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漫画,我很失望。藤本作品综谈。


3楼猫 发布时间:2022-07-26 22:10:17 作者:是也非也 Language

2021.7.22

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最近藤本树出了短篇《蓦然回首》,聊天群里传“藤本树本世纪的神”,让我想起来总结下我对藤本树的看法。 首先我从不觉得有什么主观性的小说之神,电影之神,漫画之神。 年度销量人气王这种客观上的倒是可以有。

说回藤本树。 藤本树这个作者的作品就是快节奏故事,符合互联网传播特点,所以火起来不奇怪,什么同行称为本世纪的神什么的听听就得了,吹多了听得烦。

日本人的x年一遇美少女,这个作家了不起,xxx之后最强天才xx,等等称号已经听腻满地走了。

正所谓“崇拜是距离理解最遥远的距离。”

你都将一名创作者视作神了,只意味着你是创作者进行创作时的最底层受众。 其次我也没觉得蓦然回首的剧情多有意思,主题:青春校园十百合+追求梦想十平行世界(幻想) ? 从主题上就能看出是部文艺向作品,作为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的上班族我对剧情故事一点都不感冒

人物表情动作光影这些我又不是画漫画的,普通读者也不关心这些。画功差的漫画我照样看,像素游戏玩得开心,所以看完了感觉:就这。 我水平不够,还是看《爆漫王》更有趣。 先说说藤本树的中篇,电锯人和炎拳,炎拳是我觉得不错可以成为经典的作品,电锯人就差些意思。 因为我最先看的炎拳,觉得这是本世纪大师作品,有上世纪经典作品的水平了。所以电锯人连载时抱着万分期待去看。 结果就看到一个“男版凌波丽式”的主角和各路女人产生纠葛的故事,野兽女帕瓦、坏女人马奇马、病娇女塞雷。 另外比较重要的角色就是父亲兄长式角色钉剑马尾男秋君。 其余的配角剧情设定都是次要的,比如:恶魔为什么会进入人间、电锯人为什么杀戮恶魔、除了日本各国如何看待恶魔、枪之魔开头铺垫多厉害登场只是为了推动剧情给马尾男发刀完结配角支线,这些都不重要。 我为什么说男主是男版凌波丽,凌波丽是少言寡语无主见。男主外在是漩涡鸣人:缺根筋、说烂话。内心却不像鸣人/路飞要当火影海贼王,而是无主见极度空乏,带着厌世感。

厌世空虚内心又暗戳戳各种欲望,这不正是平成废宅自己嘛,可以说人设讨喜,市场受众精准。 第一部结尾女人们都变成了死女人,电次带着马奇马转世他找到生活的什么意义了吗,没有。

准备去地狱找血之恶魔吗,也没有。

就那么随波逐流的生活,甚至没干什么吃喝嫖赌抽沉迷打游戏的堕落。 啪,完结了。 所以我在想第一部完结后我看了个啥,女角色挺色,卖福利不错。快节奏推剧情,人气角色反转几次煽情一下后都弄死,重要设定交代、战力达到小地图天花板,很像"角色刻画得好的飞卢打怪升级文”,本质上是一个内心空虚男主的感情番。 电锯人我前两年看的时候认识到差不多就是b级片、暴力漫画爽游的大杂烩,《鲨卷风》《doom》《杀死比尔》 《魔兽异都》 乱七八糟的经典镜头借用了不少。 当然炎拳里的电影院一提起来大家都能想到《天堂电影院》,还有《铳梦》的突破大气层大树上男女相拥,名场面“幻觉看见妹妹后对德玛使用炎拳”正如《寄生兽》结局讲了一堆大道理说服自己画面一黑还是杀死了无敌生物后藤 等等画面。 第二藤本树很喜欢研究h本子,女角色比如小小红,还有蓦然回首里的女角色,害羞紧张时的脸就跟“啊嘿颜”一样,懂得怎么戳男人的性癖。 所以它的动作戏、人物特写很爽很色 藤本的中篇有个特点就是人设做得够细,会为重要配角设置至少三层心理性格反转,然后用短短两三个和主角发生的重要事件,来两次三次反转这些配角的性格,塑造人设。 所以他的角色很立体。 配角的其他戏份就是发挥藤本编短篇最擅长的水温馨日常来填充。角色的结局就是干脆利落的被煽情发刀赚眼泪一气呵成。

藤本中篇漫画处理这些配角,和国内的武侠小说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金古梁温的武侠小说里的江湖人士连杂鱼也是奇人异士,长得奇形怪状,被塑造的逼格满满,但在发挥了作者安排的剧情推动作用后也是干净利落的扑街,如《英雄之旅》的导师之死朋友之死般促进主角心理正向或负向发展。 总得来说藤本树很擅长塑造配角,炎拳的故事思辨色彩很浓还充满人文主义。 电锯人第一部的故事就是人气青年漫,与同年连载的《咒术回战》没什么高下之分。 画得再好,也就是死火海那种看着打发时间,画长了适应了作者的套路节奏就会麻木退坑的作品,这也是所有长篇商业作品的必然通病。

再说藤本树早期的短篇,我称之为“高概念温馨小故事”,高概念就是一句话引人注目吸引读者兴趣,然后藤本树总会将这个故事扭转到什么兄妹姐弟情少年梦想之类的方向上去,有些短篇没伏笔扭转的较为生硬,不过有些人就喜欢看“八嘎推理”不是。 藤本的短篇也跟飞卢的网文走的路子差不多,基本上都是先造个梗,再随便编个故事。飞卢是造个梗,编一个打怪升级故事。藤本是造个梗,编个日常童话向的故事。 飞卢是“我开局是天帝"”"我重生成猫”"一胎十八宝”,藤本是“我变成了女孩子怎么面对女友”"当神经女杀手遇到无聊吸血鬼"妹妹公布了姐姐的裸照”,甚至于也不怎么高概念的情感小段子,总体观感像是日本的《搞笑漫画日和》。 这种小段子式的故事也就那样吧,科幻奇幻短篇小说里有许多更好的。 藤本树的短篇水平相当于前一段时间看的《千年图书馆》,三流推理作家东抄西写的温馨科幻奇幻短篇集。其中有些短篇六七分,有些七八分,有些只能打个四五分。 目前藤本树除了炎拳,还没有其它能撼动我心灵的作品。电锯人如果十分制,在我心里排七到八分间,属于消遣型作品不值得看第二遍。

真的,现在漫画热度过去了。一想到明年后年动画化后又冒出一堆梗小鬼在ACG圈泛滥刷屏,我就想离开地球。

————————————————

2022.4.11.

看了藤本树的新短篇《再见绘梨》,不管成功与否还是比较高兴看到他尝试新内容新手法突破自我的稳定套路卖点的。

但是还做的不够好。

从上个百合追梦短篇开始,他的短篇就从b级片向文艺电影转型。而这部短篇从结构套路与剧情长度上,同样可以当做一部电影的“10分钟看完一部电影”式解说来看。 这部短篇最为亮眼的无疑是它的叙事手法与故事结构。 故事一开始主角接到为母亲摄影的任务开始就让人意识到这一部使用了伪纪录片电影手法的漫画,然后使用了藤本树拿手的小反转串烧的创作套路。 当藤本树不停使用“这段剧情其实是拍摄的纪录片”的手法时,它的前半部分其实变成了一个以“纪录片与现实真假”为悬念钩子的悬疑故事,只不过是一部越来越充满压抑消极感文艺感的悬疑故事。 而整个故事因为这个“伪纪录片”悬念,充满了不确定性与剧情反转的可能性。 这是“伪纪录片故事形式”的悬念本身所带来的吸引力。 这篇短篇的剧情设计本身其实在主角第二次在文化祭上播放电影,然后同学和父亲都指出主角在纪录片中美化他人逃避现实之前都不错。 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有小反转的悬疑开场,收尾压抑悲伤的文艺片的节奏套路。 而且我认为故事在这里反转了几次然后结束刚刚好,顶多再像《海边的曼彻斯特》那样来个突兀的主角饮枪自尽式反转,就非常完美了。 但是在我以为故事差不多结束的时候。 时间一跳。 十年后,主角工作成家了还天天痴迷剪绘梨和他妈的原片,然后死全家这个就有点为了加深压抑而压抑,为反转而反转的刻意了。 死妈拍成纪录片,死异性朋友拍成纪录片,最后还要死全家拍成纪录片,反复从“死人”上出发反转有些一而再再而三的疲惫感。 用“十年后”时间跳跃手法转场是个常用的转场手段,但是得看用得好不好。 其实像我所说的,十年后,在压抑消极文艺路线继续走下来,成家工作后的主角在死全家的压抑后接个升扬的反转。或干脆压抑到底别再反转折腾主角让主角死了就很圆满。 但藤本树没铺垫直接就是死全家,然后开始走奇幻路线了。其实有点《炎拳》奇幻转进科幻的神展开的影子了,就是生硬了些。 之前死妈死女性朋友都是经过几十页铺垫与暗示的,炎拳本身是个“后启示录”大背景。 但本短篇中这个“十年后”的转进之生硬,堪比突然告诉你“大雄睡醒发现自己是成年的精神病而哆啦A梦是自己幻想出来的了”。 而再之后的结尾的奇幻式展开,某种程度上使前三分之二设计的还比较精巧的反转情节失去了意义。 毕竟都可以添加奇幻设定了,任何反转走向都只不过是再加个设定的事情。 看到这里我看到的其实是藤本树对他的这部短篇失去了掌控力,从文艺与悬疑尝试重新回到了他以前画的那些不怎么精彩的无厘头小反转故事的老路上。 不过其实在故事进行到了奇幻展开后,这个故事的故事结构也不是不可以挽救的。 若是藤本树能够合理地将奇幻展开圆回来,从奇幻展开情节,再次出人意料地从结尾呼应之前他花了大篇幅去讨论的“如何写电影大纲”,“如何设计剧本主角形象”的解构电影情节上。

像在炎拳中一样,让导演教导阿格尼如何当“电影主角”从而让被烧了几年心智还停留在14岁时的阿格尼学会自己如何做人 如何面对这个世界。

如果《再见绘梨》最后能将结尾从奇幻展开拉回到“从解构拍电影解读人生”上。 那这个结尾从整体故事结构上就可以说真的有成为经典神作的潜力了。 可惜他似乎没设计好,以至于绘梨与主角讨论拍电影似乎单纯就是拍电影。在我看来反而是继炎拳后的退步。 所以故事的结尾boom炸了,就像主角第一次拍完电影作品不被人认可,想要轻生,然后在医院顶上遇到了绘梨一样。 炸废墟结尾对应主角第一次放电影炸医院,虽然能表达藤本树所想表达的什么内涵,但是从故事结构上看有两个不好的地方。 一是以炸废墟结尾,那么观众就会落入一个“炸废墟结尾是不是也是纪录片,接下来是不是还能反转?”的“只要加设定就能无限套娃反转”的地狱里。 二就是这个故事走向彻底放飞自我,本来在前四分之三一本正经被悬念与反转牵着走,看到藤本树的新尝试不错挺好。最后四分之一这一哆嗦彻底复读奇幻——无厘头的老路了。 它的风格过渡不自然,悬疑与无厘头比重分配不均头重脚轻,对细心的读者来说难免造成了故事整体性上画风的割裂感。 然后从两次“爆炸”谈谈如果有的话,藤本树想在漫画里表达什么。 硬分析的话,“爆炸”在漫画里可能代表三层含义。 第一层比较表面的是主角和绘梨讨论的什么是“烂片”,然后后续奇幻剧情展开可能有点“解构烂片”的意思,借助主角第一次电影失败被同学老师喷烂片后,分析他第一次拍电影插入突兀的爆炸转折很烂,然后主角又重蹈覆辙整了个烂活儿,代表主角“滑向摆烂的深渊”什么的。 但我们无从确定“第二次爆炸”是现实里发生的事情,还是主角编造的电影情节,所以“第二次爆炸”是一个开放式结局。 第二层是主角的感情线“存档点”,在被绘梨忘记后,主角用“爆炸”的方式回到了他第一次放电影失败后,想要轻生的状态。 第三层是从“绘梨和主角拍主角的父亲”,借助主角父亲之口,半真半假的说“主角是被母亲强迫拍记录视频在母亲死后美化成了电影”,父亲所说的话我们同样无从确定是电影台词要求还是真实的。 没准主角就是个幻想炸了母亲住的医院的神经病。包括第二次拍摄电影后同学揭穿主角剪掉了绘梨戴眼镜和牙套的片段。直到故事结束,我们也无从确定这个同学是不是主角找来的演员(这就是我讨厌这种不说明白真实虚假的手法的原因)。 假如我们可以认定主角一直活在缺少父母关爱,然后被母亲之死双重打击的阴影里的话。那么“爆炸”式荒诞展开,可以代表主角对黑暗压抑现实生活的“精神反抗”。 但是,正如我在“爆炸”第三层含义所分析的那样,除非我哪里看漏了。那么藤本树在短篇中并没有整理好“纪录片线与现实生活线”的逻辑线索,在我看来玩弄叙述手法和故事结构上失败了。 藤本树的核心市场卖点如我前两次分析中所说,基本上是:快速的剧情节奏杀角色与换地图,大悲大喜的强读者情绪调动,荒诞的连环反转小串烧。以及带着点“摆烂色彩”的后现代故事主角。

但是藤本树在掌握了自己核心创作思路后,在进行“商业化”、“文艺化”、“炫技化”的过程中,水平是起伏不定的。 在电锯人后的两个短篇中,我们明显看到了藤本树想要尝试突破自我重复的商业套路,在电锯人取得良好成绩下半辈子吃喝不愁后整点新东西。 所以我们在蓦然回首中看到了不同于藤本往日b级片风格的“文艺电影风格”与“平行时空”手法。 又在新短篇《再见绘梨》中看到藤本树尝试将“伪纪录片电影手法”与他的核心卖点融合。 我也希望藤本树能做好,但是在我看来融合他的荒诞反转融合的还不够好。 在故事设计上百尺竿头差了一步。在个人体验上,我在看到“十年后死全家”情节后的“什么狗八展开”的疑惑情绪一直没有没有得到释放,看到“第二次爆炸”时觉得“就这结束了?就这?”

主角是个怎样的人?绘梨是人是吸血鬼?绘梨消除记忆前和主角有没有感情?主角死了他爹咋办?这个结局是不是也是主角剪辑过的伪纪录片?

进而怀疑主角的爹妈是不是也是请来的演员?所有人是否都是一部纪录片中的演员?

我看完后好像除了跟着主角视角体验了一把消极压抑的死人气氛后啥都没有?而主角的悲伤也可能是假的?

进而产生“我看了个啥?”的疑惑。 最后随手推荐两步混淆真实虚假反转手法运用的各有特点,拍的也各有情感主旨的电影,《记忆碎片》和《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让大家看完做个对比。

虽然一部是短期失忆症,一部是阿尔兹海默症,但是在玩弄真假与反转上是相通的。伪纪录片电影大部分是灵异恐怖类电影或只有一两次反转抖核心包袱就结束的科幻小短片。

动画信息

电锯人
中文名:电锯人
原 名:チェンソーマン
又 名:链锯人 / Chainsaw Man
首 播:2022(日本)
IMDb:tt13616990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 2022 3楼猫动漫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