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再看《小飞龙》


3楼猫 发布时间:2022-09-14 23:01:38 作者:Matrix Language

注:本文最早发表于本人的新浪博客,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07d64e0100h6d8.html


     《小飞龙》几乎是我童年记忆中最古老的动画片之一。在80后开始集体怀旧的今天,得益于互联网的发达,我也不由自主地寻觅出《小飞龙》来重新回味多年前的时光。没有想到的是,这部1972年出版的动画片要比我的年龄还要大上13岁。陌生又熟悉的画面和声音将尘封的记忆一点一点地打开,大西洋、海豚,还有一个浑身裸露、上身不穿衣服的萝莉美人鱼,以及以各种奇怪和恐怖的方式被杀死的或正或邪的人物,显然,这部动画片真的是很黄很暴力。

    动画片《小飞龙》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5000多年的前的大西洋上有一块叫做“亚特兰蒂斯”的大陆和文明。某天,亚特兰蒂斯大陆神秘地沉没在了大西洋中。亚特兰蒂斯人托顿族最后的后代被托付给了白海豚露卡,露卡将这个小男孩送到了一个日本小渔村附近悬崖下的山洞里。小男孩被一个渔夫发现并收养。13年后,这个小男孩长成少年,被起名为“阿钟”,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自己的身世,并遭到毁灭托顿族的波顿族的追杀。阿钟历经千难万险,在露卡等众海豚和其他海洋生物的帮助之下,最后杀回大西洋亚特兰蒂斯的旧址,打败了波顿族。

    经过一番回忆和推算,我最早看到这部动画片可能是1990年左右,一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各个省级或市级的电视台仍然有播放,至今差不多有二十年的时间。对于二十年前看过的这部动画片,大部分内容我都已经很模糊了。印象里阿钟经常在与敌人搏斗的时候抽出一把散发着红光的短剑冲向敌人,口中大喊:“飞龙神剑,大放光芒!”似乎很多武侠片中的人物在使出什么绝招之前都要扯嗓子喊出绝招的名字,生怕敌人不知道自己用的什么招术,连黄飞鸿用佛山无影脚的时候也是如此。怪不得《武林外传》中有一集就恶搞了这个情节:“排山倒海”——“以后出招之前不用先喊”。而且阿钟的那把“飞龙神剑”看起来怎么都不像“剑”,即使离“短剑”的差距都很大,跟古罗马军团使用的西班牙双刃短剑相比,“飞龙神剑”最多只能算一把匕首,或者水果刀之类。只是这把飞龙牌水果刀的威力实在强大,可谓人挡杀人,魔挡杀魔,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现在看来,这把飞龙神剑作为一个神器实在太寒酸,起码应该再长一些。估计被设计成这样,是因为阿钟在婴儿时候就被托付给白海豚露卡,太长的剑没法跟那么小的婴儿放在一起。

    除了阿钟的飞龙神剑以外,还有两个地方是我即使时隔多年之后仍然记忆犹新的:

    一个是这部动画片的片头曲和片头画面。《小飞龙》片头曲的调子,二十年后我仍然能清晰完整地哼唱出来。而片头画面,记得先是一个镜头,倾斜的海面,海鸥飞翔其上,阿钟骑着一只漂亮的白海豚,在鼓动性很强的音乐声中勇往直前。多年之后,我想到了一个能概括那一场面的词:乘风破浪。

    另一个则是整部动画片中最经典的一个形象。每当阿钟一行到达什么地区,就有几只粉红色的水母伸出长长的触手敲打海底的礁石,并且以一个女性的声音说:“阿钟~来了~,阿钟~来了~。”

    这也是几乎所有看过《小飞龙》的孩子记忆中对《小飞龙》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现在想想,为什么会对片头曲和那个粉红色的水母印象最深,大概是因为这两样东西是每集都会出现的,尤其那个水母和诡异的声音,简直就是《小飞龙》的标志。那些水母随着潮水一起缓慢地摇动,悠闲得仿佛我们一去不返的童年。

 

    可惜的是,现在能在互联网上看到的《小飞龙》已经不是当年的国语配音版本。现在互联网上的中国台湾配音版《小飞龙》被译作《海王子》,阿钟在片中叫做“海王子”,托顿族叫做“托里顿族”,波顿族叫做“普西顿族”,美人鱼妮妮叫做“碧碧”等不一而足。当年《小飞龙》中的粉红色水母念叨的那个“阿钟~来了,阿钟~来了”要比现在这个版本的更妖气更诡异。虽然当年的版本其实也是中国台湾配音的,而且不同的翻译人物也能对的上号,但是总觉得和当年的感觉有些不同,颇为遗憾。

    最闹心的就是那个“飞龙神剑”不知道怎么被翻译成了“奥利汉”短剑。我早就习惯了阿钟抽出飞龙神剑冲向敌人大喊“飞龙神剑,大放光芒”了,现在的海王子总是抽出短剑大喊“奥利汉——”。我一不留神听成了“奥利奥——”,我心里一惊,我怎么不记得当初阿钟在战斗之前还要吃个饼干的?不知道的还以为阿钟面对波顿族的怪兽,眉头一皱,放低身姿,甩手打出一发暗器,奥利奥奶油夹心巧克力饼干,怪兽应声倒地,海王子拿出一包奥利奥饼干,对着镜头说:“奥利奥,海王子的选择!”——这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广告植入版的《小飞龙》么?

    不知道在哪还能看到当年国语配音版的《小飞龙》,大概它的录像带已经画质不清了吧,说不定就在某个小地方电视台的资料库里,慢慢地烂掉……

 

    当年只能将《小飞龙》理解为一个复仇的故事,而且这部动画片小的时候看着总有一种恐怖的感觉,正义的一方总要有几个人物悲惨的死去,而邪恶的一方则通常死得很恐怖。尤其是幽灵船上的吸血鬼那一集,绝对给我的童年留下了用云南白药也无法弥补的心灵创伤。无论是那艘客船上的人因为听了吸血鬼的歌声而像木偶一般地搭上通板自动走入幽灵船被吸血鬼吸血杀死,还是最后丑陋的老太婆到吸血鬼真身再到丑陋老太婆的变身,都给我吓得够呛。长期以来每次想到这段都感觉很吓人,越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越是如此,而且使我对老太太都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阴影……

    大概是因为表现海底,所以《小飞龙》画面环境的光度总是比较暗。不知道是为了简化动画制作的步骤还是为了凸显这部动画片肃杀的气氛,我们通常印象里生机勃勃、长满各种珊瑚、海藻的海底世界在《小飞龙》中显得非常荒凉,大部分海底都只有泥沙和石头,珊瑚、海藻、贝类、甲壳类等海底的生物只在需要的时候才会出现,不知道《小飞龙》的漫画原作者手冢治虫的漫画原作里是不是也是这样描绘海底世界的。

    今天再看《小飞龙》的结局,觉得有一丝意犹未尽之感,而且颇有些哲学和宿命的味道,这绝对是当年10岁之前的我难以理解的。阿钟在群鱼的助攻之下攻入波顿族的神殿,在普西顿神像之下的海底之城揭开了秘密。我参考其他资料,再次整理了一下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在五千多年前的亚特兰蒂斯大陆,托顿族是亚特兰蒂斯大陆文明的统治民族,他们建造了带有神力或者说巨大能量的普西顿神像,并且以杀死亚特兰蒂斯大陆上的另一个民族波顿族作为给神像的祭祀品。波顿族不断反抗托顿族的统治,并利用普西顿神像的巨大能量发动了大规模的海底地震和火山爆发,使亚特兰蒂斯大陆沉入海底,摧毁了托顿族建立的亚特兰蒂斯文明。虽然这个时候托顿族已经又打造出了可以与普西顿神像抗衡的另一个神器,飞龙神剑,但是为时已晚。亚特兰蒂斯大陆已经沉没,托顿族的后裔不断遭到波顿族的追杀。波顿族以普西顿神像的神力为能量来源,或者说以其为太阳,在海底的城市生活,并以这种神力将很多动物或者人类变为为波顿族效劳的怪物。五千多年来,残存的托顿族一直与波顿族进行不断的战斗,最后一场大规模的战斗发生在阿钟所处时代的一百多年前。从阿钟所处时代的船只和工具看,应该是20世纪中期以后。那么最后一场大规模的托顿族和波顿族的战争就发生在19世纪前半叶左右。大战之后,阿钟的父母将托顿族最后的男性后裔阿钟和飞龙神剑托付给白海豚露卡。13年后,阿钟摧毁了波顿族能量的来源普西顿神像,也就毁灭了整个波顿族。但是波顿族原先也是个被托顿族压迫的民族而已,反抗托顿族的统治也是为了自身民族的解放。这样以来,似乎阿钟复仇的正义性在大的背景下就显得不是那么明显了,整个故事就成了冤冤相报何时了的一环。据说漫画版的最后,阿钟就是对这个无法区分正义与邪恶的结局感到挣扎,最后郁郁回到那个日本的小渔村。而动画版的最后,阿钟和妮妮,与白海豚露卡等众海豚一起“踏上新的旅行”,估计就是周游世界去了吧。

 

    但是动画片中有两个硬伤不知道如何解释。从片中人类的现代化船只和拥有的枪支来看,《小飞龙》中故事发生的年代应该就是20世纪60或70年代,也就是动画创作的年代。那么在这样的年代,托顿族和波顿族在海洋中的战争,人类却一点没有察觉?全人类遍布各大洋的海军军舰、潜艇以及各国科学家对海洋里出的这么大的乱子都没有反应?动不动就聚集那么大个头的𩽾𩾌、锯鳐、鲨鱼群,恐龙袭击人类的运输货轮,在南美洲麦哲伦海峡还长期存在一个那么大个头的金属巨人,阿根廷空军和智利空军也看不到么?人类政府会允许这么一个有如此巨大能力的势力存在在海洋中么?另外,阿钟能听懂露卡的话,露卡说自己是“会说话的海豚”,也就是说露卡是一只“会说人话”的海豚。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发现海里的各种生物,大到各种鱼类小到寄居蟹都会跟阿钟说话!它们都说日语吗?

 
 
    动画片中的白海豚露卡也是很多看过《小飞龙》的孩子比较喜欢的角色。它在整部动画片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它究竟是什么物种呢?

    其他几只海豚可以被认为就是普通种类的海豚,但是露卡却不是,露卡是一只白海豚。至少是一只看起来是白色的海洋哺乳类鲸目的动物。类似这种的动物有两种,一种是白鲸,英文名为“Beluga Whale”,拉丁文学名为“Delphinapterus leucas”;另一种则是中华白海豚,英文名为“Indo-Pacific hump-backed dolphin”,拉丁文学名为“Sousa chinensis”。二者都属于鲸目的动物,但是白鲸属于一角鲸科、白鲸属,中华白海豚是海豚科、驼背豚属。从外形上看,这二者都与露卡的外形有着一定的区别。白鲸的身形一般要比普通海豚大,这个符合露卡的特征,但是白鲸的额头上有很明显的隆起,这点露卡没有。中华白海豚和露卡一样有着更近似纺锤体鱼形的头部,但是露卡的嘴没有中华白海豚那么尖。可以说露卡是一只普通海豚的外形,白鲸或中华白海豚的颜色,或者说露卡是一只白化了的普通海豚?这似乎又特殊了点,所以我觉得还是将露卡归类为中华白海豚比较恰当。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白鲸与《小飞龙》中第19集“复活的白鲸”一集中的“白鲸”不是同一种动物,真正的白鲸是长不了动画片那么大的,也没有那么凶猛。动画片里的那个“白鲸”在外型上看,应该是一只白色的抹香鲸。

    露卡的额头上有一个金色的月牙形标志,背鳍上也有金色的镶边,很明显现实世界中的海豚是不会具有这些特征的。甚至露卡的眼睛上有很明显的眼睫毛,这也是海豚不可能具有的特征。这一点就是在描绘露卡女性化的倾向。

    有人说美人鱼妮妮的形象很美,但是在性格上,妮妮在相当长的剧集里都是一个刁蛮的小女孩。懒惰,自私,任性,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完全是被溺爱养大的孩子。但是露卡在各个方面就都很完美。我不知道海豚的审美观是怎样的,但是卢露卡的形象看起来干净、纯洁、美丽、大方、高贵。它没有妮妮的性格缺陷,甚至阿钟也有仅凭一时冲动而做的事情,但是露卡却永远那么冷静、谨慎、沉着。它不仅经验丰富,处处保护着阿钟,指引着阿钟,而且勇敢,在危险时能够独当一面、挺身而出、甘于奉献。可以说,露卡这个形象基本集合了大部分女性的优点,如果是个人的话,绝对是淑女般的形象,或者是个完美的贤内助。但是在《小飞龙》中,阿钟只有养父“爷爷”而没有母亲,因而可以认为,露卡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阿钟的母亲和老师的角色。

    顺便再提一句那个美人鱼妮妮。动画片里也说了,托顿族的女人下半身不是鱼,而是和人类一样的双脚,但是为什么作为托顿族最后女性后裔的妮妮却是鱼形的下半身呢?据说这点在漫画版的《小飞龙》中有表现,托顿族的女人,年幼时是鱼形下半身,逐渐长大之后就蜕变为双腿了。因为动画片篇幅有限,就省略了这一点。

 

    《小飞龙》其实也反应了日本人的海洋情结和崇拜欧美的西方文明情结。

    众所周知日本是个岛国,所以拍出一部动画片有关海洋和包括大量的海洋生物就是再正常不过了。各种海怪更是显示出了日本人对海洋又爱又怕的心理。比如第1集就出场的那个怪物,看起来就是“哥斯拉”的翻版。日本这个民族比较奇怪,像西方的很多岛国或者临海国民族,在漫长的历史环境中逐渐形成了海洋民族,有着较为先进的航海技术和航海的历史,热衷于对外探索。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比较先进的航海技术,并且有着悠久的航海历史,但是却因为大陆的文明特征而没有形成海洋民族。日本是个岛国,虽然因为靠海吃海所以航海较早,但是却像一个大陆文明一样闭关自守。或许只有这一点还显示着日本人海洋性的好奇心,那就是1853年美国佩里舰队打破日本闭关锁国的政策之后,两个普通的日本人偷偷溜上了佩里的军舰,说想跟着舰队一起去美国看看,看看是什么样的国家,究竟怎么样的强大,能打败自己的国家日本。

    同时,日本又是一个历史文化相对缺乏的国家,宏观上它被认为是中国儒家文明圈的一部分。自己的历史又不那么悠久,虽然“传说”有2600多年的历史,但是直到公元前3世纪中国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日本都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石器时代。近代之前日本一直师从中国,近代开始师从欧美,对西方文明羡慕有加。那么既然自己的历史拍不出什么,中国不是海洋民族没什么可拍的,而且现在也不学中国了,那么就只好拍欧美的。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日本动画片中大量其他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元素的出现。《天空战记》就是以古印度文化为背景,《圣斗士》更是集合了中西方众多元素,并以古希腊文化为主要背景,《小飞龙》则干脆追溯到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叙述过的那个亚特兰蒂斯大陆,小飞龙的父母也是一副古希腊人打扮的模样。日本人早已习惯了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别人的故事。如果我们再联系到妮妮呢?阿钟的头发的颜色很特殊,是绿色的,这或许暗示着他特殊的种族。但是在片中,阿钟却俨然一个日本少年的形象。而妮妮则明显带有西方人外貌的特征,较白皙的皮肤,生活在寒冷的北方(欧美的高纬度),以及黄颜色的头发,一头金黄色的头发,这就是最明显的西方人的特征。我们都知道,阿钟是托顿族最后的男性后裔,妮妮是托顿族最后的女性后裔,片子中不止一次暗示过,阿钟和妮妮“有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为托顿族繁衍后代。本为亚特兰蒂斯人的阿钟有着一个日本少年的形象,而妮妮又是一副欧美白人女孩的形象,二者最后要繁衍后代。如果我们再联系日本的历史上,明治维新时期,疯狂学习西方文明到极端的日本,曾经有“引进西方女性通婚”以改良日本民族品种的呼声,那么恐怕《小飞龙》中对二者形象的设定就有了历史的原因了。这或许是潜意识里表达了自己一直想要脱亚入欧的愿望。

    再看飞龙神剑与托顿族、波顿族的恩怨。有人说飞龙神剑可能代表了核武器,那么再参考《小飞龙》出版的年代,20世纪70年代的冷战背景,全世界都处于核战争的阴影之下。海魔女曾多次说过阿钟,你根本不知道飞龙神剑究竟具有怎样的威力。这几乎就是在说人类自己,一旦核大战爆发则万劫不复。冷战中东西方两大势力的对垒也确实像托顿族和波顿族的矛盾一样很难分出谁是正义谁是邪恶。当然,之所以日本人似乎对核武器的威力认识程度较深,是因为他们曾经尝过核武器的威力——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疯狂入侵他国并且拒绝投降,率先尝到了人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科学技术成果。

    而不知道为什么,我又联想出这样一层意味。《小飞龙》又是否隐含着日本队西方存在的某种试图报复的情结或者愿望?比如,阿钟所在的日本小渔村,自然就是濒临太平洋的日本,是亚洲和东方;波顿族所在的地区是大西洋,是西方文明,波顿族遍布各大洋的怪物和爪牙,就象征着欧美历史上各个殖民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所拥有的一系列大洋舰队,比如美国太平洋舰队、英国大西洋舰队等等。正是这些舰队在近代叩开了日本封建社会的大门。托顿族的阿钟从太平洋一路反攻回波顿族的大西洋,这莫不是象征日本对西方入侵的“逆袭”?

    即使完全掉转一个角度,我们将托顿族比作西方文明,把波顿族比作日本,也一样能够成立。我们也都知道,根据《小飞龙》的结局,普西顿神像实际上是托顿族建造的,然后用此压迫波顿族。波顿族再利用普西顿神像摧毁了托顿族,托顿族阿钟再利用更具有杀伤力的飞龙神剑毁灭了波顿族。这与历史又是多么的相似?我们也都知道,近代以来人类的武器、工具、制度、观念、精神(普西顿神像?)都是西方文明(托顿族)发明和创造的,西方用此来在全球进行殖民统治,压迫其他民族,包括日本(波顿族),但是当日本学习了西方文明的成果近代化之后(波顿族利用普西顿神像),就开始了对西方的反攻并侵略其他国家。那么这个所谓的被波顿族利用托顿族建造的普西顿神像摧毁了亚特兰蒂斯是不是就象征了二战中的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这不也是日本学习了西方文明之后武装起来再攻击西方么?但是最后又被西方打败,还扔了两颗原子弹(飞龙神剑?)。而日本也可能觉得自己反攻西方的行为是无可非议的,因为日本觉得自己就是长期以来一直被托顿族压迫的波顿族……或许作者本人并没有想过这么多吧,但是也或许它是作为一种民族集体的潜意识而存在于作者脑海中的。

 

    二十年过去了,二十年之后我再看《小飞龙》,心中感慨万千。二十年前,片中的阿钟是十三四岁的年龄,二十年后片中的阿钟还是那样的十三四岁,而当年看动画片的我们却已经是奔三十去的人,也老了容颜。二十年前,我们像每一个当时的小男孩一样希望拥有一把阿钟那样泛着红光的飞龙神剑,二十年后,我们或许对泛着红光的百元大钞更有兴趣。二十年前,我并不能完全看懂《小飞龙》但每次看它却很快乐,二十年后,我完全能看懂《小飞龙》还能写出影评但我的生活却不快乐。二十年前,我曾经因为《小飞龙》一些丑陋的鬼怪而不敢看它,二十年之后却千方百计地找这个动画片回来看,觉得自己甚是可笑。或许是这二十年的成长,让我们逐渐走开了当年看《小飞龙》的自己,逐渐陌生了当年看《小飞龙》的自己,让我们逐渐脱离了当年《小飞龙》中那样一个有美人鱼、有会说话的海豚的虚幻世界,让我们认识到了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丑恶的人、丑陋的事件,社会上的人远比海魔女、鲨鱼司令和吸血鬼更丑陋更可怕。二十年,让我们不再相信世界上会有美人鱼和会说话的海豚,丧失了童心和天真,一点一点变成了波顿族的爪牙、鹰犬,或者成为普西顿神像那样的傀儡,直到最后只剩这么一具空虚腐烂的躯壳,或在某天偶然看见《小飞龙》的时候麻木不仁,或在某天偶然看见《小飞龙》的时候被瞬间摧毁。

    二十年过去了,看完了这27集动画片《小飞龙》的我在电脑屏幕前感慨不断,唏嘘不已。脑海中怀想着《小飞龙》中自由的碧海蓝天,与那碧海蓝天一样自由却一去不返的童年;怀想着粉红色的水母敲打着礁石说的“阿钟~来了”,怀想着白海豚露卡带着少年的阿钟在天海之间划出的那道优美的弧线,那飞翔一般奔腾的一跃……

动画信息

小飞龙
中文名:小飞龙
原 名:海のトリトン
又 名:海之子 / 海王子 / Triton of the Sea / Umi no Triton
首 播:1979-07-14(日本)
IMDb:tt0189171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 2022 3楼猫动漫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