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动画新作中的日本哲学


3楼猫 发布时间:2022-07-30 02:05:52 作者:Small's Language

《妖怪人间贝姆》是1968年(昭和43年)始播的系列动画,之后以此为原著衍生了大量的作品。今季新番之一的《BEM》也是其中之一。老动画(漫画)新拍总是有一个问题。旧世代和新世代的审美鸿沟该如何去平衡?不仅是在作画上,作品的剧情节奏与思想内容的差异会直接影响观众的接受度。《明日之丈》的致敬作品《Megalo Box》通过不太改变人物性格和命运,把世界进化到后现代的蒸汽朋克时代和杰出的音乐的手法让看过《明日之丈》的老观众们在耳目一新的同时还能感到了“传承”的代入感。新的《科学小飞侠》则是干脆地切断了与旧作剧情的联系,讨论起了现代英雄的定义与新世代的“恶魔”的真实身份。《多罗罗》则是通过改变人物性格变成了伪女性向的怪奇物语。Netflix的《恶魔人 crybaby》则是混入了更多欧美的暴力美学和悲剧神话的元素使其成为了一个疯狂的、难以评价的动画。

《BEM》则是提取了“想要成为真正的人类”这一点着重描写。虽然现在的日本年轻人在更积极的尝试摆脱——日本的“耻文化”里的耻是耻じらい的根深蒂固的耻。在此之内有“真货”和“冒牌”的概念。真货是一个事物或人物的理想、完美的状态;冒牌则是无法达到这些状态的人事物(现实状态)。比起探讨如何成为“真货”,如何面对自己那种“明知道无法成为真货却又无药可救地憧憬、并想要接近成为真货存在”的心境是日本哲学里常出现的话题之一。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大概才会有“生而为人十分抱歉”这样悲伤的诗句,也会有“冒牌也有冒牌它独有的味道”这样肯定的语句出现。也不知道是否是因为习惯了这样的思想,因此在看新篇《BEM》的时候,看到了褪去昭和年代幼稚的动画角色的形象,看到了“外围”和“内城”的差距,看到了“外围”的千奇百怪的底层生活以及严肃的贝姆他们渴望成为人类、又强调自己不是人类的姿态的时候,我无法停止思考“冒牌”与“真货”的概念。想要成为人类的怪物和想要成为怪物的人类。贝姆一心一意想成为人类,因此立下了规矩,展开行动。贝拉和贝罗则被他吸引到了他的身边。贝拉则是生活上虽然过上了与普通人无差的生活,但是因为身份和生理上的因素使其无法获得归属感,想要成为“真正的”人类。而贝罗则是在一方面无法忍受人类的阴暗面,一方面又无法抗拒人类的光明面的诱惑。如果要用现实的眼光去看,这三类人都可以找到活生生的真实人类的原型。而渴望这些“冒牌货”的幕后黑手,渴望这些冒牌货的纯粹与美丽的黑暗势力究竟象征着什么?

当然,关于背景音乐担当的“soil& pimp sessions”的爵士配乐又把《BEM》带上了一个新的境界的事情,我觉得只要知道这个组合的人都无须多言。soil& pimp sessions作为千禧年后的爵士乐队,是难得能站在超级主流行列里的爵士乐队。他们对爵士乐的理解非常的丰富,不仅制作过流行爵士、爵士嘻哈、冷爵士,也和很多新人、大牌歌手进行过共同创作。椎名林檎、yojiro noda、nagaoka ryusuke......看《BEM》时,偏爱Chill Hip Hop的我一听到那首"The Light and The Shadowland"就忍不住跟着摇头。

动画信息

妖怪人贝姆
中文名:妖怪人贝姆
原 名:BEM
又 名:妖怪人间贝姆
首 播:2019-07-14(日本)
IMDb:None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 2022 3楼猫动漫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