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是反戰 結局有點崩 但有優缺點兼有之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6-29 10:48:04 作者:害😅 Language

說實話,進擊的巨人結局可能要崩這事,並不是只有138才有人發現,也並不是打地鳴開始才有人這麼覺得。當巨人開啟90話之後的“海對岸”的內容的時候,就有那麼幾個渺小的聲音說過“啊,一旦走出那個小城牆,開始由人打怪物變成人打人,就要出問題啊”。 當時被巨人過度狂熱的粉絲罵慘了。 事實上。像巨人一樣,前期主打“生存和戰鬥的殘酷”“人被殺就會死”“封閉小環境的戰鬥”,拿戰鬥熱血加死人博弈做賣點,好評如潮眾人高呼神作;然後後期“發現怪物是人變的”“走出小環境”“講人和人鬥,談理解與和平”,口碑光速滑坡,最後被指責機械降神聖母的作品——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個 這類作品口碑發展軌跡都極其相似,或者說多多少少都有以下特點。 1.開局很暗黑,雖然帶有熱血色彩,但不是那種陽光的基礎設定,而是經常告訴你世界有多慘,主角生存多艱難。各種殘酷來一遍,被怪物殺的慘不忍睹。聖母善良和愛沒有用,要想生存,就要戰鬥,世界弱肉強食。世界是殘酷的。 2.人被殺就會死,沒有愛的奇蹟,沒有外掛,該死死該傷傷。 作品在這個階段的賣點是戰鬥戰鬥,鬥爭鬥爭,讀者看的也是這個。這是封神期。 3.可能侷限在某個小環境裡,比如約定的夢幻島的那個小農場。 4.突然總某一集開始,主角團走出了那個小農場,小環境。走向大世界。作者寫不出大世界的面貌,寫不出大世界的謀略。主角的智慧只支撐得起小打小鬧。 5.突然從某一集開始,主角團知道怪物是人變的。突然意識到怪物的人性。故事筆鋒一改前一半“要戰鬥,用戰鬥去面對殘酷的世界”的基調,開始談人性,和平理解,常見思想“其實我們都有錯,大家都不容易。你們那邊也有好人。” 6.從前期人打怪物階段的觀感來看,怪物和人根本就不是一個物種。從前期的風格來看,作品主打生存是殘酷的愛是沒用的,所以應該痛下殺手。 但後期作品又告訴你,怪物是人變的或者怪物也有人性。於是,開始在怪物和人兩個本質不同的物種間談人性和理解。前期的痛下殺手變成理解萬歲。 於是邏輯自相矛盾,讀者不買“愛和理解”的賬。最終崩盤,被指責機械降神降鬼,聖母腦殘。 約定的夢幻島,東京吃貨,這一類作品,大大小小全是這個發展路徑。 然後你倒過來看巨人。我上面說的這些個特點,它全佔了不是嗎? 1.前90話島內,後來出島了。雖然世界的版圖出現了。但整個世界的面目完全看不出來。本質就倆國家,艾爾迪亞,馬萊。馬萊有形象的也還是艾爾迪亞人。其他民族人均背景板。 2.前90話主題跟反戰就一分錢的關係都不沾。完全就是拿戰鬥和戰爭做賣點,優秀就優秀在有伏筆而且戰鬥寫的精彩。調查兵團無論你怎麼講他們是主張打的,前90話重點就是“戰鬥,復仇,追尋自由!寧可死人也要打” 3.弱肉強食,世界是殘酷的。甚至有點社達味了。巨人一直是被當做怪物對待的,艾族不知道自己人均巨人的時候見艾倫變巨人,立馬把他當異類,即使他忠心耿耿戰功顯赫,把他監視隔離,調查兵團在一邊隨時準備殺了他滅口。大家都覺得這很“現實”不“幼稚”,很合情理很正常。 這是巨人的基礎設定 根源設定。 4在上述基礎上。突然開始談民族問題,反戰問題。有一種莫名的擰巴感。 首先,作者仍舊不肯放棄最早期世界是殘酷的基調,人被殺就會死,世界很可怕。或者說讀者已經認死了這個基調。 建立在這個基調和思維邏輯上,就如當時普通老百姓恐懼變巨人的艾倫很合理一樣,世界民族恐懼艾爾迪亞應該也很合理。因為這很“現實”啊,艾族人看突然變成怪物的艾倫異類,艾倫還是個忠心耿耿的,世界人民懷疑有侵略史的你有啥奇怪的? 然而作者這會,又開始講民族和平跟理解了,開始反戰了。又拋棄前面的各種弱肉強食了。又開始迴歸接近現實人類社會的戰爭邏輯和思維了。 搞出來一個現實裡沒有的東西和基礎設定,又往裡硬套。你說艾爾迪亞和馬萊,那的確像現實國家的關係。但它們本質上類似於有智慧的恐龍和人啊。 所以巨人這個作品你都不要說它到底是反戰還是反戰敗了。 前90話壓根就不涉及對戰爭的思考,完全就是人類為自由和尊嚴而戰以及世界是殘酷的這倆中心主旨。後面突然殺出來一個反戰。彷彿前期那堆“戰鬥吧”不是主角團說的一樣。 造成的結果就是,讀者的思路也跟著混亂不堪。一群人聲稱該作反戰,又同時聲稱該作艾倫滅世合理。 你還沒法反駁,因為作者的確在談反戰,談什麼仇恨的鎖鏈,同時從基礎設定來講,艾族根本不是人,雙方你死我活又是“客觀情況”。這兩個攪和在一起,變成網絡上無止境的口水戰了。 一句話概括就是,巨人就是個超高配版的食屍鬼等這類作品的結合體。 當然,巨人和諫山創的確有很牛的地方,所以巨人比食屍鬼他們火的更久。 牛在哪呢?1.敘事技巧,各種倒敘伏筆埋得很溜2.劇情張弛有度,激動人心,簡單來講就是寫出來的東西好看3.世界觀給人很大神祕感,讓人有期待感4.角色刻畫優異。 這些優點,尤其是敘事技巧和“製造懸疑”的能力,巧妙的讓巨人從眾多該類作品中脫穎而出,可以說直到90話為止,是個邏輯自洽完美閉環的故事。 但上面列舉的設定的矛盾是根源性問題,巨人的敘事技巧和豐富的角色形象,相當於好的掛飾,但是再好的裝飾掩蓋不住問題的本質。 當故事從島內變為島外,開始講人打人了,基本就有點“要收不了場”了。因為無論你怎麼雕飾,作品基礎設定上“把物種矛盾混成人類間的鬥爭”這事根本就過不去。 東京食屍鬼裡大家都說一群吃人的和人在一塊沒法和平相處,這是扯淡,和狼跟羊和平相處沒區別。但你一個作品又不能最後表達了個人要殺人把人都殺光地主旨,於是只好降神。 巨人最後也是這樣,當然諫山創水平要高點,他往裡懟了一堆歷史問題的私貨,這個我們另講,那是另一碼事。 但作品爛尾本質上就是這個根源設定有問題。 先物種鬥爭彰顯殘酷,拿殘酷殺伐決斷的戰爭鬥爭世界觀吸引讀者,然後再開始談“深刻的人性”“和平與理解”的套路,優勢是容易封神開篇成爆款。缺陷就是幾乎結尾必拉胯,沒辦法不拉胯。 唯一一個有點這種元素,不拉胯的應該是某個叫魔法少女小圓的動畫。先是打怪物,後來發現怪物是自己,後來女主角給了所有人救贖。而且一樣的,以反轉和伏筆出名。 那為啥最後女主角小圓成神沒有被說成機械降神,反而成了優秀的結局?除了對前期鋪墊的完美收束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即使外人再怎麼調侃魔圓黑深殘魔法少女真可怕,這作品本質價值觀卻是非常主流的——讚美愛,讚美希望,讚美利他的犧牲精神。魔法少女以希望和愛開始,在絕望過後以救贖結束。(而很多仿小圓的黑深殘魔法少女作品,卻是純粹的黑深殘,沒有希望和救贖,最後很多都成了獵奇和喪病的作品。)很多人總把魔圓和百變小櫻視為經典魔法少女題材的兩個極端,但你回溯到本質會發現,兩個作品都讚美了無私和付出,小櫻是善良的,小圓更是真正的聖母。 所以你可以起瞧不起愛和希望這一套,覺得它們是小學生就能想出來的東西。但是你得承認,這樣的主題是最容易寫明白最容易自圓其說的。同樣道理的還有熱血跟成長,以及夢想。 並且,把小學生都能想出來的主題編出花來,那也是本事。反之把哲學家政治家盤不明白的千古難題端出來,最後解決不了,也會很尷尬。 當然,我知道很多巨人的粉絲會說三體——劉慈欣對自己的作品一直定位很明確,科幻假定下的思想實驗。他對自己的定位也一直很明確,科幻作家,而不是哲學家,歷史學家。知乎把三體當zz紅寶書解讀,那是知乎的問題,真的不是劉慈欣的問題。 劉慈欣有他鮮明的zz立場,他的作品裡會若有若無的“牽帶”出他的立場,和文化背景,就像阿西莫夫在最後的答案裡會涉及聖經的內容,羅琳在哈利波特里會體現出她的觀念,但他們作品的主題本質是“幻想”,其他不過是雕飾。 而諫山創無論他本人怎麼想的,很多觀眾是真的覺得這作品的主題是反戰,是哲學啊生存啊之類的東西,這就不好辦了。

動畫信息

進擊的巨人 最終季
中文名:進擊的巨人 最終季
原 名:進撃の巨人 The Final Season Part.1
又 名:進擊的巨人 第四季 / 進撃の巨人 Season 4
首 播:2020-12-07(日本)
IMDb:tt10783086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