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為什麼很多人堅持認為這是一個低齡向受眾的動畫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7-03 13:52:23 作者:可惜了哦 Language

(首先說明本人不是學醫的,專業內容不大瞭解,還有標題起成這樣不是為了談這番有多血腥的)

這部番截止至今天,已經出來的漫畫和動畫都看了,總體感覺還不錯,就是製作水平從第七集之後就有些水。不過最近發現了一個很新奇的言論,就是這部作品是適合給小孩看的科普。不管是讚賞態度的也好批評態度的也好,很多人都持有這樣一個觀點,短評區裡頭可以看見一大堆。

真正把工作細胞的內容拿出來說,我覺得完全不像是小學初中水平的生理學知識,先放一張作品中部分血細胞及淋巴細胞角色的分化樹狀圖

不明白為什麼很多人堅持認為這是一個低齡向受眾的動畫 - 第1張

圖片是英文的,這裡把內容整合下——

首先由造血幹細胞篩選祖細胞並分成淋巴系幹細胞和髓細胞樣幹細胞。再由淋巴系幹細胞分化為B祖細胞和T/NK祖細胞;髓細胞樣幹細胞分化為成單核細胞、中幼粒細胞、早幼紅細胞和前巨核細胞。由B祖細胞經未成熟和成熟階段後轉化為合格的B細胞和漿細胞,樹狀圖中還未展示漫畫和動畫中出現的記憶B細胞。同時T/NK祖細胞分化為NK細胞和未成熟胸腺細胞,未成熟胸腺細胞成熟後轉化為殺手T細胞、輔助T細胞和圖中未表述但同樣作品中出現的調節性T細胞。髓細胞樣幹細胞分支中的成單核細胞轉為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圖中未顯示);成髓細胞成為中幼粒細胞(中性、嗜酸性和嗜鹼性)再成為桿狀核粒細胞(中性、嗜酸性和嗜鹼性,這些內容在漫畫27話核左移有詳細介紹),再由桿狀核粒細胞轉化為成熟的中性、嗜酸性和嗜鹼性粒細胞;早幼紅細胞長成成紅血細胞再經過脫核成為紅細胞;前巨核細胞變為巨核細胞後分裂成為血小板(第26話皮下出血有詳細介紹)。

再來說一下這番裡面涉及的知識點吧,由於動畫涉及的漫畫章節有限,所以這裡以漫畫作為參考。

漫畫第2話涉及B細胞、記憶B細胞、肥大細胞和組織胺、IgE抗體等知識點;第7話主講成紅血細胞和中幼粒細胞;第8、9、24、25話癌細胞,包含癌細胞的裂變和對免疫系統的欺騙;第11話鼻病毒;第12話胸腺細胞分化、陽性選擇及陰性選擇;第13話獲得免疫與腮腺炎病毒;第14話粉刺和毛囊;第16話登革熱和朗格漢斯細胞;17-18話失血性休克,血壓、體溫、汗腺與交叉神經中樞的反應;第19話腸道派爾集合淋巴結,M細胞免疫作用、杯狀細胞和消化道上皮細胞;20話幽門螺旋桿菌及乳酸菌;21話抗原性漂移;第22話細胞因子與樹突狀細胞的活性化;第23話益生菌、致病菌和條件性致病菌;第27話核左移。

以上龐大的角色列表、複雜的分化關係和晦澀難懂的疾病、生理學名詞,是一般高中和大學課本才會學到的知識,清水茜能把這些內容收納進她的漫畫作品,並作為故事主線的基礎,可以說是非常用心了。這樣一來,作品的受眾人群一目瞭然。雖說作者本人不是醫學專業,但是每一期漫畫的出版都有醫學指導等人士進行輔助,動畫內容和漫畫大同小異,因此可以同等地看待。確切的說,這是一部高中大學生物學知識的擬人作品。本人拿高中教材和大學教材進行過對比,也問過一些高中生。他們給出的答覆和我自己的總結是:作品中的粗略點,比如對器官功能的介紹和身體構造的解說相當於初高中水平,詳細內容如免疫反應,細胞分化和某一具體免疫細胞的功能可以達到大學水平。

個人而言並不認為給小盆友看這樣一部動畫是明智的選擇,相反如此做法容易適得其反。看擬人作品的前提是對被擬人化的物品有認知,小孩子對身體的瞭解並不多,可能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主要器官就是他們所知道的全部了。各種擬人化的細胞和病原物會令他們很困惑,而且根本記不住。最後看也就是看個熱鬧。

以科普知識為目的給小朋友看固然好,但是說實話給他們放此作品除了把他們弄糊塗沒有任何作用。況且科普動畫是具有部分娛樂性質的,並不能做到知識上的完全準確,作品僅能夠作對有基礎知識的學生學習上的一種調劑,想象力上的滿足或是提起對生物學的興趣。而認為這是單純瞎胡鬧的低齡兒童科普的觀眾也真的非常需要重新審視這部作品,它沒有你所想象的那麼幼稚,仔細看一看或許也可以學到一些新東西。

動畫信息

工作細胞
中文名:工作細胞
原 名:はたらく細胞
又 名:Cells at work!
首 播:2018-07-07(日本)
IMDb:tt8673610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