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保护你


3楼猫 发布时间:2022-07-14 21:58:53 作者:齡官 Language

重温追忆篇,感慨万千,觉得不得不写些什么,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思绪纷乱,文笔啰嗦,贻笑大方了。

不记得最初看追忆篇是在何时了,可能是高三那年暑假吧,这么多年过去,对这部作品的记忆也已经有些模糊了,只依稀记得那一缕时隐时现的白梅香,那个如同白梅一般温婉柔弱却十分冷艳孤绝的女子。

一直对日本幕末的历史很感兴趣,但因pm先入为主,新撰组的冲田总司珠玉在前,兼之我心中一直有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情结,又因为痴迷传统文化,所以对幕府这一方会有更多的共情与好感。三观也好,趣味也罢,都决定了在维新派志士和新撰组之间,我其实是“站”新撰组的。(在日本,也有更多人对新撰组报以同情,正是因为他们这种逆历史潮流而上,螳臂当车的悲剧行动,带来极富悲壮感、崇高感的审美体验。)也因这种先入为主的喜欢,所以最初看追忆篇时,主人公的立场便令我心中生出些许隔阂。

但就在昨晚,大学同寝的姐妹当当忽然发我一个b站的链接,告诉我她在b站重温了追忆篇,并说这个版本的画质十分好,导致她看出了很多从前从未留意过的细节。与当当聊了许多,交换了彼此心中的感悟,仿佛时光倒流。

当时年少,没太看明白,此番重温,我终于可以与男主人公共情了,不仅如此,也与作者共情,能够捕捉到作者最想表达的东西了。

那么,作者最想表达的核心意蕴究竟是什么?

我想便是两个字:保护。

剑心与总司一样都是剑术绝世的武士,只是立场不同。为总司写过很多文字,这里就不赘述了,但是,无论天然理心流的总司也好,飞天御剑流的剑心也罢,他们的一生,其实无外乎两个字——证道。

剑是凶器,剑术是杀人术,无论用多美好的语言掩饰,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这可以说是剑心的“道”,他的座右铭了。

然而这个“道”的证出,却不在正篇,而在追忆篇。

此番看剧,最深的感受是:大家都好可怜啊。

一般设置戏剧冲突,总是要有正派与反派的,也因君子小人之道的不同,而划分出了正与邪,光与暗,善与恶,以及由之产生的“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的立场,正邪忠奸势不两立的斗争,但这部作品却完全跳出了这种俗套,看完全剧你会发现,这里面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反派人物,作者并不偏颇任何一方,就在这片面正义的对立,片面立场的冲突之中,爱恨、善恶也紧紧交织在一起。

看着这种种因果的交织,一时竟不知持何立场,因为…只要有立,便有破。

其实中国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情境,比如看《桃花扇》时,便不禁喟叹,同样是“吾道一以贯之”的仁人志士,有人心中的道是崇祯,有人心中的道是弘光,有人心中的道是大明。道与道不同,“道术将为天下裂”莫过于此。

总司也好,剑心也好,这都是他们的思想困境吧,所以,挥剑,变强,究竟是为了什么?

剑心,你找到剑的心了吗?

方一出场,剑心便显示了他的主角光环,他埋葬了为保护他而死的三个姐姐,却同时也埋葬了贩卖他的人贩子,以及杀死他三个姐姐的山贼。血红的夕阳下,一座座十字架矗立在那里,埋葬了每个人的罪孽,他的眼中看不出悲喜,他说,无论是山贼还是人贩子,人死了都是一具尸体。 他练成绝世剑术,只是为了保护弱小的人民,就像那三个萍水相逢的姐姐,牺牲生命也要保护他一样。 “闻道长安似弈棋”,在这乱纷纷如同棋局的政局之中,他的绝世剑术,究竟为谁所用? 他从不读书,也不问所以然,只是追随着他所相信的维新志士桂小五郎,相信着他所建立“新时代”可以保护人民不受战乱之苦。 于是从此,他成为长州蕃维新志士的棋子,传说中的“奇兵”与“刽子手”。他杀人从来不问因由,因为知道了便无法下手。 他替天行道,渐渐杀伐决断,直到有一天,杀死了一名剑术平常的幕府武士——清里。 以清里的剑术,其实远非剑心的对手,但为何他临终前能够在“千里不留行十步杀一人”的剑心脸上,划下一道刀伤?这应当是剑心下山之后,身上所负的第一道伤吧。这道伤便清里怨念所致,他是武士家的次子,不是长子,按照日本的习俗不能够继承家业。为了迎娶心爱的女子阿巴,为了给她幸福的生活,他只能只身去京都建功立业。与剑心交手的过程中他不停地嘶喊着:我不想死,不甘心死…死亡的那一瞬间,他伸出手去够一朵凋零的红色椿花,却怎么也无法够到…椿花并非一瓣一瓣慢慢凋零,而是在开到最盛时一整朵猝然落地,象征着武士最壮烈、最绚烂的死,因此在日本被称为断头花。看到这里,不禁被清里的悲情感染了,那朵凋零的红色断头花,就好像他和阿巴之间触手可及却永不可及的幸福,也像他猝不及防凋零的盛年。 全剧便围绕着剑心脸上这道刀伤展开。每当杀人之后,这道刀伤便会发作流血,迟迟无法愈合,直到他听闻一个传说:饱含怨念的刀伤永远也无法痊愈。 此时剑心不停地洗手,如同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夫人,因为他觉得他的手再也,再也洗不干净了。是的,他也不是没有过怨念,他也不是没有过羁绊深厚的,想要一直一直守护的亲人。所以这道刀伤,不仅凝结着清里的恨,也凝结着剑心的罪。 剑心是太过温柔善良的人,小时候便埋葬了人贩子和山贼的尸体(即便他们罪恶滔天,害多少家庭家破人亡),所以,他又怎么能够原谅杀人的自己? 脸上的伤,不过是肉体的伤而已,可是,心里的伤,又要如何才能痊愈呢? 剑心需要一个理由,一个能够让他心安理得活下去的理由,替天行道只不过是他的口号而已,却并不能够洗清他杀人过后的负罪感。在杀戮与保护之间,刽子手剑心与小男孩心太之间,他的身份撕裂了,心也撕裂了。 一面是杀伐决断的绝世剑术,一面是保护弱者的温柔心性,为何刀伤迟迟无法痊愈,在剑心不断洗手的那个瞬间,他一定在拷问自己,或许,可能,那个死于他剑下的亡魂,也不仅仅是幕府的走狗这么一个空洞的身份,也不仅仅是他替天行道保护人民的道具,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也是人之子,人之夫,也和他流着一样的血,也是别人想要保护的人,也有着想要拼尽一切保护的人…就像他的三个姐姐拼尽一切保护他一样。 他与他是一样的人。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无法消失,都化作了伤口不断滴落的鲜血,都化作了杯中充满血腥味的苦酒。 正如分析总司时写的,价值观二元对立的人,一定会被撕裂吧。 阿巴敏锐地看出了这一点,她说:腥风血雨的杀戮中,原来你才是没有安身之地的人。

你又怎能找到你的立足之境呢。 所以,剑的心,究竟是什么?

阿巴也是一样,她与剑心交往的过程中,仇恨与爱意,戒备与包容此消彼长。

她也是与剑心一样的可怜人罢了,一如找不到家的迷途小猫。

初次对面相逢,我无法从阿巴的表情中捕捉她内心的情绪。

你还真是,能唤起,腥风血雨呢。

可是为何这个杀死未婚夫的仇人,不杀人的时候,是如此温柔。

在宵里山的日子,恍惚间如同真正的夫妻一般,理智与潜意识,阿巴的内心冲突纠结越来越深,难道只有依靠不断抚摩清里留下的遗物,不断重温为清里而写的复仇日记,才能巩固复仇的信念了吗?难道不知不觉之间,她一直以来秉持的信念,已经动摇至此吗?那么清里的死,又算得了什么呢?

她摔倒在大风雪中,隐喻着内心的挣扎已经无以复加,而此时,剑心朝她伸出手说道:

我会…保护你。

那一刻阿巴眼中的剑心,脸上是没有刀伤的。

那道横亘在剑心和阿巴之间的刀伤恍若不存在了。

如果…如果一切还没有发生。

如果那道伤不曾存在,该有多好。

我会…保护你。

终于在这一刻,她将自己的心交给了他。

得知自己是阿巴的杀夫仇人时,剑心那一路都是在证道吧,路边树上扑簌簌落下的白雪,仿佛都不是白雪,而是漫天漫地的断头花。一路踩着断头花前进,剑心浑身负伤无数。

杀了这么多人,踩着这漫天断头花般殷红的尸山血海前进,这一路走来,值得吗?

挥剑杀人,究竟是为了什么?

所谓的新时代,又是为了什么呢?

正如阿巴所问的那样,哪里才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所?

最后的最后,剑心心里只有一个声音:到大津去。

到大津去,到大津去,到这美丽绚烂的四季山水间去。

这大好的河山啊……这宵里山平凡而美好的生活啊……

生还是死,活着保护阿巴,还是死去赎罪?

迎着漫天的飞雪,向暗乃武的首领挥出最后那一剑时,他是一心求死的。

剑心为了创造新时代,而暗乃武的武士们为了守护幕府,同是为了保护弱小的人民,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立场。

立场不同,然而他们谁都没有错。

就像死在他手下的清里一般,又有何辜?

那么,就让这漫天飞雪洗清我的罪孽吧。

(阿巴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编剧为何偏偏设置阿巴死在剑心的剑下呢?为何如此残忍,非要让剑心亲手杀死自己深爱的人?

因为只有如此,她才用生命做了他的刀鞘。

菖蒲花,只有在雨中才格外芬芳呢。

腥风血雨之中的白梅香。

雨(血雨)便是剑心的象征。

正如阿巴和剑心在宵里山所种的蔬菜,雨一直下,好多蔬菜都死了,可是还有一半活了下来。这场连绵不绝的雨就如剑心掀起的腥风血雨,就如滚滚向前的时代车轮一般,从不在意个体的生命与命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当时阿巴抚摩着死去的蔬菜泣不成声:但是…但是…但是…宛如哀泣她与清里的可悲宿命。

维新也好,推翻幕府也好,总有人会被抛在后面。

所以,阿巴和清里留下的十字伤就是剑心这把剑的封印,这些牺牲献祭在时代车轮之下的亡魂是剑心永远的十字架,也是他的刀鞘,都是为了提醒他不忘初心,不要为了杀人而杀人,而是为了保护而杀人。

阿巴的死有着几重深心,第一重是戒杀,她用她的死告诉剑心,从沦为杀人机器的路上停下来,每一个人被杀的人,也都是人之子,是别人的幸福。

第二重是宽恕,清里的怨念我已经替他一笔勾销了。不要再责备自己了,不要再背负罪孽活着了。

第三重是献祭,她是献祭了自己,洗清这天地间所有的罪孽,安抚那些无辜逝去的亡灵…宛如这漫天洁白的飞雪一般,掩埋了所有罪孽,洗刷了所有污垢…

另外我认为阿巴的死还有一重原因,情义难两全,所以她觉得她必须死,就像《大明宫词》中的薛绍一样。

阿巴死后,剑心越发杀伐决断,杀人宛如修罗,然而眼神也越发慈悲。

直到新时代建立,刀方才终于入鞘…

说说作品中的一些隐喻。

这部作品在隐喻上面很下功夫。比如开场戏就拍了滚滚向前的车轮,隐喻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新撰组和那些幕府的人,便如同挡车的螳臂一般。 池田屋时,总司拔出的刀鞘被一只萤火虫的微光点亮了,那样的腥风血雨、地狱业火之中,却有一点萤火的微光萦绕着,萤火象征着生命吧,这一点生命之光,映亮了冰一般寒冷的刀鞘……那一刻,生与死,仿佛一体两面…善恶,爱恨,新旧,又何尝不是如此…

最后说说这部作品最吸引我的地方,其实便是不设立场,面对矛盾对立的双方,不偏不倚,允执厥中。

没有绝对的是非、黑白与对错,每个人的正义都是片面的。

正因如此才能引入深邃的思考,那就是,何为善恶,何为爱恨,何为生死,何为对错,又何为杀戮,何为保护…

从这一环扣一环的因果轮回之中,我体会最深的便是作者的悲天悯人之心,一种恍若佛菩萨的慈悲,这充满母性的好生之德,就像片尾阿巴环抱着剑心的温柔双臂一样,永远,永远,温情脉脉地环绕着他,守护着他,也守护着作品中每一个在六道轮回之中相爱相杀、冤冤相报、苦苦挣扎的灵魂。

在这一意义上,追忆篇真的是一部很有佛性的作品。

——————————————————————

扯些题外话,何为正义呢?在明治维新时,维新志士的立场就代表着正义,是时代所向,民心所趋。正如五四运动时,以西方文化为主的新文化代表着正义的方向一样。

然而我个人其实一直更加认同传统文化的立场。

当是时,西学东渐,明治维新固然是日本迈入现代社会的必经之途,然而在复兴东方传统文化为主流思想的今日,我反而对幕末守护幕府的末路英雄们更加共情。

毕竟,幕末,是一个古典时代的落幕啊……

动画信息

浪客剑心:追忆篇
中文名:浪客剑心:追忆篇
原 名:るろうに剣心 -明治剣客浪漫譚- 追憶編
又 名:浪客剑心之追忆篇 / 浪客剑心 明治剑客浪漫谭:追忆编 / Samurai X: Trust and Betrayal / Rurôni Kenshin: Meiji kenkaku roman tan: Tsuioku hen
首 播:1999-02-20(日本)
IMDb:tt0203082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 2022 3楼猫动漫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