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噬星者有感而發,我覺得這是近幾年看過較有深度的影片,所以簡單做一下點評
首先介紹影片角色背後的含義
哥斯拉:自然的化身
基多拉:人類征服自然的慾望的最高科技產物
三類人(人類,畢魯多,神官):代表科技的文明程度
地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
憎惡,增恨(因為出現次數較多,所以把該名詞單獨拿出來):某種意義來講相當於人類征服自然的慾望
晴生:我認為影片設定的十分奇妙。他是一個深度執著於打敗哥斯拉(也就是希望通過科技征服自然的人),正因為這份執著導致他在這條路上陷得很深。他最後的自殺,其實是在表達一種思想:想盡一切辦法征服自然的行為最終只能導致自己陷入滅亡,即使最後自己醒悟了,大自然也不會給你後悔的餘地了。
這就可以理解了為什麼最後男主與小女孩孕育生命之後,還選擇抱著優子去自殺。
影片在探尋一種思想,就是人類是否能夠通過科技來征服自然,通過這種思想這部片就能很好的理解最後一部的結局了。影片中的哥斯拉是人類濫用核能孕育出來的結果。在影片的前2部,可以看見人們通過所謂的科技力量看起來似乎打敗了哥斯拉,但哥斯拉最後確越來越強了,這不正反映了我們現在的災害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嚴重嗎?同時也能理解為什麼在第三部人們要選擇哥斯拉,因為消滅了自己的自然,其實就是破壞了人類本身生存的空間
影片最後的結局其實是在傳達一種敬畏自然的思想,哥斯拉是從一開始就無法被消滅的。
正如女孩所說:什麼叫做輸贏?我們理解的是能夠安全的繁育後代就是贏了,晴生你會輸。
�����
動畫信息

中文名:哥斯拉:噬星者
原 名:GODZILLA 星を喰う者
又 名:哥斯拉:喰星者 / 哥斯拉:行星吞噬者 / GODZILLA 第三章 / Godzilla: The Planet Eater / Godzilla: Eater of Stars
首 播:2018-11-03(東京電影節) / 2018-11-09(日本)
IMDb:tt8478602
原 名:GODZILLA 星を喰う者
又 名:哥斯拉:喰星者 / 哥斯拉:行星吞噬者 / GODZILLA 第三章 / Godzilla: The Planet Eater / Godzilla: Eater of Stars
首 播:2018-11-03(東京電影節) / 2018-11-09(日本)
IMDb:tt847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