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人為樂,果真就連幸福都是被贈與的,莫談未來了,繼續擁有,已經是同情和善為了。只是遺憾篇幅太短未盡細啊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9-11 06:13:31 作者:自由的紅衛兵 Language

日本動畫已經做到和真人出演無異了。真人出演也是導演按照自己對角色的想法對演員進行灌輸,演員只是工具,在導演對角色心理的講解下做出導演希望的反應,這樣一個工具的存在。不管是虛擬的動漫人物還是真實的被指導的演員本質上都是導演和編劇理解的產物的表達載體。動漫做得好了居然可以讓人聞到雨月身上毛衣潮潮的因為邋里邋遢長久不洗,讓秋著迷撲脖的,濃郁的體味嗎。

雖然我發現我理解不了發現自己難以望其項背的存在就放棄這一領域這種做法,可能此人熱愛的不是音樂本身而是這個“做到頂尖”的所謂世俗判斷的標準的認定吧。非常自尊的人。

果然影評不是小說,不會有酣暢淋漓的閱讀快感。沒有探索感,更不是創作。尊敬這種情感,猶如群眾心理,真是讓我喪失經受審視的勇氣了。二次複述總是沒有必要,幹嘛複述第一次的感動呢,因為第一次感動我們是看的方式創作的,我們沒有寫也沒有畫,,第二次乏善可陳地複述有何必要呢,又不是第一次的激情澎湃。影評永遠不會高於電影本身的原因,就是它永遠不是第一次了,而我們不是創作者,第二次也不會造出新的“第一次”的東西,畢竟我們是在評已有的唯一的一個呈現品嘛。

果然科學在面對文藝作品的時候是感覺頭大和束手無措甚至斥責它是假的。但是有些意淫的成分的確不是在天馬行空下創造而是在作者在自己心靈扮演下促就的“真實”故事。春樹究竟是如何喜歡的= =。但是夠不夠真實就看這個人物有沒有複雜到讓我們覺得有一絲接近我們對真實世界何謂真實的感觸,即“我也不搞不懂”——這種複雜又迷茫的感觸。拿小提琴依然忍不住練,是想 TA還是放不棄音樂?但是有的時候人物又凌亂得讓人抓不住頭緒是剪輯的問題還是篇幅省略了所謂的心理鬥爭讓人覺得這個突然覺得“回來了”的決定不知所以。

秋不再鑽研提琴,貝斯、鼓、提親樣樣都懂但都不精,看起來充實又精彩,但其實每一樣體會都有限,等於是這些東西並不是他目前生活的重心,已經是如果是朋友的話注意到這種變化會對他的這種快樂引起懷疑的關切的地步了,已經是放棄和重新找到SOUL裡面的勳章了——雨月嗎;猶如獨生子女的我的母親將我活成她的hoby一樣,我媽沒有其餘業餘愛好,和我在一起,體會養育一個兒子在家,和兒子這個身份的人共同完成家庭生活並體會其中每一片生活的拼圖,感受每一片拼圖的“詩情畫意”就是她的樂趣,並不一定樂趣要是如SOUL那樣是畫畫,音樂,心理學之類具體,可能就只是天上落下一片伴遮蔽了陽光但是陽光依然擋不住在它背後四暈的樹葉那樣,覺得很美,動心的那一瞬間,就可以稱作這是“生活的樂趣”了。音樂已經退出人生舞臺的秋,這可能就是以後許多普通人的生活,大家乾的都不是喜歡的工作,外賣或者打字工夜以繼日為資本的偉業奉獻用生命化為一段不可或缺但是 猶如不斷呼吸一樣這樣乏善可陳毫不精彩的“永動機”工作,但生活中唯有一個讓自己牽掛的人,那可能就是自己生活的樂趣,我媽的樂趣是我,甚至極端到了,把她人生的樂趣,當婆婆抱孫子,也移植到我身上期望我去完成以滿足她這種過分的不把我當獨立一人格看待的行為,但範而論之,大多數也許沒有找到燃起自己如秋最後 和雨月一直 一樣熱愛音樂的動心的話,是極有可能像秋剛開始那樣,對著夜空的煙花手夾吊著一支菸,很愛很愛啊,但是很痛苦啊,猶如我媽那樣,真的是很愛很愛啊,因愛而痛苦啊,但是我真的無法繼續因配合而痛苦下去了,音樂已經退出人生舞臺的秋,可能迴歸的就是這種普通人的生活,能夠回到家,看到那個人,或頹喪或以一種他已經習慣了地等待他回家的樣子,共同平靜地接受了這種等待有一個人回家的已經平凡的同居生活的狀態的樣子,坐在床沿被他映入眼簾;沒有了音樂,他就已經什麼都沒有了,他只有雨月,或者他覺得,還繼續擁有雨月,就是全部就夠了。這是他自己的選擇。擁有音樂的間接方式?擁有雨月,就是繼續還擁有著,和真正的音樂相接近,也許這就是喜歡雨月的原因,這就是他這麼愛的原因,是喜歡這個人,更重要的是喜歡這個人化身的音樂。畢竟在公園裡聽到那麼好聽的小提琴,快樂的雨月失望地發現秋沒有任何反應只是拿出手機快樂地拍自己,那一刻他是失望的。在一起只是互相耽誤。愛我,或者愛我這種行為已經變成生活的樂趣,或者她追求的家庭之樂這個重要樂趣的重要圖景,我不可或缺,或許(我沒看過電視劇)雨月對於秋而言,也是追求的某個之樂,這個猶如SOUL裡面可以成為生活樂趣的很能帶給生活詩情畫意之感的hoby裡的一個重要圖景,也許是這麼天才的人物繼續擁有他就是擁有音樂,擁有天才本身就是擁有這個領域嘛,沒有了音樂,他就已經什麼都沒有了,或者他覺得,還繼續擁有雨月,就是全部就夠了。這是他自己的選擇。擁有音樂的間接方式?反正我是沒法想象,沒有了我以後,我媽會怎樣面對本來就按部就班乏善可陳的缺乏活力與精彩,一地雞毛與不愛之人勉強共居一簷下的家庭生活,這就是想逃又逃不掉,懸在獨生子女頭上詛咒的東西,最後可能正是這種詛咒的詛咒氛圍壓罩著我們讓我們活著越來越沒有質量反而非死不可解之的地步無法阻止地加速到來。無非是通過自己全部代入角色用自己的性與心去全身心想象可能可以接近人物或者用自己親身經歷的類似語境可以類而量之。這就是沒有了一切,沒有了音樂,什麼都沒有,只有雨月,只有音樂的秋,被雨月離開後可能會發生的事吧——生活將變得無法忍受只能處處感到痛苦。或許愛,已經是全部幸福的來源了,是所有都佈滿陰霾的,或者事實上從來就沒有真正擁有過愛或者已經一無所有樂趣的生活(音樂之夢遇到雨月就幻滅,從小寄居他簷缺乏關愛,貧窮,也許收留他的雨月就是一直給予愛的存在?)中,唯一能讓自己可堪繼續忍受下去,覺得目下還沒有失去與貧乏殆盡,且在忍受的過程中因為他在身旁就連忍耐本身都變成幸福的一個變奏的東西。

我也發現了,僅僅因憑外表的美和堪當炮友的身材和體力的喜歡,是達不到秋對雨月那種“很愛很愛”的程度的。

不過也理解雨月。像頂尖球員一樣,能接受足球領域最傑出的人的影響,一般人不會有的機會,像古代培養一個帝王需要請進舉朝廷之文采精華去灌溉一樣,有幸身上能有那些人的痕跡,他體會到的快感,那方面的high,已經不是普通的快感,越深入越精緻越與眾不同,看起來他好像已經不需要愛情了,或者愛情已是錦上添花但是沒有也不耽誤他享受發洩精力,或者目前得到滿足的極樂狀態了。

原來真正的戀愛是會讓自己的心崩壞到,要強的自己不忍看到的毫無縛擊之力的軟脆弱啊。戀愛終於不是經常電視銀幕上看到的模糊的“愛”的樣子,而以藝術家之間與音樂的牽絆展現。如果繼續呆在一起,無法自由面對音樂和無法自信面對音樂的兩者,對彼此的音樂造詣互相摧毀和彼此沉溺的戀愛關係的衝突這樣;在千方百計尋找和製造令對方離開自己的機會又一次次容忍對方的放不開這樣曲折百轉的依戀和為了自己對音樂的追求的自私的揉碾中。說愛情是靈魂中另一個想要達成的自己,一旦自己達成就不再需要對方的源於自戀的投射,但雨月的才華恰好是秋無論如何都達不到的,或者說有些,長久熾烈的愛情就是對方是自己想達成但是永遠不會去也不能去達成的模樣(古惑仔嗎,或者金瑜無論如何也在家暴中無法離開扎西的原因是真的因為找到愛情,所謂想要達成的另一個自己但自己永遠不會去成為的真正意義上的另一半吧)。本來繼續堅持小提琴是想保持和雨月的關係,繼續擁有小提琴和雨月,而不是音樂,從聽雨月音樂第一刻起秋的音樂的自信和夢想就幻滅了,結果在樂隊中重新也被其他音樂形式震撼,重拾對音樂之熱愛,(人的心很大啊,就像人格缺陷之廣一樣,可以繼續愛上,在無數個目前未知的時刻將會動心),放棄小提琴或者不再只陷入對古典音樂(以小提琴作為主要形式呈現)的依戀和鑽研,不再把鼓只當做一個沉淪的通道,在嘗試其他音樂形式的同時,忘不了也不丟掉以前的提琴,但至少有新的出口,至少有和第一次心動一樣的能讓人戀上的第二次心動的出現吧。

但至少雨月,小提琴對他的改變,(也就是以前從沒遇幸過的新的人格於他),也以他拉小提琴的姿態,這樣嶄新,令春樹一副從沒見過,甚至感到陌生的模樣出現,就是雨月對他切切實實的新人格的影響,“增益其所不能”的意思,那個不知道被誰改變了,指的就是雨月吧,原先以為只有自卑,退居幕後,無止境的追求和痛苦的戀愛——雖然沒讓自己人格欠失的另一半在失去對方以後也稍微更完整更多——但至少原來以為只有痛苦的戀愛沖走退朝後還有留下來的饋贈,是留給自己和後來將遇到的別人的,也至少對他另一面人格的增添有新的裨益吧。

最後發現一直沉浸在痛苦中的自己太糟了嗎,擺脫雨月後才發現只有雨月的日子裡自己做過多麼遜和傷害別人的事情,不過也只有被樂隊音樂從古典音樂的戀愛之傷都陰影中掏出來,才有可能看到的,音樂並沒有拋棄他,是他拋棄了音樂了嗎,曾經。——以前,雨月就成了音樂(他親手拋棄的音樂)和他人格上缺陷但自己無心與力去達成的人格,兩重力比多促使他愛的這麼捨身忘死,奮不顧身,要死要活。——(趙英俊所說音樂是給別人聽的,以及雕琢文字,不是隻為自己,猶如外表,打扮,完成好了,不僅是給自己看著舒心,滿足自己想要自己再青春中欣賞自己美好模樣的慾念,被別人看到或欣賞,給別人帶來幸福,莫不是也給自己帶來了幸福,也是力比多實現的通道之一嘛。不過我現在發現了,以給別人看為主要樂趣來源帶來的大多數時候是痛苦,那隻能是讓自己快樂的附帶品,是錦上添花,如果作為主要的,經營賬號營造虛假的自己,穿衣著裝都格外過度自揣別人的評價,以此為為自己量體裁衣,得到的大多數時候是痛苦。所以這不能作為人生信念和性樂的主要追求,這只是偶爾出現或者作為附帶品曇花一現之物,畢竟人,只有自己真正感受的東西才是最衝心碎髒的,為別人high而活終究於普通人講只能得到隔靴搔癢的活感。其實沒有必要必須要有“給別人看”作為創作和工作的動力,想著怎麼把一首歌的歌詞寫好,怎麼完成一個作品才能打動自己,如何才能做出一個打動自己的作品,以這個為動力努力,也能有創作之驅動力。(不過文學不像唱歌,唱歌能即刻感受到聽眾的即興反應,是否陶醉,是否感動,寫字嘛,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寫得肝腸寸斷,就算不知道對方的反應也能猶如紅樓夢一樣毫不擔憂地留下它自己一個人平靜地逝去,因為知道自己在看不見的地方凡開啟者皆會心動)所以從別人的歌中聽到“dai jo bu”。唱自己的歌,卻要唱出別人的情,這麼迫切地想表達自己心情的慾望,那個可愛的主唱,把唱歌當做表達,暢快傾瀉的機會,這樣年輕又炙熱,珍惜的機會,和艾米那樣剛開始很喜歡,但是在流水線的表演流程安排下,不是那種需要積攢激情留到巴巴等望著的登臺演出機會,而是平乏的激情一有就立馬洩出來,導致情感的水管一直沒有積攢足夠的情感之水的,從而厭倦的成名與成熟後的表演不同,這是熱愛和青春下才有的表演,表達出來,和自己處於同樣心境的旁聽者,或者說正是善於從別人的素材中汲取營養的自己,獲取靈感的來源的那個助我者(雨月)聽來,似乎就能起到熨平傷口的作用,明明是用痛苦作養料的,表達傾瀉出來後,竟然只有流水過後,窗明几淨的洗練的乾淨嗎)——沉淪太久,又撿起小提琴,是不放棄的意思,也是不因雨月而徹底對音樂幻滅,(以前擁有他就是擁有小提琴就是擁有音樂),不是逃脫不了對他的依戀的意思,也是從愛人,寵溺喜愛之物,離不開另一個人格的依賴和喜歡中拔出來的意思,分出一點心思到自愛上,——(的確愛情不只是電視劇上千篇一律地我愛你,為你奉獻、為你犧牲、為你撐傘擋雨、為你做任何事情、為你驅馳心也甘情也願,而是,真正的愛情,人在陷入的時候,在具體的情境中有各種複雜的心理和想法,日本這部片算是一個嘗試,跳脫普眾對愛發生時姿態的刻板印象,去細描寫被愛俘獲和正在渡愛劫的人們心中到底在想什麼,才能讓我們想辦法看清楚,愛,究竟是甚麼個細究模樣),——自己的確也有音樂夢要追了,沉淪太久,的確有太多需要振作和改變的地方,不只是那個肉麻的“為了成為配得上你的男人啊”這樣的理由。日本的愛情片也為了煽情開始令我驚訝地看到了在韓劇中的痕跡。

動畫信息

GIVEN 被贈與的未來 劇場版
中文名:GIVEN 被贈與的未來 劇場版
原 名:映畫 ギヴン
又 名:None
首 播:2020-08-22(日本)
IMDb:tt11802992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