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片是個鐵憨憨嗎?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7-17 04:31:37 作者:Yuanyin Language

可曾聽說過有哲學家討論過青春嗎?很少,青春,從來都是文學家的戰場。

對於哲學家來說,“愛”才剛剛夠一個概念的起點。但對於青春而言,“愛”已然是這段路的盡頭。

剛開始看《高木太太》的時候,被彈幕節奏一帶,“哎呀,這個西片就是遜啊”,一幅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怎奈幾集下肚,齁甜過後,望著漆黑的手機屏幕,細細忖來,事情可沒這麼簡單——敢問,十二三五歲的時候,誰又不是一個小西片呢?

明明QQ頭像閃爍時開心得要死,可回覆一經由手指敲出去就老賢者似的雲淡風輕。明明已經知心知己交如莫逆,可現實裡還是躲躲閃閃,生怕被逮到一點蛛絲馬跡。那時的我,既讀不懂女生的心思,也鬧不明白自己的行為邏輯。反正就是被一些莫名巧妙的“羞恥”圈住,在保持原狀的現實和面紅耳赤的幻想中,就這樣一天天地,伴隨著小小的甜蜜和懊悔過了去。

“這就是青春吧。”沒錯,我此刻正曲肘攥著拳,嘴巴張開,眼淚在眼鏡兩邊汩汩地流。要是我再有文化一點,想必也能錘鍊出“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這樣的佳句了。

“我當時怎麼那麼傻呢?”——沒辦法,在孟婆湯沒有摻水的情況下,傻才是我們的宿命。回頭一想,人類就是這樣一種一次性的生命嘛。每個人都是第一次過他的十歲、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對個體來說,沒有讀檔、沒有經驗、沒有重來,每一個年齡階段的生命歷程都是新的。所以要一個十歲出頭的小夥子擁有一個三十歲老男人的視野,實在是強人所難——要不然怎麼大家都想成為穿越者呢?

不過,人生的新也是分層的。要說這其中最特別者,肯定非“青春”莫屬了:蛻皮一般快速成長的身體、前所未有的心靈結構和情感體驗。可以說,青春是之後一切“新”的起點,它不僅塑形了我們身體的基礎,也為各式各樣嶄新的情感提供了最初的形狀。這些情感中當然包括“愛情”。所以我們常常聽到的所謂“初戀情節”以及與此相伴的“中年危機”,也不無道理——或許社會已經讓那些人蹉跎油膩了,但他們對情感的理解可能還停留在、或者說還沒走出一開始的“青春”範疇。

“我真的喜歡高木嗎?”和高木聊完天,躺在床上回甘的西片或許會這樣想。在《蒲公英的約定》裡有這樣一句歌詞:“一起長大的約定,那樣真心;與你聊不完的曾經,而我已經分不清;你是友情,還是錯過的愛情。”

說實話,這問題也難為西片了,做自己情感的法官,去判斷一種不同於友情,但又莫可名狀的全新情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康德說,“直觀無概念是盲的”。其實西片不是沒有概念,天天都看少女漫《100%單相思》的他,肯定知道“愛”“喜歡”大概是個什麼,並且也能夠在其他地方識別。困難的地方在於,把“愛”和“自己”聯繫起來,給自己小鹿亂撞的心“命”一個“愛”之名。這可不簡單,聰明絕頂如俄狄浦斯也只能解開“人”之謎,而倒在了“自我”之謎下。

關於這個“確認自己情感”的難題,回顧我們自己的初中時代,不外有以下幾種路徑:1、勇就完事了,都聽感性的,直接告白進入戀人狀態,成為學校第一波吃螃蟹的人。2、全程朦朦朧朧,似有若無,徘徊於告白之前,有時甚至連告白的念頭都沒有萌生,揣著青澀和甜蜜的哀怨走完了青春。3、被周圍裹挾著做了決定,把“自己”完全交付給了環境、輿論甚至是昨晚剛看的一本輕小說。4、確立了“自我”從而確認了“喜歡”和“愛”之情感。這一部分人擁有著遠超同齡人的成熟,他們在一個普遍中二病的情況下竟實現了“自我”的穩態。西片大約在第二條路徑上,而高木則約莫在第四條,畢竟後者是拎得清“‘我’‘喜歡’西片君”的。

這裡盪開一筆,說說“中二病”問題,不論哪一種中二病的定義都會涉及其中“不成熟”的“自我”因素,比如自我意志過剩、自我膨脹云云。但正如前邊所說的,在“青春”這一身體和心靈都在快速變化、成長的時期,不成熟、不穩定才是常態,成熟、穩定反而是變態。從這個角度,我們甚至可以說:如果青春需要一種表徵,那必然是中二病的。

“西片是個鐵憨憨嗎?”經過前邊的迂迴,再回過頭思考這個問題,我們便多了幾分審慎和寬容。首先,西片的身體很老實,他無比真切地在那些血脈賁張和面紅耳赤中通過感性感受到了“什麼”。其次,少女漫愛好者西片也知道“愛”“喜歡”之類的概念大致是個什麼樣。然後,關鍵的問題是,西片還沒有形成一個堅實、穩定的自我,唯有在這個“自我”的審視之下,上邊那些“什麼”才能夠被繫到“愛”之上;唯有通過“自我”這個法官,那些“什麼”才能被判斷為“愛”,曖昧與朦朧才能被帶到澄明的光亮中。

“我愛你”聽上去很容易,但意識到是“我”在“愛”“你”卻是一個複雜的歷程。在這一系統中,“你”相對簡單,就是那個刺激得我臉紅、讓我心跳加速而又不敢直視的對象。“愛”在這個娛樂、言情氾濫的年代,也司空見慣,不是難事。關鍵就在於將前兩者勾連、整合起來的“我”:一個自知的主體。像諸如成熟、勇氣等等特質,都可以說是從這個主體衍生出來的,是為該主體的表現和屬性。

那麼,更進一步,“自我”從哪裡來?有句名人名言說:“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也要考慮歷史進程。”(-1)這便給我們提供了思考該問題的兩個維度。

首先是“自我奮鬥”,正如前邊所說,在身體感性的層面上,隨著青春期的到來,一方面,人的外在軀體在走向成年人類;另一方面,人的精神層面,不論感性力還是理性力,都在朝著成年狀態深化和強化。也就是說,讓西片再成長一會兒,等他長大了,長醒了,成人了,相應的,那個穩態的“自我”便會到來。

然後是“歷史進程”,上一段提到一個詞“主體”,這便是“自我”的“現代”表達。換言之,作為“主體”的“自我”是一個現代性“事件”。談及現代性不免有些西洋化,但這裡也僅僅作為一個闡釋路徑,聊作一解。在與現代相對的古典時期,“人”肯定是有的,可有主體嗎?大部分學者以為是沒有的,那時“人”總是處在一種特定的依附關係中,不論這個關係表現為自然、上帝還是宗親。伴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多層次、全方位的變革,現代世界開始一步步成型,與此同時,現代人也作為一種覺醒和解放的類型開始出現。在思想領域,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笛卡爾的“我思”主體,因為他比較早地將人錨定在“自我”這一側而不再是像過去一樣繫於別處。由此觀之,不光而今的民主與科學受惠於啟蒙方案,連情侶間那句親暱的“我愛你”,也和數百年前的那些變革脫不了干係。誰叫我們如今還生活在現代世界,是個現代人呢?

文首隨口說了句:對於青春而言,“愛”已然是這段路的盡頭。如果把人的成熟,主體的樹立當作青春的告別的話,好像也確乎如此,哎。

動畫信息

擅長捉弄的高木同學 第二季
中文名:擅長捉弄的高木同學 第二季
原 名:からかい上手の高木さん2
又 名:擅長捉弄人的高木同學 第二季
首 播:2019-07-07(日本)
IMDb:None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