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透支的可惜之作——《海兽之子》


3楼猫 发布时间:2022-08-30 01:43:07 作者:洗桐人 Language

这是一部非常形而上的动画影片;想表达的哲学思想非常多:天人合一、存在主义、不可知与可知论、生命的实质、人生的意义……影片想要架起生物、海洋、陆地、地球乃至整个宇宙的桥梁,实现宇宙中物质与生命意义上的统一。画面张力与表现力很强,借助了很多表现手法:象征、意识流等,也挪用了看似科学的解释,借助了很多哲学意象(受精、孕育、人与其它生命体的转化与沟通等等)。但本作作为情感与思想的载体,似乎无法承受如此深刻与宏大的哲学主题。 比如安哥拉与老太太哲学家式的深奥对白,我们可以理解这是想要向观众们揭示影片哲学思想的一隅。但是这种说教式、说明文语言式的台词,放在一部要靠剧情去揭示悬念的动画片中就尤显突兀,让人觉得故作高深、拔高主题。女主人公、海和空的诸多行为在观众看来十分缺乏合理的动机与逻辑性。如女主人公在结说:“他们(海和空)为什么要选择我?”作为观众,我也好奇海与空为什么选择了女主人公作为祭典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可能天赋凛异,亲近生命,遗传她妈?)。人物的动机都是埋在他们的心底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观众则难以推测他们这样做、那样做的原因,最终只能选择放弃推理和思考,单纯地追随人物的脚步不再多想地“往下看”。

不仅如此,影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人物情感的处理也充满了问题。可能由于电影篇幅所限,不能像连载的漫画一样细细描摹,许多配角的背景、身世、行为目的交代得多不完整,只能依靠一些镜头和人物的对白加以推断。好一点的像女主母亲,观众还能通过“酗酒(不知道啤酒算不算)”、“关心家人但缺乏合理的情感表达”、“是天才驯兽师”等零星的片段拼凑出一个较为丰满的人物形象。但像安哥拉,这一满口玄奥哲理、像是在帮助主人公的人就如谜一般。他口中的“薇薇”(我没记错的话)是谁?他为什么要帮助主角们?我们只能在他说出“暗物质”与生命哲理后慨叹一句“大师,我悟了。”

剧中人物与物象太富有象征性,很多角色其实代表的是一种思想、一群人的态度。这种过于艺术化的处理,就使得剧中的人物在成为象征符号的同时,失去了人这一个体所应有的正常情感表达。海和空这两个“海兽之子”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如精灵一般,超脱世俗,性情与身体都融于自然、依于自然,身负使命,充满谜团。“鬼火”,“祭典”,“陨石”,这些事物充满了神秘色彩与仪式感。这种人物的构建,物象的铺陈,是诗意的,美学的,哲学的。但也晦涩的、抽象的、去逻辑化的,势必会给观众对剧情、人物和设定的理解带来挑战。

如果说理解《信条》的难是逻辑与思维、理性分析层面的难,像是在做一道题干琐碎复杂的数学题;那么理解《海兽之子》的难便是情感与哲思、感性解读层面的难,像是在做一篇文笔优美但不知所云的散文的阅读理解。我觉得“不要理解它,去感受它”这句话更适合描述多数观众对《海兽之子》的观影体验。影片中绚烂的画面、精彩的音乐为多数人带来了试听上的享受。在大量视觉信息的包裹之下,观众似乎感受到了壮观祭典所传达出的生命真谛,又似乎懵在了一幕幕缤纷的、超现实主义的画面前。《海兽之子》所呈现的画面,更近似于博物馆中的画作,能够让你有所触动,但你很难将这种触动放大化,作具体的解释。

不少影评都着力于具体分析与解读影片里的哲学意象与哲学思想,以此来证明影片思想立意的深刻性。但我想说的是,动画电影不是一集一集的长篇动画,也不是狭义上的真人电影,它有着它所能承载的信息量的范围。当一位野心很大但能力不足的导演,想要把可以被无限讨论下去的哲学论题硬生生塞入一部篇幅有限的动画电影时,便注定是力不能支的;这只会透支一部影片的表现力,使精美的画面沦为了思想内核的牺牲品,让本应自然生动的人物对白成为了影片主题的附庸品。

感动观众不能仅依靠画面和声效(虽然我觉得这次久石让的表现,其实并未达到他为宫崎骏的动画配乐的水准),让观众理解剧情也不能仅依靠注释般的生硬对白。先把最基本的故事讲好,才有扩大格局、引人深思的可能性;不要可惜了精良的动画制作。

动画信息

海兽之子
中文名:海兽之子
原 名:海獣の子供
又 名:Children of the Sea
首 播:2020-11-20(中国大陆) / 2019-06-07(日本)
IMDb:tt9850064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 2022 3楼猫动漫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