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罪】里莫名其妙的引文及其它


3楼猫 发布时间:2022-09-01 02:02:00 作者:夏言 Language

事先声明,我看攻壳的顺序是:S.A.C,S.A.C.2nd GIG,2.0(直接越过95剧场),无罪。因而对于S.A.C.版的故事设定和人物设定有先入为主的喜好。
其次,看【无罪】时有两点引起了我的疑问甚至反感:
1.大程度复杂化的动作使九课的人像新手一样拖泥带水,用动画里常出现的话说就是“空隙太多了”。而更加生动多彩的背景,除了喧宾夺主以外,也将整个阴霾的气氛大大破坏。不得不说,过于追求技巧和逼真反而弄巧成拙。朱光潜引康德说审美对象和现实一定要有距离,否则就不会产生审美感动,在这里正可以说明状况。
2.在动画作品中加入文化因素固然不错,但就如聪明的引用可以成为点睛之笔,名言的堆积只能成为拙劣的高考作文一样,【无罪】中除了片头的那段文字,借人物之口说出来的话大部分只能解释成故作高深。(虽然这也是日本人常见的趣味,可以参见《柯南》“赤壁”系列TV。)一方面,文艺腔显然不符合九课一贯的作风和职业的定位;另一方面,毫无意义和深度的引用只是北朝那种“言食则糊口,道钱则孔方”的现代版,读书人看来肤浅,不读书人看来莫名其妙。我甚至曾深深怀疑押井桑或士郎桑江郎才尽,想不出引人入胜的政治斗争或社会故事,只能扯一把文艺的布遮羞,得过且过。
但是后来,我稍微查了一下,【无罪】产生在2004年。这是一个什么年份呢?这一年,老谋子拍了《十面埋伏》和《英雄》,陈凯歌拍了《无极》。于是我想起来了,那是东方国家在《百年孤独》的启发下学会用本国的“文化”(“文化”是个别概念,区别于“文明”的共性概念)去跟欧美争席发展到高潮的时期。我不懂日本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不过这种世界范围内的东方主义大潮,即使不席卷也要濡湿一下同是东方国家的日本,况且它本来就是努力学习的好学生。这下子,连片中大量出现的很文艺片的祭典和面具、和歌、和服都穿起来了。
虽然这样子就得出结论是很仓促的,但是既然是讨论也就以简单明了为优先。关于片中同时存在的两种倾向的痕迹,我想大概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在向梦工厂看齐的惯性中,由于东方主义而急转身造成的奇点;另一种是两条腿走路以求殊途同归,结果造成了劈叉。无论如何,这种奇怪的“中间路线”最终导致的并不是“调和”而是“违和”,这就是我对于【无罪】的观感。
我顺便又联想起来早它两年产生的《Cowboy Bebob》的剧场版,大场面什么的也是一样的“违和感”。而最近的《青い文学》系列,则似乎做了分开的处理,即《人间失格》和《心》追求日本的况味,而《地狱变》则完全追求大场面的豪华。想来日本的文化本身就是精细的,与欧美大片的气场,分则两美,合则两伤。

动画信息

攻壳机动队2:无罪
中文名:攻壳机动队2:无罪
原 名:攻殻機動隊2 イノセンス
又 名:Ghost in the Shell 2: Innocence
首 播:2004-03-06(日本) / 2004-05-20(戛纳电影节)
IMDb:tt0347246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 2022 3楼猫动漫 站点地图 广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