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的影評:你真的看懂了嗎?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26 00:49:20 作者:Loen元 Language

本人對《天氣之子》的拙劣見解

帶著三年的期待,今年隨興去去影院觀看《天氣之子》這部影片,影片講述了高一那年夏天,帆高離開家鄉來到東京,見到晴女——陽菜的故事。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帆高迎風去,陽菜見天晴”這樣的人物設定。影片的宣傳帶有《君名》的色彩,給觀眾情感上的廣泛共鳴,其次加入了對新海誠電影的情懷。

同《君名》相似的新海誠“世界系”電影《天氣之子》上映後,引起了眾說紛紜的現象,有的人評價“毫無邏輯,毀三觀,太牽強,故事爛”等,一萬個人有一萬個人的想法,同樣,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同樣的事物,會得到不同的答案。但是金子總會發光,千里馬也總會被伯樂所發現:《天氣之子》的電影中暗藏伏筆和其略有深度的內涵。

《天氣之子》的影評:你真的看懂了嗎? - 第1張
女主 陽菜

對當今世界“理性思考法”的批判

這個說法,要從所謂的關鍵性人物——須賀圭介大叔說起。從表面上看,整體結構推動高潮的前一點,則是主人公帆高做出的決定的選擇——選擇恢復天氣 or 選擇和陽菜在一起。之前有看到影評所說“我認為,劇中沒有解釋為什麼恢復天氣和陽菜消失是衝突點,感覺很突兀的設定”,本身這句評價沒有什麼問題,但忽略的一點是主題的問題:新海誠“世界系”的電影是從情感本身出發,而延伸的所謂“與世界有關聯的神力”的條件,這種條件是為了烘托環境,從環境上先給予人們空間維度和時間維度上的“共鳴”,如果非要去解釋神力的來源,我想不如改成神話題材電影《天氣(選)之子》,其次如果神力的來源無法推動劇情發展,只是為了連接邏輯而強加的突兀解釋,那麼也是畫蛇添足的存在。接下來繼續迴歸到帆高的選擇,選擇恢復天氣 or 選擇和陽菜在一起,看似是拯救世界和選擇愛情,很多觀眾的理解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帆高還是選擇和陽菜在一起,導致了大雨淹沒城市,下了整整三年,這是一種自私的愛情,新海誠對這個的弘揚,是一種負能量的弘揚,這個下個話題有所解釋,我們先從所謂以上的理解出發。關鍵性人物大叔的觀點:犧牲了一個人,而拯救了全世界,我覺得沒什麼不妥。看似沒有問題的理性思考,卻缺失感性的判斷:為什麼是我們決定別人的選擇?所形成的一種道德綁架?如果女孩不去救世界,這個女孩是不是成為了所謂的“罪人”?這也是標題上講的“理性思考法”,另外在大叔最後攔住帆高的那段,大叔的觀點:你犯了法,理應收到懲罰,都足以看出 大叔是理性的化身,這才有最後帆高拿著槍對準了大叔和警察的片段,如果理解為弘揚引誘犯罪,豈不是明目張膽的弘揚負能量?所以觀眾看似略微膚淺的看法,足以為這部電影加上“罪名”,所以深究其內涵,這種對理性的批判並沒有錯,當代社會總是會犧牲所謂的人之常情,去做到所謂“有道理”的事情,理性的做法並沒有錯,但我們是人類,有所感,有所觸,僅僅是依靠理性的做法,是體會不到“情”所帶給人的能量,是品嚐不到上天給予人類“心”這顆寶物的,正所謂“沒有了心,我們和機器人有什麼分別”?正如此意義。這是大叔的第一個關鍵性所在,其次順從本話題的第二點則是——帆高被警察全程通緝,同樣有觀眾所看到的“沒邏輯”的點就是:一個新聞報道過後,帆高莫名其妙的撿到了槍,莫名其妙的開了槍,然後被通緝,看似草率的邏輯,但並沒有說不通的,因為巧合如果能夠推動情節發展,穩固整體結構,為後來高潮之前的抉擇(或者其他抉擇)做伏筆和鋪墊,我倒覺得是合理的安排,恰到好處,日本動漫電影與其他國家不同,他們注重情感抒發,視聽共鳴,而會“犧牲”所謂的環環相扣的邏輯,這也是我們帶著自己的“慣性思維”去看這部片,覺得“沒邏輯,故事好爛”的理由,與其說爛,不如說這是日本動漫派系的一種風格。其次是比起商業片的追求大家都看懂,日本這個“變態”的民族選擇在藝術深度上引起廣泛共鳴,則犧牲許多商業片的“廉價”共鳴。解釋完了邏輯的問題,回到警察上來,警察作為法律的使者,一直在調查帆高,這也推動到,帆高和陽菜及弟弟的離家出走,一錯再錯,被大叔趕出住所的風口浪尖之上(又為上面推動發展做解釋),這裡可以把警察理解為理性的化身,大叔的理性則是:帆高你走吧,我怕我的工作室受牽連,你回到家裡是最好的選擇,我不認識這個孩子,你們警察怎麼三番屢次來我這裡,意思是大叔不想自己受影響,因為被三番五次的上門調查,最終選擇和警察站在一起阻攔帆高去尋找陽菜,被帆高拿著槍一同當作了敵人,對警察的反抗,也是對社會“理性思考法(可以理解為理性至上的思考方式)”的一種批判。

《天氣之子》的影評:你真的看懂了嗎? - 第2張
“唯美”視覺風格的衝擊

《天氣之子》的影評:你真的看懂了嗎? - 第3張
“唯美”視覺風格的衝擊

《天氣之子》的影評:你真的看懂了嗎? - 第4張
《秒速五釐米》“唯美”視覺風格的衝擊

對災難後人們的鼓勵

與《君名》一樣性質的“世界系”風格的共性,則是“災難”,《君名》的隕石墜落可謂是讓人身臨其境,《天氣之子》則是災害天氣,給人們帶來不好的影響,眾所周知,日本是多災難的國家,這部劇也算是結合現實環境所進行的“另一世界觀”的打造,先來看《君名》,起初三葉的糸守鎮在歷史上是已經被隕石毀掉的,在災難面前人們總是無力適從,聚焦於災難的時間線,受思念的牽引,瀧找到了三葉的糸守鎮,遇見了三葉,並通知了三年前的三葉,拯救了全鎮的人們,最後以good end收尾。回到《天氣之子》,如果把後來下了三年的雨而淹城作為災難,看似災難並沒有避免(因為上面談到的 帆高的選擇),可描繪的人們的生活 ,卻只是改變了生活方式,大家該工作的還是工作 ,該生活的還是生活,並沒有渲染大家都因為災難而變的生活困苦艱難的樣子,本來住在別墅的立花家,也只是搬到了高層,奶奶說:“原本這裡就是海,我們只是回到了原點。”因為大家生活在自以為上天賜予的完美無缺的環境裡,可不可以把人類對環境的不珍惜當成被上天沒收行為?滅霸曾說的一句話:“人類總是會嚐到失去的苦痛,而不是被給予的恩惠”,看似一個大反派所說的,的確引發我們深究,所以最後滅霸稱自己是“天命”。我們無法阻止災難帶給我們的苦痛,我們總在失去,但我們仍然可以換一個方式生活,連流浪貓小雨,也變的如此“壯碩”,我們的生活還在繼續不是嗎?即為所答。

隨後就是對災難的爭議,如果後面的渲染是為了鼓勵人們,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為男主帆高做辯解和洗白,因為上個話題所說:他是自私的愛情,建立在“毀滅世界”的基礎上,可世界並沒有被毀滅,人們完全可以換個方式繼續生活下去,那幹嘛要做犧牲呢?而且陽菜起初選擇拯救天氣而消失,其邏輯是因為帆高說:想要晴天,那麼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帆高的抉擇並非 拯救世界or 選擇愛情,而是男主是否選擇要晴天的問題,後面也有說:有沒有晴天都沒關係,只要能和你在一起。那由此看來,高帆的選擇看似是牽連世界,實際只是天氣和陽菜之間的選擇,這也應了,陽菜和天氣是連結的說法,因為選擇只是在這樣的範圍,這樣看來,高帆的愛情,是不是就沒那麼自私了呢?這也是給了觀眾一個判斷誤區。

電影的細節刻畫和彩蛋

電影裡有很多細節的伏筆所在,比如關鍵的人物大叔。

帆高起初在甲板上看到陽光,受到了和後面也有出現的“奇怪“暴風雨而落難,千鈞一髮之際,大叔伸出手救了帆高,為什麼空無一人的甲板上大叔也在?這很巧妙,大叔在東京給“鹹魚”帆高安排工作,隨後遇到了大叔的侄女,她說:這小子和你的作風一樣。其次就是第三個伏筆,最後警察到了大叔家,聽見警察提到帆高去找陽菜,而流淚。這三處可否理解,大叔有和男主相似的經歷?或者說是相似的作風和判斷?換個說法就是,帆高是曾經的自己,而已經有家事的大叔,更為理性,有擔當,更成熟。所以最後大叔阻攔帆高,還打了帆高一巴掌,看似是怕警察來麻煩自己,其性質可以看作,去阻攔以前的自己,因為這個世界擺脫不了理性至上的“理性思考法”,反抗世界是要受到懲罰的,大叔已經有這樣的認知,但帆高拿著槍對著自己,大叔最後還是選擇攔住了警察,最後笑著被抓捕,也是選擇了:“再年輕一回。”這樣的決定。另外四五個訓練有素的警察,被區區一個大叔和一個小孩(陽菜的弟弟)全部阻攔,邏輯上很假,但這裡還有個彩蛋則是:大叔的配音演員是小栗旬,這就不用我解釋了吧?嘿嘿。

其次就是立花瀧和宮水三葉的出現,瀧的奶奶手上戴的紅色繩結有了特寫鏡頭,這也給大家一個對《君名》故事的想象空間,是否《天氣之子》和《君名》是同一世界觀呢?是否新海誠即將形成自己的“世界系”動漫電影世界觀呢?我們期待著。

《天氣之子》的影評:你真的看懂了嗎? - 第5張
就像夢裡的景色一樣

《天氣之子》的影評:你真的看懂了嗎? - 第6張

整體來看,這部電影略微帶點抽象,新海誠“世界系”的電影,總涉及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等推送情感的表面上元素。但細細品味,不得不說”是金子總會發光“,以上的觀點也只是鄙人一己拙劣之見,這個世界不缺少美的事物,缺少的是發現美的事物的眼睛。希望通過更深度的探尋和理解,達到電影廣泛共鳴的意義和價值。

動畫信息

天氣之子
中文名:天氣之子
原 名:天気の子
又 名:Weathering With You / Weather Child / Weather's Child / Child of Weather
首 播:2019-11-01(中國大陸) / 2019-07-19(日本)
IMDb:tt9426210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