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不好影評,只想談談本片的怪力亂神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7-12 12:44:47 作者:mustard Language

幾原邦彥素以風格前衛著稱,最近導演的動畫《皿三昧》中,河童奪取尻子玉的場景尤其“風味濃郁”,大概是幾原動畫眾多變身場景中最讓人眼界大開的一幕,其本人也對這一幕異常執著,不僅在訪談中表示尻子玉是本作重要的主題,甚至不惜親自上陣實演。

河童是日本家喻戶曉的妖怪之一,在喜愛奇幻題材的動畫中,自然常見河童的身影。不過搬出“河童拿走尻子玉”傳說並且堂而皇之上演的作品,恐怕僅《皿三昧》這一家。日本不乏各類離奇的傳說,而“河童拿走尻子玉”傳說更屬於最為荒誕無稽的一類,討論如何起源的問題,或能觸及到日本民間信仰的深層部分,因此本文打算借一下《皿三昧》的名頭,對“河童拿走尻子玉”進行民俗視角的討論,希望以此呈現一些古老的日本民間信仰,全文8000字,謹慎閱讀

尻子玉傳說 日本妖怪幻想的原風景

帶來幸運的河童

在民間傳說中,河童是一種生活在河川、沼澤等水域的怪異生物,又有“河太郎(ガタロ)”、“淵猿(エンコ)”、“水靈(ミズチ)”、“水虎(スイコ)”等異名,全身綠色,四肢如青蛙(另有身形似猿的傳說),背上外殼狀似龜甲,頭頂碟子,熱衷與人比試相撲,並且喜好惡作劇。

寫不好影評,只想談談本片的怪力亂神 - 第1張
鳥山石燕的河童繪

日本壹岐島流傳了這樣一則有關“河太郎(河童)”的傳說:

靠近海岸處有一塊高臺,相傳,過去這裡是村中一財主的宅邸,此人原本並沒有特殊的致富之道,然而自從“河太郎”頻頻來訪後,這戶人很快就集聚了財富。“河太郎”頭髮蓬亂、小兒身形,走過的地方溼漉漉的,屋內的草墊也留下了它的腳印。這家人的主婦對此感到厭惡,於是想了些辦法,最終與“河太郎”停止了來往,而財主家也在此後迅速衰落。

從異界來訪的鬼神、妖怪帶來幸運與財富,而這類好運並不長久,往往會因當事人的一時過失而消散,這樣的故事形態在日本傳說中不勝枚舉,如東北地區流傳的“座敷童子傳說”,除了人物變動以外,情節展開與壹岐島如出一轍。

平戶流傳的“女河童傳說”中,“異界訪客”、“帶來財富”也是重要主題:

當地一戶富人家,一個女傭每天過來幫忙,白天時過來,到晚上離開,問其住所卻不肯回答,於是家裡人偷偷跟在她後面,一直跟到了海邊,只見女傭跳進破浪中消失不見。或許是發現自己被跟蹤,女傭此後不再到富人家裡幫忙,這戶人之後逐漸家道衰落。

異界幻想一直是民間傳承中反覆講述的主題,而在眾多異界中,海上異界恐怕是所有異界幻想最初的發生之源,這兩則故事中從海上來訪的河童,恐怕是河童最初的原型。那麼,海上異界從何而來?

日本人精神的原鄉:常世之國

在上古的民間信仰中,“常世(とこよ)”,位於遙遠的大海另一方,無邊無際的大海向前延伸,眼界的盡頭與天際線匯合,幽遠而神祕,於是古代人認為那裡是靈魂聚集的地方,祖靈的歸宿,又是眾神常駐的國土(高天原的傳說大概與海天相接之遙遠彼方的想象不無關係)。“常世(とこよ)”這個詞最初的用例,出現在《古事記》的“天巖戶”神話中,建速須佐之男在高天原犯下種種“惡行”後,天照大御神驚恐之餘,關閉了天巖戶隱藏在背後,於是,高天原“此に因り常夜(とこよ)往く(變成了永久之夜)”。 “常夜(とこよ)”,永久恆常的黑夜,“往く(ゆく)”,即持續不斷,“常夜往く”這個用例保留了“常世”原初的形態,即“常暗之國”、“常夜之國”。漫長黑夜的國度,在意象中與死亡、死者聯繫在一起,在《萬葉集》中大伴阪上郎女的長歌中,有這樣一句:“とこよにも我が往かなくに(我雖尚未步入冥土)” ,這裡的“常世(とこよ)”用法顯然是“黃泉”、“死者之國”的意思。不過,古代人對“常世”的印象並不止於此,儘管是死者的國度, “常世”幻想背後總隱現著一種近似眷戀故土的情感。《古事記》中寫道,建速須佐之男不願聽從伊邪那岐的命令,大聲哭鬧,青山萎成荒山,河海悉皆枯乾,伊邪那岐問,為什麼哭鬧?建速須佐之男回答:

僕は妣の國根の堅洲國に罷らむ

我想前往母親的國土,根之堅洲國去

“妣の國”、“根の國”是故去的母神伊邪那美居住的國土,也就是黃泉之國,逝者的靈魂最終到達的地方,死者的國度,也是母親所在的地方,對古代人來說,海那邊的常世,儘管是死者的國度,卻也是內心永遠渴望的魂歸之處,魂牽夢縈的精神故鄉。

寫不好影評,只想談談本片的怪力亂神 - 第2張

隨著時代變遷,“常世”的幻想中增添了新的意義。“常世(とこよ)”中的よ與齢(年齡,讀作よ)同音,並且常世是“祖先居住的國土”,人們由此聯想到長壽,加之“よ”在古代又有農作物成熟豐收的意思,於是“常世”逐漸褪去了森然可怖的面貌,成為豐饒富足、不老不死的仙境。在“山幸彥”“海幸彥”神話中,弟弟“山幸彥”在海神幫助下制服了哥哥“海幸彥”,獲得了龍宮的財富,不僅如此,還贏取了美人豐玉姬的芳心(豐玉姬傳說:豐玉姬是海神之女,龍宮城的公主,與山幸彥結為夫婦,然而由於山幸彥偷看其產子過程,發現豐玉姬鱷魚的原形,豐玉姬感到羞愧回到了海里)。在中世的佛教思想的影響下,海的盡頭“常世之國”與淨土的想象交融在一起,產生了“南方淨土”信仰,熊野的僧人們信奉“普陀落渡海(普陀洛,梵語Potalaka的音譯,指觀音菩薩的南方淨土)”,簡陋的渡船,勉強果腹的食物,唯有 對“常世”與“淨土”的憧憬,是僧人在漂浮不定的生死之旅中唯一的支柱。

常世是富裕、長壽、戀愛的國度,同時也是魂靈的國度。人們的祖先魂靈充滿了常世之國。祖先之靈或化作白鳥,又或是乘坐白鳥,來到子孫後代生活的這片土地。( 折口信夫 “常世”與“稀客”)

“常世”成為了豐腴富饒的桃源鄉,於是,與“常世”相關的一切都被賦予了特殊的靈力。日本民間流傳“井底他界”“地下水信仰”,如“若狹井”傳說中,相傳一次諸神會議上,若狹的神祇遠敷明神因釣魚晚來,為了道歉,他約定送上在本尊供奉的香水,於是,黑白鸕鶿從東大寺二月堂下飛走,清澈的淡水湧出來,這口井被命名為“若狹井”,民俗學家、國文學者折口信夫將其稱作“若狹井式他界觀”。古代人相信井水、池水是來自於遙遠的湖海大川,甚至通向海底深處的龍宮,自然也與遠方海上的常世之國相連。常世之水經過迂曲遙遠的路程後,在某個特殊的日子,最終從井口噴湧而出。每年立春之日,皇宮的主水司向天皇獻上井中的神聖之水,即“若水(わかみず)”,古語中為“変若水(オチミズ)”,由字義也可以明白,這種水能使人返回原初的狀態,天皇齋戒沐浴時所用的清水就被稱為“常世的返童水(常世の変若水)”。在古代信仰中,飲用常世之水或用於沐浴,能相應獲得常世的靈力。

常世是靈魂的歸處、眾神常駐之所,在古代神道典籍中,魂靈聚集的地方稱作“神づまる(神聚集的地方)”,這也是高天原的原型。不過,常世的神並不總是呆在遙遠的海那方,在特殊的時候(如季節交替時),他們會順著洋流漂流過來,為凡間帶來祝福。《古事記》中,少名毗古那神乘坐天之羅摩船(形似雀飄的小船)漂流到出雲,與大國主神共建出雲國。

從常世漂流而來的神靈,折口信夫稱之為“稀客(まれびと)”。まれびと,“難得一遇的訪客”之意,“まれ”既有稀少的意思,也有尊貴的意思(古代皇族的名字中,經常用到“まれ”的同源詞“まろ”“まり”),“ひと”,在上古語中還沒有形成現在的“人”的意思,往往用來說神或神的使者,因此,“稀客(まれびと)”並不是普通的訪客,而是從遙遠地方來訪的尊貴神靈。

簡短地說,我認為“稀客(まれびと)”最原本的形態就是神靈。在最初的含義中,指的是來訪的魂靈,在古代,每逢季節交替時節,它們從海那邊來到村子裡,為村人的生活帶來幸運後,又返回海上。(折口信夫 國文學的發生)

沖繩石垣島的傳承中,每年初春時,“maya神(まやの神)”會造訪每個村子,為今年的農事送上祝賀之詞,maya神(まやの神)來自“maya之國(まやの國)”。顯然,這一民間傳承與常世信仰同屬一脈。折口信夫認為,季節交替時(一般為冬季與春季交替時的正月)來訪、為村人送上農事祝福的“稀客(まれびと)”,即常世神,這是日本神祇的原初形態,而隨著古老信仰的式微,對“まれびと”的印象產生了分化,一些地方忘記了它們原本是神靈的身份,而將其視為妖怪。秋田男鹿半島保留著“生剝鬼(なまはげ)”的儀式,每年正月,村裡人帶著鬼面具,身穿蓑衣,扮成生剝的樣子,造訪各家各戶,宮廷每年除夕的“追儺”儀式中,被方相氏驅趕的惡鬼,恐怕原本也是近似神的存在。

寫不好影評,只想談談本片的怪力亂神 - 第3張
生剝鬼(なまはげ)(圖來自 ジャパンアーカイブズ:https://jaa2100.org/),“なまはげ”是由“なもみはげ” 演變而來的發音,“なもみ”指的是冬季長時間呆在暖爐邊形成的紅斑,民間認為只有懶惰的人才會有這種紅斑,據柳田國男的記錄,正月的“生剝”拜訪各家各戶時都會念誦

河童 常世來的幸運之神

古代信仰中,常世的神靈漂洋過海而來,為當地人帶來幸運或祝福。本文開始介紹的兩則河童傳說中,顯然都能發現“從海上來訪”、“帶來幸運”的主題,而在其他有關河童的傳說中,河童居住的地方大到江河湖澤,小到井泉,甚至連馬蹄踩過形成的水坑,也有河童的身影。聯繫“井中他界”、“地下水信仰”,原本從海上常世來的常世神,順著常世的水流來到湖川、或者井底,並不是困難的事。日本各地流傳的“借碗傳說”,似乎就與井底或洞穴裡的神靈相關:

某一個地方有一洞穴,前往洞穴邊上,將需要數量的膳碗寫在借條上,投進洞穴裡,第二天就會在洞穴邊上發現所需數量的膳碗,然而某一次,有個貪心的人沒有如數返還借來的膳碗,從此以後,洞穴邊不再出現膳碗。

“借碗傳說”在民間傳承中,地點多為洞穴、墳冢、池塘、井邊,借出膳碗的主人眾說紛紜,有說河童,有說狐狸或地藏,比較而言,折口信夫的“河童說”更值得采信,洞穴、池淵,與地下水信仰一脈相通,墳冢則是後來才演變出來的。“借碗傳說”中借碗的主人是原本從常世而來的水神(折口信夫認為這位神靈就是河童),它暫居水邊的洞穴或井底,在村民的祈願下許諾給予財富。

寫不好影評,只想談談本片的怪力亂神 - 第4張
借碗池(圖來自 ひょうご神仏伝說記行)

膳碗等食器,往往暗示了財富,接待客人的膳碗在古代被視為神聖之物,宗教儀式上,這些膳具用在宴請遠來神靈的饗宴上。藤原氏一門的首領將擁有這種宴請神靈的膳具視為尊嚴的象徵,其意義類似皇室的“三神器”,只有一門的首領才能主持饗宴,因此歷代藤原氏首領都極為用心地保管這些珍貴的膳具。

寫不好影評,只想談談本片的怪力亂神 - 第5張
平安時代的漆碗(圖來自 奈良縣立橿原考古學研究所附屬博物館)

膳具又與隱藏的仙界(隠れ裡)相關,建速須佐之男在出雲國肥河邊上,看到有筷子流了下來,於是知道上流有人居住。深山幽谷的“仙界(隠れ裡)”是由 “常世”信仰發展而來的異界觀,相較“常世之國”增添了更多地理上的具體性,而核心仍是對桃源鄉的幻想。

可以看到,“借碗傳說”在故事形態中,也有與“海上河童”十分類似的要素存在:從海上或池淵等他界來訪的神靈,給人帶來財富,然而由於某種禁忌被打破(海上河童:被趕走或被跟蹤 借碗傳說:失信),最終還是失去了到手的財富。這類傳說或許與古代人關於常世神禁忌的共同記憶有關。

通過以上的討論,本文的觀點已經逐漸明晰了,即,河童的原型為常世來訪的神靈。關於河童原為常世神,其實還有另一個線索:河童頭頂的碟子。碟子應是常世神頭上斗笠的變形。

傳說中,河童的頭頂的碟子下儲藏了許多財富,並且是河童生命力的來源。折口信夫指出,隱藏了財寶的碟子,與水神、田神信仰有關。

水神的頭上頂著碟子,其下隱藏了許多寶物。若碟子的大小做一些變形,比如再稍大一些,就形成了斗笠。與水有關的精靈——田神,大多都帶著斗笠,或許正是出於這個緣故。(折口信夫 話說河童)

民間信仰中,田神、以及田神系統的神靈大多都以“披著蓑衣、頭戴斗笠”的形象出現。從遙遠的常世出發,一路跋山涉水,蓑衣和斗笠在草行露宿的旅途中,能為遠方的神靈抵擋一些風霜雨露,因此“蓑笠”之姿是來訪神靈的形象,在民間祭禮中,人們身披蓑衣、頭戴斗笠,正是為了扮演神的角色。

Maya神的祭禮主要由村裡的年輕人進行。這些已經舉行過成人式的年輕人,在極隱祕的地方扮裝成“蓑笠”之姿,臉部由蒲葵葉遮擋住,唸誦神靈的賀詞挨家拜訪。他們扮演的正是從遙遠海那邊來訪的神靈。(折口信夫 “常世”與“稀客”)

寫不好影評,只想談談本片的怪力亂神 - 第6張
石垣島的“マユンガナシ祭”中,村中的年輕人扮演“マユンガナシ神”,拜訪各家各戶,接受主人的精心款待 (圖來自 吉成直樹《琉球王國がわかる!》)

寫不好影評,只想談談本片的怪力亂神 - 第7張
“マユンガナシ神”進門前,會首先在門口唸誦祝賀之詞,預祝新一年取得好收成

神以“蓑笠”形象出現,那麼在祭禮中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行為正是一種神格化的手段。

寫不好影評,只想談談本片的怪力亂神 - 第8張
蓑笠之姿的來訪神

蓑笠,在現在一般認為是農民常用的,然而對古代人而言,這也是一種變身用的裝扮。在過去,頭戴斗笠、身披蓑衣是脫離人的身份、獲得神格的方式。(折口信夫 國文學的發生)

而到了後來的時代,“斗笠”的重要性逐漸超過了“蓑衣”,形成了“斗笠”下隱藏著寶物的信仰,河童頭頂的碟子是從斗笠的形態演化而來,碟子下隱藏著無數寶物,打碎碟子就會湧現出各式奇珍異寶,民間的兒歌唱道:

頭の皿は、いつさら、むさら。なおさら、やさら。ここのさら、とさら。とさらの上へ灸を據えて、熱や、悲しや、金仏けい。けいや。

頭上的碟子來數數,5個碟,6個碟。7個碟,8個碟。9個碟,10個碟。第10個火上烤一烤,哎呀呀真燙,哎呀呀可惜啦,出來個金雕佛呀哎呀呀。

寫不好影評,只想談談本片的怪力亂神 - 第9張
《皿三昧》 實現願望的碟子

寫不好影評,只想談談本片的怪力亂神 - 第10張
《皿三昧》 喜愛相撲的河童。相撲在古代並不單純只是一項運動,而是農耕社會的預祝儀式,每個村子派出代表自己的力士,在相撲中獲勝即預示著本年能取得好收成。河童的這一喜好可能與它曾是來訪神的形象有關。

《皿三昧》 喜愛相撲的河童。相撲在古代並不單純只是一項運動,而是農耕社會的預祝儀式,每個村子派出代表自己的力士,在相撲中獲勝即預示著本年能取得好收成。河童的這一喜好可能與它曾是來訪神的形象有關。

尻子玉傳說的深層

圍繞河童的民間傳承中,拔走尻子玉的傳說尤其荒誕奇異,到底是基於怎樣的民間幻想,才會產生這樣的傳說呢?關於尻子玉,一般的解釋認為,這是人類肛門內一種想象中的器官,拔走尻子玉的想法來自於溺水者的形象,溺水者肛門括約肌鬆弛的樣子,看起來似乎被抽走了什麼,於是引起了人們的“被拔走尻子玉”的聯想。不過個人認為,這類解釋過於拘泥於現實經驗,基於現實經驗的合理化解釋,表面上似乎合情合理,卻遺漏了一些更加根本的問題。尻子玉傳說的深層,個人認為重點並不在“尻子”,倒是在於對“玉”的理解。“玉(たま)”,即“魂(たま)”,“玉”與古代的魂靈信仰有密切的聯繫。

寫不好影評,只想談談本片的怪力亂神 - 第11張

日本信仰中的“魂(たま)”,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具有靈性的力量。 “魂”是一種賦予生命、生成生命的抽象化力量,相對神的概念,“魂”可說是神產生之前的形態,折口信夫在曾在“話說靈魂(霊魂の話)”一文中指出,《古事記》中的“神”有兩種,一種是未能完全成為神、以靈的形式存在的抽象意義上的“神”(神に成りきらない、霊的なもの),另一種是我們所熟知的完全形態的“神”。

“魂(たま)”不僅能生成八百萬神祇,也能形成包括人在內的萬物,甚至“魂(たま)”進入到石頭裡,石頭也能受到強烈生成之力的感染而逐漸生長,事實上,日本傳承中有許多“生長石”的傳說。“魂(たま)”進入到人體後,人才會真正意義上獲得生命力,因此自古以來,保護體內的“魂(たま)” 不散失,是關係自己生命的重大問題,“鎮魂”的原本意思指的是保護體內的魂(たま)不向外散逸,維持內部魂靈的穩定狀態。“魂(たま)”在附到人身上之前,會暫時寄居他處,寄居的地方各式各樣,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石頭,石頭當中,又以玉石為尊,於是玉石在古代是神聖的物品,寄居了“魂(たま)”的“玉(たま)”,被等同視為“魂(たま)”。

寫不好影評,只想談談本片的怪力亂神 - 第12張
彌生時代的勾玉

日本人稱靈魂為“たま”,而“たましい”指的是靈魂對周邊事物的作用。並且,靈魂進入的物體也同樣稱作“たま”。(折口信夫 萬葉集中的古代信仰)

古代日本人認為玉石並不單純只是裝飾品,而是儲藏靈魂的地方,有時能發動神奇的靈力,對玉石神祕性的描述散見於《古事記》、《萬葉集》等古代典籍中。如《古事記》中:

(伊邪那岐命は)その御頸珠の玉の緒もゆらに取りゆらかして、天照らす大御神に賜ひて「汝が命は高天原を知らせ」と。(《古事記》)

(伊邪那岐命)取下頸上掛的玉串,玎璫玎璫地拿在手裡搖著,賜給天照大御神命令道:“你去治理高天原”。

玉具有神祕的力量,玉石相互碰觸發出的悅耳清脆的聲音,更是激發了古代人的想象,“玎璫”之響似乎指引了靈魂所在,又或是神力的發動。

寫不好影評,只想談談本片的怪力亂神 - 第13張
古墳時代的玉串(圖來自 文化遺產オンライン)

月日夜は 過ぐは行けども 母父がの姿は わすれせなふも(《萬葉集》)

日月如流,長夜匆匆,我仍難忘懷,父母美玉之姿

《萬葉集》中的這首詩歌將記憶中父母的身影形容為“美玉之姿”,這裡並不是簡單的形容,因為玉石正是父母靈魂的一部分,古代人旅行時,隨身攜帶玉石作護身之用,玉石多為家裡的親人贈予。贈予“玉(たま)”給對方,也即意味著贈予了自己靈魂的一部分,因此玉石才擁有守護旅人的力量。

因此所謂“尻子玉”恐怕並不簡單只是身體內臟器,在尻子玉的傳說中,被拔走尻子玉的結果輕則精神衰弱,重則喪失性命,顯然正是由於“玉(魂 たま)”的離開,人也隨之喪失生命力的緣故。

“河童奪取尻子玉”的傳說,與古代的廁所形態不無關係。日語中廁所讀作“かわや”,即“川屋”或“河屋”,如字面所示,廁所一般設置在河邊,排洩物會順著水流衝到下游,江戶時代的學者本居宣長在《古事記傳》中寫道:古時候的廁所建造在流水之上,排洩的汙物順水漂流,因而稱作“河屋”(古廁は溝流の上に造て、まりたる屎は、その水に流失る如く構たる故に河屋とは言なり)。這種形式的廁所早在繩文時代就已經出現了。(江戶時代由於農業發展水平的提高,注重廢物再利用,排洩物大多用於肥料,不再直接由河水沖走,因此在本居宣長的時代,“川屋”已被視為古代的廁所形態)

寫不好影評,只想談談本片的怪力亂神 - 第14張
繩文時代的廁所(模型)

如前所述,民間信仰中的河流是常世的通路,順著水流最終能到達遙遠的常世之國。另一方面,民間認為,能通過河流,將不祥之物送往另一個世界 。每逢三月三的桃花節(雛祭り)時,女孩們將人偶放到河水中,吸收了災禍與不吉的人偶順著河水漂流而下,也將災禍一起帶去了另一個世界,這個習慣一直保留到江戶時代,隨著時代變化,人偶不再流走,而是擺放裝飾,演化成現在的習俗。此外,盂蘭盆節過去也有將獻給死者的供品放到河中流走的習慣,意在通過河流將死者帶來的不祥送去另一個世界。《古事記》中描述,伊邪那岐與伊邪那美生下蛭子後,因其殘缺不全而將蛭子放到河中流走。顯然,放到河水中流走,是一種淨化儀式,在人們看來,一切汙穢與不祥的東西都會順著河流被送往另一個世界。

寫不好影評,只想談談本片的怪力亂神 - 第15張

河水是另一個世界的通路,連接日常的世界與非日常的世界,“賽之河原”、“三途川”,這些詞都顯示了河流是此世與彼世的邊界,在這樣一個“境界性”的空間裡,除了他界的神靈,更有魑魅魍魎徘徊不定,於是不難想象,古代人蹲在河流上搭建的“川屋”,從兩股之間往下望見渾濁的水流,生出莫可名狀的不安,這種不安來自於遊離於日常與幽冥的“境界性”,在這個晦暗不明“境界性”空間中,人的靈魂處於不穩定的狀態,瀰漫著混沌的潮溼空氣中,愈發強烈的內心不安催生出各類妖異的幻象,尻子玉的傳說也是其中一種。河水中伸出爪子的,原來也有其他熱愛惡作劇的妖怪,不過從常世神淪為水界精靈的河童與水的聯繫尤為緊密,於是河童奪走人尻子玉的傳說逐漸固定下來。

日本的妖怪隨動漫文化的傳播已經廣為人熟知,不過我們所津津樂道的各類鬼怪的形象,大多都是江戶時代流傳下來的,而事實上,江戶時代的鬼怪形象較之前的時代已發生了不少變化。許多古老的信仰隨著時代變遷逐漸被遺忘,民間習俗中雖保留了形式,而原本的意義卻不再為人們理解,所幸的是,在民俗學者的研究下,一些被人遺忘的古代信仰又重新展現在世人眼前。本文的結論,也多得益於民俗學者折口信夫的眾多論說,相信這些有關“來訪神”、“靈魂”、“常世”的民俗討論,已勾勒出了古代信仰世界的一隅。

動畫信息

皿三昧
中文名:皿三昧
原 名:さらざんまい
又 名:SARAZANMAI
首 播:2019-04-11(日本)
IMDb:tt8096510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