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7-19 01:59:04 作者:筆蓋 Language

一般認為,現代科幻小說起始於瑪麗·雪萊1816年創作的《弗蘭肯斯坦》。

但鮮為人知的是,這部現代科幻小說溯源之作的誕生,與一場席捲全球的自然災變有著密切聯繫。

末日、災變與現代科幻

1815年4月至7月,位於印尼的坦博拉火山猛烈噴發。據說,“它所產生的240立方公里的濃塵遍佈大氣層,使得陽光暗淡,氣溫下降,導致幾個月以來全世界範圍內發生天氣模式的巨大變化。“

隨後的一年,即1816年,史稱 “無夏之年”。*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1張
無夏之年
7.5
[美] 威廉·K.克林格曼 [美] 尼古拉斯·P.克林格曼 / 2017 / 化學工業出版社

“在亞洲,無夏之年帶來的異常低溫減少了季風雨,南亞次大陸持續乾旱,印度爆發了世界上第一次霍亂,並傳到了莫斯科,最終在歐洲流行。”而處於清朝時期的中國則受此影響,接連產生如 ‘南澇北旱’的嚴重自然災害,使得雲南全省出現了嚴重饑荒……

“在歐洲。無夏之年亦帶來了農業歉收、饑荒蔓延、饑民暴動,多條主要河流泛濫以及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流行性斑疹傷寒。在美國,無夏之年還帶來了食物短缺、宗教復興以及從新英格蘭到中西部的大遷徙……”

1816年7月,受連日降雨和異常低溫影響,在瑞士度假的雪萊與瑪麗不得不放棄出門旅行的計劃,與拜倫等人在旅居的別墅內開展即興創作哥特恐怖故事之競賽。面對陰鬱的天氣,結合自身的境遇,《弗蘭肯斯坦》這一開創現代科幻小說之先河、哥特小說之巔峰的偉大構想,在名為瑪麗的女子頭腦中應運而生。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2張
1818年版《弗蘭肯斯坦》

瑪麗所講述的故事在這場競賽中脫穎而出,不久便在雪萊的支持與鼓勵下出版成書,名噪一時。這也意味著,現代科幻小說或許肇始於一場堪稱人類末日預警級別的大災變,乃至於時至今日,災變、末日依舊是科幻小說的一大熱門主題。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3張
弗蘭肯斯坦
8.0
[英] 瑪麗·雪萊 / 2016 / 譯林出版社

也正因為經歷過“無夏之年”這場大災變,1826年,瑪麗·雪萊敏銳地以當時的霍亂疫情為構想,出版了英文世界首部啟示錄科幻小說《最後一人》,一本講述人類於22世紀因一場蔓延全球的瘟疫而最終走向滅亡的末日之書。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4張

無獨有偶。百年之後,生於1931年的日本科幻作家小松左京,雖未經歷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但身處於多火山多地震的日本列島,富有危機意識的他同瑪麗·雪萊一樣,毅然提筆創作出了那本講述日本列島因一場大災變而走向覆滅的皇皇鉅著——《日本沉沒》。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5張
小松左京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6張
日本沉沒
7.8
[日] 小松左京 / 2020 / 譯林出版社

《日本沉沒》之創作背景

1973年,當時的日本社會正充斥著一種躁動不安的情緒。一方面,經濟正在高速增長的日本正因自身條件限制,面臨石油危機、通貨膨脹及物價飛漲的問題;另一方面,安保鬥爭、聯合赤軍事件在日本社會中營造出一股特異的氛圍,六十年代的青年亞文化浪潮日漸式微,日本暴走族卻由此興起。**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7張
《我是大哥大》截圖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8張
我是大哥大 (2018)
9.2
2018 / 日本 / 劇情 喜劇 / 福田雄一 / 賀來賢人 伊藤健太郎

伴隨著這種情緒,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沒》與五島勉編著的《諾查丹瑪斯大預言》碰巧都在這一年出版。這兩本書一經上市,便相繼成為當時日本罕見的暢銷書。據說,出版後不到一年,僅《日本沉沒》就重印100餘次,狂銷近400萬冊;而《諾查丹瑪斯大預言》則更是因其所謂的“預言解讀”屬性,一度為各類“末日論”愛好者所津津樂道,影響跨度之廣,令人驚歎。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9張
五島勉《諾查丹瑪斯大預言》

據小松左京日後回憶,《日本沉沒》是在1964年舉辦東京奧運會那年開始寫的。當時距離二戰戰敗還不到二十年,日本卻又沉醉於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去了。對於這樣不計後果的經濟高速發展的日本,對於這樣一個善於遺忘過去、缺乏反思的時代,他感到強烈的困惑與懷疑***: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10張
1964東京奧運會紀念乘車券

如果就在這不久之後的將來,當日本再次面對國破家亡的末日危機悲劇,日本又該何去何從?

就這樣,一個只有置於極端條件下或許才能激發同胞思考“何以為日本,何以為日本人”這一攸關國家命運及民族前途問題的科幻構想,在他的腦海中逐漸成型。

一本充滿警示意味並展示小松左京非凡洞見力的社會派科幻小說,就此誕生。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11張
小松左京《日本沉沒》

九年磨一書的敏銳洞見與反思

《日本沉沒》的創作耗時長達九年,這無疑需要一種超乎常人的毅力。

九年來,豐富的知識儲備與長期的調研尋訪閱歷,使得小松左京能夠熟稔地掌握當時相關科學理論與工程技術發展,並對日本社會有著非同一般的敏銳洞見與反思。

書中對於相關科學技術的詳實論述與精妙推導,即使對於一個科幻迷而言,想要充分理解都極具挑戰性。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12張
“的裡雅斯特”號巴奇斯科夫型深水潛艇(深潛器)

無論是其中關於探索日本海溝的巴奇斯科夫型深水潛艇(即深潛器)的大篇幅介紹,還是對當時的新興地質學說“海底擴張說”****與日本列島沉沒徵兆的應用聯繫推導,都是長期側重於星辰大海的科幻作品鮮少觸及的領域。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13張
海底擴張說

正因為此,這本書基本沒有什麼穿越時空、跨越星際、超脫現實的超尖端前沿設定,而是立足於腳下的山川大地,講述了日本列島因遭受一場不可抗禦的地殼運動,接連發生異常災變,最終沉沒致使日本人民失去家園的悲劇故事。

這出悲劇既洋溢著淡淡的哀傷,也飽含富有危機意識的小松左京對當時社會的敏銳洞見與反思:

“大海——和那震撼人心的大地……撐起大地的星球,孤零零地漂浮在黑暗的宇宙空間裡,沒有任何依託地飄浮著,數十億載如一日無聲無息地繞了一圈又一圈……從覆蓋這個星球的薄薄的鹹鹹的海水的空隙中偶爾露出一小塊乾癟的土地,,在它上面,蔓延著一個骯髒汙濁物慾橫流的世界,權力、奢侈、陰謀、戀情、虛榮、倦怠、爭吵……那些被稱為財物的虛無縹緲的東西無處不在……

“像日本這樣一個飽受颱風襲擊、地震頻發、雨雪不斷的狹窄而經歷滄桑的國度,同自然災害的鬥爭,歷來就是政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儘管接連不斷地遭受天災,恢復工作進行得還是迅速而積極的。日本民眾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已經鍛煉出克服災難的樂觀主義精神,連外國人都為此驚歎不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每經歷一次地震和戰爭的災難,特別是大災大難,日本就會煥然一新,從而大踏步地前進一步。災難,似乎還有這麼一層意義,那就是:對於從不喜歡新舊事物激烈衝突的這個國家來說,不如說是天然而非人為地把天災當作上蒼賜予的靈丹妙藥,用這劑妙方把那些無法應付的舊事物從地面上徹底掃除,並已然成了一種民族特徵。”

“這個國家的政治也並非得益於合理的、理性的、圖解式的思維,而是更多地藉助於那種非意識性的敏銳的直覺。在這個自古以來高度密集的社會裡,似乎天生具備了一種全民性的政治傳統:儘管沒有任何一個人是有意識地要利用災難,可結果大家都利用了災難。但是,這次卻迥異於往昔。就局部而言,看起來很像是年復一年的、同自然災害進行鬥爭的一個延續,但如果我們把開始受到影響的每一個局部放到一起做個宏觀透視,就會發現,它就像一幅捉摸不透的鑲嵌畫,模糊而略帶一點陰影,整個輪廓若隱若現。雖然並非所有的內閣成員都有這樣的感覺,但是在一些人心底裡,已經感到了某種撲朔迷離和令人不寒而慄的苗頭……”

也正因為書中有著大量對戰後日本國民性的反思,以及對當時社會政經格局的敏銳洞見,作為國外讀者的我們甚至可以將《日本沉沒》當作《菊與刀》一般社會科學類作品進行解讀。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14張
菊與刀
8.4
本尼迪克特 / 2013 / 譯林出版社

更何況,這樣的解讀似乎還具有某種奇妙的延展性,分別體現在其各種改編、戲仿作品中,以及小說的續作《日本沉沒II》裡。

改編、戲仿、致敬,日本一再沉沒或崛起的反覆縱跳

1973年12月29日,電影《日本沉沒》的上映堪稱影史上蹭熱度大片的絕佳案例。

這部電影之所以能趕在小說出版同年上映,據傳要歸功於當時的東寶製作人田中友幸在第一時間閱讀完這本年度熱門小說後,便果斷拿下授權,邀請曾與黑澤明合作過的森谷司郎和橋本忍分別擔當本片的導演、編劇。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15張
日本沉沒 (1973)
6.6
1973 / 日本 / 劇情 科幻 驚悚 / 森谷司郎 / 小林桂樹 藤岡弘

專業團隊的高效運作,讓這樣一部災難大片僅僅花了4個月便完成製作,卻在因小說熱銷與社會上“末日輪熱潮”與“諾查丹瑪斯熱潮”的多重加持下,創下了880萬名觀眾、發配收入約20億日元的驚人紀錄,從此確立了森谷司郎在日本電影界的地位。

雖然,時至今日再去看這樣一部忠實原著到近乎教條程度、充斥著過時視效的災難片,已難以滿足當代人的審美趣味,但其“反好萊塢敘事”、“別具一格的特攝視效”、“迎合時代憂患意識”等特點,以及承襲原著的“危機處理之政治推想”、“國家關係之拆解諷喻”、“去國懷鄉之故土情深”等橋段無不令當時的日本觀眾震撼深思。

有趣的是,據說該片在美國上映時曾遭到大量刪改,片方另外聘請了好萊塢演員拍攝美方救援日方的片段穿插其中,使得電影在北美市場反響極為慘淡。*****

但不得不說,此後《日本沉沒》的改編之路就彷彿陷入魔咒一般,難出佳作。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16張
電影《日本沉沒》(1973)

1974年10月6日起,東寶製作人田中友幸乘勝追擊,推出了26集電視劇版《日本沉沒》,並於每週日晚黃金時間8點檔播出。

該劇播出至1975年3月30日,中途還發生演員退演的情況,故事走向也與原著漸行漸遠,最終雖反響平平,但也能由此看出田中友幸“再一次”不俗的執(圈)行(錢)效率。

1995年1月,身處關西地區的小松左京親歷了“阪神大地震”。據說,這次震災讓小松左京一度抑鬱,在翌年出版了《小松左京的大震災’95》一書後便決定休養淡出,直至1998年《日本沉沒1999》電影拍攝計劃的公佈才逐步回到公眾的視線。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17張
大震災’95
目前無人評價
小松 左京 / 2012 / 河出書房新社

遺憾的是,電影《日本沉沒1999》最終因製作費用過高而流產,但當時計劃基於“阪神大地震”的素材、CG新視效場面以及小松左京為這部電影中所描述的年輕世代站臺等宣傳策略令公眾這部電影的期待呼聲不小。

2006年7月15日,樋口真嗣版《日本沉沒》公映。

06版《日本沉沒》的改編與73版背道而馳,不再忠實原著,而是在改編力度上極盡所能向商業片靠攏。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18張
日本沉沒 (2006)
6.4
2006 / 日本 / 劇情 科幻 冒險 / 樋口真嗣 / 草彅剛 柴崎幸

作為當時日本科幻文化輸出,樋口真嗣一方面展現了驚人的視效觀感,摻入了不少新時代世相的思考及觀念轉變;一方面卻讓劇情流於迎合中產階層式商業片的俗套,失去了前作承襲原著的“反好萊塢敘事”的精髓,改編得並不算出色。

儘管如此,這部耗資20億日元的電影最終收穫了50多億日元的票房,可謂十分叫座。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19張
電影《日本沉沒》(2006)

2020年,日本再次“沉沒”。隨著湯淺政明的動畫劇集《日本沉沒2020》播出,人們對《日本沉沒》這部作品的改編認識無疑又被再度刷新。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20張
日本沉沒2020 (2020)
6.3
2020 / 日本 / 動畫 / 湯淺政明 / 上田麗奈 村中知

在這個動盪不安情緒再度籠罩全球的一年,《日本沉沒2020》的劇情走向是離奇而詭異的。

很難想象,這部動畫劇集竟能從災難-公路片發展成了仿若獻給日本新世代後浪的另類宣傳片。

一種充滿猶太民族流亡式的“無論身處何處,不要忘本”的主旋律精神指導綱領如於劇末呼之欲出,卻在難稱合理的多重要素釋放下令人眼花繚亂。

原著所提供的,除了世界觀與成災原理,以及深潛員小野寺與田所博士人物的背景交互,幾乎蕩然無存。

但至少,作為湯淺政明工作量爆表的趕工之作,那些家國紐帶與災難重建,那些時代精神與人文關懷方面的共鳴,或許還是能勉強成為時下解讀的慰藉。

由此也可見,小松左京歷時9年創作的社會派科幻《日本沉沒》的改編難度之大,相關行業工作者如若不加以沉澱,終難成大器。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21張
動畫劇集《日本沉沒2020》

然而,雖說改編之路尚需沉澱,但戲仿致敬倒是好玩得飛起。

還是回到1973年吧。相傳在那年的一次為《日本沉沒》小說熱銷舉辦的慶功宴上,小松左京等人突發奇想,聊起了“如果日本以外全部沉沒會怎樣”的話題。被後世譽為“日本科幻御三家”中的另一位科幻作家筒井康隆隨即接過話頭,欣然表示自己很希望能圍繞這一話題寫成小說,隨後還得到了小松左京的首肯。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22張
日本以外全部沈沒
6.9
筒井 康隆 / 2006 / 角川書店

結果,僅過了一週之後,筒井康隆便完成戲仿《日本沉沒》的短篇科幻作品《日本之外全部沉沒》,故事格外辛辣諷刺,調侃了日本崛起與日本以外各國沉沒後的新時代關係,並呈現出的各種災後各國在日求生的荒誕軼事,直至文末土崩瓦解……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23張
日本以外全部沉沒 (2006)
5.4
2006 / 日本 / 喜劇 科幻 / 河崎實 / 柏原收史 鬆尾政壽

後來,《日本以外全部沉沒》與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沒》分別榮獲次年的日本科幻星雲賞短篇作品獎與長篇作品獎,《日本以外全部沉沒》的改編電影還緊隨06版電影《日本沉沒》公映之後相繼推出,大有調侃惡搞之意,十分有趣。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24張
電影《日本以外全部沉沒》(2006)

除此之外,在庵野秀明、樋口真嗣等人制作的動畫《藍寶石之謎/海底兩萬裡》中,在佐藤順一製作的動畫《青蛙軍曹》中,都曾有過對《日本沉沒》的戲仿、致敬。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25張
藍寶石之謎 (1990)
9.1
1990 / 日本 / 劇情 動畫 冒險 / 庵野秀明 樋口真嗣 摩砂雪 前田真宏 米穀良知 高山文彥 舛成孝二 紅優 森健 神谷純 薩川昭夫 粟井重紀 增尾昭一 窪岡俊之 / 鷹森淑乃 日高法子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26張
青蛙軍曹 第一季 (2004)
8.7
2004 / 日本 / 動畫 喜劇 科幻 / 佐藤順一 / 渡邊久美子 小櫻悅子

原定名《日本漂流》的補完——續作《日本沉沒II》

2006年7月,在樋口真嗣版電影《日本沉沒》公映之時,一本名為《日本沉沒II》小說也在同期出版上市,作者署名為谷甲州x小松左京。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27張
日本沉沒II
7.6
小松左京 谷甲州 / 2008 / 青島出版社

須知,這並非是出版商為蹭電影熱度而蓄意推出的圈錢之作,而是小松左京多年來的夙願補完。

在《日本沉沒II》的後記裡,小松左京曾如此解釋道:

《日本沉沒》的創作初衷是“希望大家一起思考到底何為日本人、日本是一個怎樣的國家等問題”。本書的主題設定原定為“失去國土的日本人淪為難民在世界各地漂泊,而最初的書名也定為《日本漂流》。但是,我用了九年時間才寫到日本沉沒,出版社再也不能等了,所以只好先以‘沉沒’結尾,並暫定為第一部”。

“之後,為了撰寫‘第二部’,我走訪了世界各地,諮詢了氣象專家、海洋學家、糧食問題和人口問題等方面的專家,並整理出了報告文學《反常氣象》,可以說我本人從未放棄完成《日本沉沒II》的想法。但是,我的各種事務性工作卻越來越多,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而世界形勢也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經濟大國’的日本在經濟發展到頂峰之後,便一路走上了下坡路,人們也都體味到了負增長的苦頭。隨著美蘇兩極對立格局的終結,中國逐漸崛起,世界上民族和宗教矛盾則日益突出。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由於所謂的‘地球溫室效應’,人們越來越關心地球環境,而我一直主張的‘作為地球生命的人類’和‘作為宇宙智慧生命的人類’這兩個概念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認可。人們越來越關注‘日本人’在這樣一個‘世界’中生活的意義,於是,期待‘第二部’問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了。然而,我已經年過七十,自己動筆在體力上已經不現實了。”

由此,《日本沉沒II》於2003年11月起,通過小松左京提供的最初構想為框架,組織項目團隊和相關專家進行探討,最終委託曾在尼泊爾實地考察過的科幻作家谷甲州執筆完成。

作為補完作,《日本沉沒II》講述了日本列島沉沒發生後二十五年,如“猶太民族”般在全球流離失所的日本人漂泊他鄉的艱難境遇。故事聚焦於中亞、日本海、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地區的主要人物,圍繞著計劃迴歸島礁重建浮島家園的日本流亡政府再次預見一種可能引發人類末日的自然災變,不得不與新世紀的大國再度博弈斡旋,在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的是非曲直中進行艱難抉擇等事件展開。

有關續作的自然災變的設定,有一件軼事較為值得分享,因為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文章開篇提到的1816年 “無夏之年” 那場的自然災變。

據說,小松左京曾在一個電視節目的對談中,被問及到了關於續作的構思,當時的他回答道:當年“曾考慮過‘日本沉沒時,被大量噴發出來的火山灰使整個地球變得寒冷,世界每個角落的糧食都不夠。在如此情況下,目前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日本民族會變得怎麼樣呢?’這樣的構思。但從近期類似情況的火山爆發的現象來看,這樣的主題太過現實了,導致寫作之筆無法推展”。

事實上,《日本沉沒II》在某種程度上毫不遜於前作,谷甲州的執筆確實也可以說很好地繼承了小松左京的構想,其中有如報告文學般詳實具象的刻畫,有關國家關係之間的精妙論斷,以及小國在大國間博弈斡旋等橋段尤為精彩。而在第一部文末引人遐想的小野寺等人物的命運,也依然聯結著這個國家的全新命途走向未來之彼方。

除此之外,據說《日本沉沒》其實還曾有過構思第三部小說的想法。早在2006年,小松左京在參加東京FM廣播電臺的一個電臺節目時就曾作出過澄清,但也打趣說“如果著作第三部的話,在第二部中存活的日本人就不得不到太空中去了。這要跟谷甲州談談,看看用不用在太空中弄個‘巨大人工浮島’來。”

日本時代精神的象徵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太平洋海域發生舉世震驚的9.0級強震。地震造成19533人遇難,2585人。此次地震引發的巨大海嘯對日本東北部巖手縣、宮城縣、福島縣等地造成毀滅性破壞,並引發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洩漏。

災變幻想曲:現代科幻200年,《日本沉沒》50年 - 第28張
3.11東日本大地震

同年的7月26日,小松左京於因肺炎病逝,享年80歲。

在世時,小松左京與科幻作家星新一、筒井康隆共同被譽為“日本科幻御三家”,又因他對推進日本科幻事業發展的卓越貢獻,亦有“日本科幻推土機”之美稱。

一代科幻巨星的隕落,令人為之惋惜。或許,他曾是帶著某種科幻創作照進現實般的無奈的離開,但也正歸功於他與生俱來的這種敏銳的危機憂患意識,以及數十年來一次又一次善於鑽研、潛心耕耘的驚人毅力,使得小松左京和他的《日本沉沒》能夠流傳至今,成為日本時代精神的某種象徵。

參考資料

*注:關於無夏之年,可參考《無夏之年:1816,一部“冰封之年”的歷史》一書,本文中相關引言內容多摘錄於此書。

**注:相關內容參考自長山靖生《日本科幻小說史話:從幕府末期到戰後》

***注:相關內容參考自《日本沉沒II》後記。

****注:“海底擴張說”是美國海洋地質學家H.H.赫斯和R·S·迪茨於20世紀60年代分別提出的,該理論在繼承“大陸漂移說”下進一步發展,為如今的“板塊構造說”奠定基礎。

*****注:相關內容分別參考自維基百科“日本沉沒”詞條和西夏所著的《外星人的手指有多長:世界經典科幻電影評論集》,本人獲益良多,在此也向有興趣者誠摯推薦。

動畫信息

日本沉沒2020
中文名:日本沉沒2020
原 名:日本沈沒2020
又 名:Japan Sinks: 2020
首 播:2020-07-09(日本)
IMDb:tt12031040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