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Animage 1994年7月號 庵野秀明x富野由悠季 關於V高達的對談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7-26 13:04:49 作者:zeroasd123 Language

原文地址

https://bbs.saraba1st.com/2b/thread-2028488-1-1.html

(以下對談譯自Animage雜誌(以下簡稱AM)1994年7月號,是富野由悠季和庵野秀明兩人圍繞V高達展開的對談)

此次對談是在上一回的AM 5月號《V高達》特輯中向庵野先生取材時,由作為富野監督熱情粉絲的庵野先生提出請求後實現的。面對奉《V高達》為去年最佳TV動畫的庵野先生的熱忱,富野先生以獨特視角講述了文明觀、作品觀。話題延續至各方各面。

7點檔意識的《V高達》 庵野 (對談)時間晚了點吧。放映中也該有這種企劃的。(注:V高達於1993年4月2日至1994年3月25日間放送,訪談發生的時間點已經播完了最後一話。) 富野 不過我想關於《V高達》的話,實在是沒辦法。真的就成了一鍋亂燉的,讓人搞不懂的TV動畫了。(觀眾)來信也很少,收視率也上不去…… (注:V高達作為眾所周知的富野“問題之作”,開局便因各種大人的原因而導致結構混亂,前四話敘事順序被強行打亂,另一方面企劃上承受挫的F91系列企劃,而原定的後續企劃F92遭到中止,轉為V高達製作,再加上萬代收購日升帶來的影響,富野在製作此作時陷入了病氣之中,在繼承了F91時期讓青少年見證真實的戰爭這一理念之上,更是加入了不少極具衝擊力的描寫,作品整體凝滯厚重,因此在原定為觀眾群體的小學生間未受歡迎,平均收視率只有慘淡的3.92%,而在商品化展開方面,最終購買層也仍是既有的大齡高達粉絲。日後富野稱此作是自己完全向贊助商投降,也是同贊助商互相背刺的作品,甚至於自己在做V高達時,認真地想要粉碎高達的商品價值(ガンダムを潰す!)。) 庵野 那個時段只有小孩子才會看電視吧。(注:當時放送時間帶以週五17:00-17:30為主,正好是小學生放學回家的時候。) 富野 可是如果我真的有能力的話,不管什麼時段都能讓人看到的吧。雖說我一直都想要做到這點(笑)。 庵野 不過對小孩子來說,果然還是太艱澀了呀。 富野 這是因為一開始就告訴我說要在黃金時段放送,是以此為預定開始製作的。當然變更放送時段後也修正了軌跡,但果然沒辦法徹底更改。只不過修正軌跡本身絕不算壞,正因為做了修正,所以最初的時候能稍微避免一下難解的內容。(注:日本黃金時段為19:00-21:00。順帶一提初代高達首播時也遇到過類似的困境,製作組想要瞄準高層青少年,不過贊助商並未能完全理解到富野等人的野心,放送時間帶被定為星期六的17:30-18:00,同樣是低年齡層為主的觀影時段,同樣被指責內容難懂。) 其實我想要以更好的形式呈現作品,可惜沒能做到。作為職人,我非常不甘——這樣說來,關於現在的《G高達》的話,要是執著於“高達”這個名號,確實會有問題,但今後的日升,如果還想製作傍晚5點的節目的話,那就要不被名號所限制,而是考慮放送時段去設定製作路線,所以我反而會積極地推舉(《G高達》)。所以《G高達》雖然是他人的作品(注:監督為今川泰宏),但絕不是支線上的作品。至於要以怎樣的方式去看待,還希望觀眾能持續關注。 庵野 我也會期待《G高達》的。我想這也會受小孩子歡迎吧——不過《V高達》這樣粘滯(ドロドロ)的作品,不會被現在的小孩接受吧。我覺得就算是20歲的人,也只會喜歡乾淨的事物,看見汙穢的部分只會心生厭惡。 富野 我也是這麼想的。我深知現在潮流如此,所以當得知要在黃金時段放送時,就預估著觀眾的廣度而決然寫下了《V高達》的初期設定。所以不管之後怎麼想要回爐重造,由於根基太深,始終無法脫離既有的設定。 這對《V高達》而言是不幸之處,不過對我自己而言,經過這樣的重煉作業,試圖改造成5點檔的樣貌,並非是白費力氣。此外,要是有下一次的(製作)機會,又要怎樣沿著《G高達》的成果,應付當下的市場潮流呢。我也想就此學習學習。 不過即使現在的觀眾喜歡乾淨的事物,我也不認為迎合著觀眾喜好創造商品便行了。畢竟迎合市場的作品已經滿大街都是了嘛。要是站在迎合的立場上,那我所創作的就沒有意義了。就學學表現手法吧,概念上可不會草率地靠攏。 而且我想現在市場的癖好,應該會朝更極端的方向發展吧,不過我也覺得將其作為病態的現象加以反省的時代也接近了,所以到時候給人留下印象,“動畫世界也有這樣的作品啊”,不也挺好的嗎。 庵野 我也強烈希望如此。

市場即正義的社會危機 富野 我想,當今日本最大的問題,實際是企業的高層或者經濟人(注:應是指古典經濟學中的經濟人這一概念)之類的大人物們,為了商業而過於迎合年輕人了。問題是沒有向年輕人展示反題的大人了,而我覺得這實際上也是年輕人的問題。 我並不是什麼學者,所以沒辦法說明為什麼,但我還是能舉出具體的例子,也就是披頭士。 為什麼披頭士是在英國誕生的呢,這個問題是最重要的一點。因為英國正是由大人的傳統所紮實創建的國家,而那裡的利物浦(注:披頭士的誕生地),可是見者落淚的鄉下啊。在那種陰暗的鄉下,彈著電吉他,跟著一幫不起眼的朋友,就這樣待在鄉下,什麼也做不了,又不知道該幹些什麼……雖然結果上而言,帶著叛逆之心的他們,要不是在德國的話,也找不到什麼開始具體活動的機會(注:60年代時,披頭士曾在西德漢堡活躍)。我覺得考慮這種問題,正是非常重要的。正因為有英國的沉澱,披頭士才能誕生,美國的話,絕不會誕生他們那樣的人吧。 但現在的東京又怎樣呢,像我這樣年紀的一幫大叔,聚集起一群高中生,開著商品企劃會議,迎合他們的喜好,拼命地做出商品來。為了工作,為了不讓公司倒閉,死板地把這些當做金科玉律,全然不見大人的正義,我認為這一部分,是最讓當今日本狂亂的部分。 雖然不知道這是否正確,但我覺得高齡的價值,正是體現在這裡。被年輕人們說是“老古董”的“大叔”時,為什麼不能說“但是我們就是這樣過來的。有什麼不好的!”。讓自己生活至今的價值觀,和年輕人衝撞在一起,豈不是更好嗎。大叔們做著迎合年輕人喜好的商品,然後被年輕的孩子們喊著“哇,大叔你真棒”地吹捧,然後大叔自己心裡歡喜,而公司也繁榮昌盛,這樣的社會,果然在構造上不對勁。 庵野 果然是市場和大量消費的原因呢。 富野 數據論帶來的正義,是真正的正義嗎,這樣說來,這不過是效率論的正義,不是為了養育成人而存在的正義。 在殘留著嚴重社會不平等的英國中,披頭士在這重壓下發起反抗,他們的綱領或價值觀,絕非老人們參與所創造出來的。且不論這種社會的構造是好是壞,老人和年輕人的關係正是應該如此,我想這絕不會有錯。 所以,就我而言,關於剛才所說的表達的問題,我作為作家,不得不反省拙劣的部分,也想讓(技巧)更為洗練。至於綱領,我並不打算到了現在才來改變。我想這絕不會有錯。要不然就只有隱居了。 可是,當今日本的大人們所創造出的社會構造中,為年輕人設立反題的大人,已經幾乎不存在了。但經濟人和企業人之類的人們,似乎並沒有感受到這不祥之兆。全都只懂得經濟效率。 舉和動畫相近的例子的話,那就是載人車輛的設計吧。做做市場調查,設計出最好賣的樣式,這10年來的各家公司都生產著一樣的事物,而在2年前較大的型號轉變中,產生了更為過分的造型,明明所有人都覺得“這不是我喜歡的呢”,卻偏偏全都成了這個樣子。就因為日本有著這樣的生產商,明明造個全然不同的事物出來也是沒問題的,但各家的數據庫,都導向了現在的年輕人(的喜好),都是一樣的基底。然後大叔們拼命地調查著年輕人的喜好,迎合著市場製造,所以所有的都變成一樣的了。 明明這麼多的車輛在大街上奔走,卻沒有觀看車來車往的樂趣了,不覺得很荒唐嗎? 庵野 確實,現在不管看哪輛車,都沒辦法相區分了。 富野 不容樂觀呢。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還能喜歡車子呢,我實在搞不懂。

動畫也再次陷入了潮流的漩渦中 富野 《V高達》確實有作品上的問題,而作為製作者我必須瞭解到這點。結果雖說想創作一個柔性(soft)的世界,實際也相當露骨地展現了自己的意見。至於這為什麼不行,我不會說,也不知道怎麼說。畢竟最後並沒能好好地(通過作品)表達出來。不過我想我可以說,這次我試圖在《V高達》中做的事裡面,一定有二三十歲的人絕對做不到的事。 不過如果不能連“為什麼不行!”的部分也一併接受的話,你們徹底將這部分否定掉也是可以的。不,不如說希望你們能全否定呀。庵野先生,或者其他的年輕人,只要有著全否定的力量,接下來就真的能創作出新的事物。要說為什麼如今的動畫不管怎麼都提不起勁的話(ボルテージが上がらない),果然還是因為大叔們的市場論,也就是迎合著潮流去製作的部分,而動畫陷入了這渦流之中。 庵野 是這樣的。 富野 變化什麼的,也常被人說是要“順應用戶的要求”,或者“沿著客戶的期望”,但現在所說的變化,實際上只限於相當狹小的範圍內,只是有所差別化,我想和真正的變化是不同的。 AM 5月號的時候,庵野先生也說過現在只是多樣化而已。 庵野 反過來說的話,我覺得現在的動畫在特殊化上走得過遠了,是不是已經不行了呢。 富野 不過這不只限於動畫,這一段時間內,都在搞特殊化、多樣化。也就是個性很重要吧。甚至日語裡還多了一句話,叫“重視個性(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ーを大切にする)”。但變化最終只限於極為狹小的範圍內。真希望大家能去往外界,找到有不一樣的人聚集的地方呀。跑題有點遠了吧……接下來我會努力談論《V高達》的(笑)。

卡迪珍娜的“那個結局”的意義 庵野 這算是我個人的感想:《V高達》到了最後,是關於土地和女性的故事吧。 富野 是的。實際上我在看試映的時候,也有幾次想到“啊,是這樣啊!”,特別是關於“女性”的部分,我在想這次說不定終於能描繪出“女性”了。 庵野 這次終於(描繪出來)了嗎?! 富野 是的,終於(笑)。對此我就是這麼的不自信。 就這一點來說,我也並不是完全不中用的呀——從動畫的層面上來說,或許算是描繪出來了,不過果然還是並非這樣的吧。“真的能描繪出女‘性’吧”,到了能這樣想的地步,我就已經很高興了。 庵野 沒有自信,也便意味著對女性是如此的執著吧。 富野 正是如此。實際上做出來看了看,我就這麼想了。(影像中)能看出女性不加矯飾的感情。接著稍微有了點自信,想著再多描繪一下女性也挺好的。在看初號試映的時候,我有兩三次都在這麼想。 庵野 這還是第一次吧。從地球離開,然後回到地球的《高達》。 富野 雖然並沒有刻意地意識到這點,不過在考慮最後怎麼給卡迪珍娜做個了結時,就那樣寫了。不過那樣真的好嗎,我也並不覺得能完全肯定,而考慮到這是機器人作品,我也不太想那麼陰鬱呀。只不過還是想試一次(笑)。 庵野 和女性相比較的話,《V高達》也沒能出現好男人吧。 富野 所以這次極為集中在描繪女性上面,對男性基本沒什麼興趣。 庵野 確實沒有呢。這算是第一次嗎,像這樣貫穿全篇地執著於某一點上。 富野 現在這麼聊著我才明白了,我為了描繪13歲的胡索,把描繪男人的興趣全都吸收在了胡索身上。沒有把精力轉向其他的男性。動真格地去描繪那個年紀的男孩子,對我這個年紀而言是相當棘手的事。結果就完全沒顧及其他男性了。 庵野 老人的話還勉勉強強的吧。年輕人就完全不行了。 富野 那些老人和我是同一世代的吧。將自己的感情就這樣移植進去就行了,所以不用怎麼想就能創造出來。也就是說沒能描繪出壯年的角色。 庵野 克羅諾克體現的是現在的年輕人嗎? 富野 不是的,實際上是想好好作為機器人作品的敵對角色塑造的。不過,在瓦塔利・基拉出場的時候才是,克羅諾克遊離了。不能由瓦塔利這樣的角色幹到底。必須全部交給克羅諾克。而那個時候,我還對胡索這個角色不太瞭解,因此集中在胡索身上,一直到12、13話,於是克羅諾克完全脫離在後。 庵野 皮皮尼丁也是多餘的吧。本來應該集中在克羅諾克上的角色過於分散了,結果年輕的男性沒有一個立了起來。 我對克羅諾克抱有期待,於是也對此感到遺憾。不過我想正因為克羅諾克是那樣的男性,卡迪珍娜才那樣行動了吧。 富野 關於這點稍微有點不對。卡迪珍娜的最後結局,從很早的階段就構想出來了。在第1話放送前,雖然那時候有可能取消這樣的安排,我還是已經告訴了製作人員。不過,大家都對那個結局相當在意呢。我倒是覺得太過電影了,感覺不太喜歡吧……這個結局一直留在製作人員的腦海中,結果變成了“克羅諾克那樣就好”,我想也是有這個原因在的。 庵野 也就是為了卡迪珍娜的結局而犧牲了(克羅諾克)吧。 富野 然後進入第二季度,馬上到了必須決定最終回怎樣時,我說“已經只能讓卡迪珍娜失明瞭吧”,大家也就回答“是呢,沒有其他結尾了”,然後就這樣敲定了。 庵野 關於卡迪珍娜失明的理由,我到現在還是不太明白…… 富野 那是因為卡迪珍娜和克羅諾克的關係我沒描寫好,所以才不明白吧。如果關於二人再多一點描寫,那麼這樣的發展也可以成立了,但最後沒能觸及到這方面,所以不管說什麼也是沒用的。 不過還是有一點要說。不管怎樣,我都不想卡迪珍娜死。那麼作為不死的代價是什麼呢,想到這點時,如果不施以這種程度的懲罰的話會讓人困惑的,於是在劇作上進行了整理。 AM 而這個懲罰便是? 富野 作為讓那個卡薩利亞的胡索(ウッソ)勝利的懲罰,就算是假的(ウソ)也要成為敵人,所以就算是卡迪珍娜自己,心中也會有疑問的。正因為明白這點,作為原作者,我也陷入了不能簡單地說出“你,去死吧”這句話的情況中,所以沒有讓她死。但因為成了敵人,雖然很抱歉,還是要有一個懲罰。不過對此做了劇作上的修飾,所以還請原諒這點吧。 庵野 不過,這樣好嗎。 富野 既然說了“不過”,那還是請教一下。 庵野 我不太覺得有失明的必要。這樣反而會更顯眼。不如說活下來後卻缺了手腳…… 富野 這些的話,都因為觸及電視放送的規制而駁回了。所以超過卡迪珍娜失明的表現手法一律都沒有使用。 再進一步的說,胡索一側也要所懲罰,所以讓胡索斷手什麼的,說起來是理所當然的,但既然要做,就要好好地畫出來。但那不會被允許的吧。其他的還有一些,但不管是哪種,現在的觀眾在生理上都不會接受的吧。 庵野 會觸及(禁忌)的吧。 富野 不過本來想觸及一下的。這樣的話,就算卡迪珍娜變成那樣了,既然彼此都如此,庵野先生感覺到的“只有卡迪珍娜這樣嗎?”的違和感…… 庵野 就是感覺造作吧。 富野 ……能很快被接受吧。不過這肯定不管怎麼弄都會不妙吧,想到大概沒法做好而有所猶豫,所以最後只收束在了卡迪珍娜身上。 庵野 小說的話卡迪珍娜受了燒傷吧。我喜歡這點。 富野 我確實想這麼做,但電視放送的話絕對會是禁忌。而且對於喜歡乾淨之物的觀眾而言,要是談到他們會對這種表現方式接受到哪種程度的話,就有點…… AM 也就是說在遇到大眾媒體的表現禁忌的問題之前,會先有觀眾一側的生理能否接受的問題吧。 富野 正是如此。從這點上來說,確實過於折中了。 庵野 果然是這樣嗎。

為了不讓孩子遁入代償行為 (注:代償行為,心理學術語,指當一個人不能採取特定的行為滿足需要時用其他行為滿足需要) 富野 昨天偶然在電視上看到的,是叫《羅德斯島戰記》吧?技術上來說,果然林太郎先生很厲害呀。演出往下的處理也挺好的。不過製作者實際上到了那樣的地步的話,會在那一瞬間全部否定掉吧。(注:林太郎(りんたろう)為動畫演出家、監督,參與繪製過OVA版羅德斯島戰記的分鏡,監督代表作有《銀河鐵道999》、《大都會》等。另外日本TV動畫黎明期時,林太郎也曾和富野同為演出家在手冢治虫創立的動畫製作公司蟲production共事。) 那部作品評價究竟怎麼樣呢。 AM 畫得很好看,商品也大賣。 庵野 我能明白那部作品為什麼賣得好。不過我覺得不太有趣吧。 AM 受眾一方的話,某種意義上會更能接受符合預期(予定調和)的作品吧。 富野 也就是不想讓自己真正厭惡的部分、自己最不想看到的部分,在任何錄像,或者動畫的層面上出現。 庵野 這是代償行為吧,所以就算花錢也不想見到厭惡的事物。 《V高達》在胡索的媽媽死的時候,也果然還是有孩子會不想看的吧。“不想看這樣的動畫”,之類的。也就是對於人的死亡預料之外地反應強烈。 富野 會有這樣的孩子吧。 AM 不過現在泡沫經濟結束,社會不景氣,漸漸變得嚴峻起來了,我想也會有所不同吧。(注:日本於1986年12月至1991年2月之間的51個月處於經濟上行的泡沫期,於1992年2月泡沫破碎) 庵野 不是吧,我覺得到了這種時候反而會更加自閉的。 富野 現在的孩子們,恰恰沒有在這種時候需要的活力吧。如果真的是自閉症的人,在這種時候會活不下去的。但就算前方便是黑暗,到死為止也要奮鬥,這就是我的立場。就算不知道為什麼活著,活著這件事並不是那麼的壞呀,至少這點我想傳達出去。 庵野 我覺得人如果不想著活下去,就會活不下去的。如果不這樣反覆念地叨,人類就會無法生存。為什麼宗教能理所當然地說,“人生在世就算痛苦,也要繼續活著”呢。我想是因為如果不被這樣說,然後自己也這麼覺得的話,大概會活不下去的。 富野 正是如此。世上並非萬事如意。所以再多點覺悟吧,我們想傳達的單純只是這點。 不過現在的孩子們,尤其初高中生的校園生活,說不定也不順利。所以看動畫的時候,也不想看到我們所聊的這些吧。 不過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有孩子會覺得這種程度的事過於嚴酷了。 庵野 是的。 富野 最近不是沒米了嗎。我覺得這挺好的。這樣的話就能讓他們認真地想一想,要是沒有吃的東西了,會變成怎麼樣呢。(注:1993年米騷動,或稱平成米騷動。由於1993年的氣候原因,日本米減產減質,而泡沫經濟以來消費者又提高了對食品質量的要求,導致市場上大米供不應求,甚至出現米店無米的現象。騷動於1994年六月後漸漸平靜。) 在這種時候,創作柔性(soft)作品的人的強大之處就在於,面對這種嚴峻的部分,也能說出“雖然比較抱歉,但還是會把這些呈現在大家都喜歡的動畫中哦”。這樣10年、20年後也會起作用。 庵野 果然作品中得摻點“毒”呀(笑)。尤其得讓孩子們看見這些毒。 富野 絕對是這樣的。 AM 明白了。今日謝謝二位撥冗。 (於新宿・中村屋)

動畫信息

機動戰士V高達
中文名:機動戰士V高達
原 名:機動戦士Vガンダム
又 名:機動戦士Vガンダム / 勝利高達 / Mobile Suit V Gundam
首 播:1993-04-02
IMDb:tt0159185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