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心理”與《鬼滅之刃》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6-28 09:34:40 作者:南飛 Language

土居健郎在《日本人的心理結構》中論述了一種所謂的“依賴心理”。

其中關於個人與集團的關係,他指出,在這種依賴心理下,真正的自我不是脫離集團獨立,而恰恰是身處集團,處於依賴關係中。(他舉的是自身的一個例子,當他因為某些責任關係要離開醫院的時候——他說是要讓醫院擺脫對他的依賴(笑)——他的同事對他說你為什么要失去自己的個性呢?也就是自我「這裡的翻譯或許可以斟酌吧,anyway不懂日語」)

炭次郎和禰豆子每次在危機時刻,想到的都是家人,禰豆子受到的暗示(老精神分析了)是她不能攻擊人類,要把人類都看成是自己的家人,這就是一個集團的拓展泛化。對家庭/集團的這種依賴,成為一種主動愛的驅力。劇中人物的每次成長都是在一種依賴關係被得到認可的時候得以完成。

與“依賴關係”相伴的,自然是在這個關係所處的位置具有的責任。炭次郎在旋轉屋內忍著劇痛與作家鬼打鬥的時候,便通過不斷提醒自己是“長男”來保持意志。而我妻善逸再回想起的爺爺對他鞭策與訓誡時,則作為一個明顯的依賴者的形象。

這種依賴心理來源於一種對“他人”的區分,如果不處於同一個集體,那么就是“他人”(土居健郎同樣列舉了日語中大量關於他人的詞彙)。

說到“他人”,那必然就引申到這種“依賴心理”的另一面,及日本的“恥感文化”。

相對於基督教的罪感文化而言,在“恥感文化”中,“謝罪”的目的在於獲得他人的理解與原諒,是一種向外乞得認同的行為。日本人的“斯米馬賽”還包括對未發生的事表示謝罪。在《鬼滅之刃》中,作為負面形象的鬼們,正是這種“依賴心理”此面的代表。

上面提到的那個作家鬼,他黑化的原因正是在於被他人完全的否定,而到最後他向炭次郎追問的,仍是對於自己的評價“我的血鬼術真的很厲害嗎?”,只有當獲得他人的認可時,才得到救贖。

在b站彈幕裡,每到此時便刷“被殺過的鬼都說好”。看似玩笑的話背後正道出了《鬼滅之刃》中暗藏的隱性心理。“都說好”的鬼們得到救贖,正是炭次郎肯定了他們在殘暴背後的曾經擁有過的人性,肯定了他們的悲哀與眼淚。大多數人都會為此感動(儘管不乏理性者提醒大家別忘了ta剛剛殺了多少人),而這裡也正是向讀者/觀眾的“謝罪”。比如在那田蜘蛛山裡,炭次郎殺掉“蜘蛛鬼媽媽”的時候——這裡的畫面的美得令人心碎,她在最後放棄了掙扎,感覺得到了解脫。炭次郎在最後感受到了這份心情,改變了自己的招式,伴隨炭次郎的解說“那是一種被死亡更深重的恐懼與悲哀”,那一剎那觀眾似乎也在這絕美的畫面中認同了她,。

“恥辱是人們對失去本性而做出的難以言狀的記憶,表示這種悲傷,表示期望恢復真正的自我而又無奈……恥辱比自責更能觸動人的本性。”——朋霍非爾

——

(還沒寫完,電腦要沒電了)

動畫信息

鬼滅之刃
中文名:鬼滅之刃
原 名:鬼滅の刃
又 名:滅鬼之刃 / 鬼滅之刃 灶門炭治郎 立志篇 / Demon Slayer / Kimetsu no Yaiba
首 播:2019-04-06(日本)
IMDb:tt9335498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