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講殉情精神,和動畫影評無關。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7-24 07:40:54 作者:不體面 Language

只談殉情精神,動畫影評無關。


文戲的關鍵詞:虐戀、殉情、死亡、悲劇精神、日本民族精神、美感意識、宿命、物哀、兩重性、悲劇主體。


日本人的自殺因由探悉-
二戰後,日本基於理性的復歸,逐漸拋棄武士道崇尚的剖腹文化,但自殺率仍一直居高不下。九十年代以來,每年都有三萬多人自殺,日本人輕生成為國際社會不爭的事實。外國人看日本人似乎視自殺為「家常便飯」。自殺者的因由除患病和精神障礙者外,有些是因為精神絕望,有些是為團體負罪而死,有些是因為生活所迫。

日本人自殺率高有其文化上的根源,同樣是經濟不景氣,美國的自殺率卻比日本少了一半,這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關,基督教文化認為自殺是一種罪惡,日本文化卻有一種高度讚美「剖腹」和「殉情」的兩種自殺傳統。剖腹是一種血腥殘忍的自殺方式,卻被日本人發展為一種崇尚的死的儀式。意義上來說日本人在「剖腹」和「情死」兩種自殺文化,看見的不是死的血腥和死的殘忍,而是一個人的尊嚴、氣節與壯美。

日本精神絕望而自殺很多,日本文化的代表——作家的輕生。日本文學界知名作家自殺者有七、八位之多。明治時代的著名詩人北村透谷自縊而死,白樺派文學的泰斗有島五郎與情人雙雙情死,芥川龍之介、牧野信一、田中光英、太宰治、三島由紀夫等人都走向了自殺之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在成名後,也走向自殺之路。日本眾多自殺者當中,大部分是不堪現實生活或工作的壓力,人們在絕望中把「死亡」視為唯一的「解脫方式」,當然,這是一種消極心態。

徇情——日本人正面歌頌的情死-
殉情是對日語情死的翻譯,情死在日語中有一個專門的詞「心中」,進而「心中」成為專指兩人或兩人以上的集體自殺。日本人一向對殉情、頹廢美有著特殊的迷戀,數多電影和文學作品中都有情死情節,日本文化對殉情往往均有正面的歌頌。最成功的例子無疑是渡邊淳一的小說《失樂園》。一對戀人把情死作為獲取來世愛情幸福的途徑,夢想著借情死使他們的愛情永恆化。他們懷著對生的留戀和對死亡的嚮往,為情而死,兩人自盡以實現最終的結合,情死都在自盡的剎那,心中湧動著寂滅的哀傷,感情得到了昇華和宣洩,這種價值觀在日本文化傳統中是根深蒂固的。沒有比起死亡,比兩人情死更能引起人們深切的感動和崇高的審美享受。

死是一種律己的行為,應該被寬恕-
這和日本人的善惡觀念相連。日本人認為死亡是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一種律己的行為。不管生前犯過多少罪行,一旦死亡,他的罪孽也就會一併消失,死人都應該獲得平等的尊重和禮遇。一個人不論生前是善還是惡,死後都會變成佛。這方面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是石川五右衛門,該人是日本十六世紀有名的盜賊,按理說是個壞人,但在許多地方的神社中,都有供奉這名惡人的牌位。

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日本文學作品當中很多是讚美死亡美學。死亡在此意味著超脫和乾淨。日本人的觀念中,死不是通往永恆的沉寂,是走向流轉的生。崇拜的觀念是無常,死在他們眼裡也是無常的,沒有死的流轉,就沒有生的勃發。日本人的思想,尤其是虛無、萬物如一、輪迴轉生這樣的傳統觀念對日本作家的影響可以說是根深蒂固。

當人意識到死亡之時,人們的慾望及情慾才能昂揚至極限-
法國思想家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曾寫下:『情慾是人將死之前高漲的生命力。』,是指人每談一次戀愛,就經歷了一場短暫的死亡。事實上,人在墜入愛河的瞬間,極度意亂情迷的狀態下,會渴望與對方合而為一,所謂「死之極致」。渡邊淳一《失樂園》最後的情死結局震撼人的心靈,是多年探索的結果。從醫學的角度,渡邊看到了人最肉體的東西;從作家的角度,渡邊看到了人最本質的東西。醫學是通過探究肉體達到理性的結論,小說則是從精神上探究理論無法解決的問題。愛與死是兩端的東西,又是相關聯的東西,能夠對抗死亡的是愛。一個臨死的病人,因為恐懼不停顫抖,當愛人在他的身邊抓住他的手時,他就能夠鎮定下來,暫時忘記了死亡的恐懼。渡邊淳一認為能夠拯救死亡的唯一路徑可能就是「愛」。

從某種意義上說,善和美、愛與性是無法互相替代,真正的完美的統一是很難達到的,即便達到也難持久。主角雙雙選擇了情死,這是可以使真愛永遠定格的唯一方法。感情的移情別戀是對婚姻的不忠、違背社會道德、出於喜新厭舊一種心理。《失樂園》這一情死的結局提出了一個至深至難的問題。告訴世人,人生本身就是個悖論。人們追求的東西與他們實際生活之間、人們的夢想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很長的差距。

日本人特別喜歡櫻花。櫻花象徵著生命剎那間的美麗。櫻花與死亡美學、美麗與哀愁,是一對相生相息的姐妹。日本人覺得「生」是淡泊的;「死」是不必畏懼、甚至是美麗的,這個價值觀和日本的民族審美意識有關。

物哀的精神一直是日本文學傳統的審美觀念。故事著重強調了「哀」,在人類的種種感情中,只有苦悶、優愁、悲哀—也就是一切不能如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受最深的。物哀在以後的發展中不僅是「哀」,語意中還含有壯美、讚頌之意。在文學作品裡,「愛情」、「疾病」、「死亡」這三者經常如影隨形,連袂登場。愛情是美麗的,疾病與死亡則是令人哀愁的,它們的三位一體似乎是文學家在塑造一個「美麗與哀愁」故事時慣用的手法。心理學的觀點來看,疾病與死亡的附加於愛情,並非在增加哀愁而已。

櫻花凋落時,不汙不染,很乾脆,被尊為日本文化精神的象徵。櫻花的熱烈、純潔、高尚,代表命運的法則就是循環。日本人認為人生是短暫的,活著就要像櫻花一樣燦爛。即使死,也該果斷離去。日本文學傳統裡,認為生命最美的時候是櫻花凋落的一瞬間。短暫、奇豔、死亡的意味攙雜在一起。這樣民族審美觀在文學和藝術中必然傾向了畸形戀、虐戀、宿命和唯美、頹廢等題材出現於日本電影和文學創作上是體現的頗為極致。日本人覺得美好的事物是容易消逝的,因而引申出了虐戀、宿命的觀念,並深深的植入這個民族的內心。

電影和文學中對變態情愛的詮釋是透過不道德的表象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因而充滿了人性的溫度和剔透,在世界影壇中獨樹一幟,在這樣一個高度物質文明的社會,在人與人的冷漠與疏離越來越成為社會病症的時代,這種呼喚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理解,用理解的眼光打量異己的生活,為人們提供了一種人性化的思維方式。

動畫信息

迦南
中文名:迦南
原 名:CANAAN
又 名:None
首 播:2009-07-04(日本)
IMDb:tt1480947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