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夢十夜》與“碎片”的解讀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7-26 20:01:37 作者:瓶蓋 Language

    《玻璃之脣》是一部有著些許“文學化”色彩的原創動畫。動畫裡有很多地方都有文學書的出現,這一方面說明動畫的情節有時需要閱讀行為的參與,一方面是不是出現在動畫裡的文學作品,其本身的精神會與動畫的主旨有某種共通呢?夏目漱石的小說《夢十夜》是出現於其中的一冊,具體可以看動畫的第三集和第九集(主要在第九集)。一旦考慮到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學史上地位非常高的作家,他的《夢十夜》或許早已成為日本國民基本文學素養的一部分了,所以動畫對其的借鑑也就不奇怪了。

    首先是整體的敘事風格。《夢十夜》是一篇由十個關於夢境的故事組成的小說作品,其文體介於散文與小說之間,書寫風格具有強烈的幻想性質,乍一讀往往一頭霧水。夏目漱石寫“夢境”,把人的感覺、狀態和心理隱藏到了夢裡,轉而刻畫具體事物的顏色、光澤和聲音,每一個夢都有了具體的情節,情節背後才是抽象隱喻,二者交織難分。作為一代文豪,他在行文中對這種虛實之間份量的把握想必是很是獨到。《玻璃之脣》裡的一個重要的設定“未來的碎片”就十分近似於對此種奇想的援引,設想動畫是把大作家寫夢境的手法借鑑了過來,“未來的碎片”一定是一種宛如心靈化身的東西。因為,恰如夢中所見的事物往往與做夢者的思維活動有關,同樣極具幻想性質的“未來的碎片”這一貫穿全片的元素,也必須是劇中人心靈的圖像而非日常的風景,將其定義為暗指“人生中存在的不安”應該庶幾近之。

    考慮到《夢十夜》是充滿了奇怪隱喻的小說,僅僅指出風格的一致性是很模糊的主張,就內容本身範圍而言既無法證實也無法反駁。《夢十夜》由十個互相獨立的故事組成,每一部分自成一體,不同的故事之間也有相似,如同“月印萬川”。所以存在兩種“食用方法”,要麼是按照順序讀一遍,或者單獨閱讀其中某一篇。筆者採取前一種閱讀方式,下文的論述就是乖乖地從第一夜到第十夜,結合各篇具體內容中出現的線索,為了指出《玻璃之脣》和《夢十夜》之間存在著奇妙而令人著迷的聯繫的目的書寫的。


    第一夜中,女子幻化為百合花,散發出“沁人肺腑的味兒”。“我把腦袋湊向前,去親吻冷露滴中的白色花朵。當我從百合花上抬起臉來的時候,無意中望了望遠處的天空,之間晨星閃爍了一下。‘這滿一百年的日子已經來到了哪!’此時此刻我才察覺到了。”《玻璃之脣》的故事由一次夢幻的相遇開始,由此展開了一個對人與人之間的聯結、以及人與地之間的聯結的追溯。第一集的花火大會,是小鎮的傳統節日,人們充滿興致地加入洶湧澎湃的人潮中,為了留下屬於彼此的共同回憶。熱鬧的場景也反過來映襯出了獨自來到此地的男主衝倉驅的孤獨。驅那清晰而沉靜的目光,使得他看起來像是一個觀察者,有著獨自遊弋的意識。突然,他感知到了到了“沁人肺腑的味兒”,方才還只是“大門口的陌生人”,看到的熱鬧都屬於別人,一瞬間卻彷彿出現了心靈感應……
    “透子,那一天,我和你看到了同樣的東西。”
    “我……找到了嗎?” ——衝倉驅

    第二夜中,“我”是一個武士,與一個和尚定下了賭注,這個賭注是“在貼鄰那間大屋子裡的座鐘沒敲響下一個鐘點之前,我一定要悟給你看看;待悟了之後,我今夜當再上禪室去,和尚的腦袋同我悟不悟是互為賭注的,我不悟的話就不能取和尚的性命;我無論如何也得悟,我是武士嘛”。“如不能悟,我便自殺。武士是不該忍辱偷生的,得殺生成仁。”《玻璃之脣》裡,即將迎來畢業的“他們”不得不開始思考明天會如何的問題,就如同揹負了“武士”的身份的“我”不得不接受“下一個鐘點”的時間限制一樣,等到畢業了就不會在這樣相聚,不“悟”就只好殺生成仁。第一集裡,絢麗繽紛的花火大會背後彷彿流動著一股潛流,大家的心裡在共同萌發出了留戀與依依不捨、期待與不安的複雜心緒,這些心緒都有待化解。因為最後期限其實是使人著魔的咒語,提醒了“他們”原來友情關係以及自己和家鄉的聯結並不是理所當然的存在。
    “想這樣一起來,今年就是最後一次了呢。”——高山柳

    第三夜中,“我”揹著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好怪,他的生命跨越古今,讓人害怕。“他對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無不洞悉,彷彿是一面不漏過細微情節的鏡子似的,在閃閃發光。而且,他還是我的兒子,是一個瞎子。”《玻璃之脣》裡“未來的碎片”的設定,和文中的這個孩子是不是有點像?孩子能預言即將發生的事情,“未來的碎片”同樣有著強烈的超現實的感覺。對於透子來說,能夠指引她把握不確定的未來的東西,當然很有吸引力,就是“在閃閃發光”。而與透子一樣能看到“碎片”的驅,是轉學生,是陌生人,是闖入者,自然相互之間缺乏瞭解,“是一個瞎子”。
    “那時候,正因為心裡想著想看,才看得見的。”——衝倉驅


    第四夜中,“我”遇見了一個不知什麼來頭的老人,當被問到家住在哪裡時,他回答“在臍的深處哪”。“我”帶著好奇跟著老人走出房間,一直來到了河邊。“他一邊唱一邊徑直不停地邁步走去。最後,他的鬍鬚、臉、腦袋、頭巾,漸漸地消失不見了。”故事裡,對特立獨行地出現,又不期而遇繼而消失在水邊的老人感到異樣的只有“我”一人。《玻璃之脣》裡,驅自小就習慣了不斷的轉學,隨之而來的是鍛煉出了“突如其來卻又理所當然的孤獨”個性,這就好比老人超乎常人的言行。老人宛如帶著一點禪的機鋒,恰似一副隱居之士的面孔一樣以“肚臍”迴應居處的提問,也使人不免想起驅搭起帳篷當作自己的房間的舉動。在動畫的結尾處,透子認知到驅是一個冒險家,將會離開小鎮,“消失在水邊”。
    “喬納森,難道你是驅君?”——深水透子

    第五夜中,“我”被生擒而成了俘虜。當被問及“願死願活”的時候,選擇了不屈服。但在死前,“我說亟想在臨死前見一見自己心愛的女子。主帥說:‘我可以等你,直到天亮雞鳴時為止。’我必須在雞鳴之前把這女子叫到這兒來。如果雞一鳴而女子不來,我便見不到她而被處死。”故事的結局讓人悲傷,女子騎馬從黑暗中飛奔而來,終究沒有趕在雞鳴響起之前。“女子叫了聲‘啊——’,繃緊的韁繩頓時鬆了鬆。馬兒的兩條前腿失蹄,連同騎者一起向正前方栽下去。巖下是無底的深淵。”《玻璃之脣》是一個人表達人與人之間聯結的故事,聯結的意義是“他們”在心中所描畫和渴望的未來,決不是四分五裂的,“為了明天”,還需要一種心靈層次的聯結。只顧著“趕在雞鳴響起之前”維持住友誼的關係而奔跑,沒有好好看清路,就會栽下去,而“巖下是無底的深淵”。第十話裡的意義,在於表達透子理解了自己與小鎮之間的感情聯結,從而明白了“未來的碎片”,對於自己與對於驅,是有著不同的意義的東西。
    “這個,能變成星星嗎?”——深水透子

    第六夜中,身處明治時期的“我”遇見了江戶時代的雕刻藝術家運慶。一個年輕人告訴“我”:“那不是在用鑿子鑿刻眉毛和鼻子。這眉毛和鼻子本是埋藏在木質中的,他無非是藉著鑿子和錘子的力量,把眉毛和鼻子挖出來罷了。這就如同由土中挖出石頭一樣,因此絕不會出錯的。”可是,“我把全部劈柴一一取來鑿過,沒有一段是藏有仁王的。我終於明白了:在明治時代的樹木裡是不可能埋藏著仁王的。而運慶怎麼能一直活到現在的問題,也就基本上迎刃而解了。”夏目漱石寫給故事的結尾裡,本應該超越時間的藝術,看起來就像是被時間隔斷了一般,這一時間錯置體現了“夢境”的無邏輯。而在《玻璃之脣》裡,透子專心於玻璃藝術,對應於運慶雕刻仁王。透子自小習慣了家鄉的生活,她和轉學生驅的不期而遇,又宛如明智和江戶時代之間錯置,雖說這一錯置無關於時間,但也有很不一樣的深層心理值得去思索。聯結彼此的心靈、超越錯置的不和諧,便是“未來的碎片”的使命。透子的家是一家玻璃工坊,製作玻璃製品是她日常做的事之一。這一設定的意義,就在於既然每一件玻璃製品都出自親手精製,自然就不同於機器批量大生產。作為製作者,透子的所思所想、她的目光和期待,都會映射於藝術品之中。同時,玻璃是透明的,又有折射光線的功能,具備了成為潛在交流媒介的能力,是接觸“未來的碎片”的通道。
    “這裡是驅不曾擁有的,屬於我的風景。”——深水透子

    第七夜中,“我”身處一隻漂泊不定的大船上,“我茫無頭緒,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靠岸,也不瞭解船在駛往什麼地方。”可是,當我終於決定一死了之,“於是在某天晚上,趁周圍沒有人的時候,毅然跳進海里……我突然捨不得這條命了。”“這時我才醒悟到,我還是乘在這艘船上好,即使不知道它要開往何處。我對自己已無法使我的醒悟付諸實施而感到無比後悔和恐怖。我就抱著這樣的想法向黑色的海浪飄落下去。”不斷經歷轉學的驅,就好比在船上漂泊的“我”,並非出於自願,只是不明不白地置身其中,被迫去適應漆黑的波浪不住地衝擊著船體,所帶來的無限恐懼,沒有更多的選擇。夏目漱石筆下的“我”先是為沒有出路而煎熬不已,而後又為自己選擇了死亡而懊悔。《玻璃之脣》裡的驅想必有著相似的內心體驗,他特立獨行的言行本身就是值得留意的線索,即使沒有關於驅來到小鎮之前的故事,我們還是可以對其有所感知。比如,驅每每思考問題,隨之而來的是有好幾個“人格”在自問自答,因為小時候有太多孤獨的體驗的緣故,所以需要一個幻想的朋友。劇中相似的細節還有好多好多,真實的心聲時不時在人物之間看似日常的對話中有意無意地吐露出來,因為這是一條貫穿首尾的線索。
    “把那個叫做未來的碎片,是因為對我來說就像我所欠缺的一部分一樣。”——衝倉驅

    第八夜中,“我”走進了理髮店,發現了這是一個很獨特的空間,“兩面開著窗,另外兩面豎著鏡子”。剪髮的時候,“我”通過鏡子的反射,間接觀察著室外的景象,鏡子裡的畫面雖然是斷裂的、不完整的,但我“瞪大著兩眼,不讓鏡子的景象漏去一點一滴”。稍後,“我”付了錢走出理髮店,看見大門左側坐著一個賣金魚的人,“他凝神望著眼前的金魚,手掌託著下顎,一動也不動,對於街上熙來攘往的情景簡直毫不在意”。《玻璃之脣》中,因為身體不好而休學在家的幸,愛好讀書,對身邊的事情有敏銳的感覺。她的夥伴們各有自己的愛好,如同盯著屬於自己的“魚缸”裡的精彩,她宛如那個透過鏡子觀察著室外動靜的“我”,自身活動的空間雖然狹小,所見所知的片斷性的風景也組成了一副整體的圖畫。
    “小幸告訴我,季節與時間與在一起的人們,會將日常的地方變成特別的地方”——深水透子

    第九夜中,“家裡住著年輕的母親和一個三歲的孩子。父親出遠門去了。父親離家,是在一個不見明月的深夜。他在地板上穿好草鞋,戴上黑色的頭巾,有廚房的後門口出去了。”“母親每天總要對三歲的孩子這麼說:‘爸爸呢?’孩子不響,不一會兒答道:‘那兒。’即使母親問:‘什麼時候回來呀?’孩子還是答道:‘那兒。’並且笑笑。這時母親也笑了,於是反反覆覆地教孩子說‘就要回來啦’。但是孩子只記住了’就要’。有時母親問:‘爸爸在哪裡?’孩子竟會答出‘就要’來。”母親帶著孩子來到了供奉著八幡神的神社,“在四、五十米的鋪石路面上來來往往地做拜廟一百次的祈禱活動。”“既然丈夫是武士,那末自己這麼跑來祈求弓矢之神八幡神,無論如何加以保佑,大概不會不理睬的吧。”《玻璃之脣》裡,相似的是也有一個長期離家在外的親人——母親,不同的是不復對分離命運的悲嘆,而是提到了比如父親的料理很拿手。此外,既然母親是音樂家,音樂自然取代了“乞神”的位置,既充當了表達親情的途徑,又是一種超越語言的東西。出現在《玻璃之脣》裡的配樂,是被一分為二的,小鎮裡瀰漫的是同一種氛圍的曲調,宛如花火大會的延長,而在驅的周圍感覺好不一樣,相較前者顯得更多了幾分靜止和沉滯。異樣的家庭關係,迷惘的過去,成為了塑造了驅的性格的很特別的羈絆。不只如此,驅還發現了屬於他的特別的地方,就是充溢著陽光的樹林。可以說,驅融入新環境的方式是“自我本位”的,劇中對音樂的運用方式無不體現著這種“自我本位”處於周圍環境之間的張力,樹林也因此才染上人物個性的色彩,這樣的理解應該順理成章。
    “不害怕,因為這裡是屬於我的地方。”——深水透子

    第十夜中,莊太郎是一個“非常善良、正直的人”,喜歡戴一頂巴拿馬草帽,還喜歡“兩眼跟著過路女子的臉蛋轉,並且評頭品足地贊個沒完”。結果,就因為一個女子的出現,他陷入了大麻煩之中:“莊太郎振起精神,奮勇迎敵,對著一隻只豬的鼻子打了七天六夜,終於筋疲力盡,手像蒟蒻一樣發軟,最後被豬舔了,於是倒在了懸崖上。”結尾處,阿健也想要那一頂巴拿馬草帽。暗示了相似的事還會重複出現。莊太郎的那頂“巴拿馬帽子”暗示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追求有格調的愛情,甚至在希望破滅之後寧願面對死亡,也不要被豬舔,因為討厭醜陋的“豬”勝過討厭死亡。《玻璃之脣》裡,我們隱隱約約間彷彿看見了這頂“巴拿馬草帽”戴到了雪哉的頭上。縱使時光變換,相似的“戀愛帶來的困惑”這一主題卻再次奏響。因為雪哉和驅之間產生了十分激烈的衝突,其中的原因必須結合他自身的性格加以分析。雪哉的內心長久地處於緊張的狀態,他的身姿有意無意之間和“奮勇迎敵,對著一隻只豬的鼻子打了七天六夜”的莊太郎重疊了起來。“喜歡帶著一頂巴拿馬草帽”的莊太郎對應的是“五點半的你”,莊太郎“被豬舔了”草帽丟了,而雪哉身心俱疲不再帥氣,奔跑的身姿不再充滿活力。透子的可愛妹妹就感覺到了,聯想到姐姐最近在家裡的樣子也有些奇怪,會不會和自己看見的人有關呢?於是也不顧正在上游泳課,就騎上自行車追了過去。
    “戀愛解禁!” ——深水透子


    原諒筆者只是信筆寫來而已,本文既不具備文學分析般清晰的邏輯,又弱於對影像藝術所含有的感覺資料的理解。即使《夢十夜》是充滿了奇怪隱喻的小說,這意味著留給讀者的解釋空間同樣會很寬廣,但夏目漱石先生恐怕也不會接受筆者如此之解說吧。只想在最後說的是,第一,《玻璃之脣》對《夢十夜》的借鑑可以從整體的敘事風格的模仿,以及情節細部的隱隱對應兩個層次加以分析,但前者是主要的;第二,筆者的論述想強調的是,我們可以看到夏目漱石的“夢境”確實像血液一樣,曲折地、流動地融合在了動畫的敘事裡,而無論是文學還是動畫都是現實世界的理想化或者特殊化投影,嘗試去思考二者之間的聯繫似也會帶來些許的啟迪。這樣來想的話,或許《玻璃之脣》正可看作向《夢十夜》致敬的作品,也或許不是,答案其實不那麼重要。


————————————
1、本文中出現的夏目漱石《夢十夜》的引文,來自吳樹文的譯作。收錄於《日本文學叢書:哥兒》,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P247—271。
2、出現在《玻璃之脣》中的文學書籍:
夏目漱石:「夢十夜」
夏目漱石:「文鳥·夢十夜」
カミユ:「転落·追放と王國」(加繆:《墮落·流放與王國》)
カミユ:「シーシュポスの神話」(加繆:《西緒福斯神話》)
サン·テグジュペリ:「人間の土地」(聖埃克蘇佩裡:《人的大地》)
稲垣足穂:「一千一秒物語」
中島敦:「名人伝」
江戸川亂歩:「押絵と旅する男」 (江戶川亂步:《帶著貼畫旅行的人》)

夏目漱石《夢十夜》與“碎片”的解讀 - 第1張

夏目漱石《夢十夜》與“碎片”的解讀 - 第2張

動畫信息

玻璃之脣
中文名:玻璃之脣
原 名:グラスリップ
又 名:玻璃脣印 / Glass Lip / Glasslip
首 播:2014-07-03(日本)
IMDb:tt3611294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