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戰爭——當日本成為被侵略的一方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7-31 00:08:48 作者:[己註銷] Language

  如果不算上自討苦吃的二戰,元朝東征可以說是日本兩千多年歷史裡,唯一一次遭受到大規模的入侵。

  元日戰爭最終以日本的勝利而告終。

元日戰爭——當日本成為被侵略的一方 - 第1張
颱風

  國內談到日本的這次獲勝時,基本都是很輕蔑地說全是颱風的功勞。

  但天氣和地理,向來都是勝者避而不談的因素、而敗者糾著不放的藉口。

  你若去看一下越南戰爭中雙方的觀點,越軍基本會把勝利全部吹噓成自己的武勇,而美軍則會不停抱怨山林有多難走之類。

元日戰爭——當日本成為被侵略的一方 - 第2張
第一次元日戰爭

  第一次交戰日本沒垮掉很大程度是憑運氣,但第二次更多的是靠日本人自己的努力。如果日本方面沒有積極備戰和修建防禦工事,那麼颱風也救不了自己。

  靠著頑強的防禦把元軍拖到颱風來臨慘敗,這才是第二次元日戰爭的基本面貌。

  再者,元軍並非完全不能避過颱風,在出徵前元朝內部就已考慮到了颱風因素,最後落得這兩個雞湯結局,多少是元軍自己愚蠢無能,怪不得別人。颱風不過是掩蓋元軍自己無能的藉口,在整場戰爭中元軍一直傲慢、輕敵、內部不和、戰術不統一、各部隊糟糕的配合、不同民族將領互相爭功……幾乎是在“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的情況下出兵日本,武器上的優勢早已被內部的矛盾和愚蠢抵消得一乾二淨,還碰上日本一方頑強的抗敵決心。颱風並非落得慘敗的主因,而是壓垮元軍的最後一根稻草。

元日戰爭——當日本成為被侵略的一方 - 第3張
劉復亨中箭

  日本在第一次元日戰爭中獲勝,也並非百分百靠運氣。元軍雖然在戰爭初期獲勝,但由於日本武士拼死抵抗、並重傷漢人將領劉復亨,使得元軍接下來不敢輕舉妄動,並決定退回海上,才因此遭遇了颱風。當時日本的戰術和軍備遠遠落後於元朝,能夠拖住元軍一陣已經很難得,如果日本部隊沒有頑強防守而是一觸即潰的話,他們根本不會有讓元軍後退捲進颱風的好運氣,元軍將避過颱風繼續進軍。

  對於這次交戰的情況,《元史》記載得很模糊,似乎獲得大勝。日本史書則稱己方重創大敵,最後元軍是為確定戰局優勢後退回船上。《高麗史》則記載元軍獲勝但陷入苦戰。也許這三國都只是說出了一部分真相。目前能確定的是元軍撤回了海上,而日本方無論輸贏都是損失慘重。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軍隊之後退守的方向,正是白江口之戰慘敗後修築的一座水壩兼防禦工事。

元日戰爭——當日本成為被侵略的一方 - 第4張
第二次元日戰爭

  第一次元日戰爭時,南宋還存在著。元朝滅掉南宋後,就帶上大量投降的宋人部隊,開始了第二次針對日本的東征。

  日本並沒有因為元朝的強大而退縮,相反更進一步加強了抗元的決心。元軍第二次入侵時,日本已經做好了禦敵的準備,而他們的戰略目標也很明確,那就是拼命地死守,讓元軍一刻也踏不上日本本土,堅持到颱風降臨。

  在第二次元日戰爭中,日本事先修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並改進了弓箭射程,在接下來的幾十天裡,他們多次擊退了元軍的登陸作戰,讓元軍的部隊一直停留在海上,終於將元軍再次拖進颱風裡。(颱風並不是最終結局,之後元日雙方依然還有幾次戰鬥。)

  這次獲勝的原因更多的是日本一方防禦戰術得當,而不能完全歸於運氣好,如果日本沒有積極備戰、而是維持著第一次戰爭時幾天之內就讓元軍登陸的狀態,那麼颱風也救不了他們。

元日戰爭——當日本成為被侵略的一方 - 第5張
弘安之役的戰場

  可以說日本的勝利,一部分是出於颱風,一部分是高麗的消極配合,一部分是元軍自己——尤其漢人將領腐敗無能,但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不可忽視的,就是日本從一開始就很積極備戰,是他們靠自己的努力換來了應有的勝仗。

  這裡必須要提一下的是,最早把戰勝元軍的原因全都說成是颱風的,恰恰是日本自己。當時的日本政府為了權力決定打壓武士階層,企圖抹殺抗元將士的戰功,厚臉皮地把勝利全說成是幕府向神明祈禱才得以“天降神風”。最後幕府重點賞賜的對象不是那些在前線浴血奮戰的武士,而是讓貴族求神拜佛的寺社。

  由此而引發的這場日本的內戰,也許才能算是元日戰爭的最後結局。我想若要寫一本相關史書、或拍一部以此為題材的影片,應該把末筆落在這場令人唏噓的內戰上,而不是在元軍敗退那裡。

元日戰爭——當日本成為被侵略的一方 - 第6張
蒙古襲來繪詞

  網上常有一種非常嬌柔造作的論調“崖山之後barabarabara“之類,但無論你認為元朝是否中華,都絲毫不影響這次戰爭就是中國對日本的侵略。大量的漢人和漢化民族參與了這場戰爭,而且還打得很爛,尤其范文虎簡直丟人現眼,令人作嘔,他在臺風中被部下“海底撈”後,便丟下落水的十餘萬江南軍獨自逃走,還把戰敗責任推卸給別人。順道一說,這個大爛人范文虎,當時還被封為“日本省”的“省長”(右丞)。

  日本對待漢人俘虜還算是過得去的,基本上都是貶為奴隸,而非漢人則是一律處決。

  有趣的是,無論元朝內部、還是宋朝遺民,都認為元朝發動侵略戰爭是為了圖謀日本的財富。

  馬可·波羅在書中寫道“蒙古人認為日本到處是黃金和美食,引起忽必烈的貪慾。”

  鄭思肖在詩歌中描繪日本“地形廣長數千裡,風俗好佛頗富庶。”並認為元軍的戰爭動機是“聞其富庶,怒倭主不來臣,竭此土民力,辦舟艦往攻焉,欲空其國所有而歸。”當然他也不忘了幸災樂禍地寫上一句“二十萬人在白骨山上,無船渡歸,為倭人盡剿。”

  日本當時有多富庶很難說清了,但這場戰爭卻是把日本打窮了。

  除了甲午海戰,任何一次中日戰爭最後的結果都是兩敗俱傷,這次也不例外。日本為這次來之不易的慘勝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元軍則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生還。

元日戰爭——當日本成為被侵略的一方 - 第7張
蒙古襲來繪詞

  日本並非唯一一個戰勝元朝的國家,同一時期的越南也成功抵擋住了元軍的侵略。

  越南的歷史,幾乎就是一部抗中史,在兩千多年的歷史裡,無論勝負,中國很少能在對越戰爭中佔到便宜。如果你去看一下越南的史書和紀念碑,那一定排滿了一堆“抗中奇俠”。

元日戰爭——當日本成為被侵略的一方 - 第8張
朝鮮三國

  元日戰爭是第一場中日兩國之間正式的大規模戰爭,雖然常有人把白江口之戰列為第一次中日戰爭,甚至將其渲染成“日本入侵中國”,但白江口之戰本質上是一場圍繞朝鮮展開的國際糾紛,中國與日本之間並非直接的敵人,日本的目的不是為了“侵略中國”,中國的目的也不是要“佔領日本”。日本在這場戰爭中也沒有太多政治道義上的不是。

  白江口之戰並非中國和日本兩國之間的國家戰爭,而是“新羅的盟友”和“百濟的盟友”之間的軍事衝突,只不過交戰雙方剛好是“中國部隊”和“日本部隊”,但這場戰役僅僅只是整場朝鮮統一戰的其中一部分,並非一場單獨的戰爭。

  當時朝鮮半島上有三個國家,包括:高句麗、百濟、新羅。

  這三國長期互相爭戰,其中一國強大時另外兩國就會聯合起來抵抗,這種平衡持續了很久之後,到了唐朝時期被打破,由於高句麗與隋唐有很深的矛盾,新羅於是開始積極貼唐朝的屁股,百濟面對新局勢只好請求與自己長期關係良好的日本協助防禦以自保。

  所以在這場統一戰中,唐朝幫新羅,而日本幫百濟和高句麗。戰爭的矛盾點是這三個半島國家,而不是在中國和日本之間。

  朝鮮統一戰打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白江口之戰只是當中無數場戰役的其中一場而已。

  隨著百日聯軍的失敗,日本勢力退出朝鮮半島,大量百濟人逃往日本,帶去了豐富的文化財產,從此成為了日本歷史的一部分。(手冢治虫的神作漫畫《火之鳥·太陽篇》,主人公就是一個百濟人。)

  不過,這場戰爭的最後勝利者也不是唐朝,唐羅聯軍統一朝鮮半島後,新羅立刻跟唐朝翻臉,把唐軍趕出半島。新羅最終以“稱臣”的名義獲得了獨立。

  這個新羅就是韓國的前身。

————————————————————

  關於《元寇合戰記》,這部動畫本身我個人不是很喜歡,基本就是部低配版的《王者天下》。原本我是希望看到不一樣的視角,然而劇情和人物塑造卻很套路化,各種極具既視感的人物角色,基本就是在一個屢見不鮮、俗不可耐的流水線故事上,加進了元日戰爭的背景而已。

  除了《元寇合戰記》,日劇《北條時宗》也是同一題材,但這部劇拍得很糟糕,還把一代梟雄北條時宗塑造成軟蛋小鮮肉,反倒是忽必烈塑造得可圈可點。另外PS4遊戲《對馬之魂》也是以元日戰爭為背景的作品,玩家扮演幕府武士對抗入侵的元朝軍隊。看了網上很多中國網友對這款遊戲還是以一種心平氣和的心態去對待的,就不知正式發售時有多少人會玩了。

  PS:本文參考了《元史》、維基百科、日本史書、《蒙古襲來——島國日本的最大危機》等。

  圖片來自:維基、百度、日本網站、蒙古襲來繪詞。

動畫信息

ANGOLMOIS 元寇合戰記
中文名:ANGOLMOIS 元寇合戰記
原 名:アンゴルモア 元寇合戦記
又 名:Angolmois: Record of Mongol Invasion / / Angorumoa: Genkō Kassen-ki
首 播:2018-07-11(日本)
IMDb:tt8673808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