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羊肉米线


3楼猫 发布时间:2022-08-28 19:18:23 作者:蒙奇D Language

回不去的故乡,相互扶持的亲人,曾经错过的爱情。

电影一般,但是叫兽易小星那段短片,让我想起了老家的米线。

湖南人叫米粉,云南人叫米线。云南的米线名声在外的是过桥米线,可是我一直不喜欢吃,除了觉得太过寡淡之外,可能更多的原因是我的老家没有吃过桥米线的传统。

故乡是滇东北一个贫穷的地方,叫昭通。记忆中小时候最早吃的早点是油糕饵块,油炸的土豆饼,用涂满酱料的饵块包起来,大概只要三毛钱,是我大多数时候的选择。

如果时间充裕一点,可以坐在小摊上吃上一碗稀豆粉油糕,炸脆的油糕泡在稀豆粉里慢慢变软,冬天吃上一碗烫口的稀豆粉,可以温暖一个早上。

后来终于有钱可以吃上一碗米线了,老家的米线最有特色的是三鲜小锅,剁碎的番茄煮在米线汤里,确实非常鲜。不过,我小时候一直不爱吃番茄,所以三鲜小锅米线不是我的最爱。

大概到了初中的时候,也许是六盘水的羊肉粉传到了昭通,老家也有小店开始卖起了羊肉米线。那会两块五一碗的羊肉米线简直是奢侈品,不敢经常去吃,也没钱经常去吃。

于是攒钱吃一碗羊肉米线,成为了我的日常期待。

吃的时候有固定的程序。先是叫老板多放红油和薄荷。米线端上来的时候铺满了红油,红油上是羊肉片,羊肉上是蒜蓉,再上面是新鲜的薄荷。昭通的羊肉是高原黑山羊,膻味不重,肉质鲜嫩。吃的时候仿佛是在进行一场庄重的仪式,吃完米线、羊肉和薄荷,一定要停下来歇一口气。在汤里倒一点醋,有了淡淡的醋味,羊肉汤会更加好喝。

后来,我可以每天都有钱吃羊肉米线了。可是却高中毕业,到了北京。

在北京四年,从来没有吃到过地道的米线,当然这很可能是因为学校附近确实是没有。所以在快毕业的时候发现王府井开了一家“桥香园”的时候,还是很兴奋,虽然桥香园没有羊肉米线,其他米线味道也很一般。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那家桥香园还在不在。

再后来,我在昆明定居。但在昆明这么多年也没有吃到过好吃的羊肉米线。只有偶尔回到老家,才能吃上一碗记忆中的味道。老家的朋友跟我说,哪里哪里开了更好吃的羊肉米线,但我还是只会去吃吃了十几年的那一家,很庆幸那家叫“十五户”的米线馆还一直开着。虽然现在再去吃,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兴奋了,也再不会喝光米线汤。

但那一碗米线,似乎是少数我能与过去联系上的纽带。似乎只要吃上一碗,就能看见冬天穿得厚厚的去上学的我;看见坐在长凳上吃稀豆粉时呼着白气的我;看见春天从家出去不远的田埂上闲逛的我;看见夏天上学路上瞪着自行车直冒汗的我;看见秋天被大人逼着吃苹果的我(因为我不爱吃水果)。

也许是因为我的童年实在是太普通,没有叛逆,没有早恋,没有担心考不好。最出格的事情也仅仅是放学不回家去网吧玩到天黑,然后没几次就被我爸抓个现行,于是就又变成两点一线的生活。

现在看来,对羊肉米线的执着与对家乡其他食物的执着一样,并不是我吃的那家最好吃,而是只有那家的味道才能勾起我的回忆。哪怕现在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有儿时的兴奋和满足了,我也会一直去吃。五年,十年,直到再也感受不到回忆中的幸福。

所以不是现在的食物不好吃了,而是以前的快乐回不去了。

毕竟那是吃锅贴时掉一个会伤心到哭的时代,是一串小肉串可以吃五分钟的时代,是饵块里包上肉就像过节的时代,是攒钱才能吃上一次羊肉米线的时代。

最爱的麻辣牛肉已经变了味,小时候吃的稀豆粉和麻辣烫小摊已经消失了很久,唯一留下来的只有那一家羊肉米线,只希望你们能多开几年,最好几十年。

等我老了还能吃上一碗的话,我想那时我充满皱纹的脸,也一定会努力舒展开笑出来。

那不是对羊肉米线的留念,而是对再也回不来的童年的眷恋。

动画信息

肆式青春
中文名:肆式青春
原 名:詩季織々
又 名:诗季织织 / Flavors of Youth / しきおりおり
首 播:2018-08-04(日本/中国大陆)
IMDb:tt8176578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 2022 3楼猫动漫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