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詩動畫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6-28 21:13:38 作者:foxhuhu Language

“不要讓恐懼和憤怒矇蔽了雙眼,萬物總是遵循自己的規則生存著。能夠逃脫的話,聰明的我們當然會逃走,所謂蟲師就是自古以來一直在探求這種方法的人。”



如果說要在動畫裡選出一部可以稱之為“藝術珍品”的,那麼,我只會選《蟲師》。

旁白、臺詞、配樂、色彩……每一集都互不相同,卻又融為一體。靜謐的、空靈的、深邃的、悠長的;或喜悅,或傷感,但喜悅都是淡淡的,即便傷感也是淡淡的。

蟲師,讓我無法感覺到它是一部動畫的存在,反而更像——

一部敘事散文詩集,飽含哲思的詩句經由旁白或人物口中款款道出,仿若流淌出的山泉或溪流;

一卷長長的水墨畫卷,春夏秋冬,人情冷暖,在百變的山水顏色裡呈現,綠的沼澤、白的雪、粉的櫻花、七色的彩虹、金黃的蝴蝶……;

一套清新而帶傷感的民樂組曲,每一個故事都有自己的曲子;每首曲子都彷彿是為那一個特定的故事量身定做的,以至於你感覺不到那時配樂,而誤以為是故事本身在輕聲彈奏,或吟唱;那樂聲,淡淡地流淌出來,又淡淡地持續下去,一直到沒入片尾的字幕中去。



即便蟲師並不是我最喜歡的動畫,它也不見得是故事講得最好的,也不見得是畫風最美的,也不見得是配樂最出神入化的,但卻是所有的東西加到一起宛如一塊碧玉,一朵奇葩,或者說,宛如故事中那些異世界的、神奇而靈異的“蟲”一樣。蟲師絕不是那種讓人一口氣看完的,而是像每天一小杯酒,品一點足夠,意猶未盡,並期待著第二天還會有。

蟲師的哲學理念,或者說是自然觀,倒的確有點宮崎駿的味道:所謂的“人與蟲和平共處”。在某些集裡特別明顯:例如第十一話“沉睡的山”,殺山神而讓人取而代之,最後還是以無奈和悲傷的結局收場,山復歸它本該歸屬的主人;第十八話“抱山之衣”,人需要與其家鄉土壤中的蟲共存方可健康生存;第二十四話“篝野行”,人們不計後果地毀壞自然,本為了自保的目的,實際上卻帶來了更大的災難;第二十六話“踏草之聲”,山有生命,物產的富饒來自對山的保護,當這些都被捨棄,最後被捨棄的是人們自己。而其中,在第二十話“筆之海”中,則借淡幽之口直白地說了出來:“不想再聽殺蟲的故事了”。

蟲師的詩體旁白和臺詞,幾乎在每一集裡都得到了很豐富的體現。給我印象最深的大概是第六話“朝花夕露”,第十五話“嘯春”,以及絕對經典的、無可取代的第十二話“眇之魚”。特別是開場的旁白,用那種蒼老的聲音讀出來,更帶哀傷和感悟之情。

蟲師的色彩,很難用言語描述。我想大概看過的人都很難忘記“旅行的沼澤”裡少女那一頭的碧綠吧,或者也感慨於“抱山之衣”中繪於衣服上的青山,詫異於“嘯春”裡皚皚白雪中一片繽紛的、令人眼花繚亂的春之角,或迷戀於“踏草之聲”中紫的、紅的、金黃的、變幻莫測的山霧。

令我更覺得有意思的地方在於,無論蟲師想要傳遞的是怎麼樣一種哲思,或者是世界觀,作品的好多處都感覺藏著現代醫學/生物學問題的影子,只是作者用一種奇特的“蟲”的世界觀來一一解釋了。比如,第十五話“嘯春”裡,其實是在解釋動物冬眠的現象;第十六話“曉之蛇”裡,則充斥著早老性痴呆的症狀;還有,最奇特的當屬第二十二話“海中龍宮”了,那種奇特的“蟲”能夠將人的細胞還原成胚胎狀態,從而實現人的“重生”(喂!這不是所謂克隆技術最想做到的事情嗎?能夠把所有已分化的細胞還原為具有全能性的胚胎幹細胞……)



所以,蟲師真的不是一部動畫,它只是以動畫為載體的、奇特的、流動的生命形態……

動畫信息

蟲師
中文名:蟲師
原 名:蟲師
又 名:むしし / mushishi
首 播:2005-10-22(日本)
IMDb:tt0807832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