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在回憶之中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9-02 18:28:17 作者:微生 Language

那天是週末,從早起就下著大雨,天黑得透徹。在還沒有人起床的寢室裡找了這部評分不怎麼高的動畫電影,不想去食堂吃飯,空著肚子看完了。

看完了,哭了,就在圖書館網頁上找來了在線原著看完了。然後又畫了劇裡的畫。然後又試著寫了長長的影評。就這樣過了一天。

再喜歡不過的一部電影了。

很多人猜測瑪妮只是杏奈童年的娃娃的化身,一切都是杏奈的想象。電影的前半部分我也是這樣想的。我看見杏奈在夜裡划著小船,在荒野裡跳舞,我想像著瑪妮其實不存在的情景——如果此時此刻只有杏奈一個人,那就太可憐了,也太可悲了。

後來,電影越來越明顯的暗示瑪妮只是想象中的人物,而我也因此緊張起來,等待想象被揭穿的一刻。杏奈一個人睡在了海灘被人撿了回來。和瑪妮去野餐,一不留神,瑪妮不見了。那一刻,我的心都提了起來。如果瑪妮從此消失,孤僻的杏奈從此不能再相信自己的想象,那多麼令人悲傷啊。

重逢,在回憶之中 - 第1張

後來,在小女孩的家裡,杏奈親口承認了,瑪妮只是她的想象。故事本應在此刻陷入低谷,可是,轉機出現了,瑪妮居然是真的人。

杏奈是孤兒,有一雙藍眼睛。瑪妮是杏奈的外婆或其他親戚這並不難猜。可是電影並不是叫我們猜謎,誰猜對了誰贏。就是因為預先知道了她們是祖孫,在杏奈朝著瑪妮大喊原諒那一刻,才會有那麼大的衝擊力。謎底被慢慢揭開那一刻我哭了,我是為杏奈最終得知了真相而哭泣。她們是祖孫,太好了,杏奈知道了有人愛過她。

重逢,在回憶之中 - 第2張

但凡吉卜力的電影,總有點幽深的、懷念的元素在裡面。千與千尋裡,白龍和千尋在童年河邊的相遇是這樣,借東西的小人裡,母親和祖父與小人和偶遇的經歷是這樣,風之谷裡的預言,天空之城裡希達的家系和巴魯父親的歷險自然也是這樣。有了這一點時間的積累,故事就變得深沉了,神祕了,人物的眼神都變得深遠了。這也是吉卜力最吸引我的地方。然而這個元素並不容易處理好。比如我就不很喜歡千尋和白龍的相遇,畢竟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十歲孩子,小時候在河邊丟了鞋被救這種事似乎配不上此時遼遠宏大的氛圍。借東西的小人同樣是米林宏昌的作品,但這點上並沒有處理好,氣氛沒有出來,祖輩的偶遇單純成為了故事發展的道具。風之谷和天空之城中這個元素固然處理的好,可是它們架空了整個世界,他們的歷史是國度的歷史。日常生活中的奇幻故事,要處理這個懷念的元素,又不顯得平庸突兀,怎麼設定才好呢?

我覺得回憶中的瑪妮處理的就很好。我不知怎麼評價,可它就是給我一種圓滿而回味無窮之感。沒有“原來不過是這樣”,或是“這也太荒誕了吧”的感嘆。有人批評這部作品沒有其他吉卜力的大格局。的確,它只是一個少女成長的故事,時間跨度不過祖孫三代。可是,正是它精準的定位,讓這部片子沒有其他電影的常見的力不從心,囫圇吞棗之感,而是恰恰當當,安安穩穩的守在了自己的節奏裡,不大不小,不多不少。

奇幻電影很難合乎邏輯。看到最後,要麼是頭重腳輕,覺得前面吊起人千般胃口,最後卻落空在了粗糙的設定上;要麼是雲山霧繞,前面糊里糊塗,後面也不交代清楚。可是,回憶中的瑪妮卻做到了。很簡單合乎邏輯的故事。身為外國人卻生長在日本的瑪妮得不到父母的陪伴,一個人在空蕩蕩的溼地大宅中度過了童年。由於被傭人恐嚇,瑪妮害怕穀倉,可她為了克服自己的恐懼,在一個雨天獨自來到了穀倉度過了一晚。青梅竹馬的愛人將淋溼的瑪妮接了回來,他們成婚了,有了孩子,可愛人卻病逝了。此時的瑪妮父母已在戰爭中雙亡,隻身異國的她受不了打擊,住進了療養院,不得不將女兒送到寄宿學校。沒能得到母親陪伴與關懷的女兒始終不肯原諒母親,與年輕人私奔,生下了孩子,不久在一場車禍中去世了。瑪妮決心將全部的愛給予留下來的孫女,可沉重的悲哀讓她在一年後病逝,三歲的孫女無人肯撫養,被送到了孤兒院,被人領養了。這個孩子,也就是杏奈,在迷茫的少年時代偶然來到了祖母曾住的地方療養。大宅勾起了女孩埋藏在記憶深處的回憶,她不自覺地想起了祖母給她講過的少女時代的故事,想象著少女時的祖母成為了自己的朋友,與孤單的她一同玩耍。然而,她始終沒有意識到這個潛意識中的少女就是曾撫養過她的祖母。然而,日記的發現和老人的口述讓她知道了瑪妮的故事,而養母的坦白也讓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杏奈意識到了祖母,養父母,以及周圍善良人們的愛,從此走出了迷茫,獲得了成長。

重逢,在回憶之中 - 第3張

這個故事驚人地符合邏輯。回憶裡的杏奈抱著像是瑪妮的洋娃娃。瑪妮是貴族小姐,很可能有自己肖像的定製娃娃留了下來,這大概也是杏奈獲知少女祖母長相的由來。杏奈的想象之所以和瑪妮日記契合,是因為瑪妮曾經給兒時的杏奈講述過她親身的故事,花童、舞會、凶巴巴的僕人給杏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杏奈最初所見的燈光,是因為老宅重新裝修,而正因如此,杏奈得到了瑪妮的日記,也交到了新的朋友。而最後,杏奈知道了瑪妮是自己的祖母,是因為養母不再焦慮擔憂,唯恐傷害了杏奈,而是選擇與杏奈坦誠平等的交談,給了杏奈她兒時的照片·······

重逢,在回憶之中 - 第4張

這個故事的主題是成長。再細一點,是原諒。是與回憶和解,是和愛的記憶重逢。對我來說,本片最大的淚點是杏奈和瑪妮最後一次見面。她們一個被困在閣樓上(也是回憶中),一個站在退潮的海上,杏奈大聲向瑪妮喊出:“當然!我原諒你!”那時,我想大多數觀眾和我一樣,都知道她們是祖孫,也知道杏奈的這句原諒,是和拋棄她的父母祖母的和解。杏奈不肯原諒自己的父母,“雖然知道她們不是故意死掉的,可還是不能原諒她們就這樣拋棄我。”這淺層的對父母的怨恨也包含著對不公命運的怨恨,但追根溯源,其實是對自己的怨恨。杏奈的記憶裡沒有家人對自己的愛,可她如此深刻地記得親戚互相推脫,不肯撫養她的場景,因此在她的潛意識中,她是不值得愛的,是被人討厭的,是“又醜又笨”,連自己都厭棄自己的。在她進入成長期,偶然得知本以為是因為愛她這個人才撫養她的養父母,居然一直瞞著她接受政府的補貼。聯繫童年的經歷,杏奈再次陷入了認為自己被人討厭,從而厭棄自己的痛苦中。這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的痛苦,有很多人不能理解,批評杏奈矯情、討厭、陰沉。但是,但凡有過痛苦的成長的人,大概都能體會到成長期對熟悉世界的重新審視、對家人的懷疑、對金錢問題的過分敏感、對他人的排斥和恐懼、與自己的鬥爭······

重逢,在回憶之中 - 第5張

何況杏奈有著深深的童年創傷。她不原諒父母,因為她不相信自己被愛過,是值得愛的。

所以,我寫的影評的名字叫在回憶中重逢。試想,你是一個被迫要永遠離開孩子的母親。你牽著還是嬰兒的孩子的小手,多少話語在心中,多少愛想要傳達。你想對他說,寶寶我愛你,媽媽永遠愛你,想永遠保護你。可是,你也知道,等孩子長大,他會忘記你,你不能保護他,不能陪伴他的喜怒哀樂,也許他回憶起母親,會覺得母親拋棄了他,母親從來沒有愛過他。這沒辦法,因為他不記得了······

杏奈和瑪妮是幸運的。杏奈通過回憶,和愛她的祖母重逢了。杏奈之所以記得祖母少女時代的故事,之所以能從少年瑪妮的身上獲得了力量,是因為祖母飽含深情地給她講著故事,分享著自己的人生。祖母去世了,可這段回憶卻以奇妙的方式與杏奈重逢,幫助她度過了人生中的一個難關,一個需要愛才能度過的難關。杏奈原諒了瑪妮,因為她知道,瑪妮是愛她的,瑪妮有著自己的悲傷,瑪妮也不願意離開她,只是她不得不離開,就像她的父親和母親。她長大了,必須學會堅強。······

“當然!我原諒你!”

杏奈和自己和解了。

重逢,在回憶之中 - 第6張

少女時代的瑪妮給了杏奈什麼呢?她給了杏奈關注,給了她理解和支持,給了她真正的友誼和困難時的陪伴。瑪妮家庭富裕,父母健在,容貌嬌美,然而杏奈也知道了,這樣的人也有自己的苦惱,因此她不再自卑,也懂得了不再哀怨身世的不幸,而是感恩自己的境遇。當她想要幫助瑪妮,從被保護者變成保護者時,她體會到了愛人的樂趣,體會到了責任,她長大了。除此之外,瑪妮雖然是柔弱的,是寂寞而不幸的,卻是快樂的,卻是堅強的,是愛著這個世界的。我們知道,瑪妮一生經歷了許許多多的不幸,可她並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始終微笑著,還滿懷著愛意給小孫女講著少女時的故事。杏奈看到了這一切,因此她也嘗試著去接納,去愛別人。

重逢,在回憶之中 - 第7張

成長有時候非常簡單。看過一本書叫《幸福來臨時》,裡面的女孩生活在孤兒院,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得以去公園遊玩,看到了美麗的雕像,從此知道在瑣碎而不順的生活之外,還有這樣純粹的美麗值得追求。突然,世界敞開了,女孩得到了成長。杏奈也一樣。《回憶裡的瑪妮》沒有國家的興衰和星球的命運,沒有什麼宏大的命題。它只是一個女孩,在自己的回憶裡,在美麗的鄉村,在周圍人的善意中得到了成長的故事。這是一個小故事,拍出來有著精緻可愛,卻酣暢淋漓的美。

重逢,在回憶之中 - 第8張

影片的最後,杏奈坐在返鄉的火車上,看見了宅子裡的瑪妮從窗口彈出身子,向杏奈招手。我希望杏奈能從此快樂的生活,等她有了孩子,她能陪伴她,給她許許多多的愛與關懷。杏奈奔著新的生活去了,可瑪妮卻永遠留在了回憶裡,就像奔向新生活的希達和巴魯把天空之城留在了身後,這也是吉卜力常常帶給我的遺憾。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了這個金髮藍眼的女孩面前悲傷的一生。然而,晚年的瑪妮最終仍對著杏奈露出了那樣溫和的笑容。在生活的打擊下仍能露出那樣微笑的人是值得敬佩的,我希望杏奈也始終能那樣微笑,希望我也能。

動畫信息

回憶中的瑪妮
中文名:回憶中的瑪妮
原 名:思い出のマーニー
又 名:回憶中的瑪妮(臺) / Omoide no Marnie / When Marnie Was There
首 播:2014-07-19(日本)
IMDb:tt3398268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