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世界都要失控的”——一場2019年的預言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24 18:30:05 作者:都尼瑪神馬玩意 Language

先吐槽:

作為商業電影是真的爛。前50分鐘情緒代入感幾乎若即若離,54分鐘晴女飄起,情緒完全粘不上故事節奏中了。

大概嚐到了《你的名字》甜頭,想要做一款商業輕小說。

畫質不知是不是用了新的設備,立體建模(我胡謅的詞)彆扭很多(也可能是我的問題)。

歌曲插入太多,沒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略爛。

稍微中意的地方:

經歷《你的名字》雙線敘述,《天氣之子》採用群像+鏡像。“群像”是對以往《秒速5》《言葉之庭》現實阻礙的環境具象化;“鏡像”的老闆須賀圭介是沒有傳奇故事的森島帆高。

新海誠比是枝裕和更具少年氣。是枝裕和的夢總是很沉穩,讓人在夢碎後有“這就是現實啊”的冷峻與悲涼感,比如《無人知曉》一直按到影片一半才讓夢騰飛。新海誠的少年感是一股子乾淨到近乎純粹的力量,光憑這股力量就能擊碎現實的骯髒,帶人飛到純淨的天空之上。《天氣之子》造夢在十三分鐘,十分鐘後,夢起飛了,可謂真如少年般迫不及待。

但是夢進入的太快,讓人很難相信是真實。這也是情緒一直難以代入到故事中的原因,令故事真的成了閒下來喝咖啡才閱讀的“輕小說”,失去質感。

後面我要開始吹牛逼了,各位退散。


這是一場2019年的預言。

天氣是老天爺的心情,無所謂正常與失控。只有影響到人類生存,才有“失控感”。

一場疫情就能看到:當野豬漫步在深圳街頭;當海豚出沒在威尼斯;當油輪飄蕩在海洋平面;當北京的天氣始終晴朗……人類拯救的對象從來不是地球,而是人類自己,至於傷害了什麼,也只有這種世界級大災難停止人類活動的時候才能發現。否則,無關痛癢。

如果說《火口的兩人》是關於人與人、人與自我之間的探討,那麼《天氣之子》是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探討。

在一個輕盈的近乎失真的故事裡,新海誠向人們拋出了巨大的倫理問題:是否應當犧牲少數人去拯救多數人?

而新海誠本人面臨的倫理悖論更加難解:“晴女”這種設定帶有古老自然神/多神信仰緊密聯繫著人與自然一體;而回答上一個問題則要回到啟蒙時代對功利主義還是自由主義的選擇,無論哪種選擇都是剝離了自然,以人為中心的答案。

這兩種認知本身之間的糾纏衝擊,是《天氣之子》難以用少年戀愛來解決的,造成整部電影呈現的審美出現了極大的波盪。

最終,新海誠做了一個勉強的回答:我選擇了陽菜,便是選擇了下雨的世界。表面上拯救少數人的社會倫理問題與認同世界並在一起被解決了。然而,這不過是少年長大後願意承擔責任的呼喚(且不說這樣的責任他是否能完全負責),是選擇後的承擔,依舊沒有脫離“以人為中心”的啟蒙價值觀念。

這就造成一個自然故事架構回答了一個個人主義的樣貌。你可以說是斷裂,也可以說由此令本片意蘊豐富。

當然我個人更傾向於前者。故事本身就不適合一個唯物主義者理解,畢竟沒有宗教信仰的人總愛尋找邏輯與動機。


昨晚太困了,重新審視《天氣之子》,有所補充:

《天氣之子》根本不存在“宏大”可言(太困了,被自己欺騙了),本質是一個私語故事,一個戀愛物語。

少年少女們參與世界、改變世界 ,這種單純的想法是新海誠帶著孩子氣的自信與自大,但是勇猛的也令人羨慕。大概不可及才格外著迷。

私心上講,像是新海誠對《雲的彼端》《星之聲》《追逐繁星的孩子》一次商業嘗試,再次運用了《你的名字》發展出來的技巧。

但是這樣的努力,根本無法讓新海誠去衝擊宮崎駿,甚至構成挑戰也難說。今後會形成什麼樣的風格還要再等待。

如果說“共產主義信仰來自於對人性的信心”(段子),那麼新海誠是“人性的信心來自於戀愛的信仰。”

嘖,這個男人除了談戀愛就沒別的事情可做了嗎?

動畫信息

天氣之子
中文名:天氣之子
原 名:天気の子
又 名:Weathering With You / Weather Child / Weather's Child / Child of Weather
首 播:2019-11-01(中國大陸) / 2019-07-19(日本)
IMDb:tt9426210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