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25 01:41:25 作者:段昊書 Language

《天氣之子》在國內上映已滿一週了,不少的讀者都私信問小編,你怎麼還沒開始解讀這部電影呢?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1張

影片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在出現罕見連日降雨的日本東京,一位15歲、能帶來短暫晴天的“100%晴女”天野陽菜,做著一份“人工影響天氣”的工作。然而,要逆轉異常的天氣,卻要付出難以想象的犧牲……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2張

2016年底,電影《你的名字》席捲全球票房,更讓中國觀眾記住了“新海誠”這個名字。三年後,《天氣之子》上映,儘管口碑未能像前作那樣“爆炸”,卻也輕鬆登頂日本年度票房榜首。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3張

小編看過這部通片都是“氣象元素”的影片後,最初和大多數觀影者的看法是一致的。

新海誠的畫工依舊無可挑剔。不僅保持了“每一幀都可以當電腦桌面”的美感;在細節還原上,更如同有強迫症一般——連麥當勞漢堡包裝盒上的生產信息都能畫出來,你說可怕不可怕?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4張

而人們的爭議,主要集中在對劇情的評判上。更多極端觀點認為——

劇情?對於新海誠的電影,劇情什麼的,那是不存在的!

對於這一點,有幾點想法,小編想和大家聊聊。

以下內容存在劇透,請留意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5張
長按看更多精彩

01. 日本人對雨的愛恨情仇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6張

由深受季風影響,同時又屬海洋性氣候,日本毫無疑問是一個多雨的國度。有人統計過,在日語中,與“雨”有關的名詞就有88種之多。

每年5月至6月,在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韓國南部和日本中南部,都會因春夏之交的冷熱空氣交鋒,出現持續多雨的天氣——“梅雨”這個詞,不僅中國人熟悉,也活躍在日本文化之中。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7張
新海誠作品《言葉之庭》中的梅雨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8張

電影中的所謂“晴女”,很可能源自日本人在梅雨季祈求晴天時,懸掛的“晴天娃娃”。這個玩偶不僅出現在《天氣之子》裡,不少觀眾也會想到,它在《聰明的一休》中也出現過。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9張

除了梅雨的延綿不絕,暴雨則是日本致災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甚至其危害超過了日本頻發的地震和颱風。2018年7月中旬,“平成30年暴雨”導致超過兩百人遇難!雖然日本氣象廳就對多個地區發佈“大雨特別警報”,且預測到了“數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雨,但梅雨期疊加颱風降雨,仍使降雨強度超出人們預期。推薦閱讀:日本“平成30年暴雨”的警示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10張
日本2018年年度漢字為“災”

更重要的是,儘管日本有著先進的防災減災理念,但對暴雨、洪澇的災害應對,似乎一直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日本許多民居由木材建造,在地震時具有優勢,卻很難承受洶湧洪流;另一方面,暴雨來臨前,日本政府對民眾僅有“告知”之職,卻無強制轉移群眾之權,因而導致防災效果打了折扣。 對雨的這種情愫,正是新海誠創作這部作品的緣由之一。

02. 人人都愛“晴空萬里”?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11張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12張

影片中,女主天野陽菜和男主森島帆高“合謀”的“天氣生意”是:通過陽菜的祈禱,短暫“變出”晴天,滿足受委託人的需求,從而賺取佣金。他們的許多客戶,就是覺得“晴天心情也會好一些”,進而提出了需求。

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儘管也有人會認為,雨水帶有一些浪漫氣質;但的確有更多人認為,陽光明媚能帶來更好的心理狀態。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13張

天氣能夠影響人的情緒,這一觀點已經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認同。中國氣象學會醫學氣象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式功認為,從視覺上來說,晴天視野開闊,蔚藍的天空也會讓人覺得比較舒服,從而使人心情愉悅;而陰雨連綿時,人們的視覺受限,好似待的空間也變小了,心情也自然會相對變差。而從身體感知的角度,持續陰雨天氣會導致溼度過大,抑制皮膚的散熱功能;陰冷潮溼的環境也會誘發或加重呼吸系統疾病。身體上的不舒服,也會間接導致情緒變差。美國斯坦福大學一項實驗也證明,晴天要比持續陰雨天氣,更容易讓人感到愉悅以及有幸福感。

在多雨的日本,人們對晴天的“執念”也要更深一些。甚至大阪還搞出了個“全日本晴男晴女協會”(全日本晴れ男晴れ女協會)。

這也是《天氣之子》故事的“群眾基礎”吧。

03. 增多與東京淹沒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14張

那麼,《天氣之子》描述東京異常、持續的陰雨天氣,以及最終結局東京大部分淪為一片汪洋的“劇情設定”,究竟源自何處呢?

新海誠在一次記者發佈會上,給出了答案:

多年前,新海誠就關注到了全球變暖的趨勢,並由此生出危機意識。他認為,近幾十年,看似亙古不變的四季更替,已變得不再平穩順暢。世界各地極端性、災害性天氣氣候事件頻繁見諸媒體,更讓他在創作《你的名字》期間,就萌生了以“天氣”為主要劇情,創作一篇故事的想法。

這並不是新海誠的“杞人憂天”。隨著全球變暖,主要位於中緯度地區的日本,其氣候變化的影響趨勢之一,正是雨水增多,且極端降水事件更為頻發。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15張

早在2014年,NHK電視臺就報道了日本環境省專家的一項研究。根據預測,如果不對全球氣候變暖現象加以遏制,到本世紀末,氣溫上升及降水量增加,會導致日本遭受更加嚴重的洪災,由此造成的損失每年將達48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91.84億元)。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16張

全球變化的另一後果是海平面上升。在不少氣候模式的測算中,如果南北極冰川大量融化,東京被大海淹沒的橋段,或許將成為現實。

04. 新海誠的“氣象情緣”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17張

新海誠關注到氣候變化問題絲毫不讓人感到意外。被網友譽為當世“最會畫雲”的漫畫家,他不僅曾以“新海誠的雲”開過畫展,更在此前諸部作品中,給“天氣”留足了分量。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18張
《秒速五釐米》中,鵝毛大雪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19張
《言葉之庭》則是以梅雨為背景講述的故事。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20張

在創作《天氣之子》時,新海誠專門邀請多位日本氣象專家參與制作,以確保對“傾盆大雨”“積雨雲”等天氣現象的描繪能更為真實。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21張

真實描繪下雨等天氣場景,對動畫電影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譬如下雨時路面、建築上的“溼態”,畫面的信息量至少要是晴天時的兩倍。

真的要給精湛的畫工點個贊!

05. 關於結局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22張

更重要的是,小編認為,新海誠不僅抓住了天氣氣候的“形”,也在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它的“魂”。這就要說起,本片引起爭議最大的結局部分。

與《你的名字》中主人公為拯救世界而犧牲自己的做法不同;《天氣之子》裡,帆高拯救了陽菜,卻“放棄”拯救東京。於是,東京依舊會在連綿不絕的陰雨中,逐漸被海水淹沒。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23張

看似是對“救一人還是救一百人”的“電車難題”的另一種解答,但新海誠在劇情中,卻給出了更深刻的回答——

在神社中,老僧人在被問到“晴女能否改變異常天氣”時,回答了這麼一番話——

所謂天氣異常,只是人類自己的看法。百年間多雨還是少雨,對於大自然來說,其實是正常的規律。幾百年前,在人們填海造陸之前,東京很多低窪地區本身就是一片汪洋。

3年後,當帆高回到已經被海水淹沒的東京,卻發現人們生活如故:只是從低窪處搬到了高處安家,新幹線變為了快速交通艇,並愈發適應了多雨的生活……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24張

這讓小編想起了丁仲禮院士的那句話:地球不需要人類拯救,人類需要拯救的是自己。持續多雨的氣候並非陽菜造成的,影片專門借氣象專家之口言明“這些年降雨一直越來越多”。那麼,為何要用一個女孩子的生命,去彌補其他人的過失?

換句話說,即便靠犧牲一名“晴女”換回了晴天,當氣候變暖持續,災害再次降臨時,又要犧牲誰呢?

除了愛情

新海誠這次

拋出了一個更深沉的主題!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 第25張
長按看更多哦~

動畫信息

天氣之子
中文名:天氣之子
原 名:天気の子
又 名:Weathering With You / Weather Child / Weather's Child / Child of Weather
首 播:2019-11-01(中國大陸) / 2019-07-19(日本)
IMDb:tt9426210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