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只需稍作改動,觀感可以更好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26 11:54:49 作者:海陸熱風 Language

儘管《天氣之子》的詬病頗多,但觀眾們主要吐槽的還是作品中戲劇衝突和男女主角的感情醞釀完全沒有《你的名字》那般充足。在君名裡,立花瀧和宮水三葉先是互換身體一個月,彼此對對方開始感到好奇併產生好感。當瀧發現糸守町早已被毀滅後,又用了一個學期調查整個事件,制定計劃。當瀧成功改寫歷史拯救三葉後兩人的感情才達到巔峰,與之而來的是瀧迴歸了往日平淡的生活,經過數年後終於又遇到了三葉,而考驗觀眾的還有兩個分別已久的人能否再次相認,終成眷屬。所以整部電影裡關於男女主的戲劇衝突至少有三處,轉折至少有兩處,而兩個人的感情歷程總體又分為三個階段。正是這樣起起伏伏的漫長經歷既牽動著觀眾的心,又讓兩個人的感情不斷地發酵,給觀眾帶來極佳的代入感,當最終兩人臺階上相認時影片才算是在高潮迭起中迎來落幕。反觀《天氣之子》,算上警察懷疑圭介是誘拐犯,導致他不再給帆高提供住處這一點,在男女主身上一共才經歷兩處主要的戲劇衝突。一處是陽菜過度使用能力後突然消失,一處是帆高受到警方調查突然間沒了住處,而後者還是導致前者發生的誘因,所以準確來說男女主之間的戲劇衝突就只有女主消失這一點。而這一點建立在兩人相識僅1個月的感情基礎上,而且陽菜半夜12點消失後帆高第二天上午就把陽菜找回來了....前前後後兩人的分別才不過12小時,現實中的情侶也是分別不到12小時就要死要活了?且不說兩人的感情羈絆本來就建立在只有1個月的創業經歷上,更致命的是新海誠沒給他們時間讓這段感情沉澱發酵,人生的大起大落,感情的大分大合就發生在短短不到12小時的時間裡,你以為這是拍《危情12小時》呢?要我說,其實劇本只需在後半段稍作修改就能達到不錯的水準,既增加了現實感,也為兩人感情的昇華做足了鋪墊,比如這樣:

「森島帆高從警局逃跑後一路狂奔(具體場景可沿用原片情節)向著陽菜初次祈晴的危樓跑去,但另一邊,老警探已經從圭介那裡得知了帆高的目的地。當帆高拼盡力氣終於到達時,等待他的卻是守株待兔的警察們。帆高在無助和絕望中掙扎,但終究還是被警察們撲倒,戴上了手銬,他絕望地哭喊著陽菜的名字,在被押送進警車的前一刻目光仍注視著樓頂的天台。與警探一起來的圭介目睹著這一切的發生,當他看到帆高懊悔失落的眼神後,突然明白了什麼,他不顧一切地跑向帆高想在他被押解前解救他,但還是立刻就被警員們從背後打倒在地,圭介被警察們按在地上動彈不得,他哭著向帆高說對不起,請原諒我。鏡頭一轉來到三年後,帆高當初在被審訊後強制送回家鄉就讀高中。三年來他過著平靜的生活,順利完成了高中學業,但他始終因為當時沒能去往樓頂尋找陽菜而懊悔。終於在高中畢業後,帆高再次踏上去往東京的旅程,此時的東京已經三年沒有下雨,人們卻對這奇怪的天氣早已見怪不怪,只有帆高明白陽菜一直沒有回來。這一次,帆高去了那座危樓,而那座大廈卻因年久失修正被拆除作業中。帆高不顧警告勸阻,繞過檢查爆破準備的工人們,偷偷溜了進去。在經歷重重磨難(四肢被劃傷)後他終於爬到了樓頂,帆高手裡緊握著送給陽菜的那枚戒指,他終於通過心意呼喚到了在雲端等待了三年的陽菜,把她成功帶回現實,重新帶回到身邊(具體場景可沿用原片情節)。筋疲力竭的兩人緊緊相依在一起,而樓下的施工隊卻準備將大廈爆破。就在工頭準備按下按鈕的千鈞一髮之際,事先與帆高通過電話進而得知帆高要來東京的夏美學姐騎著摩托出現了,她攔下了工頭,並告訴他樓頂可能有人。於是工頭,夏美和施工隊們趕忙跑到樓上,一看,嘿,真的有兩個年輕人!夏美看到兩人的一瞬間終於放下心來,欣慰地笑了,甚至有些想哭,大夥趕忙圍到兩人身旁,確認他倆沒事後把兩人抬了下去。等兩人在醫院裡醒來後,導演可以再安排和當年的圭介一家等一眾角色們見面的場景就好。」怎麼樣,是不是增加了戲劇衝突的同時又給兩人的感情醞釀增添了許多空間,讓整個故事更加真實動人了呢?而且用了我這個劇本改動,甚至不需要陽菜謊報年齡那段,這樣可以直接設定陽菜就是18歲,滿足新海誠年上控的同時(笑),陽菜在天上等三年下來還是18歲,而帆高也正好成長到19歲,依舊比陽菜年長一歲,絕配!而且這樣改也讓原作裡圭介最後在樓裡突然出現背刺帆高的情節得到改善,讓圭介那段反覆橫跳不至於只當成劇情的鋪墊。原作有了之前的流淚劇情,圭介卻突然獨自出現攔下帆高太過突兀,讓他跟警員們一起出現會比較合理,否則這個角色塑造地在收尾階段也太反面典例了。

另外說到角色塑造,本片中男女主角的人物行為動機不足也是個問題。男主森島帆高為什麼鼻子上貼著創可貼,這個細節在小說中得到了解釋但在電影裡絲毫未提及,這讓觀眾把握不好男主離家出走的原因,當男主面對各種挑戰而千方百計不願回家時,觀眾就沒法代入到帆高的感情裡,進而產生出戲的感覺,認為帆高很不懂事,是個很奇怪的孩子。其實是帆高的鼻子是被家暴的父親打傷的,電影裡要表現這個情節的話,有很多地方可以插入,刻畫男主的身世也用不了十幾秒,幾個畫面就可以,但新海誠卻沒有這樣做。另外,對於男女主的感情羈絆,在天氣之子裡也弱的可憐。一個是初入東京的毛頭小子,一個是送了他漢堡的M記店員,這種樸素的相遇在兩人經歷了不到一個月的“祈晴”活動後,兩人的感情就升溫到這種程度了?的確,少年少女經歷的少,很容易動情,但是兩人那不顧一切在一起的羈絆跟君名裡的一比就弱太多了。在君名裡,主角兩人經歷了在我們這個世界不可能發生的身體互換事件,這種經歷不僅不是誰都能有的,而且是舉世無雙的,這種特殊的連結關係自然能讓兩個人在短時間內對對方產生極大的好奇心,並且在經歷隕石事件後留下刻骨銘心的愛情。所以我們反觀天氣之子,在常見的設定下,兩個主角的愛情卻顯得格外用力。幸虧影片的節奏拿捏得當,包袱和笑料展開也及時,以至於我們在影院裡被恰如其分的音畫聲響帶著節奏走竟沒覺出問題,但離開影院後再想想就覺得不是那麼回事了。

坦白說,這部《天氣之子》總讓我有種誠哥在圈錢的感覺(笑),製作這部電影的出發點也從君名的夢境和文化傳承變成了“希望年輕人更關注本土歷史文化”?具體來說,新海誠的動畫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所有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的“新海誠式”畫面——色彩高飽和度,高純度,畫面通透乾淨,場景力求真實。這些討喜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特點在《你的名字》商業化大成功後,新海誠卻沒有選擇暫時隱藏自己的鋒芒,對自己的故事和人物塑造進行更深層次的打磨深造,反而立刻投入下一部電影的製作,試圖將原本大受好評的畫面表現力提升到新的高度。原先的畫面裡天空,城市背景這些最顯著的新海誠特色固然好看,但它們也只是好故事的配角,在故事好的情況下,這些美如畫的場景才讓整部電影更加打動人,是畫龍點睛之筆。但在《天氣之子》裡,新海誠像個急功近利的商業片導演,既然觀眾喜歡我的畫面,喜歡新海誠式的天空和城市風光,那我就著力表現這些東西,以至於乾脆把這些當成主體就好了。甚至整部《天氣之子》的基礎就是建立在新海誠式天空風景背景畫這種虛無縹緲的沒有故事內核的東西至上。它們只是作畫!而你卻把它當成了故事的基調。這有種過猶不及的感覺,這麼做的結果就算物極必反,一旦過分強調畫面,故事就會被削弱,人物會淪為場景的道具,比如陀螺的《猩紅山峰》。雖然新海誠在《天氣之子》裡極力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但正如我前文所分析,本片無可挽回地從故事內涵到人物塑造均不如《你的名字》。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感覺《天氣之子》就像是發行方在嚐到甜頭後要求新海誠立即複製這種成功的撈錢之作,它沒能讓已經封神的新海誠開闢新的路徑繼續提升自己,它就像是在套模板,套一個“具備這些要素,電影就會成功的”新海誠式萬能模板。儘管新作的畫面變得更精緻了,但是作畫這種東西仰仗於資金與技術,它的精緻是沒有上限的,而唯有經典的故事才能永久流傳。

PS:東京下了三年雨那段真的把我看傻了,原來我看的是科幻片啊?

動畫信息

天氣之子
中文名:天氣之子
原 名:天気の子
又 名:Weathering With You / Weather Child / Weather's Child / Child of Weather
首 播:2019-11-01(中國大陸) / 2019-07-19(日本)
IMDb:tt9426210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