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里尋母記:《愛的教育》和語際穿越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7-29 23:13:45 作者:胤祥 Language

1871年,意大利經歷的漫長的戰爭終於統一,首度遷回羅馬。這一段歷史在初中和高中課本上只是薄薄的幾頁。那個年代太久遠了,我們無法經驗和難於想象。1886年,德·亞米契斯這個退役軍官寫出了傳世之作《愛的教育》。或許他不是一名重要的作家,但是這本書在中國卻產生了震動性的影響。在他逝世後十二年,著名教育家和出版家夏丏尊先生翻譯了這本書。題目定的頗為有趣,原作《Coure》便是“心”的意思,《愛的教育》則是更為傳神的意譯。這本書成為了中國知識譜系中經典的兒童讀物,同時也是中國中小學教育中極為重要的思想資源,其中《小抄寫員》曾選入人教版小學教材,每月故事則見於各個外國兒童短篇小說選本之中。《爸爸的老師》在97年(?)還被中國的超級暢銷雜誌《讀者》選登,多篇日記也作為考試中的閱讀題目出現(我本人做過5篇以上的這類題目……)。

當然這些都可以立為專題進行考察。我倒是認為對這本書的評價不應當限於兒童文學的範疇。比如,在1886年,亞米契斯便採用了這種頗有現代主義風格的文本拼貼的樣式——日記這個私密而開放的空間(當然日記是要供家長閱讀的)呈現出一種類似今天博客文寫作的方式,有日誌和留言,還有對留言的回覆;有原創,也有轉載(每月故事)……當然這是附會之說,只是在小時候讀這本書,所見不過一鱗半爪,並不具有通篇把握結構的能力,更不會意識到作者在敘事上的技巧。多年後回來看,倒是有很多新鮮的發現。比如文章中洋溢的對意大利這個民族國家的愛——毋寧說是試圖在這本書中,或者在小學教育中建構那個“想象的共同體”;而作者無疑是通過恩裡克,文中的“我”,以及永遠充當道德評判者的作家父親來從資產階級角度來探討“和諧社會”的可能性,其中頗有些共產主義者的調調(當然這也是本書內化為中國版本的重要原因,自二十年代到今天都是如此)。當然這篇文章我主要是討論《三千里尋母記》(原作中五月的“每月故事”,題為《從亞平寧山脈到安第斯山脈》),從這部事實上獨立的短篇小說到1976年日本ANIMATION製作的“世紀名作劇場”中的第二部,52集動畫片“母をたずねて三千里/Haha wo tazunete sanzenri”(http://www.imdb.com/title/tt0074002/,mtime竟然沒有收錄)之間有趣的語際穿越問題。

78年版的動畫片,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導演是高畑勲,場面設定是宮崎駿……這部動畫片曾於1984年被引進播出(解密海外懷舊動畫,老貓,阿福等。http://www.mtime.com/my/100813/blog/9574/,這是中央電視臺的播出數據,其他省臺很可能也播過,暫時無法考證),雖然我沒有看過,然而在碟市上見到這張碟還是買下了。花了三個月看完,倒是很有收穫。對照吉卜力的早期作品,還是可以看出許多風格上的一脈相承。在搜索中還發現了本片的劇場版(http://www.wofox.com/movie,29345.html),電影頻道曾經播出過(http://ent.sina.com.cn/m/2006-03-12/15051013331.html),暫時還找不到下載。不過鑑於劇場版通常是TV版的簡編版本,討論TV版還是比較合適的途徑。

《從亞平寧山脈到安第斯山脈》是原作中篇幅最長的一個“每月故事”,在我看來,它並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短篇小說,而更像一個長篇小說的濃縮版本,有很多個適合擴寫的入口。在動畫《三千里尋母記》(所有資料見http://lib.verycd.com/2004/12/04/0000029092.html)中,深沢一夫對這個文本進行了豐富卻略有冗長的擴充。全片52集,到第16集馬爾可才真正踏上去往拉丁美洲的船。增加了十幾個重要人物(還有一隻猴子……),對父親、哥哥的形象進行了擴充。特別地,流浪劇團中的菲爾麗娜與馬爾可在某種意義上形成了精緻的互文關係。在動畫片裡,這個故事被改寫為一個成長故事,它有著“公路電影”的表象和敘事,有著流浪藝人的符號,甚至有兩小無猜的純潔友愛。作為一個面向兒童的電視動畫文本,無疑它是成功的。我說它冗長是因為它確實不適合集中和連續觀看,於是我在觀影過程中也試圖復原兒童觀眾的接收途徑:每天一集,並且一定會在吃飯的時候觀看……當然這部動畫的節奏很緩慢,使得我即使埋頭吃飯也不會漏掉任何重要的細節,並且還頗有心得。

一方面是敘事。事實上《三千里尋母記》並不單純來自《從亞平寧山脈到安第斯山脈》,在動畫的第23集,《愛的教育》一書中二月的“每月故事”《爸爸的看護人》被巧妙地融合進去,並在51集形成了某種程度的回聲,這是我很喜歡的一處改動。此外,在小說中拜雅布蘭卡(Bahia Blanca)僅僅是被提了一句,在動畫中卻佔據了24-37集的重要篇幅,其中27集木偶劇的嵌套敘事則分外搶眼。在前15集的故事中,馬爾可為了去阿根廷一事的各種行動,則讓我聯想起狄更斯的很多文本。而在16集開始的標準“公路電影”敘事中,馬爾可則負載著很多重要的道德評判作用,尤其是38集到45集,基本上可以用“階級”作為關鍵詞來進行分析。從與原作的關係來考量,在37集之前基本都屬於編劇的再創作,這也是我感覺到本片冗長的另一個原因,後面用了15集的篇幅講述了原作約80%的故事,不能不讓人感覺有趕工之嫌。

而就敘事模式而談,我認為這部動畫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丁丁歷險記》的影響。埃爾熱在《丁丁歷險記》中使用的人物迴旋曲的敘事模式在本片中有重要篇幅(當然時不是埃爾熱首創還要繼續研究……),重要人物,如佩比諾劇團、倫巴第老人,以及一些戲份較足的配角都會在不同的章節中出現。這是長篇系列劇和單元劇敘事的一個重要模式。當然我認為《丁丁歷險記》對本片重要還因為其場景設定,宮崎駿為本片曾赴意大利、阿根廷進行考察,在影像風格的處理上,“漫畫式的寫實”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此外在對夢境的處理上,很多超現實的元素(尤其是阿根廷段落)也有《丁丁歷險記》的影子。當然我可以如《永遠的丁丁》一書般為本片做一個真實場景和動畫場景的索引,只是工程浩繁啊……

另一方面則是視聽語言。當然本片是典型的日本動畫敘事語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視角。因為馬爾可只有9歲,低機位和仰角鏡頭在本片中十分常見。而進入阿根廷段落之後,大俯角、大全景則佔據了相當的比例。音樂則是一個很有趣的方面,其中融合了意大利民謠,阿根廷/祕魯等南美小調,吉他曲,當然還以典型的日本動漫場景音樂和歌曲為主。主題曲“草原のマルコ(草原的馬爾可)”顯然是取材自南美音樂,以各種變奏在本片的南美段落中出現,44集中馬爾可和巴勃羅的合唱曲顯然是一首翻譯過的南美民歌。而另一個貫穿全片的“我漂亮的跳舞鞋”一曲則應該是取自意大利兒歌。當然日語的歌詞則又構成另外一個有趣的事實。當日語風格的“Bella Ciao(朋友再見)”在“意大利之星”響起的時候,作為觀眾我不得不露出會心的微笑。

然後便是我感興趣的話題。亞米契斯當年創作這個故事,大約也並不會想到這是一個可以用來討論阿根廷籍意大利人身份問題的一個文本。事實上他在這個故事中仍然呼喚的是一個統一的意大利,阿根廷在他那裡並不成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國家”,於是在動畫中,這個問題被放大,意大利人和“阿根廷人”是有矛盾的,可是這個“阿根廷人”的概念似乎也值得商榷。動畫中涉及到對阿根廷“原住民”高喬人的描述,然而在動畫中,欺負馬爾可的所有阿根廷人,無一例外地都是資產階級白人,這就非常有趣的。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當動畫中所有的人都講一口流利的日語的時候,我們並不能區分他們的身份,意大利人、巴西人、以及“阿根廷人”。這個問題顯然不是一部動畫能夠處理的。當這個故事從意大利東渡到日本的時候,馬爾可的國族身份顯然是被弱化了,高畑勳的處理則是用“同鄉”來代替國族,比如“意大利之星”那一場著名的戲。事實上,亞米契斯原著中更為強調的是馬爾可的“熱那亞”身份,在動畫中,這個概念在39集中被集中呈現。另外一個有趣的話題則是這個故事的潛文本。當它作為一個“日本故事”呈現的時候,這個故事又涉及到日本移民的問題。且看馬爾可為何要繞路在巴西停一停,這必然是有原因的。動畫的結尾也向我們昭示了這一點,馬爾可的決心是成為一個醫生,然後“回到阿根廷,來幫助這裡的人民”,這並不是原作所包含的內容,《從亞平寧山脈到安第斯山脈》結尾戛然而止,卻餘音嫋嫋,動畫則加了一個迴旋曲式的結尾,重要人物都再次出場謝幕,並給出這麼一個確定性的表達。戀母情結在這裡似乎並不適用,因為在《三千里尋母記》中,母親與夢想,或者自我價值判斷事實上是等價的。多說一句,什麼時候我們身邊的動畫,或者其他影視文學不再關注貧窮了?似乎一旦如此,便會把主題引向對階級的討論。然而這些動畫畢竟是一個夢境。《苦兒流浪記》中主人公找回了自己的身份;《三千里尋母記》中主人公找到了媽媽也找到了夢想。這似乎不能說明什麼問題,然而考察80年代中國引進動畫的篇目,我們卻確定地能看出其中本意和效果的重大差別,這是斯圖爾特·霍爾意義上電視作為傳媒的必然問題,然而那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如果探討這部動畫“日本化”的方式,日語本身所具有的儀式感(“早安”、“我回來了”之類)會帶來人物行事方式的變化。馬爾可幾乎不可理喻執拗(在我看來如此,或許兒童天性使然,然而寫的有些過)則是對原作的發展。至於人物,日本式的人物還是更多,尤其是編劇增加的那些人物。我們可以確定的指認出其中的日本邏輯——某些人物身上的日本民族性,當然來自編劇的身份——對原作的日本式讀解。比如馬爾可對工作的態度——這一點在動畫片中被無限放大,幾乎要成為一個結構性的內容。然而本片還承載著“世界想象”作用,當我們考察動畫片在日本大眾文化中的地位時我們便可以理解到這一點,畢竟著是一個對真實空間的“漫畫式復原”,對改編並不必要提這麼高的要求,然而回歸本片的定位,本片當然地成為《從亞平寧山脈到安第斯山脈》的一個優秀的視覺讀解方式。

《三千里尋母記》在中國產生的影響似乎並不如《咪咪流浪記(苦兒流浪記)》,在相當一部分人群之中還經常把這兩部動畫搞混,因為他們的風格和故事實在太像了。畢竟這部動畫片構成的是“文革後”一代人而並非“80後”的記憶。聯繫到互聯網的普及,熱衷於懷舊的80後,如我,大概也不會對宮崎駿和高畑勳之外的東西發生興趣。然而一個更加有趣的事實是,在imdb網站的評論(http://www.imdb.com/title/tt0074002/usercomments)中,一位來自西班牙的網友稱本片在西班牙獲得了巨大成功,並在電視臺多次播出,而另一位來自美國的網友則認為本片不僅僅是一部“soap opera animation series”,他認為本片受到了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和法國新浪潮的深刻影響,尤其是德·西卡、肯·洛區和羅西里尼的影響……大約我們的結論還是要落在ANIMATION公司的“世界名著劇場”的企劃上,相關資料可以參考阿福的博客《[原創]解密海外懷舊動畫二十(日本公司篇)》(http://www.mtime.com/my/541891/blog/547398/)。當一個在某種意義上具有世界性的文本被改編的時候,改編者確乎會賦予其某些關於自身的內容。在日本,這是一項浩大的文化工程,其最核心的內容可能有關談論拉美的日裔移民;在中國,《三千里尋母記》聯繫著《愛的教育》這一母體的特殊社會意義;而從某種意義上,我們也可以從日本動畫公司的營銷出發來看其全球戰略。《三千里尋母記》確實成功地完成了改編和本土化的過程。而內化在其中的“日本邏輯”則成功地隱藏起來。只是,這確乎是一個適合懷舊的動人故事。那種粗糙而簡約的影像方式,如今真的是不多見了。那個時代過去了,那些記憶還在。


全片可參見:
http://www.tudou.com/playlist/showPlayList.do?lid=2413262
(三千里尋母記 國語版)
似乎只能找到臺灣和香港的配音版本。個人認為還是日語的配音更好。參見文中關於日本化的論述)
強烈推薦主題曲《草原のマルコ》!!!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pOe7eic2uU/

http://www.mtime.com/my/yinxiang/blog/962873/

動畫信息

三千里尋母記
中文名:三千里尋母記
原 名:母をたずねて三千里
又 名:尋母三千里 / 萬里尋母 / 萬里尋親記 / 尋親三千里 / 3000 Leagues in Search of Mother
首 播:1976-01-04(日本)
IMDb:tt0074002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