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德尼婭的騎士》監督靜野孔文專訪:引導發揮各人優勢才是監督的工作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9-15 20:39:46 作者:AniTama Language

《希德尼婭的騎士》監督靜野孔文專訪:引導發揮各人優勢才是監督的工作 - 第1張
封面來源:《希德尼婭的騎士》艦內美術

採訪者:zyy;整理:醬牛腱

本文是靜野孔文監督系列訪談第四篇。
——看《希德尼婭的騎士》戰鬥部分以外的日常部分,感覺也有不少使用3D去接近既有的日本手繪動畫表現方式的挑戰。不知長年在海外參與CG工作的監督有沒有這方面的方法論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

靜野 我在畫面方面會給製作人員要求,製作初期我和負責美術板和世界觀設定的人員開一次會討論完目標後,具體他們採用什麼方法去達到我的要求,我是不在意的。只要能達到我提出的要求,我無所謂方法是手繪或者是3D抑或是實拍,這些製作過程方面的要素你哪怕之後告訴我都沒關係。我就看你做出來的東西是不是OK,不OK就打回去重做,這個對監督的工作是最重要的。我個人的態度就是隻要你能在規定的時間內以規定的預算進行製作,這之間無論相關人員怎麼去試去挑戰都OK,只要最後拿出來的成品能達到我最開始提的要求,我就不會多加干涉。所以我也沒有你剛才問的這類在製作過程方面特別拘泥的方法論。

《希德尼婭的騎士》監督靜野孔文專訪:引導發揮各人優勢才是監督的工作 - 第2張
初期概念草圖

<圖片3>
——換言之您這個做法可以讓各部門人員發揮各自的才能。

靜野 確實。也就是說我不會因為喜歡手繪,就逼著CG公司強行做成手繪風。我希望各個公司,各位創作者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優勢,哪怕各自的風格各不相同,只要最終能夠統一成為一部作品,一種整體風格,那麼這就是合格的動畫。而在這方面進行引導正是監督的工作,這方面也是我最為著力的地方。

——和《希德尼婭的騎士》同期製作的日本CG動畫比過去增加不少,而且將來還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作為在海外長期工作的監督您怎麼看這個流向?

靜野 日本太落後了。

——(笑)

靜野 實事求是說,在熟悉海外業界的人眼裡看來,手繪動畫的需求真的是非常狹窄,只侷限於一小部分人。然而日本人就喜歡互相誇讚說“日本動畫好厲害”。你越搞這種小圈子抱團,就越難有發展突破。雖然都說日本動畫在中國賣得好,但畢竟也只是一小部分喜歡日本動畫風格的觀眾才會看。當然中國人口基數大,這一小部分人也不少,但就算有十萬二十萬人,你在中國的十五億人口裡能有百分之幾?這都要萬分之幾了。然而日本人就因為在中國獲得了這萬分之幾的市場,就高興地抱團慶祝去了。所以我覺得日本一些創作者很落後,從全世界的常識的角度來看,他們被拋下了。他們需要走出去,去世界上多看看多學學,否則的話也對不起這些喜歡日本動畫覺得日本動畫了不起的粉絲們。他們需要意識到,現在自己的工作面向的是一個多麼狹小的市場。當然了,不是說不讓你面向狹小市場,但是我希望他們能夠注意到,還有更大的面向大眾的市場存在著,有這樣的市場等著他們去表現。日本動畫業界有些人喜歡誇耀,說他們做的東西是世界範圍內通用的,全世界人民所需求的。但如果問到他們到底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哪些人在需要你們做的東西?他們其實說不上來,他們自己也沒掌握具體情況,所以說需要學習。日本的CG技術實際上非常落後,有人喜歡手繪,所以要做手繪,這個我是不會阻攔的。但不能因此就過分蔑視CG的市場,CG技術。他們需要放開視野,看看世界的動向,想想10年後會是怎樣一個境況。逆水行舟,不學習的話一定會被整個世界的市場拋下,我個人對這件事有很強的危機感。

<圖片4>
——確實現在的深夜動畫已經是隻面向一小部分人,播給十萬人看,有一萬人買盤感覺就算大獲全勝。已經不再是過去那種普通人也會看的動畫了。

靜野 沒錯。很多人覺得賣一萬張就不錯了,然而也就一萬好不好。買了十萬張那更不得了,高興上天了,這樣真的沒問題嗎?我覺得過個十年估計連賣盤的市場都要不復存在了,那麼日本應該怎麼辦?除了市場以外還有技術,CG技術真的是日新月異。你們是中國媒體,拿中國為例的話,中國做動畫的也已經90%都是CG了吧?

——您說的對,做手繪的越來越少了。

靜野 是吧。所以我覺得中國人反而比日本人的視野更寬廣,因為接觸到的市場種類比日本人更多,你們看到了世界的市場。所以日本人不好好學習感覺真是要完。

——原來如此,謝謝您對於市場前景的解說。回到希德尼婭的問題,您個人覺得希德尼婭裡做的最精彩的場面是哪裡?

靜野 希德尼婭啊,我跟你講當監督的老被問這種問題(笑)。“這片的賣點是啥啊”、“這一集的賣點是啥啊,哪裡做得好啊”。當然了,有些監督是能答得上來的,但我個人是這樣的,我是監督我做片,我肯定得愛著我的片的所有場面啊對不對?所以這種問題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哦還有那個,問我哪個角色最喜歡的問題(笑)。就說監督必須從更為宏觀的角度俯瞰整部作品。喜歡哪個角色,喜歡哪個場面,這個是觀眾的角度。觀眾會把自己的視角和片中的角色放在同一個水平面,但是監督在製作時必須要以神的視角去縱觀全片。我要是太過喜歡一個特定的角色,感情代入太深的話有可能會怠慢其他的角色。當然了,我並不是說用這種方式去做片就不好,把自己充分代入主人公,愛主人公愛到不能行的監督也是有的。這是個風格上的區別,我個人是更喜歡從整體俯瞰的角度製作影響,所以所有的場面和所有的角色我全都喜歡。

——我最近聽說富野監督導《G復國》的時候說他片越做就越討厭女主,感覺越做越提不起精神。

靜野 (笑)所以說他應該就是把自己代入男主,以女主身邊的角色的視點在觀察女主。從做片的角度上而言這也是一種正確的方式,只是說監督的類型不同。

——說來希德尼婭不僅拍了兩季TV,還製作了劇場版。劇場版製作和TV時有什麼區別麼?

靜野 就說一季TV動畫,你讓我濃縮到兩小時,這個是非常困難的。兩小時往多了說也就是6集TV的時間,你讓我濃縮13集,相當於我要切掉裡面一半內容,會讓監督非常難做。所以一開始讓我導劇場版,我本來是拒絕的。但是製片人對我熱情洋溢地洗腦,他表示為了把《希德尼婭的騎士》打造成主流IP,劇場版是必須要拍的。我被他說動了才接了這份工作,然而片做起來果然還是很困難。因為為了把濃縮後的劇情講清楚,很容易損害作品的娛樂性。你總不能把劇情大綱講了就完了吧,這樣很無聊。只有劇情中存在戀愛,存在戰鬥,存在感情的矛盾衝突時,作品的娛樂性才能夠體現出來。你要光是講劇情的話,真就只剩下這樣的了:戰艦趕路→遇到不明生物→打打打→未分勝負→繼續趕路(笑)。就這麼完了肯定不行,所以我從最開始就覺得這劇場版絕對不能做成濃縮總集篇。我不用劇情,而是用娛樂性把男女主、奇居子、宇宙戰艦這些要素結合起來,我覺得這樣會讓來看電影的觀眾更加開心。所以我放棄了讓觀眾理解劇情(笑),我希望看完後觀眾能達到一種“你問我什麼劇情我也說不清楚但是好好看”的境界。為此我採取的做法是對於這條劇情線進行強調:星白和主人公陷入戀情,然而中途星白死亡,主人公跨過失去愛人的悲傷,走上新的成長之路。通過這個英雄物語來表現整部作品的娛樂性,結果我覺得是不錯的。從收到的粉絲來信和評論來看,反響也還算不錯,我覺得這樣算是找到了正解。

——原來如此。順便一說我也很喜歡劇場版的編排。

靜野 非常感謝。

<圖片5>
——說來劇場版當然有新制作的影像,那麼對於那些TV已有的影像有沒有做重新渲染或者說演出的變更?

靜野 幾乎就全是編輯一下TV影像而已。新鏡頭其實就只有那個,某些人指示我一定要新做一個於是我做了的溫泉劇情。當然這個是給阿宅市場的殺必死鏡頭啦。其他調整的話,因為是CG,只要調一下攝影機位置,同一個鏡頭也會有不同的LO,所以真就是稍微改了一點,大改的地方基本沒有。

動畫信息

希德尼婭的騎士 劇場版
中文名:希德尼婭的騎士 劇場版
原 名:劇場版 シドニアの騎士
又 名:None
首 播:2015-03-06(日本)
IMDb:tt6912714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