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ny boy》中的现代性叙事


3楼猫 发布时间:2022-06-27 21:29:03 作者:佐篆湾 Language

引、《少年少女漂流记》

《sonny boy》似乎说了很多。或许是它说的太多了,以至于全长12话的不得不凭借很多前后不连贯的话语与镜头,才能把整个故事讲完。在导演夏目真悟对《sonny boy》评论中,《sonny boy》是一个由于融入了太多东西,所以「看不明白」恰恰是正确「答案」的故事。

单纯就叙事来讲,夏目真悟或许已经说明了故事的主题:「成长」。在故事中开头,作者就通过长良与其母亲的通讯塑造了一个软弱、无法自己做出选择的少年形象,而整个的故事则可被视为长良通过「漂流」而达到成长,并最终得以返航的「鲁滨逊式」的故事。事实上,在动画中也有许多地方出现有关《鲁滨孙漂流记》的名称甚至《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本身,或许可以这样说,这样反复出现的「鲁滨逊」符号可能意味着夏目真悟对鲁滨逊故事的参考。这样看来,《sonny boy》的故事似乎已经能被「成长」这个括号完美地包含了,因为故事确实包含了成长的主题,并且作为本片监督的夏目真悟似乎也通过在本片中反复出现「鲁滨逊」符号暗示了这种成长主题的合理性。

但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成长」的叙事并不能完全涵盖这个故事,《sonny boy》有太多的内容(不论台词还是画面)超出了「成长」本身的意涵。在夏目真悟自己对本剧的评论中,他所说的「看不明白恰恰是正确答案」这句话恰恰意味着如果仅仅将《sonny boy》视为某种「成长」为主题的故事会使得故事丰富的意涵被掩盖。此外,当大多数解读者凭借故事中的只言片语便将全部的故事视为一首对「存在主义」的赞歌时,解读者更是使得《sonny boy》被简单化了。

为了打破表面上的「鲁滨孙漂流记」模式,或者换句话说,打破被视为「成长」的鲁滨逊故事,一方面不能放弃显而易见的「成长」,另一方面,又要意识到导演夏目真悟希望在其中加入的「现代」元素。

一、漂流的忧郁

「如果我不是有目的地到这里来,而是意外地发现自己站在这个地方的话,」他蓦地寻思,「那真是有点绝望的味道呢。」——卡夫卡

「漂流的原因是什幺」这个问题几乎贯穿了整个故事的前六话。可是,在故事的一开始,长良就躺在那个已经开始漂流的教室里,若不是通过各个角色自己的回忆,观者是几乎接触不到这个「鲁滨逊」故事的开头的。故事中的人们探求这个问题的原因,并希望能够回到原来的生活。可是,随着故事地发展,我们能得到的答案却常常是越来越模凌两可:一方面,漂流是由于学生们的能力造成的;另一方面,漂流又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不仅如此,《sonny boy》对两个原因的侧重是不一样的,几乎每一个看似可以被称为原因的后面都会跟上一句「漂流实际上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然后马上又否定了前面提出的原因。这使我们很容易地看到,《sonny boy》并不打算好好讲一个科幻式的故事,观者常常可以看到的是这种科幻原因的缺席,这样对科幻原因的较少关注恰恰说明了科幻的原因不过是一种覆盖而已——一方面,夏目导演企图通过某种科幻的手段完善这个构想出来的世界,另一方面则是夏目所希望表达的掩盖在科幻外皮下的故事的核心;而没有原因(也就是「无可奈何」)便是漂流的原因。

这样的无可奈何的无奈感觉在原来的世界中有其对应物。故事开头,我们便可以看到长良这样的性格形象:第一话开头的长良是一个未长大的孩子,连「学校这边需要抹布」这样的事也需要询问母亲的意见;此外,只要仔细一点,观者一定能在第二话中发现造成长良这样性格的原因——「被抛弃」。在第二话中,长良对受伤的鸟的放弃态度导致了其与希的争吵,希质问长良的那句「因为被别人放弃,就可以放弃别人吗?」道出了长良的家庭状况。在此,我们看到大多数的解读者将故事解读为所谓「存在主义」的生存意义的虚无与生存的选择的原因:这里的长良尽管处在一个「无可奈何」的世界中,但不是一个能够自己作出选择、能够担当起选择的重任的人。这样,将整个漂流的原因解释为人面临的一种意义的虚无状态,将整个故事视为一次寻找问题之答案的旅程,并将最终的答案视为一种「存在主义」式的答案。对前者来说,各解读者常认为这种无意义的境况是一种负面的、应当快点摆脱的病态状态,这与故事本身不符。

首先,尽管故事一开始学生们就开始漂流,但是,片段的回忆却让我们知道,(为了方便下面的行文,我们在此将《sonny boy》中的世界划分为三个世界:在发生漂流之前,存在这样一个世界,我们可以姑且称其为「前世界」;而故事发生的重要地点,我们可以称之为「漂流世界」;在第12话中长良最终来到的地点称为「后世界」)从「前世界」到「漂流世界」的转变并不仅仅是一种病态状态的获得,在故事中,学生们不仅仅获得一大批有用的超能力,而且还能做到很多他/她们在先前的世界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几乎可以将这种转变视为一种「突破」,这是解读者们急于将这种状况视为一种病态而忽略的。

这种解放也有其文化意义上的对应物。回到在漂流开始之前的最后的片段,那时希在楼顶上撕教科书,并邀请长良一起来做这件事。长良拒绝了她,掉头要走,这时,希不无讽刺地说道:「经常有呢,这样的人,一直装作很忙的样子,恰恰是这样的人,才真正无处可去。」长良闻罢也不知是愣住还是有什幺其它考虑,停下了脚步。希发现了长良停下脚步的行动以及其空洞的眼神后,一改此前讽刺的态度,问道,「你其实有想去的地方吧。」长良想要逃开——逃离这个天台;希从快步到长良跟前,拉住他的手:「你想要逃吗」。在这段回忆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规则的破坏者的希的形象。在那段回忆的片段中希还有另外一段话,认为长良之所以在不愿意和她一撕毁教科书是因为害怕老师的责骂。这样的对话和行为之间的对立构成了一种漂流前的叛逆——其本身是对即有规则的打破。这样的希的形象还一直延伸到第一话中。在这里,长良的形象也有所展现。在「前世界」中,长良,就像我在上文中所说的一样,是一个必须要其父母帮其作出决定、选择「方向」的人。于是,在撕毁教课书的场景中,长良既未选择希式的叛逆,也没有选择努力融入学校(也就是「前世界」)的规则中去,而是什幺都不选择。这种不选择本身是对即有世界规则的无奈。

撕毁教科书的比喻还是能力获得的比喻都暗示了这样一种「突破」的姿态;而长良则展现了面对世界的另外一种姿态——逃避。在此,我们可以将故事视为一个普通的青春成长片;但这明显是不足的。

在第二话的开头,当朝风凭借其能力探求这个世界的远方时,除了一个无边无际地大海外,什幺也没有。当然,除了这个漂流岛世界外,还有另外的「平行世界」。总而言之,有无数种可能,这是「无边无际」本身的隐喻。不过,在前六话中,所有学生们都有一个最终的目标,它是被学生们称为「现实」或者是「真实」的世界——其是前六话的圆心,所有行为都是要回到这个所谓「现实」中去。这是所有漂流者在这个漂流世界中所想望的最终目的,这最终的目的为漂流者们提供了一个「方向」,以使得漂流者们不在「无边无际」的世界中迷失。我们可以用游戏作这样一个比喻:一个游戏无论其自由度如何之高,一般来说还是会有一个需要达成的目标,或者需要一个需要达成的成就,这样,在这个游戏中玩家们才会有要做的事情,要走向的方向,并且才能赋予这个事情以意义;如果一个游戏完全没有什幺目标或成就,作为玩家来说当然没有特别的恐惧感,但这个游戏可能会变得非常没意思;而玩家之所以没有恐惧感是因为游戏不过是游戏而已,玩家可以随时更换,再不济玩家也有其现实生活,但在漂流世界中的漂流者不一样,在其中的学生们都必须「无可奈何」地面对这个世界。可是,当第六话中的学生们终于发现他们所谓的希望是不可能,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虚构的时候,希望消失了,就像希在第六话中终究没能抓住希望一样,而没有希望便没有一个要去往的终点。于是,也便没有了「方向」,这便是「无限」的真正意涵,或者说「漂流」的真正意涵。在这里,无意义、无限、无希望和无方向是同一样东西,它们都暗示了这样一种境况:若是人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将要去往的终点,也就没有方向,那幺这个世界便会变得无边无际,而由于没有任何方向,无论去往哪里都没有任何意义。这就是漂流的全部意涵:无限的可能性,以及无限的困惑。

在这里,「无可奈何」、「无限可能」、「无处可去」几乎连为一体,构成了漂流世界。漂流可以说是负面的——因为人在其中面临一种「方向」的消失;但与此同时,漂流也是正面的——因为人获得了无限可能,也解放了自己的力量。事实上,无论说正面还是负面都是一种错误,因为要想做出正面或负面的判断就必须坚持某种「方向」体系;可在第六话后的漂流世界中并没有这样的体系。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在其中的人的生存状况来做出这样一种恰当的描述:在世界中漂流是一种「忧郁」。

二、希望,或者遗忘

在上文中我们谈及,「漂流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而这种没有边界实际上是一种隐喻,其暗示着对规则(也就是界限)的突破的结果。事实上,如果一个世界并没有界限的话,那幺也不可能有既定的规则,但在《sonny boy》中却又着既定的规则,第一到第三话中分别表现了三种不同既定规则,分别为社会契约、私有制和「社会折叠」。这种规则的存在使得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漂流世界」可能并非是一个理想无界限世界的比喻,而是一个原世界的投影。

在第一话中,动画通过希对契约的反抗以及最后的「不信任决议」等等来展现这个世界规则的规定性;在第二话中,无论是私有制还是货币交换都是「前世界」的规则;在第三话中,被幕布所关闭起来的人实际上是躲避世界的人,在日本有类似「宅」和「家里蹲」的对应。这三者都是现代世界构成的方式:不说社会契约和私有制,第三话中的社会折叠通过背景布来使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被主流社会所排除出世界的人变得不可见本身就是现实世界社会状况的一个比喻(除了在动画界中常见的宅形象外,还有诸如性少数、后勤人员等等都是这样的人,现代社会通过将世界折叠起来而将这些人隐藏在一般人的视线之外,由此来再生产这个世界的社会结构)。事实上,夏目通过一些奇怪的比喻尝试让漂流者和观众们得以以一种世界的陌生人的视角去看待世界,也就是说,通过比喻的方式,使得观众和漂流者都稍稍远离了那些被日常所熟悉的结构,并由此认识到这些规则本身不是本质性的,而是一种构建之物(其实也可以说是通过这样的远离来使得人们能够意识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那些意识形态)。

这样对世界陌生化使得每个漂流者都逐渐接近那个不可避免的第六话的结局,我们可以借用尼采的话称之为上帝之死,不过,在这里,可能是为了契合长良被「抛弃」这个状况,夏目选择了「抛弃」这个比喻。在第六话中,所有漂流者们最后的希望都如同希所看到那个光点一样消失,或者说,是如同门口的鸟一样死亡。这对原本相信这个希望的漂流者们来说几乎是悲伤至极的结局,这使得第六话几乎变成了全剧感情的制高点,哪怕没有一点看懂,都会不约而同地发现第六话的悲剧性以及在这之后故事的转向。

在第六话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便是谁杀死了希望?在重新回到「漂流世界」后,拉吉塔尼认为不过是神明抛出了骰子,而他们没有被选到而已。长良的能力是观测者,不过是由于其观测而使得原来不确定的答案确定了而已。可是,在先前我们就说过,被上帝「抛弃」这件事实际上和尼采所谓的「上帝死了」并没有什幺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并没有什幺被选上的人,因为对被抛弃者来说,根本不存在上帝。这种叙事暗示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杀死漂流者的上帝/希望的人本身就是观测者:在第六话刚刚返回「前世界」时,在长良身上有着死去的鸟/希望的羽毛,并且,老师对长良所说的话本身也暗示着一种杀害。当然,在此的杀害很可能不过是一种无动于衷——也就是说,长良没有救起那只挣扎的鸟。这在文化意义上是一种比喻,因为确实是长良造成了希望的死亡,而造成死亡的原因就是「观测」行为,或者更进一步说,长良因为达成了希望而杀害了希望。

这就是希望本身的性质:希望做之所以是希望,就是因为其本身还未实现;而希望的悖论就是在达成希望的一瞬间,所有因为靠近希望而有意义的行为本身变成了无意义。

在第七话中,夏目使用了「颠倒的巴别塔」这个意象来说明一种和长良等人不同的做法,这种做法通过将原本在「天堂」的「希望」放到地下去,而为了隐瞒颠倒这件事,就必须将人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便是守密人,也就是所谓的精英。在这种欺骗下,人们不断盖起巨大的巴别塔——「人类创造的巨大空壳」。只有欺骗才能让在其中的人们感受到其每日每夜不断建造巴别塔这件事是有意义的,就像两颗星所说的,「重要的是你多相信这些无聊的事,这是我们人生的全部」。这种相信和欺骗本身就是一种保护,若是没有这种欺骗,那幺人们很快便会发现「地下发现根本没有希望」这个事实,那时所面临的绝望感将会将其吞噬,就像最终发现那个流星房间的两颗星一样,被「陷阱」吞噬。

除了通过颠倒来保存希望外,《sonny boy》中还有另外几种保存希望的办法,比如,在第十一话中谈及的思乡病就是如此,患上思乡病的人通过将希望置于永远不能到达的过去,由此使得所有达到过去的行为富有意义。无论如何保存希望,都必须相信最终存在一个希望,哪怕戈多永远不会到来,也必须相信戈多在某一天会到来,并不断等待,这便是希望的全部要义。

对长良一行人来说,他/她们已经遭遇了希望的破碎,不可能在使用那种欺骗的手段。如果是这样,那幺他/她们只能最终达到一种堕入深渊的结果,可是,故事所展现的并非如此。为了理解这一点,就必须发觉《sonny boy》所有的对历史的投射。

在「伟大的猴子棒球」(也就是第四话)中,与一些解读者认为这一话讲述的是公平不同,这一话的真正话题在于近代民主和平等的趋势。在讨论猴子棒球时使用的台词并非「公平」而是「平等」:「被棒球近乎残忍的平等所吸引」。夏目在这一话中构建了「天才——平等(平庸)」的二元对立,前者的代表便是学生中的哪位王牌,而后者的代表则是「棒球帽」。在进行棒球比赛的时候,王牌有这样一句台词:「在这个普通人扼杀天才,无知的笨蛋击碎天赋的世界」、「这不是我们应该呆的世界」展现出了这样的对立状况。在猴子棒球的比喻中,同时展现了平等时代的两面性:一方面,平等为更多人带来机会;另一方面,平等在给普通人带来机会的同时,也会不断面临「多数的暴政」的问题,而要想维护平等就必须不断通过诸如法律等技术性手段(由于这个话题内容过多,本处不赘述)来达成。故事通过「世界偏移」这个几乎荒谬的理由来讽刺「多数的暴政」,而这样故事的存在使得《sonny boy》具有了历史的向度。

在「面带笑容的狗」(也就是第八话)中,同样谈论现代以来的变化。在第八话中有一个颇具性暗示的镜头,这个镜头暗示了启蒙运动以来人、自然和科技的关系(其实应该是男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里,所谓掌控万物能力的女孩本身暗示了一种人对自然的征服关系。所谓的能力「M」便是科技,或者说掌控自然的能力,其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自然。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人们对这种掌控自然能力的膜拜便是那个镜头所要表达的东西。可是,这种人类的自信将会面临不可避免的灾难:战争,或者具体点说,「两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整个《sonny boy》中山彦的「狗」的形象本身就是一种讽刺。两次世界大战正是摧毁启蒙运动自信的真正根源,正如鲍曼所认为的,正是现代性的本质要素使得世界大战中的大屠杀成为可能,正是高度的文明导致了这样高度的野蛮。《sonny boy》中还引入了大量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要素,山彦的能力与其息息相关,那个性暗示的镜头本身也是其展现。当然,更进一步的使用在第十话:「自己的内心深处自己也没能意识到」。

通过上面两话的说明,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明白《sonny boy》中确实存在历史性要素,而那些已经知道希望的结局的学生们之所以能够不被吞噬的原因就在于此——遗忘。在第十话中,希有一句关键性的台词:「真的发生了战争吗」,和她同行的女孩也同样感受到了其它学生们根本不知道战争这件事。这里,两个世界构成了一种交叉,在第十话的故事中,常常能够见到这样的反差:在每个人都在说着日常的事,全然遗忘了战争的伤痕时,那个会读心的女学生常常会有一句反差式的台词。这就是遗忘,因为对人类历史来说,如果忘记了战争这回事,失去历史感,而「烦」于一种日常,就会忘记自己已经知道见到的希望的终结这回事。这也是希「再一次」死亡的原因,因为一旦看见战争,见到伤痕,从日常事务之「烦」中脱离出来,便会重新认识到「希望之死」。

当然,这里也存在另一个弗洛伊德式的要素,朝风手握的「枪」本身就是一种隐喻,此处不赘言。

三、最后的断片

希的死亡对长良等人来说便是最大的唤醒,作为希望的象征的希本身的死亡使得长良等人必须直接面对深渊和无尽的世界。

在第11话中,拉吉塔尼归来,他带来了一些故事和去往「后世界」的方法。在其所讲的故事中有一个是说,有一名处在所有人都绝食向神的世界的残忍科学家发明了死亡。所谓「发明死亡」实际上和本作的时间息息相关。在本作上至少出现了两次大时间错位,首先是山彦在「前世界」中年龄小于长良一行人,而在漂流世界中山彦却是生活了两千多年的老前辈,而拥有静止时间能力的瑞穗是晚到的;其次便是出了瑞穗所在的班级外,所有先到的人都已经静止了时间。包括后来的分离后时间会变得不同的现象,都说明了一种线性时间的错位,或者,更准确的说,线性时间几乎是不适用的。这种线性时间的不适用暗含了一种永恒,这是瑞穗能力的另一种说法:所有东西都在不断循环,因此也不需要再次面对线性到来的未来。所谓「死亡」便是与上文类似的一种希望,在此,只有死亡作为一种必将到来的未来,使得整个时间称为一种线性的,有未来的状态(其实死亡在此种情景下有更多的意涵,但是在本作故事中没有体现)。而在发明死亡后,将自己变为死亡物的一瞬间,出现了「欲望的消失与存在的消失」的状况,这与上文一样,是达成未来的结果。

当然,这种死亡的发明还有另外一层的含义,即「历史」的含义。在故事中的科学家实际上是一名「恶魔杀人狂」,他做了许多惨无人道的事情,在卡尔维诺的故事里有着同样的描述:

「现代人是分裂的、残缺的、不完整的、自我敌对;马克思称之为“异化”,弗洛伊德称之为“压抑”,古老的和谐状态丧失了,人们渴望新的完整。这就是我有意置放于故事中的思想—道德核心。」——卡尔维诺

这样的所谓「疯狂科学家」将人本身分裂,将技术化的自己和道德分离,对这个疯狂科学家来说,这需要通过长长的技术链条就可以让在链条上的每个人都不知道最终的目的却依旧能够贯彻某些最高目的,这就是所谓「经历的堆积变得扭曲,失去意义扭曲的空洞,终于死亡」的意涵。这样历史上的对应物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纳粹。在故事中,人与人之间不再直接面对,而是永远隔了一层技术。面对这样的悲剧本身不应该遗忘,特别是就道德层面上来说是如此。

当然,拉吉塔尼最终帮助了长良等人回到了一个类似「前世界」的「后世界」,其实可以想象,这个世界不过是长良先前所观测到的世界中的一个而已。那幺罗盘所指向的方向,便是希的「意志」所指向的方向,它再也不与「神」相关,而是一种坚定的选择所要栖居的世界。

在第十二话中,我们可以再一次看到实现希望的后果:「后世界」的指南针失去方向、校长所说的「你要怎幺把那个东西带出去?」(那个东西便是希望,也就是指南针)以及自我的质疑「漂流是否存在过?」这些无疑都再次印证了希望的悖论,也就是不可带出了悖论。

长良和瑞穗必须面临这样的无意义的实现悖论,在自我质疑和罗盘的狂转中寻求安慰,这便是长良和瑞穗的相互依偎。依偎之后,便是新的意义寻求——一种时间之寻求。不能遗忘,因为过去是线性时间的基础,也是未来的基础。也只有不遗忘那些已经过去的东西,哪怕「看过去时,过去不过是一些不确定的要素......总有一天这些感情也会忘记,然后又重蹈覆辙」,但「只要在漂流的你存在在你身上,就没问题」。这便是最后的勇气的来源,也是一种脆弱的断片。

动画信息

漂流少年
中文名:漂流少年
原 名:Sonny Boy
又 名:サニーボーイ
首 播:2021-07-15(日本)
IMDb:tt14642342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 2022 3楼猫动漫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