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9-09 18:59:13 作者:12345 Language

“中國人對文革的態度是否定和恥辱,日本人卻把戰爭的責任推給了天皇和軍政府,說侵略行為不過是從命,並堅稱那是偉大的犧牲,是愛國行為,究其原因完全是因為其上行下效等級制度的絕對服從,毫無批判精神和仁慈觀念的國民觀念所致。”
“日本人檢討戰爭總是停留在技術層面,即為什麼會戰敗,很少思考為什麼要發動”
日本人不痛恨原子彈,他們愛原子彈,擁抱原子彈。原子彈鮮明的象徵性讓他們自居受害者。他們不熱愛和平,他們熱愛勝利。勝利的侵略戰爭是榮耀,戰敗才是痛苦和恥辱。他們不相信自己有罪,更不能承認會讓自己曝光於眾目睽睽之下的恥辱。
如今的某些中國人怕是有一點自我否定的精神潔癖,會用三分的卑劣否定七分的高尚,不將那卑劣捧到眾目睽睽之下裝裱就不能立身似的。然後在自我否定中去羨慕別人自我推崇中粉飾的榮光。久了也就近似現實了。而有的中國人則會默不吭聲地做到九分。最下等的反思就是國家民族的群體批判,不僅沒屁用還拖後腿,魯迅除外。
鬼子來了拍得諂媚而不聰明。姜文說拍麻木的村民為了警醒國人。然而麻木的人是不會警醒的。倘若他的責任感是真誠的,他作品的結果則完全失敗了。文藝作品不能消除麻木,但是可以喚醒英雄和善人,可以堵住懦夫和別有用心者的嘴。
每個國家的宣傳都有自己的agenda,日本淡化自己侵略者的罪責,強調榮耀和受害者身份。美國能在承認錯誤的同時讓錯誤變得無聲。他們的洗腦都是很成功的。只有中國,中國人永不達成共識。有時中國人看似很務實,有時又完全不懂得從自身利益出發。比如說到日本為什麼不反思、為什麼不道歉,竟然會有相當一些中國人反思起自己來——誰讓我們還不夠強!等我們強大了,要它怎麼道歉它怎麼道歉,道不道歉都是國家利益左右。這裡面固然有一部分事實,但也無異於小人面前當聖人了。



摘要:概言之,戰爭的受損程度、盟國佔領體制的差別,以及戰後民主改革的不徹底,導致日本沒有認真地去清理這場戰爭和歷史。日本民族對侵略戰爭反省不徹底,最重要的原因也許在於日本國民心中的神國觀念和對天皇超常的忠誠意識。  英國《金融時報》8月12日發表了題為《日本為何對歷史反省不徹底? 》的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今年8月15日是日本戰敗68年週年紀念日,安倍內閣中的兩位大臣已經公開表示該日要去參拜供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最近也再出狂言,呼籲日本應效仿二戰爆發前德國納粹政府的做法,在誰都沒注意的時候“不知不覺地”修改憲法。  安倍內閣自去年12月26日組閣以來,已日益右傾化,尤其是在今年7月的參院勝選後,更是挾民意而成為日本戰後最右傾的內閣,使得鄰國十分擔憂。那麼是什麼造成日本在戰後變得右傾色彩如此濃厚?筆者認為,在探尋其中原因時,有必要回到戰後歷史的起點,及整個冷戰史,去看看當時情況。日本的右傾化並非是突然興起的,而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酵期。這一點,和同為戰敗國的德國相比,顯得尤其明顯。  與德國相比,戰爭給日本造成的損失要少得多。除了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以及對東京、大阪等城市進行轟炸外,戰爭並未在日本本土進行。而如果說德國投降是形勢所迫,日本則還可以在軍事上堅持一段時間。據統計,日本當時還擁有154個師團,136個獨立旅團,533艘戰艦及15886架軍用飛機,總兵力達698.3萬餘人。比起德軍的疲憊狀態來說,日軍還有相當的戰鬥力。事實上,在《波茨坦公告》發表後,日本軍部圍繞著主戰與主和爭執得很厲害,而軍隊在天皇的“終戰詔書”頒佈的前一刻,還在負隅頑抗。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盟國的《波茨坦公告》,宣佈無條件投降。但誠如一些歷史學家所指出的,日本並不像德國一樣是無條件投降,而是包括保留天皇制在內的有條件投降。  戰後的德國由四國分區佔領。後因美蘇“冷戰”的發生,德國東西分裂的狀態被固定下來。這種狀況使德國人民對戰爭的後果有更直接的感受。日本的佔領體制則不同,雖然是以盟國名義佔領,實際上由美國單獨佔領,民族的單一性和國土的完整性都得以保存。後果是日本國民對戰爭的感受沒有德國人那樣深刻;而佔領結構的這種差別,也直接影響著兩國戰後的民主改革。  戰後初期,出於徹底剷除法西斯勢力和重建被戰爭破壞的國家的考慮,盟國對德國和日本分別進行了民主改革。對於德國來說,近代意義上的民主和自由從來沒有成為國民的普遍意識,日本更是一個封建思想濃厚的國家。日本近代的明治維新著重學習的只是西方的物質主義,對於西方的民主思想不過是學了某些表象。因此,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對兩國進行民主改革十分必要。但是,基於德、日兩國不同的國情,以及盟國各自的利益,兩國在民主改革的程度上,尤其是在打擊軍國主義勢力上有很大差別。  相對盟國對德國採取的非軍事化、非納粹化、非工業化和民主化的所謂“四D”改造計劃,日本的民主改革留下了許多後遺症。1945年9月22日,美國政府公佈的《美國佔領日本初期的基本政策》說,美國佔領日本的“最終目的有兩條:一是保證日本不再成為美國的威脅,不再成為世界安全與和平的威脅;二是日後建立尊重……美國之目的的和平而且負責的政府”。這就決定了美國對日本的民主改革完全是以其自身利益而轉移的。所以,儘管戰後英國和蘇聯等國都把日本天皇列為戰犯名單的第一位,美國國內輿論也一直要求美國政府將皇室從日本國土中根除,然而,美國政府還是接受了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等人的建議,保留天皇制。正如麥克阿瑟所說,若把天皇列為戰犯,將引起日本人情緒上的不滿和反抗,從而美國至少還要增援百萬大軍,才能徹底重建日本,一句話,是為了美國的利益需要。  戰後初期,美國也曾採取相當嚴厲的態度去清除日本軍國主義的勢力和思想,後因冷戰需要,不再做進一步的努力,東京審判就留有很大餘地。雖然判處了東條英機等14名甲級戰犯死刑,可像岡村寧茨、梅津美治郎這樣的重要戰犯卻被宣佈無罪,後又把一些判刑的戰犯陸續釋放。戰後日本將這些戰犯的亡靈供奉在靖國神社,固然是因為日本培植武士道精神的需要,可與美國對戰犯的寬容處理也不無關係。東京審判的一個最大錯誤就在於天皇沒有到庭受審,客觀上等於為天皇開脫戰爭罪責,對日本國民而言,得到了一種心理上的安慰:既然最高領袖都未受到懲罰,他們也就自我原諒了。  保留天皇而使之成為日本民族的一種象徵,有利於美國對日本的統治,卻也成為不負責任的象徵,從而也就使得日本的民主改革,沒有像德國一樣同過去徹底決裂,舊的等級制度和社會基礎依然保有很大的市場。  隨著原蘇聯力量的增長和中國革命的勝利,美國開始將所謂的“共產主義的威脅”視為主要敵人。使美國對日本殘存的軍國主義勢力及其思想採取了放任甚至縱容的態度,特別是當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片面對日媾和,簽訂《日美安全保障條約》,戰後日本的民主改革也就基本終結。  概言之,戰爭的受損程度、盟國佔領體制的差別,以及戰後民主改革的不徹底,導致日本沒有認真地去清理這場戰爭和歷史。第二個因素是,冷戰時期國際格局的變化和國內政治力量的消長,也助長了日本的右傾化。  在冷戰時期美蘇爭霸全球的“兩極”國際格局體系中,歐洲成為美蘇爭霸的中心,兩德則成了中心的中心,它們分屬東西方兩個不同的陣營,而且被推到了美蘇爭霸的最前線。隨著冷戰的不斷加深,兩德各自不同的“身份”也就進一步確認下來了。單一的民族被分裂成兩個直接對抗的國家,這個悲慘的現實時時提醒德國人,不要忘記此乃二戰帶給他們的最大苦果。而日本不同,雖然蘇聯佔領其北方四島,但它沒有民族分裂的痛苦,又因位於東亞而免於處在對抗的中心。日本的這一處境容易使一部分國民尤其是沒有戰爭經歷的年輕人忘記二戰的災難。  同戰後德國積極迴歸歐洲、修復與鄰國關係的選擇不同,戰後日本並未重回亞洲大家庭,搞好同周邊國家尤其是與中國的關係。相反,它追隨美國,敵視中國。儘管冷戰時期日本與西德都竭力尋求華盛頓的庇護,但日本更多地依賴美國。二戰後日本對外關係的基礎即是維持與美國的特殊同盟關係,冷戰結束後也是如此,其與東亞各國的關係也不積極主動。當然日本的這種傾向也不是戰後才出現的,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就恥於自己是亞洲國家的一員,出現了所謂“脫亞入歐”論,理由無非是亞洲各國落後。此後這一思想成為日本歷屆政府發展對外關係的指導思想。正因為亞洲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無法同日本抗衡,使得日本政府和人民多少產生了一種認識上的錯覺,即日本可以利用亞洲國家在發展經濟上的要求來沖淡對過去的不愉快回憶,並用現實的經濟關係代替對戰爭罪責的道歉。  美國政府對此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有關二戰罪責的敏感問題上,美國對日本遠沒有對德國那樣態度鮮明。這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戰後出於共同的目的結成的美日特殊關係;二是美國對日本的經濟依賴越來越強;三是美國對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最後一點尤其重要,日本人據此認為自己是受害者,還有人提出要求美國對死於原子彈的無辜平民進行賠償。因此美國對要求日本公開道歉一類的事情總是小心避免捲入,怕刺激日本人的感情,傷害美日關係,這種低姿態助長了日本人的傲慢和自大,許多日本人認為美國覺得理虧。日本人的安慰感由此產生,覺得從道義上說大家都一樣,都是受害者,關於正義戰爭的說法是錯誤的,戰爭本身無正義可言,誰發動戰爭無關緊要,“我們大家都有罪”,模糊了戰爭的性質。  日本國內政治力量的變化對其國民的反省態度也有一定影響。戰後德國的納粹黨被徹底瓦解,國家的執政人物不僅與納粹沒有瓜葛,而且是反納粹的。日本則不一樣。日本的政黨在戰時均不同程度地附和了天皇的侵略政策,戰後日本的歷屆內閣都有不少重要閣僚曾在軍部擔任過公職。東條內閣的工商大臣、戰後以戰犯嫌疑關押過的岸信介,乃當今首相安倍的祖父  ,1957年出任首相。而這種事在德國絕對不會發生。  隨著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加之自民黨長期執政,其右傾政治思想已經滲入到了一般國民意識,使日本政壇和社會被新保守主義所壟斷。新保守主義要求日本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並謀求在國際上有與其實力相應的發言權,其突出表現就是修憲和“入常”。戰後西德的基本法基本上是由法學家們獨立撰寫,於戰前魏瑪憲法的聯繫被截然切斷。而戰後的日本憲法,是在美國人的監督和直接干預下,依從原帝國憲法的修改手續制定的,增加了新的內容,規定日本永遠放棄戰爭等,卻未全面否定原有的天皇制。這也是日本民主改革不徹底的一個方面,給戰後日本深刻反省戰爭責任增加了困難。然而,即使對這樣一部憲法,新保守主義者仍認為現在是到了把它“還給”美國人自己的時候了。第三個原因是,日本的“恥感文化”導致日本人的善惡觀模糊不清。  用本尼迪克特在《菊花與刀》中的看法,日本和德國分屬“恥辱感文化”和“罪惡感文化”。兩種文化的本質差別在於:“罪惡感文化”依靠啟發人的良知,可以通過懺悔和贖罪來減輕人的內心的犯罪感;而“恥辱感文化”沒有向神坦白的習慣,也沒有贖罪的儀式,不能依靠人的良知來贖罪。因此,“罪惡感文化”僅僅依靠人內心的服罪就能行善;而“恥辱感文化”只有通過外部的約束力來行善,它至少要有一個想象的旁觀者。這種分析儘管不十分準確、全面,卻提供了觀察這一問題的一個視角。  日本的“恥辱感文化”首先表現為一種“等級制文化”。某種程度上這與德國相似。但在德國,國民服從的是權威和秩序;在日本,國民服從的是特權。日本人對人際關係以及人與國家的關係所抱的整個觀念都是建立在對等級制度的信賴之上的。可以說,沒有無所不在的等級現象也就沒有獨特的日本文化。這種等級觀念源於家庭倫理中“孝”的觀念。“孝”要求家人必須尊從家長的特權,但與中國人所理解的不同,它還要求家人“各守本份”,在社會生活中,強調人們要處於一種“適當的位置”。日本人也是用這種觀念來看待國際關係。他們認為,當年的侵略戰爭不過是日本政府想建立一個由日本所領導的國際等級社會,戰爭的失敗說明他國“不守本份”,至多是說明日本建立國際等級秩序的良好願望在現代的國際關係中行不通。從道義上來說,日本沒有理由受到譴責,也不必為發動戰爭而道歉。  “恥辱感文化”的第二個表現是善惡觀模糊不清。他們認為官能享受並不是一種罪惡,也不把個人的慾望看成是一種邪惡,所有一切官能的享樂,如果都處於一種“適當的位置”,即使給別人造成了精神和肉體的傷害,也不應受到責備。在日本人看來,世界並不是善與惡相鬥爭的戰場。這與西方文化截然不同,與中國人的善惡觀念也迥然相異。美國歷史學家桑索姆在他的《日本:文化簡史》一書中寫到:“通觀日本歷史,日本人似乎在某種程度上缺乏辨認惡的能力,或者說他們不想解決這個惡的問題。”由於沒有明確的“罪惡感”,“日本政府還堅信對過去的侵略和不人道行為不表示道歉就可以解決問題”,才有了諸如“日本發動戰爭並非侵略”,“大東亞戰爭有助於亞洲的解放”等種種論調。  日本民族對侵略戰爭反省不徹底,最重要的原因也許在於日本國民心中的神國觀念和對天皇超常的忠誠意識。  “孝”與“忠”構成了日本“等級制文化”的兩大支柱。近代日本在推行國家主義和軍國主義的教育中,對天皇的“忠”得到有意識的培養,它和日本民族固有的神國觀念即神道教相結合,成為一般日本國民根深蒂固的思想意識。天皇被看成是隔絕塵世、純潔無暇的善良的“父親”,他不必為國務大臣的任何行動負責。戰後,雖然天皇頭上的神聖光環被打碎,從神還原為人,但對天皇的“忠”卻成了民族的集體無意識,並未有多大觸動。即使是那些反戰的日本人,也未把他們對天皇的崇拜與軍國主義戰爭政策嚴格區別,且根本不認為天皇應負戰爭責任。欲仁天皇1945年8月的“終戰詔書”隻字未提侵略和戰敗事實,對自己的戰爭責任更是完全排除,並在此後的幾十年裡一直拒不公開承認自己的罪行。因此,日本國民不願承認天皇負有戰爭責任,戰爭是由軍部揹著天皇發動的,天皇至多是沒有及時阻止戰爭。日本一些反對反省侵略歷史的勢力正是打著這一招牌的。最後,二戰本身性質上的複雜性及戰後對國民的教育,也使得日本沒有正確的歷史認知。  二戰是一場由若干種戰爭交織在一起的複雜戰爭,它大致有三個側面:(1)帝國主義國家對弱小國家及半殖民地、殖民地的侵略戰爭:(2)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爭奪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戰爭;(3)國際反法西斯陣營和法西斯陣營之間的戰爭。戰後日本單獨強調第二個側面,企圖否定侵略和反侵略、正義與非正義、法西斯與反法西斯的界限,從而抹殺日本的侵略責任,甚至將日本美化成解決者。  同德國戰後對納粹的清算相比,日本對二戰歷史的教育,非常不嚴肅,背離史實。許多歷史學家就強調指出,多數日本人根本不知道他這場戰爭是什麼樣的戰爭。歷史課本中也通常回避這段歷史。文部省還把“南京大屠殺”改寫成“在日軍佔領南京後出現的大混亂中死了許多中國士兵和平民”,刪除有關731部隊在哈爾濱進行的細菌試驗的段落,並禁止在課本中使用“日本在亞洲的侵略”字樣。而篡改歷史的教科書也一再得以通過官方審定。歪曲歷史、掩蓋民族的罪行,用一種錯誤的歷史觀去教育後代,只會使後代對民族的歷史採取一種更加輕率的態度,更無法培養出一個有責任感的、取信於世的文明民族。

道歉與不道歉,道歉到什麼程度,都是為了國家利益,只是某國的道歉既符合自己的利益也符合你的利益,某國的不道歉只符合自己利益,不符合你的利益,就這點區別。要是你足夠強大到人家想巴結你或者恐懼你,你讓它跪著道歉,它也會跪的。一直沒有真誠道歉的日本,發展的也不錯。



淡化了民間對侵略戰爭的認知和對軍國的狂熱,強化了和平生活的美好和努力,以細節表現戰爭時代籠罩感,將日軍和戰爭浪漫化。
表達對家鄉土地人文的熱愛,不直面發動戰爭的過錯和戰爭中自己國家的罪孽,以戰爭年代平民的隱忍和遭際將整個國家都轉變為受害者。沉湎於自己的苦難,從不反思給別人造成的苦難。
對發動戰爭的國家、施行戰時政策導致平民艱難生活的政府的毫無怨言,是戰爭的錯不是人的錯,反思就永遠落在虛空中。
黑市應有盡有,【像是回到了戰前的暑假】。這句暴露,只有打到他們頭上的太平洋戰爭才是戰爭,侵略中國不是戰爭。只侵略別人時就是甜美的夢。
魔幻現實主義,逃避主義,現實和夢幻的切換融合。


一開始的漁船,鄉村,和平景象,沒有戰爭氣息,讓後來的毀滅來得更有對比。
(簡直讓人忘了這時候的中國鄉村已經是戰火中的無人區了。)

集市,櫥窗裡的糖果和玩具,街上的行人,繁華的煙火氣。
女孩筆下的集市故事和真實的集市亦真亦幻。
怪物大叔看到望遠鏡/萬花筒裡的星月夜就睡著了。
幻想是逃避主義。

孩子們的日常,退潮的海灘上摔跟頭,拿著西瓜去拜訪,穿上和服的小美人,彷彿這些人對侵略戰爭一無所知。
午睡和闡明的現實生活。【雖然生活不易,但孩子們還是快樂的。總覺得自己能看見很多東西。】
努力嚮往美好生活的態度,因此戰爭的毀滅更有對比。
幻想是逃避主義。
(生活不易是因為你們侵略別國啊。)

從天花板冒出來吃西瓜的小野人。
哥哥說那是座敷童子。
魔幻現實主義,對土地的熱愛,民間神話傳說。

課堂上削著只剩一短截的鉛筆。
自由畫畫,完備的課程,和樂的同學,圓滿上完一天學。
學生和教育是國家的未來,代表著成長和希望。
(中國的許多學生都去做義勇軍上戰場了。)

撿枯葉遇上水原同學,少女的羞澀。
水原家境不好,討厭大海不畫畫,把自己的鉛筆給了她。
水原說浪花像兔子跳。她當場畫餘暉中的大海,把浪花畫成了兔子。
【……也比進海軍學校葬身大海的哥哥強多了】
水原討厭大海的原因,哥哥在戰爭中葬身大海。
水原幫她撿好枯葉,在上方放了一朵花。
水原帶著畫離開時,電影畫面和她的畫風融為一體,金紅油綠的大海兔子跳躍。
【看著這樣的畫還怎麼討厭大海】
將哥哥的犧牲和戰爭浪漫主義化。

【帝國海軍部隊正在東太平洋全海域奮戰】
從1941到1943時間跳躍,畫中是日軍軍官和揮舞著小國旗的孩子們。藍色的只剩一短截的鉛筆。
水原放棄了鉛筆,交到她手中,是否是水原比她更早看見了戰爭的破壞?

【那嫁到滿洲國的豈不是火筷子都不夠長】
有人從吳市過來和她提親。
奶奶拿出準備好的成親布料。
懵懂地準備結婚,成為大人。

已經參軍的水原穿著海軍軍服和她遇見,為了參加哥哥的七年祭辰回來,得知她要成親。
她在海邊水原摘過的花叢中披著成親布料猶豫要不要拒絕,喜不喜歡。

火車站牌切換,火車窗外風景移動。
拉上一側車窗,有人忘了關窗,軍艦的工廠的菸灰飄進車廂。
結婚豐盛的一桌菜。
家人離去,從此只有回門見。
親家母腿腳不便,她要照顧長輩,做家務。
軍艦的照射演習,她仍對戰爭沒有清晰概念。
(中國孩子看到就該嚇哭了吧)
帶傘了嗎?帶了新的。
用傘去勾外面的乾果。
傘在一個床鋪上,他們在另一個床鋪上親吻。
(陌生謹慎但也有甜蜜的生活)

清早起來做飯。家家戶戶炊煙,依舊和平景象。只在細節上有戰爭年代的籠罩感。
在燃燒彈演戲教育的時候為撞翻阿姨們而不好意思。同上。
繪畫本上從幻想漫畫變成軍人漫畫變成燃燒彈筆記。
翻出親家姐姐的舊衣服,親家母感慨和平時代的時髦。
【真懷念為一點小事發愁的時候】
田野上戰機飛過的影子。
(你們是他媽的侵略者啊,從平民角度出發就只是受害者了嗎,永遠不肯正面自己的醜惡嘴臉,軍人麼一個個都人模人樣的,上了戰場就都是魔鬼。對軍人的唯一正面描寫就是初戀水原,側面描寫有水原犧牲的哥哥和鄉村裡熙熙攘攘的人影。浪漫主義或省略的刻畫。)

為了時髦裁剪舊衣,去配給所拿物資。
親家姐姐幫她做家務,手腳麻利。
以前做飯燒糊的姐姐這次沒有燒糊,大米可是稀罕東西。
親家姐姐要她回廣島,姐姐在的話這家裡就不需要她。是回門放鬆休息。
人心險惡和人心溫暖之間的微微浮動。

畫框四周有黑暈,夢境感。
她穿著改制的新衣在自己家裡醒來,家人都在,他們吃飯,她以為自己嫁人是一場夢。亦真亦幻。
說起給哥哥寄信沒有迴音,大概是太遠了吧,大概收信地址弄錯了。
【有帥氣的將校偷偷塞給我食堂飯票】再次將日軍浪漫化。
被窩裡說她頭髮掉得很厲害,忽而白天。原子彈輻射的提前影射?
爸爸也是日軍。再次將日軍浪漫化。

拿著爸爸給的零花錢買了畫本畫筆,畫下家鄉廣島和它告別。
車票售罄就推遲了回親家。

44年,戰機飛過,戰爭還沒有結束。
親家姐姐一直在這裡,可能是她丈夫已經不在了。
黃色的蒲公英可能是從遠處來的,就不讓摘。
看到最大的軍艦大和號覺得壯麗,浪漫化戰爭機器。
不讓丈夫摸自己頭頂,因為脫髮。越在意脫髮越嚴重哦。魔幻現實主義的時空錯位。

口糧急劇減少。(因為錢都拿去殺中國人了啊)
採野菜煮飯,儘量吃得精緻。(中國人都在啃樹皮了哪有錢燒水做飯)
做楠公飯。依舊是努力好好生活的意味。
楠木正成一生竭力效忠後醍醐天皇,在湊川之戰陣歿。後世以其為忠臣與軍人之典範,被視為武神。崇拜武力浪漫化軍人。

空襲警報擾亂平靜生活的夜晚。
建防火牆,親家姐姐家被拆,離婚,決定找工作。
山頭的炮火,舉家修防空洞。
拆下的門框上有身高標記,他丈夫留下門框。
孩子如數家珍地認識著海上各種戰艦,認識天空的雲。浪漫化戰爭武器。
【我和他竟然在做這種事】修防空洞下雨躲在一旁接吻。
親家姐姐傷心【夫妻恩愛多好啊一家團圓】。
【難得長得瘦弱不用參軍】可能是唯一一句真正有反戰意味的臺詞了。

憲兵抓住她寫生海岸線和艦艇,說這是間諜行為,看著老實心裡狡詐。
【僅此一次下不為例嚴加看管】可能是唯一一次表現日軍的粗暴了。
她的丈夫壓抑著伏在牆邊【是間諜啊……】積蓄著丈夫的爆發,
【我們是覺得對不住兩個憲兵,忍著笑……】笑聲爆發,緊張感消逝。人心險惡和人心溫暖之間的微微浮動。

畫框四周有白暈,夢境感。
【歡聲笑語的生活不是更好嗎】【還真是這樣】或許也算苦中作樂?同時也是對戰爭現實感的一筆帶過,日軍的粗暴也就變成了蠢笨而已。

【自從六月的空襲騷動以來,還以為戰爭就近在眼前了,可現在戰爭究竟在哪裡呢?】
(侵略者就是爽啊,連戰爭都朦朦朧朧看不真切呢,只有打到自己頭上了才知道切膚之痛。然而到那時日本人也只是沉湎於自己的苦難,從不反思給別人造成的苦難。)
蟻群偷偷搬運白糖,現在白糖是稀缺品。
想放在水上螞蟻找不到,結果都溶化在水裡。拿錢去黑市買糖。
黑市應有盡有,【像是回到了戰前的暑假】。(這句暴露,只有打到他們頭上的太平洋戰爭才是戰爭,侵略中國不是戰爭。)
物資短缺物價飛漲【在這樣的國家,我們還能生存下去嗎?】(然而別人早已經被你們幾乎屠殺殆盡了,連在困境裡努力生活的機會都沒有。)
在地上畫著西瓜牛奶糖,迷路。
指路的妓院姐姐讓她畫各種食物零食望梅止渴。依舊用歡笑掩飾當妓女的苦難。

畫框四周有白暈,夢境感。
燃著香晾衣服的庭院。

親家姐姐教訓她化妝去給丈夫東西,不然丈夫丟臉,語速超快的喜劇感。
夫妻之間的調笑,想看電影卻遇上大船靠岸海軍熙熙攘攘。讓觀眾覺得日軍就和這對小夫妻一樣,洗白且浪漫化。
【見到舊識的話,我怕從美夢中醒來。】
【遠嫁他鄉,有很多難處但你對我很好。】
【醒來就不好玩的,如果現在的我是真的就好了。】
亦真亦幻,在現實和夢境之間遊走。

她懷孕了。
在水井那邊遇到了水原。水原一直有些討人厭地叫她名字,開她玩笑,不停看著幹各種家務活的她開朗地大笑。有些刻意誇張地享受著眼前的一切。
【有這麼好笑嗎】
【好笑,你也變成普通女孩了】
【真好吃真好吃,真舒服真舒服】
【苟活人世也不好受啊】
【和他好好聊聊吧,可能以後見不到了】
將軍人和戰爭行為英雄主義浪漫主義化。
她丈夫趕她去給水原送熱爐,水原說起兔子跳的畫。她不記得。總是忘記過去這一事實又將現實和夢境朦朧化。
水原抱住她【鈴你好柔軟你好甜】畫面是被擊中的軍艦和海面飄蕩的軍帽。
【我一直在等這一天,但這一刻你在我身邊,我卻生那個人的氣。】
丈夫在她出去後鎖門拉窗,把自己的妻子送給海軍暖床。
平民對戰爭的狂熱和對軍人的崇拜,變態的軍事信仰。
在這裡暴露平民對戰爭的明確認知和傾力支持。

一小時零八分。

動畫信息

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
中文名: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
原 名:この世界の片隅に
又 名:謝謝你,在世界角落中找到我(港) / 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臺) / 在這世界的一隅 / 這個世界的角落 / In This Corner of the World
首 播:2016-11-12(日本)
IMDb:tt4769824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