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9-07 03:44:12 作者:劉小航 Language

我是什麼時候對《銀魂》產生興趣的呢?也許是今年,也許是幾年前,都有可能。

第一次看《銀魂》時還是我讀初中即將入高中時,還記得當時第一次打開第一集時,覺得裡面的主角說話的聲音不同於《死神》和《火影》的聲音,《銀魂》中主角銀時的聲音是粗獷的,而《死神》和《火影》中主角的聲音是清嫩的(原諒我只能這樣形容。)。所以,當時並不喜歡《銀魂》,還沒有看完一集,也就關了。果然,相比於將要去探索的外貌而言,聲音是首位的,就像我和我愛人一樣,我也是先聽到他的聲音後,過了幾天才知道其真實面目的。不管如何,這是我第一次知道《銀魂》。

第二次看的時候我應該讀本科了吧。不過,那時候我看的是後面的那幾集,覺得打鬥不錯而已,其他的也沒有什麼了。

第三次看,也就是在今年我從成都旅遊回家之後才開始認真看《銀魂》。這一次,我感覺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看到了另外一種我從看到過的動漫場景,體驗到我從未體驗過的感覺。沒有任何一部動漫像《銀魂》那樣,能夠給人笑的同時讓人哭,讓人哭的同時又哈哈大笑起來;沒有任何一部動漫像《銀魂》那樣,可以讓人忍受其中的吐槽,因為,獨此一家,別無分店;沒有任何一部動漫像《銀魂》那樣,直指一個作為經歷了許多事或一些事後的人,依然讓人懷著大笑面對生活的種種瑣屑。

《銀魂》所給人的不僅僅是啟迪,而是如何面對生活。

《銀魂》作為動漫,雖然是架空,是一種虛擬,但何嘗不是對生活的擬像、擬模呢?當一個人打開這部動漫的時候,也就是打來了另外一種擬像。他要在這擬像中尋找存在的意義,尋找“我”、尋找“你”、尋找“他”,即是尋找人稱所具有的存在本真意義。人們“把”自己“放入”《銀魂》的擬像中,成為其中的任何一個“人稱”的“代替者”,並在這“場景”中,伴隨著人物的活動而活動,伴隨著人物尋找意義而尋找意義。在這樣一個擬像中,人擬模了自己的“人稱代詞”,在這樣一個擬像中,人學會了擬模自己的存在意義,繼而“尋找意義”,也就是學會“生活”。

在劇場版的“完結”中,看似時空的錯亂,實則是在進行“我們”與“你們”和“他們”的擬模而已。

這個擬模能否成功,在於觀者能否“進入”《銀魂》。

“你的速度太慢,我們只好穿越回來找你了!”唯有如此,才是成功的

動畫信息

銀魂劇場版:完結篇 直到永遠的萬事屋
中文名:銀魂劇場版:完結篇 直到永遠的萬事屋
原 名:劇場版 銀魂 完結篇 萬事屋よ永遠なれ
又 名:銀魂完結篇劇場版:永遠的萬事屋(港) / Gintama: The Final Movie / Final Gintama The Movie: Be Forever Yorozuya
首 播:2013-07-06(日本)
IMDb:tt2374144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