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騎兵系列 Review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7-28 11:52:23 作者:惡魔的步調 Language



高橋良輔(1943),動畫監督、腳本家、演出家、以及製作人。筆名有“高橋和十八”、“山口和十八”、“奇數和十八”等。明治大學文學系中途退學、大阪藝術大學人物造型專業教授、倉敷藝術科學大學非專職講師、以及日本動畫創作者協會(JAniCA)會員。被譽為現實系機器人動畫達人的高橋良輔,而他的代表作就是此“裝甲騎兵系列”。

文學系出身的高橋良輔,他的作品雖多為戰爭題材,但主題的濃重與敘述手法的嫻熟卻相當文學質感,比如說《旗幟》(Flag,2006)中由宗教和戰爭言及的希望主題與特異的POV視角陳述,再比如《裝甲騎兵》(裝甲騎兵ボトムズ,1983)TVA本篇,一部太空歌劇背景下關於愛、戰爭與命運的個人史詩,故事分為四個篇章——其實這看起來就很像四幕戲劇的感覺,場景選取的也一如傾向於空間侷限性佈局的簡單舞臺設置(城市、叢林、太空船與舊戰場、以及沙漠與古城);TVA第二篇章“古孟篇”最後一話(ep27)的標題甚至採用了一個戲劇專屬名詞——“暗轉”:這個詞在戲劇中指的是當戲劇演至某一場或某一幕中間(或場與場之間不閉幕)時,用突暗或漸暗的燈光處理來表示時間的變化、中斷,或者同時迅速切換佈景,以表示地點的變動,多用於替代劇情發展的某些過程;不算第28話的總集編回顧集,故事就此跨入“桑薩篇”,或者說“桑薩篇”前奏,至此,高橋對整個故事起承轉合的鋪陳、那種清晰的脈絡感也一早昭昭若揭,之後“古因度篇”的劇情回攏也便多少意料之中。

正是高橋對故事走向的平穩把握,可以說“現實系”的感覺有多伴歸功於此,且並非如一般人所想的下意識覺得應該歸功於機設或世界觀設定。“裝甲騎兵系列”的世界觀,如不少人表示,反倒有點神棍感覺,多少會讓人想起近年來的經典科幻劇集《Battlestar Galactica》,同樣都可以冠之“現實系太空歌劇”——當然,前者其實更像是《Caprica》那樣“太空歌劇背景下的局部故事”(BSG的衍生劇Caprica描述的是困擾當今世界三大主要政治問題——社團主義、移民問題和安全問題——的現狀,這其中多少與裝甲騎兵的主題意外重合,特別是祕密結社)——二者多少還都不那麼顯山露水地受了點《星球大戰》的影響、裝甲騎兵更受了不少《2001太空漫遊》、《沙丘》等科幻史詩名作的影響,它們都是以人為目的的故事,它們的世界觀都不算繁雜,摻雜了政治與宗教(兩大聯邦與祕密結社)、追與逃的主題,復仇、戰爭以及涉及了SF不該涉及的“神的話題”——縱然所謂“神”的介入,在我看來其實並不違和,而是淡裝濃抹地添一筆神祕感,那冥冥中之手,倒因此更加吸引人;並且有一點也應該事先具備這樣的意識,SF中所謂的“神”的合理性,作品到最後總是會多少給出合理解釋,正如阿瑟·C·克拉克第三定律:任何足夠先進的技術看上去都會像是魔法(Any sufficiently advanced technology is indistinguishable from magic),按照這個角度去理解就行了,因此不需太過執意。

雖然是部關於人的作品,但《裝甲騎兵》不似富野由悠季“高達系列”的群像式描寫(不僅是人,更是機型),相對而言,《裝甲騎兵》主要著重於寫了三個完美戰士的命運,或者放大來看,寫的只是齊裡古一人的史詩;而且高橋對於角色驅動與事件驅動的調配做到相當和諧的程度,對編年史有特殊嗜好的高達則顯然更重於事件驅動來調理故事,而凡人都不過是滄海一粟。這就成了“裝甲騎兵系列”與“高達系列”最大的不同點:高達進行商業量販的是華麗的機型和激戰場面,而裝甲騎兵的賣點更多的卻是人物情感(愛與友情)的進展——這幾乎是不可複製性的,甚至很難玩出新花樣。這樣的差異從而導致了日後兩個“蘿蔔文化”代表系列的不同走向——高達,TVA、OVA、劇場百花齊放,正史野史外傳一堆;裝甲騎兵則在TVA之後更重於OVA市場,偶有再編集劇場版上映,此外,最重要的一點特徵:作品多是圍繞TVA正篇主角齊裡古展開。

但“去齊裡古化運動”自《榮耀背後》(裝甲騎兵ボトムズ 赫奕たる異端,1994)後正如火如荼地展開著,事實上,這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該系列唯一的作品中已經將齊裡古置於了某種配角的地位,而在最新的《幻影篇》(裝甲騎兵ボトムズ 幻影篇,2010)中齊裡古更是劇情過了三分之一才在桑薩登場,正如劇中所描述的,在老眼昏花的蘇菲手下打雜了幾個月都未被認出,好像在說,這樣的傳奇也該是被淡忘的時候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計劃中於2011年1月8日推出的依據高橋的小說原作《孤影再臨》(裝甲騎兵ボトムズ 孤影再び)改編的動畫,可能是舊系列的最後光芒綻放;與此同時,即將於今年年底推出的完全不同以往格調的《歐文案件》(裝甲騎兵ボトムズ Case;IRVINE)和《波特姆斯探尋者》(ボトムズファインダー/VOTOMS FINDER),前者由《舞HIME》和《叛逆的魯魯修》的製作團隊製作,明顯地走少女向;而後者則徹底地開始重啟故事開講另一個阿斯特拉金斯銀河平行宇宙的故事,而且看起來顯而易見的少漫風。這捆綁式預告的未來三大企劃,表明了某種新的跡象,一個相當實驗性的手筆,預示了“裝甲騎兵系列”未來的三個觀眾群定位方向取捨或並進:

少女向的蘿蔔愛好者同時也是為了留住更多看過原作動畫的觀眾群、少年向的蘿蔔愛好者同時利用故事(格調)重啟以便帶來全新的觀眾群、以及鐵桿老觀眾群定位。如果並非玩票,而且從 Sunrise Festival 2010 Summer 的海報看來,也難說日升準備大手筆將裝甲騎兵打造成高達式量販模式。福兮禍兮,待日後再觀。以下是系列簡述——




1983- 裝甲騎兵ボトムズ

裝甲騎兵波特姆斯(Armored Trooper Votoms)。52話TVA,包含3話總集編(20、28、40),四篇章:烏度篇(1/13)、古孟篇(14/27)、桑薩篇(28/39)、古因度篇(40/52),1983年4月1日至1984年3月23日播放於TV TOKYO臺。

原作·監督高橋良輔,原案矢立肇——高橋良輔此時其實仍是該團體一把手。瀧澤敏文出任總演出幷包攬了約四分之一分鏡,分鏡擔當中另外比較搶眼的就是池田成;演出眾中加瀨充子、川端蓮司、矢吹愛弓、谷田部勝義等人尤為矚目,高橋良輔本人擔任了三話回顧集總集編的演出。腳本則基本為五武冬史、鳥海盡三、吉川惣司三人包攬,除去由高橋良輔親自撰寫的第4話。

人設兼總作畫監督鹽山紀生設計的男主角齊裡古·丘比(Chirico Cuvie)榮獲動畫雜誌《Animage》舉辦的Anime Grand Prix第六回(1983)男性角色第一名——雖然是第六回,事實上是第一次評這樣的獎,《Cowboy Bebop》的Spike也獲得過此殊榮(第21、22兩屆),最近獲獎的是《銀魂》中的阪田銀時(第32回,2009)。鹽山紀生與機設大河原邦男都參與了高橋良輔多部作品,包括此後的多部OVA,以及此前的《太陽之牙》。

音樂擔當幹裕樹(1949)已於2003年過逝,但之後的OVA《佩爾森檔案》、《幻影篇》等作中雖然由前嶋康明(1964)接替,STAFF中也仍掛著幹裕樹的名字,而由他所作的主題旋律自然是長唱不衰。TVA的主題歌與插入歌均由幹裕樹作·編曲,而高橋良輔負責填詞;八十年代後續的三部OVA以及之後的《幻影篇》等作都延用了TVA的片頭片尾曲(前三部OVA甚至連片頭片尾動畫都未換),《佩爾森檔案》新的片頭片尾曲填詞也由高橋良輔負責——高橋的文學喜好可見一斑。

劇情方面,作為最大謎團的“異能者”直到第三篇章末才被揭示出來,此前毫無明顯徵兆,而這所謂的“天生的完美戰士”(PS,Perfect Soldier),既是本劇最大懸疑,但同時在劇透的情況下,也一樣不打消趣味,反倒會讓人覺得,原來是這樣,原來如此,這樣便可以解釋不少死裡逃生的邏輯了——即便這樣的邏輯在之前其實可以完全忽略。也就是說,故事其實是建立在某種類似文學性的矛盾衝突上,劇情發展平穩緩重,甚至刻意避免太過明顯的高潮,動畫有著極為明顯的階段性分野但同時也有著極強的連續性,而懸疑要素,其實就像告訴你天行者就是西斯大帝一樣。


1985- 裝甲騎兵ボトムズ VOL.I

裝甲騎兵:Vol. I Stories of The A.T.。1985年6月21日發售的第一部總集編,由谷田部勝義擔當構成和演出。故事主線是齊裡古(Chirico,取自希臘字母 "chi" Χ)、菲亞娜(Fyana,取自希臘字母 "phi" Φ;或亦Phantom Lady)、伊普希龍(Ypsilon,取自希臘字母 "upsilon" Υ),三人作為PS(完美戰士)的命運與歷程。

這其中,齊裡古所謂的“天生的PS”身份,其實多半是因為保存在原形質保存裝置中的賢者(Wiseman)的意志作怪的結果,賢者通過古代古因度文明超高度的科技力量干涉著整個阿斯特拉基斯銀河長達三千年的文明,你可以將他看作是臺超級計算機,而這臺電腦在找一個繼承者,也就是齊裡古;從另一方面看,這其實也可以被看作是齊裡古作為異能生存者身份帶來的“好處”。

賢者的設定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無限地帶23》(Bahamut)、以致《黑客帝國》(Matrix)等作的相似設定,而它本身則又可以看作是《與拉瑪相會》的升級版,而且附屬設定多少參考了《2001太空漫遊》。而這其實可以被看作是高橋良輔傳統硬派SF描述傾向(相對於高達系)的證據之一。

本作在TVA的基礎上有了新的背景設定,通過立體聲語音的後期錄製,使其在視聽方面的表現更優於TVA。不過單就TVA中的三個總集編可見一斑,由於動畫本身的場景式連續性,如果未看過TVA原篇的,初接觸者的觀看效果其實並不佳,不作推薦。


1985- 裝甲騎兵ボトムズ VOL.II

裝甲騎兵:VOL.II Highlights from The A.T. Votoms。發售於1985年7月20日,知吹愛弓擔當構成與演出。

本作收錄了代表第三方勢力(祕密結社)的洛其納的回顧總集,以及為洛其納配音的銀河萬丈的各話預告,長版本主題歌與插曲,以及可可娜·哥頓·巴尼拉三人組龍套的名場面等。


1985- ザ·ラストレッドショルダー

《最後的紅肩隊》(The Last Red Shoulder)。發售於1985年8月21日的第1部原創OVA,約53分鐘,並於1986年8月2日於劇場上映。榮獲了第3回日本動畫大賞OVA最優秀獎。日本動畫大賞(日本アニメ大賞)是由五家雜誌共同企劃的一項商業性獎項,於1984年至1990年間共舉辦了7屆,而OVA獎項其實只有5屆,《最後的紅肩隊》是首屆獲獎作品,剩下四部OVA,包括《戰區88》(III 燃える蜃気樓)、《妖獸都市》、《飛越巔峰!》(ep2)、以及《宇宙先鋒》(最終兵器アッシュ)。

監督高橋良輔,腳本吉川惣司。加瀨充子、谷田部勝義擔任分鏡,同時加瀨充子出任演出,而今西隆志則是演出助手。

故事發生於TVA烏度篇(1/13)與古孟篇(14/27)之間,在這個OVA中紅肩隊的始作俑者約蘭·佩爾森少將登場,當然只是走了個過場就掛掉了,但毋庸置疑,他的風頭在OVA系列中絕對配角的風頭大有蓋過齊裡古之勢。

這是個關於復仇的故事,齊裡古與三名前紅肩隊成員與佩爾森的紅肩隊私家軍進行了一番惡鬥後,最後存活的只剩下了齊裡古——最後的紅肩隊。在本作中,伊普希龍首次登場(在時間線上),並與齊裡古首次對決,而在TVA中他們的首次面對面是在古孟的叢林中。

初生的伊普希龍與菲亞娜被描繪成亞當夏娃式存在——基魯加美斯的PS中,先於伊普希龍的素體中,菲亞娜被稱為PS試作1號,其餘兩人一個在祕密結社搶奪過程中死亡,另一個則在輸入程序過程中意外身亡,所以第四素體伊普希龍就成為了PS2號。齊裡古·菲亞娜·伊普希龍三人隱隱約約的三角戀情感糾葛也在此萌發。


1986- ウド編

發售於1986年2月21日,TVA烏度篇(1/13)的總集編,由高橋良輔擔當構成與演出。

故事的起因,百年戰爭末期,不明真相的齊裡古被捲入PS的祕密爭奪戰,並被追殺以及觀察。


1986- クメン編

發售於1986年4月5日,TVA古孟篇(14/27)的總集編,由高橋良輔擔當構成與演出。

故事的繼續,齊裡古·菲亞娜·伊普希龍三人在有“綠色地獄”之稱的古孟的糾葛;時值古孟現代化進程革命新舊矛盾的戰爭,秉承裝甲騎兵整個系列無處不在的“悲劇性基調”,包含了多重的悲劇色彩。


1986- ビッグバトル

大戰(Big Battle)。1986年7月5日發售的第2部原創OVA,約55分鐘。

本作的分鏡和演出由瀧澤敏文擔任,監督為高橋良輔。腳本下河內久登(はままさのり),同樣也是裝甲騎兵外傳小說《青騎士》(青の騎士ベルゼルガ物語,共4卷)的執筆者。

劇情發生在TVA最終話齊裡古和菲亞娜進入冷凍睡眠之前那大約一年間的空白期,同時其實多少也為《榮耀背後》中提及的PS壽命問題埋下了隱約伏筆。故事中巴拉蘭特的PS登場,主題延續OVA第1部復仇的主題,目標仍然也是紅肩隊,不過這一次被狙擊的目標是作為前紅肩隊的齊裡古。

本作中的沙漠之舟可以在《創世機士格亞斯》(創世機士ガイアース,1992)中找到相似設定,在其它作品中可能還可以找到更多,估計多少都是受《星球大戰》的影響。

故事氛圍上其實很像TVA第一部烏度篇,涉及常規比賽(Regular Game)以及實戰(Real Battle)這樣的機甲角鬥競技比賽;可可娜、哥頓、巴尼拉三人組理所當然登場,同樣登場的還包括在古孟篇與古因度篇中與齊裡古並肩作戰的古因度人魯·沙高。

順便提及前述兩個概念:常規比賽(Regular Game),不準使用槍械,只要用肉搏戰讓對手喪失戰鬥能力就算取勝。被禁止的並不侷限於槍械,肉搏戰用的殺傷性武器也不準使用,只能使用AT自帶的徹甲鐵拳(ARM PUNCH);實戰(Real Battle)則是允許使用槍械的角鬥,通常是駕駛員之間的生死對決,場地沒有防護措施,所以觀眾殃及魚池的情況時有發生。


1988- サンサ編

發售於1988年1月23日,TVA桑薩篇(26/39)的總集編,由高橋良輔擔當構成與演出。

故事的轉折,在逃離古孟後,在神祕意志的牽引下前往行星桑薩,紅肩隊的記憶險些讓齊裡古崩潰,最後洛其納的一句,想知道真相就去古因度星,於是最後的篇章開啟。

在本篇章中,“異能者”的概念被提出,但與之後OVA中的“異能生存者”的概念多少還是有點不同。


1988- クエント編

發售於1988年2月20日,TVA古因度篇(40/52)的總集編,由高橋良輔擔當構成與演出。

故事在本篇章回攏長線,關於祕密結社與賢者製造的陰謀論、控制論在此收場。齊裡古的情緒轉變與之前第三篇章一樣,可以說有點讓人難以接受(相比較前兩篇章冷靜有佳的撲克臉齊裡古),但縱觀全局又是合情合理,不過突兀的描寫多少還是顯得不夠完美。


1988- レッドショルダードキュメント 野望のルーツ

紅肩隊檔案:野心的根源(Red Shoulder Document: The Roots of Ambition)。1988年3月19日發售的第3部OVA作品,約56分鐘,在時間線上是發生在最早的故事:在一場殺戮式的面試中齊裡古被紅肩隊招募,並與《最後的紅肩隊》中出現過的三位同伴發生內鬥、後交好。

本作監督高橋良輔,腳本吉川惣司,分鏡瀧澤敏文,演出今西隆志。

在此,“異能生存者”的概念被第一次提出:在生命體中,存在著與其他個體相比具備超群生存率的個體,我將這種個體命名為異能生存體,遺傳率250億分之一。(約蘭·佩爾森)

追溯TVA前作“異能者”的連續性(Retroactive continuity,簡稱retcon,為了保持設定統一在漫畫或一些劇集、動畫以及電影續集中貫用的手段),兩者概念可以說不近等同;TVA中的“異能者”相當於3000年前之於“PS”相當存在或者“PS”之於三十年後“次世代戰士”那樣存在在的被創造出來的身體機能大大優於正常人類的新人類,而“異能生存者”更像是一種“幸運機率”的具象化個體表現。事實上,由動畫來看,這樣的表現可能還有點過頭(神棍)的感覺。

這應該是裝甲騎兵系列戲劇性韻味最強的作品,最後閱兵式場景上帶來的佩爾森的心境震動(之前他開他射殺了齊裡古,但子彈卻緊擦著心臟而過,齊裡古死而復活一週後便去參加了第三次桑薩攻略戰——16歲加入軍隊的齊裡古10歲時在美魯基亞難民營及之前的記憶被塵封,但在這次的桑薩攻略戰中重新拾回、並最終報了仇——繼續延續著OVA系列的復仇主題)、以及佩爾森本人懸而未絕的命運、直至前作《最後的紅肩隊》的復仇契機,都讓人得以一番細細品嚐。


1988- 機甲猟兵メロウリンク

機甲獵兵邁羅林克(Armor Hunter Mellowlink)。裝甲騎兵外傳全12話OVA,發售於1988年11月21日至1989年4月28日(每月一卷兩話,前五卷均是每月21日發售)。

本作的原案是江田文行,監督是高橋良輔機器人動畫初監督作品《太陽之牙》中共同監督的神田武幸(與高橋良輔同年,但因為生性好酒,在1996年監督《機動戰士高達 第08MS小隊》過程中,發生病變過逝),高橋良輔擔任原作·系列構成並著手了兩話腳本(5、11)——這兩話均由渡邊信一郎出任演出,此外渡邊還擔任了另外兩話演出(2、8),這是自《Dirty Pair》OVA後他第二次出任演出一職;而後來監督了《銀魂》高鬆信司包攬了其中三話的分鏡及演出(4、7、10),高鬆信司在《Dirty Pair》OVA中也擔任過分鏡、演出,事實上與渡邊信一郎合作過(其中第3話一人分鏡一人演出);裝甲騎兵系列OVA《榮耀背後》的監督今西隆志則包攬其中四話的分鏡和演出(3、6、9、12),此外他還擔當了由瀧澤敏文負責分鏡的第一話演出。

由高橋良輔所著的全1卷同名小說於1989年3月31日出版,負責插圖的谷口守泰也是本作的人設與作畫監督(而正篇系列一直是塩山紀生,因此之前都並未加特別說明),但機設仍是大河原邦男。

故事的背景是“普蘭般多仇聞”,百年戰爭末期發生於前線行星米約伊特的一起軍事物資掠奪事件,作為此事件唯一倖存者的邁羅林克,為了替在事件中犧牲的朋友報仇,開始追蹤事件主謀。雖然是外傳卻仍然是復仇的主題,這也是除TVA愛、戰爭與命運主題以外,八十年代此係列OVA的一個共同點。


1994- 赫奕たる異端

榮耀背後(或譯作“榮耀的異端”)。全5話OVA(時長27分、26分、29分、27分、26分),發售於1994年3月21日至12月1日(前四話兩月一話,均在每月21日發售)。

今西隆志擔任監督以及分鏡,高橋良輔坐鎮總監督。機設仍是大河原邦男,此外出渕裕、佐山善則也參與了相關設定作業。腳本吉川惣司一如既往,人設·作畫監督塩山紀生亦是,同時這也是幹裕樹的裝甲騎兵落幕曲,今西隆志以大熊朝秀之名為兩首主題歌填了詞,與高橋良輔一塊附庸風雅。

故事發生在阿斯特拉基斯歷7247年,也就是齊裡古與菲亞娜進入冷凍睡眠大約32年後,在本作中以往作品中的角色,除了齊裡古和菲亞娜,只有老年版洛其納登場,他成了齊裡古研究專家,而只有兩年期壽命的PS(齊裡古陪菲亞娜進入冷凍睡眠的原因)即將退場,作為替代,類似新任齊裡古女郎的泰坦尼亞登場。

泰坦尼亞被稱作次世代戰士(Nextant),這是一種以輔助腦為最大特色的生體兵器,不同於PS的Cyborg的設定(電子人,來自控制論Cybernetics和生物體Organism的合成詞,1960年由Manfred Clynes創造,用來描述人工提高人類的生物學能力)。

泰坦尼亞之父蒙蒂威爾茨標榜其與PS的不同在於一方面可以在保持自我意識的前提下得到輔助腦的協力而大大增強作戰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直接由輔助腦代為操縱身體機能;而蒙蒂威爾正是以此賣點陰謀競選瑪提亞魯主教之職。齊裡古和菲亞娜的復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歸結於這場明爭暗鬥的宗教選舉,但不完全是——可能是異能生存者的體質在作怪也不定,因為齊裡古原本打算與菲亞娜進入永生永世的冷凍睡眠,顯然齊裡古的非常人體質不允許這件事發生,而三十二年看起來已經是一個極限了。

這場時隔四十多年的教宗選舉中的瑪提亞魯教是在基魯加美斯和巴拉蘭特兩方都擁有眾多信徒的宗教結社,前身為基亞葛諾的原始宗教,隨著雅達魯石碑在聖地亞雷吉烏姆的出土而逐漸發展為教眾廣超其他教派的巨大宗教。瑪提亞魯教的祈禱語是“已到達神聖的鬥爭之中,武道之光,照耀著我。”;而該教的教義則為“鬥爭是萬物進化之源”,與其教名的英文來源單詞“Martial”(尚武)十分相襯。

動畫大量參考了聖經以及相關宗教團體(梵蒂岡)的現實設定,相比TVA作為(祕密)社團夾於兩股政治勢力之間,在這裡政治團體則大有繞著瑪提亞魯教轉的勢頭。

在本作中,齊裡古進一步被神化,從TVA的“天生的PS”、“異能者”、“神之子”以及“弒神者”,到《紅肩隊檔案:野心的根源》中的“異能生存者”,再到此處的“天地創造主之子”、“不可接觸之人”,變得神乎其乎,代價便是,顯而易見的,齊裡古不得不漸漸退出這個歷史舞臺。

九十年代裝甲騎兵系列的動畫僅此一部,倒是在遊戲開發方面大興土木,開發了多款基於不同平臺的遊戲。


2007- ペールゼン·ファイルズ

佩爾森檔案(Pailsen Files)。OVA全12話前傳,發售於2007年10月26日至2008年8月22日(兩月一卷兩話),2009年1月17日上映了再構成劇場版。

這是裝甲騎兵系列將近12年後的OVA新作,班底基本延續舊作(原作·監督高橋良輔、系列構成吉川惣司、人設塩山紀生、機設大河原邦男),只有音樂擔當因為幹裕樹的過逝換成了前嶋康明,不過幹裕樹部分音樂的使用也令他掛在STAFF名單上;高橋良輔再次為主題曲填了詞。作畫上引入了CGI,所以增設了CGI導演畑田裕之。

故事發生在《紅肩隊檔案:野心的根源》與TVA本篇之間,主題是對“異能生存者”的探尋。劇情幾乎是承接《紅肩隊檔案:野心的根源》,在本作中,佩爾森被紅肩隊的醜聞事件包圍而垮臺,軍隊決定將他自決,但他被情報官沃卡姆救出,而沃卡姆的目的自然是佩爾森關於“異能生存體”的祕密檔案。

在這種情況下,齊裡古與另外疑似250億分之一“異有生存者”的同伴四人被一次又一次地丟入戰場以驗真偽。

與之前的《紅肩隊檔案:野心的根源》可並駕齊驅的系列作品,相信,有為數不少的“裝甲騎兵”信徒便是從此作開始上道的。


2010- 幻影篇

全6話OVA,第1話發售於2010年3月26日(後續分別是第2卷4月23日、第3卷6月25日、第4卷7月23日、第5卷9月24日、第6卷未定)。

高橋良輔任監督,一直以來的系列構成首選吉川惣司換成了五武冬史,不過也仍然是原系列的活躍腳本家。主題曲仍延用了八十年代正篇的版本,以示血統,但經過了重新灌製,OPED動畫則啟用了新版。

背景承接《榮耀背後》,故事的主角成了可可娜、哥頓、巴尼拉三人組,外加魯·沙高,齊裡古到第三話才登場。已有六個孩子的可可娜大嬸和巴尼拉大叔在二十五週年銀婚的背景下,由哥頓策劃了一場故地重遊,同時追尋失去蹤影的齊裡古;與此同時,瑪提亞魯教蒙蒂威爾茨方面派出神祕AT駕駛者通過追殺齊裡古前友人或相關人士欲逼迫齊裡古現身。

本作中的機體設計(動畫)同《佩爾森檔案》一樣,同樣順應了3DCG化潮流,但相對於迷漫懷舊感至上的氛圍,即便懷舊中仍不忘激戰,也不免讓人覺得脫線,結合的並非十分到位。


2010- ケース;アービン

歐文案件(Case;IRVINE)。預定於2010年11月6日劇場公開的OVA作品,恐怕是那種配給定位模糊的動畫,而同期公開的《波特姆斯探尋者》、《孤影再臨》恐怕也是如此,雖然預定劇場公開但卻重於OVA形式發行的定位。

監督五十嵐紫樟,腳本佐藤卓哉(初監督作《NieA_7》),人設久行宏和(舞HIME系列人設),機設大河原邦男、寺岡賢司,音樂池賴廣(高橋良輔《FLAG》的音樂)。

本作將由《舞HIME》和《叛逆的魯魯修》的製作團隊製作,從預告海報看,也明顯地走少女向,大概是為了吸引少女向機器人動畫愛好者同時也是為了留住更多看過原作動畫的觀眾群。


2010- ボトムズファインダー

波特姆斯探尋者(VOTOMS FINDER)。預定2010年12月4日劇場公開。

監督重田敦司,腳本關島真賴,人設·作畫監督羽山淳一。機設重田敦司、福地仁、大河原邦男,其中福地仁以及《歐文案件》中的寺岡賢司、連同大河原邦男都參與過《機動戰士高達OO》的機設。音樂巖本渡。另,出身神風動畫、YAMATOWORKS的森田修平(捉迷藏、Freedom)參與了CGI製作。

重田敦司在高橋良輔以往的動畫(包括《佩爾森檔案》)中擔任過分鏡和各話作畫監督,跟前面所述的五十嵐紫樟一樣,都是初監督。而羽山淳一則參與過《The Big O》、新版《Casshern Sins》(2008)等機器人題材動畫的各話作畫監督,積累了一定經驗。

不似同期公佈的其它兩部,這部並未冠以前綴“裝甲騎兵ボトムズ”,內容上也是整個故事的重啟,講述的是另一個阿斯特拉金斯銀河平行宇宙的故事,走少漫風,為求得全新的裝甲騎兵觀眾群。


2011- 孤影再び

孤影再臨(孤影再現)。2011年1月8日、劇場公開予定作品。

監督高橋良輔,腳本·分鏡池田成,人設鹽山紀生,機設大河原邦男,音樂織田哲郎、幹裕樹(又換了音樂擔當,只得說,人生得一知音善哉)。

這很可能是裝甲騎兵系列純正血統的最後一次燃燒,故事的時間線介於《榮耀背後》和《幻影篇》之間,因齊裡古直闖教庭而引發的被稱為“亞雷吉烏姆大霍亂”(アレギュウムの赫い霍亂)事件之後三個月。齊裡古第二任短命女郎泰坦尼亞在本作中將再度登場,鑑於她在《幻影篇》中無所作為,很可能在這個故事中被寫死。

就像如前所述,最新的這個“三部曲”式的企劃擁有各自不同的觀眾群定位取向,而這第3彈,很可能是作為舊血統的落幕之作來企劃的,當然,也不排除有復興的企圖。


附,按照時間線排列:

1. 《紅肩隊檔案:野心的根源》(TVA大約一年前)
2. 《佩爾森檔案》
3. 《機甲獵兵》(TVA四個月之前)
4. 《烏度篇》(TVA 1/13)
5. 《最後的紅肩隊》
6. 《古孟篇》(TVA 14/27)
7. 《桑薩篇》(TVA 28/39)
8. 《古因度篇》(TVA 40/52)
9. 《大戰》(TVA最終話齊裡古、菲亞娜進入冷凍睡眠之前)
10. 《榮耀的背後》(TVA三十二年後)
11. 《孤影再臨》(《榮耀的背後》三個月後)
12. 《幻影篇》


裝甲騎兵官網:http://www.votoms.net/

Ethermetic| http://ethermetic.com/archives/2603

動畫信息

裝甲騎兵
中文名:裝甲騎兵
原 名:裝甲騎兵ボトムズ
又 名:裝甲騎兵波特姆斯 / 裝甲騎兵ボトムズ
首 播:1983-04-01
IMDb:tt0085092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