崎駿將每一個角色,每一段劇情,都融入了關於人生的智慧和哲理。這位老人通過這部美輪美奐的動畫,叩開了我們緊閉的心門,重新喚醒了我們心中最柔軟的記憶,讓我們在重拾心底的那些久遠的感動與溫暖後,再次整裝出發,無畏前行。

透過唯美夢幻童話,探究宮崎駿的電影美學 - 第10張

結語

《千與千尋》無疑是動畫領域的一部匠心之作,宮崎駿通過對這個童話般的故事細膩地描畫,以及對色彩的純熟運用,為我們展示了一場視覺盛宴。影片中天籟般的歌曲,更將我們心靈深處的情感化為一個個靈動的音符,傾瀉而出。

這部影片用孩童的眼光和魔幻瑰麗的意境,將主題上升到人文關懷的高度思考。同時,飽含著無限溫暖的情感與深刻的智慧。難怪很多人會感嘆“能在影院看到這部影片,是這個時代的幸運。”感謝宮崎駿及整改影片團隊,為我們精心打造了這樣一部精彩絕倫,實至名歸的佳作。

願我們都能千帆過盡,初心不改,即便歷經世事但雙眸依舊清澈如昨,“做最溫柔的夢,盛滿世間行色匆匆。”

動畫信息

神隱少女
中文名:神隱少女
原 名:千と千尋の神隠し
又 名:神隱少女(臺) / 千與千尋的神隱 / Spirited Away / A Voyage of Chihiro / Sen to Chihiro no kamikakushi
首 播:2019-06-21(中國大陸) / 2001-07-20(日本)
IMDb:tt0245429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