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系娘化作品的進化與重構——《獸娘動物園》的創新與均衡之道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7-21 06:31:15 作者:丘貝貝Kyubei Language

在首度播出之時,或許世界上沒有人能料到《獸娘動物園》居然會成為近幾年最成功的原創動畫之一:簡陋的3D建模、生硬的配音使這部劇從開頭之時就散發著一股粗製濫造的氣息。

而讓更多人望而卻步的則是其略顯尷尬的“獸娘人設”——我至今記得某個路人朋友看到這部劇的疑惑表情,他指著屏幕中的搖頭晃腦藪貓:“她說自己是什麼動物……就因為頭上戴著那樣的耳朵麼?”

明明只是小孩穿了身花衣服,卻說自己是動物並深信不疑。在不瞭解日式動畫的人看來,這實在是有些荒謬乃至驚悚的情節。

這種路人的疑惑其實描述了二次元的某種常識:這就是《獸娘》一劇所採用,被廣泛使用至濫俗的設定——萌系娘化。

1 娘化大潮

與現代漢語不同,日語中的“娘”指年輕女子。而“萌系娘化”顧名思義,是將各種原型轉化為可愛少女的作法。

萌系娘化的手法應用甚廣,被轉化為孃的原型包羅萬象:例如,早先將軍艦擬人為少女的“戰艦collecting”,即艦娘遊戲,催生了後續艦娘R、碧藍航線,以及坦克娘、槍娘等軍械擬人;圓谷公司將怪獸擬人成怪獸娘;而以亞瑟王為代表,Fate系列則將歷史人物形象重設為各種少女,推進了“娘化浪潮”。

為什麼製作方偏愛炮製萌娘形象?

編劇虛淵玄曾笑稱用少女主角的好處在於讀者會對她們更為寬容。這或許是原因之一。

但萌系娘化滋生繁衍的土壤無疑是日本獨有“卡哇伊”文化:可愛少女不容易受女性排斥,而對男性受眾有更大的吸引,而後者恰恰是二次元文化的重要受眾。男性受眾中觀點極端者甚至認為“萌力至上”、“只有可愛就沒什麼不可以”,而以展示美少女為主要特色萌娘類動畫無疑能投其所好。其結果就是“萬物皆可娘化”,催生了一眾缺乏區分度、粗製濫造的跟風作品。受其影響,即使在中國也出現了“萌娘百科”這類以不斷製造、戲謔娘化作品為樂的民間組織。

所以,當2017年的觀眾第一次看到獸娘動物園時,他們多半沒有什麼新鮮感:僵硬的建模、不明所以的臺詞以及看上去陳舊落伍的形象,怎麼看都沒有優質作品的影子。

而獸娘是如何在萌娘作品中獨樹一幟的呢?

因為通過重構,它極大完善了萌娘作品的空白,修正了萌娘化作品的先天弱點。

2 被邊緣化的娘化劇情

萌娘化作品擁有比同類作品更多的美少女角色,其代價就是——很難從劇情上解釋為什麼會存在這麼多非常態的少女。要怎樣用一個合理而不那麼糊弄人的方式解釋少女的大量存在及其與原型間的關係就成了萌娘化作品的共同問題。而大部分作品採用的作法就是置之不理。

例如,觀眾知道艦娘能划水、發炮、扔雷,但不知道她們為什麼同時既是艦又是人,不知道艦娘裝備為什麼只能用於少女,而非經受充分訓練的海軍陸戰隊大叔;看圓谷公司的怪獸娘動畫時,觀眾也不明白怪獸娘和怪獸的關係,以及為何怪獸外型各異卻始終是少女外形;Fate玩家也不明白亞瑟王為啥是女人,這個設定有何必要性。但一般而言,觀眾並不會動腦認真思索這些問題,而把它視為虛構世界理所當然的一部分。

為什麼我們不會和娘化的設定較真?

這是因為獸娘前的所有作品都有這樣一個前提:觀眾不會對娘化較真。觀眾被默認忽視一部分劇情合理性,獲得的補償就是有趣的少女角色和福利。換言之,萌系娘化只是劇情上的一個外掛元素,一種吸引觀眾的噱頭,不會真正進入主線中受到嚴肅地對待。

但與前輩不同,獸娘動物園卻前所未有地重構了“娘化”這一元素,將其進一步融入了劇情之中。

3 “娘化”重構

一部與獸娘動物園有異曲同工創作思路的是魔法少女小圓。

小圓在前輩的基礎上對魔法少女類型作品進行的重構,將一些儀式化的細節賦予了新的意義。前代魔法少女作品理所當然地將變身器、萌獸及愛與正義視為魔法少女的一部分,小圓則開始討論:“魔法少女的本質是什麼?在人類文明與歷史中扮演什麼角色?她們的力量根源是什麼?變身器如何運作,原理為何?萌獸和魔法又是什麼?它們為何要來到地球,幫助人類?為什麼要選擇少女為對象?”

同樣,獸娘也進行著對娘化本質的進一步挖掘,基於同樣的現實主義思路,對“獸娘”這一現象問除了以下問題:

“什麼是獸娘?獸娘如何出現?

加帕裡公園是什麼?它和獸娘又有何關係?”

而與獸娘起源之謎相對的另一條主線則是人類之謎:

“小包是什麼?人類是什麼?

人類是否依舊存在,如果是他們現在生活在何處?

人類與加帕裡的祕密與獸孃的本質又有何關係?”

頭一次在萌娘化作品中,“萌娘”為什麼會出現成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其設定的疑點與矛盾之處在別的作品中應該是被習慣性逃避、忽視的部分,卻在獸娘反而成為了推進劇情的動力,推動著觀眾焦急追尋了獸娘背後的真相。最後砂之星的劇情完成了整部作品由“認識獸娘、尋找人類”到“瞭解獸娘本質、人類本質”的迴環。在豐富劇情的演繹下,獸娘們也不只是戴著耳飾、身著Cos服的萌娘形象,她們的一言一行中時不時會傳來與人類不同異質感——幼兒園小朋友一樣的智力、各類野獸習性的痕跡以及對周遭世界單純而實用的看法。當藪貓面對放置宣傳冊的玻璃盒子伸手抓撓而無法取出,對著紙飛機大呼小叫的時候,讀者會一步步感受到自己在面對一種異質文明,似曾相識卻又與人類不盡相同。

這就是獸娘與一般萌娘化作品的差異:後者將娘化視為一個遊離於劇情之外的外掛元素,而獸娘則把娘化作為劇情的一部分進行了討論與揭祕。這也是與同類作品相比,為什麼獸孃的結局能給人更強的圓滿感,因為其更全面回收了每一個元素,包括那些被同類作品忽視、而放棄解釋的設定內容。這種強調邏輯與合理性的作法,讓獸娘動物園這部作品對獸孃的演繹有很強的古典之美,而其對設定的嚴格控制又使其具備了科幻作品的風采。

4萌系科幻

我曾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及駝鹿監督作品具備的科幻風格(從獸娘到菸草——淺析駝鹿監督故事創作的科幻特徵)。科幻作品與傳統文學的區別在於,後者聚焦於數千年曆史的人類社會,以人類社會內的同類衝突為核心,如婚戀、繁衍、嫉妒、復仇、權力衝突等,前者關注自然,探索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人類在宇宙緯度的存在意義、廣闊時空外延下人性與倫理的變遷等。換言之,後者強調人類存在的意義,強調人性的永恆,其越是探索人性,人的獨立性就越是偉大;前者則關注人類在真實宇宙中的地位——人類不過是無盡荒涼宇宙角落中的一份子,並無特權,對宇宙萬物瞭解得越多,人類反而越渺小。

而同另一部作品菸草一樣,獸娘同樣存在著科幻風格的宇宙觀,一種人類去中心化的趨勢,一種將人類從社會的溫室中拋出,扔回荒涼宇宙的傾向。這部作品中,主角要解決的不是人類社會內的問題,與婚戀、復仇、財富無關,而是尋求如何在未知自然中生存,尋找歸屬的主題;發生的地點不是人類社會,而是荒涼未知不可測的自然。甚至主角本身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人類,是人類文明的繼承者。文中的一切都無不在暗示,人性並非永恆:人類離開後的世界,獸娘卻可以在荒野中獨自開心地玩耍。當木橋與公路廢棄後,殘留的廢墟卻成為了小水獺玩耍的樂園。美洲豹拉著木筏遊動,承擔了損毀木橋的角色。人類離開後破敗而依舊快樂生活的獸娘讓人感慨自然的無情與奇妙。

這種滄海桑田,物是人非的感慨,為全片籠罩了一種超越性的審美,原本微觀的故事背後,卻透出一種隱隱約約的史詩感,其廢土末世的荒蕪環境與Friends天真無邪的性情及萌系畫風形成了鮮明反差,反而造就了這部作品難以被模仿的特色。

5 萌娘優勢

雖有著自身的創新與改良,獸娘動物園仍然是萌系娘化作品大家庭的一員。我甚至認為,獸娘是萌娘化思路的受益者。失去了這一特色,整部作品反而會大大失色。

首先是萌娘在傳播上的貢獻。

商業作品與純藝術創作思路的差異,在於後者只需要思考藝術性本身,前者則需要將傳播學因素納入戰略。現代社會信息的出產率大大提升,但每名潛在觀眾每天的時間與注意力都是有限的——無論每年有再多的番劇出產,每人也只有至多二十四小時的時間可以觀看。這意味著商業作品要獲得成果,不僅要自身素質過硬,更要從成千上萬的對手中搶奪觀眾有限的注意力,其競爭對手不僅是作品,更可能是遊戲、社交網絡、短視頻。

這也是為什麼流行作品,尤其是原創作品需要一個“爆點”,同時具備高喚起性和易於傳播的特點、如小圓的“掉頭”、鋼煉的“大哥哥”、巨人的“吃人”、Lovelive的“妮可妮可”。這些梗本身可能獵奇且缺乏內涵,但粗暴通俗、易於傳播,能為作品帶來大量關注。

而獸孃的傳播爆點正是萌娘化元素的貢獻:小爪水獺的“塔諾西”伴隨著鬼畜風格的重複滑梯鏡頭開始了瘋傳,同時發展的另一個梗則是由網友自行加工出的“你是……的Friends”這兩個梗的傳播力顯然在創作者的意料之外,萌娘畫風無心插柳產生獵奇效果給這部作品吸引了更多的關注,造成了一般刻意獵奇的作品都難以企及的效應。

其二則是受益與萌娘化的擬人設定——娘化角色和原型間的聯動很好豐富了作品。

這種聯動是各類娘化作品的傳統。我們會在Fate中看到娘化人物使用與歷史原型相關的武器與技能,在艦娘中看到人物說出與艦船歷史相關的臺詞。從這個角度上,我們可以認為“萌娘化”也是一種同人與二次創作,Fate是歷史同人,艦娘是艦船同人,賽馬娘則是賽馬的同人創作。

同樣,單從人設上看,獸娘也是動物的同人創作。獸娘可愛不僅僅是因為角色本身的成功,更因為她們也成功激發了人們對其動物原型的喜愛,並遷移到了獸娘作品中。從純創作的角度,相當多的獸娘角色本身塑造並無出彩之處,而是與其原型動物間的聯動塑造了更高的人氣形象。如果去掉動物擬人的外設,該劇中的許多角色都將魅力大減。

而本劇編劇駝鹿另一部削弱萌娘化元素的作品就是《菸草》。如果是獸孃的人設都是自然界動物的同人,那《菸草》中的人物則都是原創的結果。但兩相比較,獸娘系統的人物比菸草更鮮明,易於記憶,其設定也更自然簡潔:隔了一週以後,你或許記不得菸草中誰是姐誰是妹,經歷和技能為何,各類菸草分別代表什麼顏色,但絕不會把藪貓和獅子搞混,或忘記水獺喜歡玩石子,浣熊愛洗手。這就是人類對自然界原有認知與情感遷移至角色的結果,是同人作品的優勢所在。

最後則在於萌娘化作品的特長——為觀眾帶來治癒與歡樂。

相對於男性,女性的一個重要特徵是親社會性更高,在生理上體現為更高催產素水平,行為上則是更多的利他行為。同時,萌系的另一個特質是低齡,即稚態延長——所有人物都更具備孩童特徵,頭身比大,更容易引起人的憐愛。在女性與稚態的萌系元素下,治癒的劇情很好符合現代社會個體的孤獨與對和解、親密感的宣洩之情,加帕裡公園中天真無邪的Friends造就了新的烏托邦。而與《少女終末旅行》、《學園孤島》等同樣強調萌系元素與末世廢土風格反差的作品不同,《獸娘動物園》講述了一個閤家歡的故事結局,為烏托邦點燃了一個治癒的結局。

6 結語

綜上所述,獸娘動物園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在我看來,這是一部在已有萌系娘化範式基礎上結合創作者個人風格,重構改良而成的作品。通過批判繼承萌娘作品的優勢,這部作品巧妙平衡了通俗性與藝術性,流行元素與科幻元素,末世公路片的蒼涼與萌系烏托邦的治癒,製造了難以複製的成功。

但平心而論,獸娘並不是一部激進革新的作品。相反,這更像一部博採眾長、平衡良好的中庸穩健之作:好萊塢式的主角成長曆程、萌娘化的人設與背景、末日廢土與萌系元素的強烈反差、轉折後閤家歡的大結局,每一個元素都非獨創,但其對以上元素的精巧緊湊的結合卻創造出了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效果。其本身質量上的優勢,使這部作品經歷意外性的爆紅後依舊經受住了考驗,讓一度陷入絕境的獸娘企劃實現了最後的迴光返照。更重要的是,這種極具個性風格、出於個人小作坊之手的作品是對流水線一般流行番劇的反抗,告訴智慧和毅力可以戰勝絕境,濫俗的題材、艱苦的條件,也並不能阻止匠人頭腦中靈感之花的絢爛綻放。

首發於B站專欄: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6946138

動畫信息

獸娘動物園
中文名:獸娘動物園
原 名:けものフレンズ
又 名:動物好友 / 萌獸之友 / 動物朋友 / Kemono Friends
首 播:2017-01-10(日本)
IMDb:tt6562940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