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阿基拉》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9-15 21:41:39 作者:無能狂怒人 Language

本作基本上延續了第二部的壓抑氣氛,但是如短評所說,格局更小,關注的是軍工複合體裡的女教授、國家機器裡的公務員和單純地湧動著生命意志的實驗品這些利維坦裡的小角色和工具人。本作中如《和平保衛戰》一樣充滿陰謀,反抗的意願卻早已被消磨乾淨,儘管案件水落石出,卻沒有一個人能夠逃脫命運,人物塑造更像《人狼》,結局也充斥著無奈的宿命感。

無力感其實並不是來自對生活完全喪失把控力,而是很清楚自己能把控什麼、不能把控什麼,然後發現自己能把控的都是不重要的事情。

這不僅是本片的主題,也是後現代生活的全部真相。

劇情其實非常簡單,說看不懂的大概率是被追求簡練快切鏡的敘事技巧搞複雜了。太長不讀的版本是,本片就是一個去掉了青春期的焦躁和叛逆的Akira,實驗品展現出來的是更加原始的求生本能與動物性,實驗者也不再有明確的野心和目的,看上去只是順從自己的職責。

由於實驗的重要原料西協細胞是日方發現的(準確講冴子的父親),因此美軍不得不拉日方入夥,冴子所在的生物研究所作為military contractor,承擔了政府高層和美軍合作的生物實驗項目。但冴子在這個項目中摻雜了個人感情,神不知鬼不覺的把西協細胞同自己女兒的癌細胞混合,當然這裡就能看出,製造怪物很可能就是軍方的本意(地下實驗室中的12號),畢竟實驗並沒因為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怪物而偏離正軌,不為人所知的只是技術細節。

怪物在從美國馬紹爾群島運往日本的時候包裝箱破損,並且很可能導致了飛機墜毀,逃到了東京灣。一同返回日本的冴子用特殊頻率的聲音吸引怪物,並用從代課的大學裡偷來的營養物質餵養怪物。由於某種特殊型號的馬達能發出類似的震動,因此被吸引的怪物在海邊製造了多次襲擊事件,二人組由此展開了調查。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故事的結局是軍方決定毀掉怪物,冴子看著自己的心血和寄託被毀滅,也喪失了生存的意志。每個人的命運被決定,這一頁翻過去,然後一切如常。片中取了契訶夫的《櫻桃園》話劇片段,看似不經意,結合劇情看大概是要表達“不可避免的失去”這個主題。這個釦子如果不夠敏感,很容易錯過;有趣的是我最早知道這個作品還是靠馬三爺的《十點鐘開始》 。

最後以川井憲次完美的政治黑幕曲風作結,天氣預報中報道的都是中國城市,不知道是否在影射著什麼。

https://music.163.com/#/song?id=450057

註釋:

一、安保一代的年輕人,以鴨老闆為代表,喜歡將美帝塑造成一個邪神,一個無所不能、永遠存在且滿懷惡意的大他者,這其實過於瞧得起美帝了。也可以說是時代的烙印吧。

二、《櫻桃園》劇情梗概:

該劇圍繞著“櫻桃園的易主與消失”這個核心,寫出了貴族退出歷史舞臺的必然性和新興資產階級的興起,《櫻桃園》以細膩的筆觸集中地描寫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貴族莊園徹底崩潰的情景。——百度百科

三、關於baker's dozen:

據說短語A baker's dozen起源於英國,大約在十四世紀。在那時,有個別的麵包師昧著良心在製作麵包時,偷工減料,剋扣分量,以這樣的方法賺顧客的錢。後來,別的麵包師也紛紛效仿。人們怨聲很大,以至官方專門為麵包師們制訂了製作麵包時投料的標準。凡達不到標準的就要受到處罰。這一措施果然奏效,麵包的分量增加了。
不過,在幾百年前科學技術還不十分發達的情況下,手工投料製作面色很難做到個個合乎標準。而不符合官方標準的麵包一經發現,麵包師便會受到懲處。為了避免被罰,麵包師門就在出售麵包時每打多給一個,即十三個為一打。這樣,也就逐漸形成了baker's dozen這一短語。——百度知道

動畫信息

機動警察:廢棄物13號
中文名:機動警察:廢棄物13號
原 名:WXIII 機動警察パトレイバー
又 名:WXIII: Patlabor the Movie 3
首 播:2002-04-21
IMDb:tt0318819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