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結び——《你的名字》對日本傳統美學的繼承與發展及其深刻內涵評析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06 05:58:05 作者:世間精靈的緋葉 Language

為什麼我要寫這樣一篇文章呢?本人有長達十年的抑鬱史,最近兩年更是嚴重到了無法與人交流的地步,這一直困擾我的孤獨感正是在看過《你的名字》後突然痊癒的——與其說是這部作品感動了我,不如說是我通過這部影片與新海誠往期作品的對比看到的新海誠對世界態度的變化感染了我。很高興看到新海誠從一個“用感情來講故事”的製作人成長為一個“用故事來傳達心意”的優秀製作人。從《秒速五釐米》《言葉之庭》極其生澀的表現手法和濃烈的人文情懷,到如今《你的名字》宏大架構下嚴謹的邏輯結構與從未變化的對人事美麗期待,這個變化的本質是“想將自己說給人們聽的願望”到“想將美帶給大家的願望”的變化。所以,很高興從此我們又多了一位具有“文化責任感”的優秀製作人,並祝願新海誠在未來能將更多優秀的作品帶給大家。
那麼迴歸正題,首先是“結び”這個詞,中文翻譯為“產靈”,這個譯法取自其語源高皇產靈神,實在是無可厚非的無奈之舉,但從字面上來看,相信很多人都不贊同這個譯法。從意義上來講“產靈”一詞的字面意思是“使事物誕生、發展、產生變化的神”,但事實上“結び”一詞同時也在暗示諸事物消亡(其實消亡也正是發展的一個狀態),譬如佛語“緣起緣滅,眾生隨緣聚散”,“起與滅”“生與死”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也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所以“產靈”這個譯法在字面的意義上是不夠全面的。其次,從詞性上來看,“以功能加形態”構成的漢語新詞“產靈”是個過分標準的名字結構,但是回想一下影片中老奶奶對“產靈”的描述和當時的環境,就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這個詞的意義更接近“動態”,她不是對事物發展現象的“描述”也不是對使事物發展的趨力的“命名”,而是這個趨力本身,並且極大的融入了人類對自然的感情,是人類對事物發展的認識與“靜觀”。舉個清楚的例子,你在讀出“結び”這個詞時的感情是“結び”,但當你讀出的這個音被單獨分割開時它就不是了。所以如果一定要求意譯的話,在找到更好的說法前我願意用葉老先生翻譯川端康成《精靈祭》時的說法,將“結び”翻譯成“精靈”,雖然很遺憾即使是川端康成也未能將“結び”的意義表現清楚,但他對這種感情的描述是很完整的。(這個譯法沒有任何語源學上的意義,唯一的價值是通過川端康成的文章使這個詞易於理解。)
對“結び”一詞的理解是看到《你的名字》深層內涵的鑰匙,那麼對日本傳統美學及其今日發展的認識就是看到《你的名字》隱藏的故事必要的脈絡。
“風雅”“幽玄”“物哀”,是日本傳統美學的核心價值。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由於文字的使用被限制於貴族,那一時期的日本文學也就是上層人士的文學。他們相對安逸的生活環境和並不安穩的政治時局(興許用動盪都不過分),使得他們有更多的可能去思考人與世界的關係,且蒙上了一層憂鬱的色彩,在尋求心靈解脫的過程中,適逢佛教傳入,使得他們樂意與將感情寄託在虛無縹緲的願力上,這就是日本傳統美學的大概面貌。而佛教“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以事物聯繫推動事物發展的觀念與日本本土神道教“世間萬物皆是神靈”的理念相結合,應當就在那時產生了如今日“結び”一詞意義的概念。
日本傳統美學對日本當代作家的創作影響極深,以至於大部分的日本作品都可以用這樣的視角來看:1、人事即物事,物事即人事,人的行為與自然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的,這種聯繫完全不是相互影響的關係,而是相互映射,甚至可以相互替換;2、在第一條的基礎上,日本人極其看重“願望”的力量;3、在崇尚櫻花之美的日本人眼裡,必以一種消亡虛無的美感來欣賞他們的作品。
《你的名字》也不列外。影片講述了兩個不屑追求夢中對方的身影人,通過努力拯救了本該逝去的生命,最後獲得了幸福生活的故事。但是我們現在來聊一聊這其中被藏起來的那個故事。
標題的意義:片名“你的名字”其實頗具深意,名字對日本人的意義可上升到標誌獨立個體的生命存在這一程度,在日本神話中常見妖怪通過得知人類的名字來掌控其意志的描述,也經常聽說“只有要好的朋友才能互相稱呼名字”的文化。另一方面,影片中有一段“誰そ彼”是“黃昏之時”語源的論述,也是新海誠為了使觀眾更好的理解這部影片所給出的官方解釋,關於其意義,大家可以通過我稍後的論述瞭解到。
口釀酒:新海誠在最近的採訪中談到:“女孩子的唾液是戀愛的必要因素”。這話半開玩笑半認真,興許認真的成分更大。在性行為中,吞食對方的一部分確實具有特別的意義,弗洛伊德闡述“一切的藝術其本質即是性”,其實宗教也不例外,一切宗教儀式所包涵的共通的基本內涵就是“通過在儀式中自我的消磨來留出神性存在的空位,以讓神降臨在自己身上”。我在查找資料的時候看到這樣一條——“結び”這個詞又可以寫作,“掬び”,即為“掬水飲之”之意。掬水這個舉動代表著將把人的靈魂融入水中,再飲入體內,是使靈魂與肉體結合的神技。(以上內容引自網絡)這個實證也說明我對宗教儀式的看法並非空穴來風。 現在,我們有必要意識到三葉(女主角)並不是普通的少女,而是巫女——相當與這片土地的守護神。奶奶在聖地對她說“要從那個世界回來就得留下一半最重要的東西”,三葉留下的口釀酒正是其生命的象徵,她將一半的生命留下了下來。閒得沒事留一半的生命幹嘛,所以奶奶那句話更直白的意思是說:“三葉,作為這片土地的守護神,你應當要有獻上自己生命的覺悟”。為什麼這麼說呢。
彗星的意義:我不願意將這一段的引寫作“彗星的象徵意義”,並沒有象徵一說,在日本人眼中“毀滅”與“美”幾乎是同義詞。彗星落下時人們的眼中沒有一絲恐懼, 因為其隕落與其造成的毀滅正是“美”的終極狀態,而且這顆彗星為什麼會分離呢?這個問題看起來很奇怪,不是因為劇情這樣安排嗎?並非這麼簡單,其中有嚴密的邏輯性,三葉在祭祀過後說了一句話“來世想做一個東京的帥哥”,這句幾乎揭示了三葉未來命運的話出現的時機卻是莫名其妙,非常突然的一句話。此時就需要前面提到的基於日本傳統美學的獨特欣賞視角來理解這一段了,那就是正是為了迴應三葉的願望,彗星才會分離出一部分落下來,這個說法並不荒唐,因為我們必要知道的一點,三葉的身份是這片土地的神,神的言語之所以具有力量,被稱為“言靈”,是因為她們說出的話不單是個人的意識體現,而是更大程度上代表了她所守護的土地的意志,相信很多人都忽視掉的一個細節,配角的兩人,沙耶香問敕使對今後生活的看法,敕使用十分寂寞的語調回答:“沒有什麼,大概會一直平凡的生活在鎮子裡”。還有就是片中相當篇幅的三葉和沙耶香對小鎮一成不變的日常表現出厭煩的情緒。影片最後出沒在東京咖啡店的這對情侶,也是一種暗示。就現實意義來講,雖然我未曾去過日本,但我猜測應當正如現在的中國一樣,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不斷消失的農村與不斷拓張的城市面積所引發的矛盾日趨尖銳,但不可否認隨著城市化的普及為受益者帶來了更高的生活質量。影片中鎮長在宣傳改造時群眾們泠漠的態度和年輕一代對與新生活的渴望,這正是作為神的三葉說出“來世想做一個東京的帥哥”所代表的其子民願望的本質。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彗星落下這個意外的話,小鎮的人們還要繼續這種墨守陳規的生活很長時間,這片土地是希望她所養育的孩子們獲得更美好的生活的,正是為了迴應這個願望,彗星再一次落了下來。
黃昏之時:黃昏之時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古文老師解讀“誰そ彼”是“黃昏之時”的語源的概述,最後成為男女主角能夠看見對方的條件。那麼這個詞的意義是什麼呢?古文老師的解釋是“可看見又不可看見的時候”,我們做個簡單的文字遊戲就能夠理解到“夕陽照林”是“夢”字,黃昏之時即“夢的感覺”。何謂之“夢”?與現實相對者稱為“夢”,日本傳統美學的“風雅”“幽玄”“物哀”發展至今,已經相互糅合不分彼此,日本人擅長用“夢”為載體來表現這種美,換言之,日本人尤其擅長在他們的作品中表現“莊周夢蝶”般的哲學思考。夢是與現實相對之物,路•維特根斯坦這樣闡述“你可以思考一個違反物理邏輯的對象,但無法思考一個違反空間邏輯的對象”。日本人常用這樣的手法來表現夢幻——“混亂的時間軸下嚴密的空間邏輯是為夢”。《你的名字》最驚豔的莫過於新海誠通過巧妙的剪裁,使不同時間軸下兩人的行為與他們行為所產生的影響嚴絲合縫毫不贅餘淋漓精緻的聯繫了起來,籍此營造了夢幻的感覺。但是,這種手法在很大程度上(甚至是一定)暗示了這樣一層深意——由於“莊周夢蝶”這個手法最直白的表達就是“同一個人,以不同的身份經歷本質相同但外在形式不同的同一事件,並通過相當程度的揭示,來表現夢幻主題”,所以這個手法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暗示著,故事中的兩人是本質相同的同一個人。黃昏之時,三葉在那座橋;黃昏之時,瀧在那座橋,一模一樣的配色色調,看著同一片天空。並非說瀧是三葉的轉世,而是她們根本就是同一個人,因為,三葉從聖地走出來的代價是“留下一半的靈魂”。所以我現在想問一個問題,並在稍後給出答案,那就是“為什麼當他們唸到黃昏之時就能見到了對方呢”?
身體交換的意義:宮水家的巫女都經歷過這個現象,三葉是在祭祀之後開始這個現象的,前面已經提過祭祀的內涵和三葉與瀧的關係,所以這個所暗示的意義其實是“人類對於自我存在形式探索”,在影片中新海誠又將這份追求的內容昇華了,興許瀧尋找的不是“三葉”這個名字而是自己的來處,三葉在尋找的也不是“瀧”這個名字而是全部的自己。所謂愛情是尋找生命的另一半,以成為完整的人,莫過於此吧。
人為什麼會哭呢:人類的一生是與孤獨感做抗爭的一生,奶奶一語道破:“你在做夢吧”?瀧就哭了出來,三葉也是在那個時候從夢中醒來流下淚水,三葉這邊解釋為“遙不可及的暗戀之心”並無問題,瀧那邊也能這樣解釋,他正是在那時愛上三葉。人在與宿命的抗爭中“自我”被消滅淪為歷史大趨勢的一部分,但少數人又在此時覺醒,成為了世界的本身,這正是一切悲劇藝術的力量——抗爭是必然失敗的,但這份抗爭是必須的。這就是,他們眼淚的另一層含義。
結繩的意義:“ 結び”即繩結,其意義是“生命”“時間”“聯繫”,那麼把繩結帶在身上的意義是什麼呢?是“活著”,這部影片有一個非常淺顯易懂易於操作的理解視角,那就是“只有帶著繩結的人才是當時真正活著的人”。何謂“真正的活著”呢?人類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名字”正包涵了這種社會關係,家人、愛人、朋友……一切能叫出你的名字的人、想要叫出你名字的人構成了你的生命。在影片中,瀧和三葉都是在第一次身體的交換後才帶上那條結繩的。
夢幻與現實,性靈的迴歸:“只有帶著繩結的人才是當時真正活著的人,另一個是生者的夢,繩結的交換也就意味著生命的交換”,我們帶著這份思考來回顧劇情。他們在知道了自己是在做夢後(知道了自己只是一半,且知道了自己的另一半,併為此流下淚來)帶上結繩的,那之後在三葉的時間線裡瀧還不認識他,所以當時的瀧還沒有帶上結繩(請再一次體會什麼叫做“真正的活著”),三葉毅然前往東京並順利找到了夢中的男孩子,但這個男孩子還沒有開始做關於她的夢,而三葉明天就會死在彗星隕落之中,她在此時將結繩交給瀧是極具象徵意義的。
這之後,瀧帶上繩結,開始做起成為一個女孩子夢,並開始追尋夢中人,而此時的三葉已經失去了生命(這段時間的三葉頭上是沒有佩戴結繩的)。
最後這一段,三葉在瀧身體裡,從聖地裡走出來,要記住聖地的規則仍然存在那就是“從那個世界回來必須留下一半最重要的東西”,同樣的,瀧留下的是一半的生命——在他喝下象徵三葉一半靈魂的口釀酒後將三葉的另一半靈魂留了下了,這使三葉重新“迴歸完整”,同時也是為什麼這之後瀧對三葉的記憶就完全消失了,因為他的使命已經全部完成了。
然後,兩人能聽到對方的聲音卻見不到對方,讓他們看見對方的是:
黃昏之時。
他們的身體就突然換回來了,影片前提的設定是身體的交換只能在夢中——這話有另一個意義,對另一方而言身體的交換在夢醒來時。他們只是“做著夢醒時的夢罷了”
喜歡你:我不得不再次重申一遍 ,“人的名字是社會關係的總和”,所以你的名字是“喜歡你”。三葉可以忘記“瀧”這個名字但不能忘記“喜歡你”這個名字。
其他細節的暗示:1、宮水家的爺爺和母親都是不在的,事實上他們的存在會讓觀眾本能的覺得不自然,是多餘的存在。而且奶奶頭上一直帶著和三葉一樣的結繩。
2、三葉在瀧的右手上寫下名字的第一筆,所以瀧也只能回憶出三葉名字的第一筆,而以往他們留下的信息其實也都是自己寫下去的,新海誠有意挖了這麼一個模稜兩可的坑暗示著“他們所有的交流其實都只是他們的幻想罷了,字都是自個寫上去的”。
3、從兩人相遇的場所的環境明顯可以看到是彗星撞擊之後,說明當時現實世界的時間軸是在彗星撞擊三年後,而三葉爬上聖地的時候是彗星落地前,在山上看到的卻是彗星撞擊後的景象,在下山之後又回到彗星撞擊前了,這個暗示的意義太寄刀片我就不明說了。
4、影片開頭摸胸的情節三葉說著“這個跟真的一樣”這是完完全全瀧的口氣,如果是三葉從夢中醒來確認自己身體的變化她說的應該是“只是個夢啊”,四葉叫她姐姐她也感到困惑。但隨後的三葉的表現和奶奶的評價顯示現在的人是三葉,並且這部分場景三葉是帶著結繩的,這裡就已經在暗示三葉和瀧的真正關係。
5、影片中前後兩條不同的新聞,看似簡單明瞭,但仔細推敲兩個說法第一個是“小鎮的三分之一超過五百人死去了”,第二個說法是“鎮上的人基本平安無事”這兩條新聞真的矛盾嗎?回想當時從停電的畫面看到的小鎮面積和學校安全區面積的對比,以及廣播中的內容是顯示了有分區域的,如果兩條信息所指示的區域範圍並不相等,那麼這兩條信息從一開始就是不衝突的,日本的文人尤其擅長用真實本身來撒謊。在三葉的時間線中,發生的情況是一部分人先撤離了,一部分人收到了錯誤的指示在家中待命,既然前面有一段“如果是三葉,爸爸就會聽”的思考,那三葉回到家後加一段親情戲的篇幅並不是不夠用對吧,事實是剛回家就爆炸了,這個時間段與前面三葉穿著浴袍看彗星分裂也並不矛盾,這部影片的結構真的是歷史被改變了嗎?
6、關於四葉這個角色存在的意義,在這部結構嚴謹的作品中,有名字的都不會是無意義的角色,四葉也是留下了口釀酒的,片尾又有她一閃而過的鏡頭,但是她經歷了什麼呢?有一個可能,不過新海誠可能覺得這個設定太牽強而且意義不大就把這個想法棄置了。
7、也許是翻譯的問題,他們稱那處聖地為“宮水神社的聖體”。
石板上的繪畫,這片土地上曾發生過的事情:“如果時間能夠倒退的話,再一次”。瀧喝下代表了三葉一半生命的酒,隨後摔倒看到了頂上的壁畫“分離的彗星”。影片中有一個場景是三葉和朋友們找到一份“1200年前彗星分離撞擊在地面從此誕生了糸守湖”的資料,但這個有力的資料並未用在群眾撤退工作的說服上,甚至只是出現了一下,這種提要的手法並不巧妙,瀧在聖地看到的幻覺是正常的時間順序,所以這份資料的意義是在說明瀧此時看到的壁畫描繪的不是三年前的彗星分離而是1200年前的那一次,並揭示了這顆彗星和這片土地的深厚緣分。隨後的幻象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1200年前彗星劃過天際,於是這片土地向彗星許願“希望這片土地有生靈存在,彗星迴應了大地的願望分離出一部分隕落在這裡造就了糸守湖,也就有了生靈存在所必要的水源,之後隕落的彗星與這片土地結合誕生了名為三葉的孩子,她的一半是名為“三葉”的這片土地的精靈,另一半是名為“瀧”的彗星的精靈,1200年後,迴應這片土地“希望她所養育的孩子們得到更幸福的生活”的願望,彗星再次造訪,並用同樣的方式再一次完成了這片大地訴求。瀧與三葉的關係和彗星與土地的關係有諸多相似之處,瀧是三葉“來世想做一個東京的帥哥”的願望的迴應,而彗星是這片土地希望成為一片富饒的土地的迴應,他們都給對方帶來了好的改變,並給這個鎮子帶來了好的改變,而且其相似之處又在於這個願望的滿足又是以幾乎死亡的形式來完成的。瀧走出聖地把本屬於三葉的一部分名為“瀧”的靈魂留下,這樣一個完整的三葉終於死去了,是的,死去了吧,“瀧”死在了他所眷戀的土地懷裡,而“三葉”死在了她所深愛的彗星光輝之下。我不禁想起倉央嘉措的一首詩:
我用世間所有的路倒退
正如野鶴奔向閒雲
月亮回到湖心
而我步入你
“如果時間可以倒退的話歷史可以改變嗎”?亦如影片展示的答案,即使時間的倒退也無法改變什麼,這隻能將一切真實的“再一次”展示給你看。也許影片所展示的故事並非兩個人的夢境,而是一個名為“瀧”的普通人分別做著本屬於三葉一部分名為“瀧”的精靈的夢,和這個名為“瀧”的精靈做著的關於“三葉”的夢,你看當他夢醒來後就開始迷茫自己是誰了。
這部影片的內涵很豐富,人類對自我認識的追求,犧牲,夢。說是愛情也不錯,愛的本質是使物種延續下去的生物本能和使自己的基因遺傳下去的生物本能,這正是自然之道,所謂的“神性”,當三葉對瀧的愛上升到這片土地對那顆彗星的愛,不正是這種感情嗎?
寫到最後,我還有一段話必須要澄清。這篇文章的主標題是《關於“結び”》,在副標題中也沒有任何“你的名字真實的故事”類似的字眼,甚至我上面說講述的故事才是荒誕的那個,這種認識是正確的,因為我的目的不在於爭論這部到底講了啥,這是毫無意義的東西。我的目的在於此:我相信假使影片的原作者能看到這篇文章,他一定會這樣說:“不錯,這正是當初我對《你的名字》全部的構想,但我希望人們知道她,記住這份情愫,並把她忘掉,再來看這部作品,一定能看到一個與往日不同的美麗世界”。因為,瀧活著重要嗎?三葉活著重要嗎?瀧死了重要嗎?三葉死了重要嗎?是因為這份願望彗星才落下,還是因為彗星要落下為了將之向美好的方面解釋才有了這“與宿命抗爭”的願望呢?是因為三葉對瀧的愛讓瀧寫下了“喜歡你”這個名字,還是因為瀧寫下了“喜歡你”才讓三葉愛上他呢?這個先與後的思考又重要嗎?這些全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後兩人在《秒速五釐米》的那條街道全都回過了頭來。這就是“結び”,興許是“結び”讓你們在一起,也可能是因為你們的結合而誕生了“結び”,誰知道呢?這是“結び”她並不是簡單的將A和B聯繫在一起,而是窮盡了世間一切的可能性,由“天地”的願力承受所有並不美好的形式,將最漂亮的呈現到人面前,並以這名義使之成為合理,足以使我們感恩自己生命的存在,為實現自己心中的美好願望努力活下去的力量。

動畫信息

你的名字。
中文名:你的名字。
原 名:君の名は。
又 名:你的名字 / 君之名 / Your Name / Kimi no na wa.
首 播:2016-12-02(中國大陸) / 2016-08-26(日本)
IMDb:tt5311514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