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 新海誠的迴歸與突破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25 09:36:08 作者:Mystryl Language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從「星之聲」、「她和她的貓」開始看新海誠。最近看了木魚水心的「電影史話-新海誠作品全點評」 ,又再次找出星之聲的BGM來聽,然後就把天門的原聲集聽了個遍,啊……真好聽啊,好聽到熱淚盈眶的那種。

還能記起第一次看得時候的感動,還記得小時候的星空。

這次看「天氣之子」也是一樣的感覺,能跟著鏡頭和音樂感受故事和情感,能為之感動和沉浸,這就是我一直以來欣賞並喜歡的新海誠式電影。

看了很多人不喜歡的理由,不外乎“不如「你的名字」” or “為了見一個人毀了一座城市太扯淡了”。對於第一點,「天氣之子」確實帶著很多「你的名字」的痕跡和傳承的期待,也確實有很多觀眾是因為「你的名字」的緣故才來看這部電影。但不代表新海誠本人認為這就是「你的名字」的精神續作,或者要有一樣的完美結局與青春積極向上啊?新海誠在「天氣之子」訪談中提到,「你的名字」被誤解讓他很困擾,有人覺得「這是不用代價就讓人復活,改變歷史,獲得幸福的故事」。其實瀧和三葉,都經歷失去了難以替代的東西,所以在「天氣之子」中採取了「主人公和社會的價值觀產生對立」的主題,也預料到會有人並不喜歡這樣的結局。雖然有類似的男女主設定和相遇並分離的橋段,但兩部片子在內涵上是完全不一樣,甚至是對立的,借用「你的名字」的印象與預期來評價「天氣之子」,我覺得是毫無根據且完全不尊重電影本身的。就像用「時光三部曲」去評價「最佳出價」一樣,沒有達到前作的高度並不能否認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沒有延續前作的套路反而是應該得到讚許的突破。電影人需要做到的是突破自我與迴歸初心,這一點我覺得「天氣之子」可以打滿分。

而第二點就屬於完全沒有看懂電影,或者說正是「天氣之子」所控訴的那種多數人的幸福下被淹沒的犧牲。由於涉及劇透在接下來討論。我看完之後發出了“覺得不好看的人都是沒有青春期嗎!”的質問(然後被懟了233)。其實我想說的是,青春期不僅僅只有表面上的青澀、熱血、戀愛與陽光、努力與汗水,也有陰影下的孤獨、痛苦、欺騙與背叛、不被理解、無能為力、迫切渴望長大、對龐大社會的恐懼等等等等複雜的情緒,這裡大概可以參考《青春豬頭》的思春期症候群?(笑

下面開始正篇分析,會有大量劇透無端解析,請酌情關閉頁面。

人物側寫

我曾經在《家有女友》的感情線成長分析中使用過這種討論結構,再嘗試一次看看,畢竟理解了人物才能更深入的理解劇情。「天氣之子」對人物的刻畫延續了新海誠一貫的風格,大量的留白,相較於細緻入微的背景與細節,更需要從蛛絲馬跡中尋找人物性格的殘影與映射。

森島帆高

開場貼著的創口貼暗示了男主因為家暴離家出走,追蹤陽光的騎行是為了逃離原生家庭的折磨尋找希望(在小說中明確說明)。沒有證件、一貧如洗,僅僅帶著一本暗示自己背景的《麥田守望者》的帆高,狼狽得逃到東京後,反而在略顯歡快的氣氛中尋找打工,努力生存,最後被須賀大叔撿回家去,不禁發出了「東京真可怕」的感慨。 第一次遇到給自己晚飯的少女,第一次和朋友一起吃晚飯,第一次進女生的家門,第一次一起打工賺錢,第一次幫助別人。無數的第一次讓帆高的青春意識覺醒,有了重要的人。也第一次因為自己的原因,讓重要的人逐漸變得透明以至於逝去。 有很多人不理解帆高的槍,不理解為什麼撿到槍要藏起來,會拿槍威脅小混混,甚至對著自己的救命恩人開槍。我的理解是這是帆高潛意識的過度自我保護機制。沒有槍的時候只能憋屈的逃走,有了槍可以面對可怕的東京,可以保護自己保護他人,可以對“我是為了你好”的大人社會發出絕望的嘶吼抗爭,但也因此付出相應的代價。 森島帆高想要的是什麼,只不過是最普通不過的家庭。片中從沒提起過他的原生家庭,卻反覆描繪了和大叔侄女三人一起愉快工作生活的背影,對陽菜告白說的三人一起生活下去的願景。家庭只不過是這個青春期孩子最微不足道的希冀罷了。

何も持たずに生まれ落ちた僕 (一無所有的我誕生在這世界) 永遠の隙間でのたうち回ってる (於永恆的夾縫中痛苦掙扎著)

天野陽菜

年僅十五歲就父母雙亡,來不及哀嘆命運就面臨著姐弟分離的危機不得不迅速謀生。偽造年齡打工敗露後,拼命的尋找高薪打工的她差點被風俗業者誘拐下海。但依舊對冒失魯莽的男主放下偏見真誠相待。共同創業幫助別人,「100%的晴女」我覺得並不單純指代晴天能力,更是女主開朗樂觀性格的的真實寫照。坎坷的童年並沒過早得讓她染上世俗的塵埃,只留給她一個成熟過分的萬人迷弟弟,和代替媽媽守護弟弟的小小使命。所以她的願望,僅僅是「快快長大」,能和弟弟兩人一起生活。 那個從媽媽手腕上傳承到她頸上的漂亮吊墜,不但是使命與母親身份的責任傳承,也暗示著雨滴般的「晴女」宿命。與「你的名字」不同,雖然也有神道教的背景與神話,對於傳說與宿命這次不是去遵從從而拯救世人,而是為了生存去使用能力,也是陽菜感激帆高「讓我找到了生命的意義」,最後為了彼此而選擇對方,打破宿命。說因為陽菜而導致東京淹了三年毀於一人是純粹的道德綁架。片中和主題曲《愛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明確的說了,雨是神的意志,200年前東京也是汪洋,只不過人們為了自己社會的繁榮才一次次的獻上活祭「天氣巫女」,改變了氣候與生態,繁衍生息。

支配者も神も何処か他人顏 (支配者也好神也好都一副事不關己) だけど本當は分かってるはず (但是他們內心實際上應該是明白的) 定めとはつまりサイコロのでた目 (所謂命運是骰子的數字) はたまた神のいつものきまぐれ (還是說神明的反覆無常)

須賀圭介

給真實存在的靈異雜誌撰稿的頹廢大叔。近年前妻子據說因車禍去世,留下有哮喘病的女兒,目前正在為了女兒的撫養權努力工作戒菸,但時不時也會光顧風俗場所。但也會在夢中唸叨深愛妻子的名字,為了能見女兒一面竭盡所能。 雖然是靈異事件撰稿人,卻對晴女傳說嗤之以鼻。雖然撿回了流浪貓一般的帆高,卻只肯付3000日元的月薪還覺得理所應當。為了避免惹禍上身影響女兒撫養權趕走了帆高,卻還給了豐厚的退職金;嘴上說著無所謂,聽到陽菜可能做了「人柱」犧牲的消息卻又默默流淚;因警察承諾女兒扶養權的判決幫忙,而告知了帆高的可能去處;提前攔下了帆高勸他自首,又在他絕望的掙扎中看見另一個可能的自己而最終幫助了帆高。 須賀圭介是矛盾的集合體,是複雜糾結、權衡利弊的大人,是早已忘記了勇氣與奇蹟、渾渾噩噩每日工作的你我。整天喊著“這個世界是瘋狂的”,卻沒意識到自己才是最諷刺的那個。

勇気や希望や絆とかの魔法 (當勇氣、希望與羈絆的魔法失效) 使い道もなく大人は目を背ける (那些大人們卻只是對此視而不見)

有個有趣的推論說須賀圭介的夫人是上一任或者上上任的晴女,因為神社的貢品更新,因為他對廢棄大樓的熟悉,因為他手上繼承的妻子戒指。這能解釋為什麼圭介看見帆高的絕望努力會感動並反轉,因為他看見了可能性的自己;也能解釋哮喘病的女兒會有晴天的需求,導致妻子的過早亡故。但也有矛盾的地方,比如車禍的傳言,比如他對晴女傳說的不屑。另一種解釋說他的妻子是相對立的「雨女」,由於自己的存在導致女兒哮喘而鬱鬱而終的可能性。這條暗線由於留白過多很難有確定的解釋,但無論怎樣都可以填上結尾大叔反轉過快的坑,那種「可能性」帶來的悔恨淚水,那「只是想再一次見到那個人」的肺腑吶喊,正是大人們早就失去的,名為勇氣與希望的魔法殘存。

侄女和弟弟

相比男女主和大叔的著筆和變化,侄女須賀夏美和弟弟天野凪就比較平面,僅僅只有表面表象和內在的轉變簡單的側寫。須賀夏美從開始的臆測情人到爽朗姐姐,天野凪從開始的風流小學生到成熟弟弟,他們展現的是從孩童到青少年,從青少年到大人轉變過程中的矛盾與衝突,個性和社會成見的交織和偏見。倒是裡面埋下的巨乳梗和聲優梗比較有意思。

人物聯繫

「天氣之子」和是枝裕和《小偷家族》一樣(據說有一定參考成分),關注的正是繁華都市下被忽視的邊緣群體。被家暴到離家出走的男主,父母雙亡面臨分離的未成年姐弟,就算這樣還一直幫助別人,互相支撐,重構家庭。而掙扎在親人和生存、慾望之間的大人們,沉浸在對過去的追思,渾渾噩噩的過著平淡無奇的日常,卻對巨大的異常熟視無睹。

「東京真可怕!」:未成年的孩子眼中的東京,打黑工開黑店的壓榨著年輕的勞動力,黑社會肆無忌憚的引誘無知少女進入風俗業,滾動大屏上播放著丟失槍支的新聞,父母雙亡的未成年姐妹面臨著救助機構的拆散,可大人們關注的只是今天的東京都依舊在下雨,以及未滿20歲的孩子不能喝酒。

「你的名字」裡三葉可以吃著1800日元的巴菲聖代,可以無憂無慮的每天上學時而旅行。而「天氣之子」裡帆高住著網咖吃著泡麵,陽菜帶著弟弟精打細算得生活。影視語言的留白僅僅表現了差不多的歡樂日常,卻只對這種日常下隱藏的異常一筆帶過。陽菜同情三天吃一樣便宜套餐的帆高,帆高會出手拯救被誘騙進黑社會風俗店的陽菜,同病相憐的他們自然而然的成了朋友,兩人之間的溫情讓觀眾忘記了這個世界本身的冷漠。

那把槍呢? 帆高總共開了2槍,一次是為了從皮條客手中救回陽菜。一次是為了警察與圭介的阻攔,去再一次見到陽菜。 為什麼這個社會會讓15歲的女孩“自願”去風俗店打工,為什麼這個世界的延續需要陽菜的犧牲? 而陽菜對拯救了她的帆高第一句話也不是感謝,而是責怪他不應該用槍對人,不應該開槍,這是不對的。

是啊,開槍是不對的,殺人是不對的,離家出走是不對的,偽造年齡打工是不對的,未成年人喝酒、獨自生存是不對的,逃離警察盤問是不對的。但風俗業似乎是對的,打黑工似乎是對的,剝削童工似乎是對的,為了女兒出賣帆高似乎是對的,把被家暴的孩子還給家長似乎是對的,為了東京都的晴天犧牲一條生命似乎是對的。

這個世界不僅僅是哪裡不對的問題,這個世界是瘋狂的。

世界が背中を 向けてもまだなお (就算背對世界也依舊要) 立ち向かう君が 今もここにいる (前往你目前的所在之地)

世界系?

陽菜的選擇真的毀了世界嗎?這真的是一部世界系的作品嗎?大雨淹了東京三年,又怎樣?沒有電車可以坐船啊,沒有蔬菜可以漲價進口啊,世界毀了嗎?並沒有。就和沒有清潔工人就垃圾遍地的城市,沒有快遞員就停滯的物流配送,少了邊緣的他們的付出,這個世界只是變得不那麼便利了一點點,只是讓人們感覺到了些許的異常,但依舊可以繼續生活。這個世界本身的瘋狂,本身的巨大異常,那麼明顯那麼巨大,卻彷彿透明的魚一樣被熟視無睹,人們依舊在表象的平和中繼續生存。

標籤

「100%の晴れ女」這個標籤伴隨著陽菜和帆高的打工生活逐漸被貼上,也成了陽菜的生命意義。但這樣的標籤才令人細思恐極。為了維持這個標籤陽菜為不同的人發出真摯的祈禱,為了這個標籤她透支著自己的生命,可有人記得樂觀開朗的陽菜嗎?記得的只是那個「100%の晴れ女」的標籤而已。日綜裡面為了上鏡率人們經常給自己貼上標籤,為了符合標籤去做作的說一些搞笑的言論去做一些並非本意的舉動。維繫社會生活的人群更多也被標籤所分類,所拘束。大家只記得他是「收盤子的」「掃大街的」「送快遞的」「偷東西的」「離家出走的」「對抗警察的」,忘記了這些標籤背後是一個個真實的名字,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有著理想與情感,成長與變化的獨立的人啊。 憑什麼用標籤給別人打上烙印,並要求他的犧牲? 所以片尾那個假告白的橋段,其實只是為了表明回到島上接受指導教育的帆高,依舊還是那個被標籤和偏見拘束的孩子而已。

天氣神社與晴女犧牲

天氣神社早在800年前就祭拜著操縱天氣的龍神,而且祈禱晴天作為活祭人柱的「天氣巫女」的悲慘命運也延續了800年,而且每個村子,每個國家都有這樣的晴女。 200年前東京還是叫做江戶的淺灘被海包圍,200年後卻成為了世界最繁華最擁擠的大都市。背後隱喻著埋葬了多少悲慘逝去的「天氣巫女」,才改造了這樣的自然,形成了這樣的社會。 所以神是殘忍的,也是無情的,它只不過是將自然迴歸到原本的樣貌,和地上的螻蟻的悲喜又有何干? 雨中游動的透明的魚,和空氣中突然出現的透明巨鯨,不僅僅是「天氣巫女」使用能力最終變得透明命運的隱喻,更是不停的下雨掩藏了更多巨大異常的其中之一。人們只抱怨著雨水,希望著晴天,卻對背後的代價,頻發的異常,和瘋狂的社會與世界熟視無睹。因而百年來晴女的犧牲並沒被任何人記得,只成了沒人相信的靈異傳說。 其實這裡的神話參考到另一部作品《ひそねとまそたん》(飛龍女孩?)考慮會更有意思。同樣是龍神崇拜,同樣需要幾十年一次的巫女犧牲。只不過ひそね大聲的發出了對這個“獻祭”的質疑,所謂的“犧牲”不過是“國家”這個存在披著大義名分而進行的“殺人”而已[參考]。 解釋到這樣地步,還有人會對帆高的不顧一切感到不解與憤怒嗎?還有人會說「只需犧牲一人就能換來東京都」這樣冷血殘忍的話語嗎?質疑這樣結局和內在的,不過只是冷血的大人。

缺點與總結

我很高興這部電影新海誠監督可以完全發揮自己的想法,真不同意某些認為「天氣之子」缺乏新海誠的元素的評價。新海誠是世界系??「秒5」「言葉之庭」哪裡有世界繫了?新海誠是應該是happyend??「星之聲」「雲彼」哪個是完美結局了? 曾經的新海誠一直是缺憾美的擁躉,時空與距離隔離的戀人、事無鉅細的精美背景與粗糙留白的人物刻畫一直是曾經(婚前)的新海誠追求的感情觀與世界觀。從「言葉之庭」開始逐步改變成迎合觀眾審美的happy end,我覺得才是新海誠為了商業化而做出的妥協(只剩下年上控的新海誠了捶地!)。 而「天氣之子」雖缺點明顯,比如結尾須賀圭介的生硬轉折需要更多一點的鋪墊或者背景,比如槍的意象過於衝擊且容易引發凌駕的道德討論。但新海誠在這部片子中重新迴歸原本的缺憾美,但又開創性的討論了另一種可能性,與社會價值觀的對立強調了個人的價值與存在,在這個「讀空氣」「從眾隨大流」的日本社會發出了不一樣的吶喊。從表面光鮮甜美的「boy meets girl」轉變到直擊邊緣社會的苦痛與犧牲,正是這種無聲的犧牲才塑造了現代的社會。我覺得這次新海誠對自己的挑戰與突破非常、非常的成功。真的特別喜歡這次的「天氣之子」。 一定會二刷。

P.S: 「你的名字」上映後,日本就錄得好幾次記錄高溫。「天氣之子」上映前後,日本先後遭受三次嚴重的颱風天氣,千葉縣還被淹了兩次,差點就水漫東京都了。誠哥你真的不是在寓言嗎?

Fin.

動畫信息

天氣之子
中文名:天氣之子
原 名:天気の子
又 名:Weathering With You / Weather Child / Weather's Child / Child of Weather
首 播:2019-11-01(中國大陸) / 2019-07-19(日本)
IMDb:tt9426210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