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從我們身邊掠過,捎來不知何處的思緒。——看《天氣之子》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24 00:09:52 作者:遇見風 Language

風從我們身邊掠過,捎來不知何處的思緒。——看《天氣之子》 - 第1張

在哲學思考中,有這樣一個詞用來形容人們日常中的困境“俄狄浦斯情結”。這個詞絕對不是“戀母情結”的等位替代,而是對“戀母情結”之一系列現象的概述、總結。

當嬰兒出生,他脫離了自己的“混沌世界”,他渴望回到“母子一體”的“混沌世界”,他希望這個新世界依舊是“只有”他與母親。這種“主體”的強烈慾望就是這一困境的第二元素“幻想”。然後,“主體”即嬰兒發現了“禁令”,也就是“幻想”的終止,他發現父親橫亙在他與母親之間,而父親所擁有著他所不能有的優勢,在這一思考中,這種優勢被稱作“菲勒斯”。

於是,我們可以說,“主體”擁有“幻想”,但是現實不可能如此美好,“禁令”如約而至,而它的手中,是“本體”所難以具備或難以克服的“菲勒斯”。

風從我們身邊掠過,捎來不知何處的思緒。——看《天氣之子》 - 第2張

迴歸電影本身,男主帆高就是面臨這樣一種困境,熱情洋溢、情感充沛的青春生活是他作為“主體”的“幻想”,然而,東京的大雨、父母的阻攔、小鎮生活本具備的枯燥無聊等等都是“禁令”。就在萬籟俱寂的時候,轉機出現,圭介、夏美兩人的幫助以及“百分百晴女”陽菜的出現,是對“幻想”的一次擴充、是對“禁令”的一次衝鋒,而這可能也是大部分“青春”類型愛情故事的固定思路。

說完以男主為中心的故事雛形,接下來要以女主為中心展開討論。女主陽菜是“天氣巫女”,而“巫女”並不是少見的角色身份,然而,讓我感興趣的是陽菜“能力”被發現的契機——在母親病重之時,心中懷有真誠的感情,真心希望晴天的到來。於是陽菜“發現”自己有“天氣巫女”的能力。而“巫女”在電影中,是“溝通天、人兩個生物系統”的存在,以“巫女”為連接點,希望將天、人之間建立穩定的鏈接,如果沒有後來的“神隱”,這一創作結果其實同“天人合一”的理念十分接近。

風從我們身邊掠過,捎來不知何處的思緒。——看《天氣之子》 - 第3張

鑑於《天氣之子》是日本的二次元作品,基於一定的風俗進行文藝創作。那麼,本電影中的巫女所代表的這種“連接人與自然信念”的身份,在我看來,有兩種依託,一是為神的使者,二是為神的子女。

神的使者,或者說,他們的能力可以自己磨練,而無需受“神”的制約。如《陰陽師》中的因幡輝夜姬,身為月族公主的她被選中,沒有情感的月族之人希望她能明白人、妖兩族間情感的渾濁不堪,然而她選擇了反抗,她感受到了真情實感。而日本神的設定就是:信眾信念越強,神的能力越強大。“信眾”不一定非得是狂熱的、極端的,他們更有可能是期盼父母歸家的小孩子、老人家,他們跟電影中的陽菜十分接近。

神的子女,即能力直接來自“神”自身。如《原神》中的風神溫迪,關於他的出身,有一種浪漫的說法,他是千風之神的一縷,即這個神的一個分身,而非“神”培養的繼承者。

再回歸“神隱”這一設定本身,這一設定本質是“非神者能力的超載”。而與之相對立的是“非神者能力的枯竭”。陽菜通過實現“信眾”即“懷有信念、心願”的人們的願望完成自己身為“天氣巫女”的使命,結局應該是“神隱“。然而,故事沒有就此終結。男女青春間的羈絆是打破“俄狄浦斯情結”式困局的途徑之一,也是這部電影的敘事靈魂所在。所以,有人說故事很老套,我覺得沒有。故事很新穎,很值得我去發現。

風從我們身邊掠過,捎來不知何處的思緒。——看《天氣之子》 - 第4張

最後,提一下故事發生的背景,“氣候調節失控的時代”。如果你有留心關注過極端天氣類的新聞,你一定會感受到“溫室效應”的加劇,或者你的身邊就存在這一加劇的過程。而“天氣巫女”的存在似乎可以讓人們置身事外——只需要消耗“巫”一個人的心力就可以避免全人類的覆滅。然而,靜下心來想,“巫”這一職業由來已久,祭祀是他們的工作內容,但是,“巫”地位越高,說明人們對生活的預期越沒有把握。在一個依靠“天氣巫女”的世界中,我們需要“巫”來告訴我們他的繼承者,我們需要“巫”來自願做出犧牲……這樣的社會,似乎不是文明的社會。

風從我們身邊掠過,捎來不知何處的思緒。——看《天氣之子》 - 第5張

另一種思路,如果“巫女”真的是“信念越強,能力越強”的神的子女的話,那麼“神隱”自然可以作為“超載”的呈現。那麼“神隱”的對立面,即“信眾”信念的衰竭,能否代表極端天氣的出現原因?如果這一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關於“溫室效應”的討論,關於這一裝滿了極端天氣的潘多拉魔盒的討論,就要回到“人類發展與自然信念間難遇調和的矛盾”上。因為城市的發展,“信眾”成了現代科技的皈依者,很多人拋棄了原有的對“自然信念”的崇拜,漸漸地,也失去了對自然最基本的尊重。“神”的子女,即“巫女”失去了“信念”也就失去了“能力”,天氣隨之失衡。解決這一矛盾難嗎?非常難。難到如果犧牲一個人可以解決一個城市的麻煩,我想很多人會同意。當然,也有可能會有更多人反對。然而,解決這一問題真的非要有人做出“神話式”的犧牲嗎?我們需要感受那種似乎來自氏族、部落間對未知的恐懼感嗎?自以為掌握了文明之火的人類難道不會真的為之努力嗎?

答案每個人都呼之欲出。東方或者西方,都曾經或者現在為之努力過或者努力著。

迴歸“本體”,我們都曾有著“青春的羈絆”,我們都曾有著“熱血”。在不斷流動的現實中,我們要學會如何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思考。葉嘉瑩在自己的講義中曾提及,人們將充沛情感化為紙上的作品,那個情感的獲得一定是感性的,然而你去書寫它,這一冷靜下來的過程又一定是理性的。我認為,表達者要善於把握這一點,學習者要牢牢記住這一點。

任何觀點都只是無數思路的集合,不要偏信,不要盲從。感受自己身上充沛的情感、豐富的想象,然後勇敢地記錄它,甚至自信地表達出它。也許這一過程不算完美,但這一過程,絕對是理性、感性相結合,絕對符合“思想之美”。

風從我們身邊掠過,捎來不知何處的思緒。——看《天氣之子》 - 第6張

動畫信息

天氣之子
中文名:天氣之子
原 名:天気の子
又 名:Weathering With You / Weather Child / Weather's Child / Child of Weather
首 播:2019-11-01(中國大陸) / 2019-07-19(日本)
IMDb:tt9426210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