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空要塞年代記·Macross系列的34年(三):用搖滾戰鬥的男人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7-24 05:35:31 作者:AniTama Language

<圖片1>
作者:玖羽

上一回我們說到,1994年,擁有《Macross》系列版權的BigWest為了給最終沒有實現的“好萊塢真人版《Macross》”鋪路,向新成長起來的一代日本年輕人宣傳《Macross》,推出了同時製作一個TV版和一個OVA版的企劃。這兩個企劃分別針對兩個不同的群體——御宅族和普通觀眾,針對御宅族的OVA版就是《Macross Plus》,而針對普通觀眾的TV版就是《Macross 7》。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Macross Plus》因此能夠放手去做,最終成就了一代經典。

不戰鬥的男主角

現在再來談談《Macross 7》吧。

和之前兩部OVA相比,在各種意義上(出現初代人物、構建比較完整的時間表、延續初代的人物關係等),《Macross 7》才是承接初代《Macross》的正統續作。由於原來的三名主角實在不方便再出場,於是就選擇了有名的配角麥克斯,時間也定在初代的35年之後,同時也是《Macross Plus》的5年之後(因此才能看到,當初的試驗機VF-19如今已經成為量產機了)。

可以說,在《Macross》系列作品中,《Macross 7》是最特別的——它擁有到目前為止絕無僅有的男性主唱,並且還是個不戰鬥只唱歌的駕駛員。這種設定使《Macross 7》的觀眾從一開始就有一種比較“新奇”的感覺——而這一切都是來自總監督河森正治的任性。

<圖片2>
《Macross 7》的男主角巴薩拉的設定圖。出自《マクロス7 設定資料集》。

其實,當河森正治一開始接到邀請的時候,他拒絕過一次,因為“不想繼續製作已經完結的作品”,但後來,河森自稱“感到時代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從而重新燃起了製作的興趣。具體到《Macross 7》上,他重新撿起了自己在學生時代做過的同人誌的構想,把舞臺放在宇宙移民船團裡,然後又異想天開地提出了巴薩拉這樣一個主角。

在《Macross 7》這個時間點上,值得注意的有兩處。

第一,河森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在《Macross》中出現‘巨大機器人’本身就已經脫離硬核SF的領域了,但話雖如此,《Macross》也不是那種英雄揮著激光槍的宇宙歌劇。我認為《Macross》的世界在這兩者的中間。我沒有打算刻畫‘正確的未來’,而是想在保留TV版原作元素的基礎上,刻畫‘它在未來的形態’。”( 出自《This Is Animation - Macross 7》 )

這個設想,可以說第一次給作為系列作品的《Macross》定下了調子——既不是完全的硬核SF,也不是完全的宇宙歌劇;特別是在近年(以及現在)的《Macross F》和《Macross Δ》裡,我們會發現,作品中既有看起來十分嚴肅真實的科幻設定,也有完全異想天開、甚至可以稱為扯淡的設定(正在追《Macross Δ》的讀者想必對此深有感觸)。這並不是作品中的矛盾,恰恰相反,不追求任意一個極端,正是這個設想聰明的地方;如果《Macross》是一個硬核SF,那它必然會變得過於小眾而得不到發展;而如果它是一部純粹的宇宙歌劇,就又會有泯然在泛濫的宇宙歌劇之中的危險。

<圖片3>
《Macross 7》女主角米蓮·吉納斯的設定圖。出自《マクロス7 設定資料集》。

雖然不能確定河森是否在這時就已經有了這種想法,但他在2008年的訪談中說:“全部的《Macross》,包括《Macross Plus》、《Macross 7》,一直到《Macross F》,全都是‘創作出來的作品’。它們都與‘實際的史實’不同,可以說是以‘史實’為藍本,高精度地把故事再現出來的電視劇。……基本上是大河劇的構造,但‘製作者’會基於可能實際存在的人物,儘可能地進行考證,儘可能寫實地製作。”( 出自《オトナアニメ Vol.10》,2008年4季號 )

也就是說,雖然絕大部分觀眾都沒有這個意識,但根據河森的意思,所有《Macross》都是Macross世界拍攝的大河劇,製作者會基於“史實”儘量進行“考證”,但不要指望它像紀錄片一樣寫實,同時劇中也會加入種種娛樂化的商業元素。

<圖片4>
《Macross 7》裡的戰機設定圖,出自《マクロス7 設定資料集》。

實際上,在《Macross 7》中,就已經有被很多觀眾認為“過於異想天開”的地方了。這種評價主要集中在巴薩拉身上:不願戰鬥、衝到敵人面前唱歌,無論當時的觀眾接觸動畫的時間是長還是短,大概都會問一句“這算怎麼回事?”。但河森的第二個想法正是:“最近(《Macross 7》播出時)的漫畫和遊戲都非常流行格鬥題材,這種‘雙方打一架來分出勝負’的架構連小孩子也能輕易理解…(中略)…可以說,從人類誕生至今的數百萬年來,歷史就是由連續不斷的戰爭組成的。因此,不願作戰,飛入戰場中央唱歌這種行為,往大里說,是對整個人類歷史的挑戰。”( 出自《This Is Animation Special - Macross 7》 )

<圖片5>
《Macross 7》中獨有的飛機內部演奏系統設定圖,出自《宮武一貴 マクロス&オーガスデザインワークス》。

這裡還可以補充一句,往小裡說,這是河森對當時的日本動畫的挑戰。在《機動戰士高達》使日本動畫迎來一次革命、初代《Macross》把御宅族口味引入動畫界之後,時間已經過去了十幾年。在90年代前期,即便是第一代御宅族的口味,這個時候也已經變得有些僵化、審美疲勞、落後於時代了。《Macross II》就是一個例子。在這樣的背景下,感觸敏銳、有點追求的製作者一定會嘗試作出某種突破,而所謂突破必然是“過於異想天開”的。和《Macross 7》大致同時的《G高達》也是如此,雖然走的是截然相反的戰鬥到底的路子,但《G高達》異想天開的程度絕不亞於《Macross 7》。這並不是單純的巧合。日本、乃至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這正是河森想要通過巴薩拉這樣一個“只唱歌不開火”的主角表達的。

至於巴薩拉為什麼是迄今為止全系列唯一一個男性歌手飛行員,就筆者能找到的資料來看,河森說得很曖昧,僅僅表示:“……在《Macross Plus》和《Macross 7》的時候,我不想像10年之前那樣再做一遍,冥思苦想了一週,最後想出了‘歌手飛行員’這個點子。……《Macross 7》簡直是以被所有的機器人愛好者集體排斥為前提製作的。與之完全相反,因為當時我對戰鬥機競標(注)、催眠、洗腦等主題也非常感興趣,就以它們為中心製作了《Macross Plus》。”( 出自《オトナアニメ Vol.10》 )*

(*注)當時正值美國的YF-22和YF-23競標下一代主力戰機之時,這次競標可說是當時世界軍迷圈中的一次盛事。

<圖片6>
筆者本來不打算在這個系列裡評價具體情節,但這裡作為例外說一下:要理解巴薩拉的行為,就必須明白,雖然林明美完全沒有出現,但她的影子卻深深地投在整部作品裡——進一步說,這也象徵著初代《Macross》的影子一直纏繞著《Macross 7》。在《Macross 7》的時代,政府宣傳和一般人的印象已經把林明美捧成了一個高大上的英雄,但實際的林明美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已經很少有人記得和在乎。巴薩拉則是一直在實踐林明美的做法、想活得像林明美一樣(和性別無關=。=),但當他真正這麼做了之後,卻被周圍的人視為怪人。這是相當諷刺、也相當深刻的一點。

河森後來也說:“當《Macross 7》開始播出的時候,很多人對男主角不戰鬥這一點感到不滿,但當它快要結束的時候,很多人又對男主角戰鬥這一點感到不滿了”,不管這是不是分辯之詞,至少可以說明,無論在戲裡還是戲外,巴薩拉的做法最後都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同。(但是,這裡還是要說:巴薩拉理想中的林明美,就真的是“真正的”林明美嗎?在戰場中央唱歌就能代表林明美的一切嗎?看過初代《Macross》的我們都知道,不是這樣的……)

播出之後……

由於一開始就確定了“《Macross Plus》類似真人電影、《Macross 7》類似漫畫”,何況又是針對普通觀眾的,《Macross 7》在製作上相當穩重,監督網野哲郎(アミノテツロー)和人設兼作監桂憲一郎(美樹本是人設原案)都是中堅等級的製作者,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作品,但水平都不錯。這些都足以使《Macross 7》成為一部“當時的”頂級作品。而在多媒體化方面,《Macross 7》也值得一提:它是第一部先確定歌手,再根據歌手的風格確定角色聲優的《Macross》作品,FIRE BOMBER在現實中也創造了CD銷量超過150萬的不俗成績。這一點一直沿用到了現在,依然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商業手法(跟動畫同步,美樹本晴彥也開始了漫畫的連載,從1994年連載到2001年,共出了8卷單行本,52話,不過,美樹本雖然還是使用《Macross 7》的名字,但已經跟動畫沒有太大關係了,人物完全原創,只有背景相同)。

<圖片7>
美樹本晴彥筆下的女主角米蓮·吉納斯,出自《Firebomber Book - Macross 7》。

儘管有多方面的宣傳和高人氣的帶動,《Macross 7》依然成為了一部略帶爭議的作品。它那與系列風格相異的一些設定讓部分觀眾不是很喜歡,但反過來,同時也有部分非常喜歡的擁躉。無論如何,它依然是《Macross》系列中不可忽視的存在。

但是,使《Macross 7》今天顯得有些湮沒的原因,卻是出現在它播出之後。它的最後一話在1995年9月24日放映;如果讀者對動畫年表很熟悉,應該知道後面發生了什麼——很不幸地,它遇到了日本動畫史上的又一個轉折點。

僅僅10天之後,1995年10月4日,《新世紀福音戰士》播出了。

當年給初代《Macross》打過工的那個大學生庵野秀明,現在終於證明了,他比所有人都更能抓住時代的脈搏、懂得怎樣才最能迎合、以及引領御宅族的口味。《EVA》徹底打破了河森等製作者所感受到的、日本動畫陷入的停滯,回答了應該做出怎樣的突破——只不過,很可惜,代價是使它之前的動畫全部變得落伍。

庵野秀明不僅看到了日本動畫界這個小背景,更是抓住了日本泡沫經濟崩潰,社會思維徹底往悲觀轉變的大背景。說《EVA》道出了當時日本人的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一點都不過分;即使在劇情、畫面表達等技術層面,《EVA》也要高出一個層次;不說別的,《Macross 7》的第49話(當時的最後一話,50-52話當時未播出)和《EVA》的第1話的播出僅僅相距10天,兩者的製作水準都十分精良,但如果我們把這兩話對比起來看,就會感到,它們簡直是來自兩個時代的。

<圖片8>
《Macross 7》裡面的主要塞City 7設定圖,出自《宮武一貴 マクロス&オーガスデザインワークス》。

這裡要注意,就像《機動戰士高達》使它之前的動畫全部變得落伍一樣,並不是說《魔神Z》、《蓋塔機器人》、《鬥將戴摩斯》、《未來機器人達爾達尼亞斯》等作品從此就不“好”、不“經典”了,而是《機動戰士高達》、《EVA》在表現形式、製作手法,尤其是思維境界上,比之前的所有作品真的是高出一個層次。只有這樣,才稱得上是“革命性”的作品(所以,筆者也認為,根據這個定義,在《EVA》之後,還沒有這樣的作品出現過)。

《EVA》帶來的革命,使鬱積在日本動畫界的停滯感迅速一掃而光(現在停滯感又累積起來了,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聰明的動畫人立即明白,《EVA》代表了他們一直期盼的突破;在那之後,《少女革命烏蒂娜》、《機動戰艦Nadesico》等一系列在新理念下製作的作品不斷湧現,一下子就把動畫作品分成了“《EVA》之前的”和“《EVA》之後的”。“中堅”和“保守”是同義詞,如果革命還沒發生,網野哲郎中規中矩的做法是很好的,但一旦革命發生,它就會立刻在各處顯得落伍。

更加遺憾的是,《Macross 7》正好處在“《EVA》之前的”作品的尾巴尖上。

動畫信息

超時空要塞7
中文名:超時空要塞7
原 名:マクロス7
又 名:Macross7 / 新世紀超時空要塞
首 播:1994-10-16
IMDb:tt0156220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