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配意義的擴充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16 07:32:56 作者:淡淡245 Language

前天凌晨看了宮崎峻的代表作《天空之城》,英文名是Laputa: Castle in the Sky。即“天空之城”的名字叫Laputa,按日文的讀法就是“拉普塔”。暫時還沒有去查閱,這個Laputa到底有無西方神話之淵源。

在作品中,Laputa不僅僅是一個城市的名字,也是一個失落文明的稱呼。故事對Laputa的表現,只有一個廢棄的城市,不過,如果仔細觀察片頭字幕的配畫可以發現,浮動的城市群。就是此文明的主要特徵。關於失落的文明,據我所瞭解的不多的動漫和遊戲作品,倒覺得是經常被使用到的。比如我所玩過的兩代Final Fantasy,七代和八代:七代中有一個失落的文明,即“Ancients”,古代人;八代則由時空交錯表現出一個失落的文明,即“Esthar”,埃斯塔。另有韓國沿襲日本風格之遊戲作品《星塵物語》,也講述了文明先進而又衰落的故事。

在《星塵物語》中,先前的先進文明為了少數“精英”逃脫末日審判,造就了“方舟”,在“方舟”中,“精英”們自詡為神,用一臺稱為“伊麗莎白”的電腦模擬出了另一個世界,或者說另一個文明。“精英”與模擬世界中的人類發生了愛情。最後兩個文明交叉,“方舟”墮落了,無論是哪個文明的人類都同樣受到了上帝的懲罰。在這裡,《星塵物語》解釋和運用了《啟示錄》,但並不成功,整個敘事結構異常混亂,出場人物眾多卻沒能幫助敘事。

相比之下,風雷時代的《聖女之歌》對《舊約》的解釋要令人舒服得多。已出的兩代《聖女之歌》(人魚的新娘、撒雷母天使),以北歐神話為框架,以人類與上帝懲罰的抗爭為主線,高度頌揚了人類的奮鬥精神。在這裡,過去的先進文明(懲罰開始之前的文明)若隱若現,但生活在懲罰過程中的人們並未對過去的文明產生任何崇拜之情。而主角Edda對命運的抵抗(儘管她的命運不能說不好)更易使人動情。從奴隸向人魚公主,這一身份的轉變,Edda毫不猶豫地不屑一顧,但她對她的親人是如何地寬容和理解,特別是對她的妹妹。有人說Edda不斷尋找妹妹麗芙的線索是《聖女之歌》的敗筆,但恰恰是這一感情基礎,使得Edda更具人情味,更有人性。因為到了二代中,Edda雖然擔負起了拯救撒雷母文明的重任,雖然她在撒雷母也能享受榮華富貴(繼人魚公主後的第二次),但她還是向東方踏上了不歸之路。既然在撒雷母都沒有她妹妹的消息,那麼難道東方的通古斯更有希望能找到妹妹?不是更有希望,而是Edda已經無處可去。Edda衝破了海底的虛幻世界,在家鄉留下深深的遺憾,拯救了水之精靈和風之精靈,在亞薩城顯露其不凡的身世(指人魚身份暴露),最後拯救了整個海域。她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是繼續沿著宿命所規定的路線拯救人類,最後吹響末日結束的號角,還是尋找她心中唯一的寄託?二代故事末尾,唯一的懸念只有神祕的東方了,也是Edda活下去的唯一意義。東方人對她產生了威脅,對她有無法估計的需要,相比起來,亞薩城對人魚的需要已經無足輕重了,但除了東方,Edda無處可去(亞薩城已經找過了,沒有妹妹,所以不可能去那裡)。所以,即使《聖女之歌》不再出續集,我們仍然能夠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停留在原地接受命運的安排沒有意義,必須不斷地朝前走,朝著一個目標走,不管這個目標是否遠大。因此與其說《聖女之歌》在解釋《舊約》,不如說它為我們的生活樹立了信仰的燈塔。

回到《天空之城》上來。這部作品可以說是割裂了文明與人類的關係,這不是缺點,而是很謹慎地提出:人類自己無法控制永無止境的慾望。人類很聰明,但只是技術上的,他們能在技術上成就偉大的文明,但文明到達一定高度之後,人類便面臨一個選擇:是維持當前的技術和財富,並尋求在精神上衝破世俗的藩籬呢,還是通過物理來擴張文明的影響,從而獲得一種支配的滿足感?支配是一種比獲得財富更為可怕的慾望。我們看到,Laputa文明的後裔之一Mooscar(那個戴墨鏡的男子),對文明所遺留下的財富毫不動情,可是當他指揮軍隊(那時他只是擁有政府特務的特權)和運用技術毀滅軍隊(這些軍隊對他已經無法構成任何威脅,他們在撤退,可是Mooscar還是大張旗鼓地派出了幾乎所有機器人,簡直是高射炮打蚊子)時,他獲得了空前的滿足。如果Mooscar只是喜歡安逸地躺在Laputa的財寶中睡覺,那麼我們可以慶幸了,並且得出一個有些荒謬的結論:財富無害,權力有害。

我們應該注意到,獲得財富是不需要那顆關鍵的飛行石的——軍隊僅僅用普通炸藥便轟開了寶庫大門。飛行石在全劇中的作用有:

  1、摔不死;
  2、指揮機器人保護自己(但機器人不太受控制);
  3、給出Laputa的位置;
  4、Laputa權力之開啟;
  5、Laputa權力之運用。

實際上,Shita在喚醒那個損壞的機器人時,就是在運用Laputa的權力,因為機器人是Laputa權力的組成部分。而“給出Laputa的位置”是為了能讓飛行石的擁有者去開啟Laputa權力,進而運用權力。所以,除了讓人摔不死可以歸結為飛行石的本身屬性以外,我們可以說,飛行石就是權力的象徵。

另外,看天空之城的構造,底層為權力層,中間層為財富層,上層則象徵著精神。劇接近尾聲時,Shita讓Laputa自毀,當時我以為整個天空之城都會成為灰燼,但最後只有權力層和財富層消失了。樹根是何等脆弱的東西。Mooscar剛進入權力層時曾表示了對樹根的不滿,揚言要燒掉它們。而且,劇中在表現Pasu的英勇時,多次描寫了樹根的脆弱,很多是一拉就斷。可是在自毀過程中,樹根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男女主角也因此得救。這時鏡頭再次轉向Laputa頂層,我們看到,唯一倖存的機器人(它並不屬於權力的一部分)的“生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作者也許想借此表明,只要文明的精神常在,文明即使沒有權力和財富都是可以存在的。Laputa自毀權力和財富之後向上升至衛星軌道,從而具備了永恆的意義。這時的Laputa,不需要風暴和雲霧來保護自己,就能獲得不滅的狀態。我們的最美麗的家園,就是由和平與愛之精神構建而成的。

網上某Blog的一個帖子說,《天空之城》給帖子作者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身上佈滿花草的機器人與小動物和諧生活的情景。這個場面確實很經典,以致我一開始認為,寫到這個場景,那此篇帖子就無甚新意可言。但那天晚上入睡前,我又靜靜地想了一遍《天空之城》的全部情節,認為全劇的中心就是那個場面:曾經作為恐怖魔鬼的機器人,竟然能夠以另一種面貌出現在鳥語花香之中,而且被觀眾所接受,甚至感動了觀眾。這不容易。要是不被那個場面感動,那這部作品還會有什麼意義呢?這讓我聯想到也是這幾天看到的關於評論《小偷》DV的帖子。我曾經對作者鋪陳情節的寫法嗤之以鼻,可是正是這些情節才能讓《小偷》震撼人心。

網絡給了人們一個新的交流和發洩空間,即使不具備很高“文學水平”和“學術水平”的人也能讓自己的意見展現在數以萬計的面孔之前。所以,我們何必對老百姓要求那麼高呢?要求老百姓,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滿足發出要求人的支配慾望。《星塵物語》中,人的支配欲膨脹到了要代替神的位置;《天空之城》中,人的支配欲能夠勝過拜金欲。《星塵物語》說,是上帝造了人,人無法背叛上帝;《天空之城》說,只有滅去權力和財富,才有永恆。階級是相對的,佛祖眼中的芸芸眾生才是絕對的,才是終極目的。這樣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Edda不願接受自己的拯救世界的命運了。因為,“拯救”只有上帝和受苦的人自己才能做,要去拯救別人,其實就是一種支配。

2004年11月23日凌晨於成都第二寓所


參考資料目錄:
1、(韓國)Sonnori & GRAVITY,《星塵物語》(Acturus: The Curse and Lose of Divinity),依星軟件漢化、代理,浦東電子出版社2003年出版。
2、風雷時代,《聖女之歌》(Heroine Anthem),寰宇之星代理,北京銀冠電子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出版。
3、風雷時代,《聖女之歌II:撒雷母天使》(Heroine Anthem II: The Angel of Sarem),寰宇之星代理,方圓電子音像出版社2003年出版。
4、(日本)宮崎峻原畫、腳本,德間書店製作(1986年),《天空之城》(天空の城:ラピユタ),廈門音像出版社1997年出版。

動畫信息

天空之城
中文名:天空之城
原 名:天空の城ラピュタ
又 名:Tenkû no shiro Rapyuta / Laputa: Castle in the Sky
首 播:1992-05-01(中國大陸) / 1986-08-02(日本)
IMDb:tt0092067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