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相較於《你的名字》的全面倒退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25 07:44:52 作者:Thetacandy Language

二刷過了,想簡單談下感想。

簡單來說,就跟標題所想表達的觀點一樣,《天氣之子》在各大方面相較於新海誠的上一部作品《你的名字》都有所倒退。當然,即便如此,它在故事整體上並沒有相當嚴重的問題,不至於嚴重影響到這個故事的觀感,簡單地說,它依舊算是一部不錯的作品,如果不嚴肅談論其中劇情的邏輯性和完整性,也勉強談得上好看,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先說開頭部分。故事開頭是男主角獨身前往東京,在種種偶然之下得到了一把槍。首先這個情節設定就有些讓我意外,就跟我當時看預告片時聽到槍聲時的感覺一樣。如此一個披著奇幻戀愛外衣的小清新故事怎麼會出現這麼違和的東西?其實故事在“槍”出現大概5分鐘前就以“新聞放送”的方式給它埋了伏筆,不過這也是我另外想要吐槽的點,這個伏筆也收得太快了,導致看起來很彆扭。目前網上的一些解讀裡將“槍”認為是“少年時夢想中的冒險”和“男孩心中對力量的嚮往”的象徵,我對此持保留意見的態度,因為無論怎樣荒誕的設定,只要用上“象徵含義”這種高大上的東西去解讀,都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效果。

影片開始的大概前15分鐘裡的故事節奏很快,從鏡頭場景的切換速度到人物對白都很快,有那麼點“趕時間推主線”的意思。而且這個過程中缺乏BGM的氛圍渲染,導致其觀感相當一般,甚至算得上有點枯燥。我暫且不太明白為何誠叔要在開頭以這樣的節奏去講述故事,如果只看結果的話這個表現導致我對《天氣之子》的開頭印象差於《你的名字》。

既然標題也已經將其與《你的名字》相對比了,那不妨從局部到整體說一下兩者之間差在什麼地方。

首先是前30分鐘的節奏和故事氛圍。在《你的名字》中新海誠有著他自己相對較為程序化的規劃,比如30分鐘左右的時候開始放《前前前世》來配合畫面製造氛圍,之後在60分鐘左右和90分鐘左右的時候也用同樣的方式來烘托情感或者推動情節,整個“工序”的嚴謹得到了高效的表現。

而《天氣之子》也基本按照這種程序化的方式來進行,比如前15分鐘都在通過各種情節制造男主角獨身一人來到東京的不易和艱苦,然後在15分鐘左右男主找上須賀大叔的公司並加入之後,通過一首輕快的歌曲將故事的氛圍從之前略有些壓抑的劇情強行拉到歡快的氛圍中。必須得說這個處理方式本身沒有問題,但實際表現就並非如此了。由於前面過於急躁的節奏並沒有因此平滑地過渡到這個歡快的氛圍中,導致實際的觀感相當違和,甚至有種莫名其妙的感覺。突然插入的歡樂歌曲固然好聽,但那種強行切換氛圍的感覺使得這一段情節變得有些奇怪,整體的觀感也就下降了。

實際上這裡還包含了我想說的《天氣之子》的另外一個不如《你的名字》的地方:配樂。

看到這裡肯定會有人會問:《天氣之子》裡的BGM難道還不優秀嗎?其實我沒有否定這些音樂的意思,恰恰相反,在我眼裡這次的音樂依然很出色,雖然在豐富程度上個人認為沒有《你的名字》那樣立體,但毫無疑問都很好聽。但這是把這些音樂單獨拿出來看的情況,在影視作品中,配樂不但要音樂好聽,出現在故事裡的時機也很重要。而在這一點上,《天氣之子》很顯然做得不如《你的名字》。

除了上文已經提到的開頭15分鐘那首出現得很突然的歡快音樂,還有故事高潮時,當男主角對天鳴槍之後的那首《愛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以及結尾的那首《大丈夫》,這三首歌曲本身都是相當好聽的歌曲,但放在故事中就是充滿了違和感。《愛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與所它所處的爭鋒相對的情節在風格上完全不搭調,而《大丈夫》則是完全的突兀,讓人莫名其妙。

反之,《你的名字》就做得相當出色,在關鍵劇情的轉折點插入的歌曲往往都是跟其所處的情節基調一致,沒有帶給觀眾任何的違和感,從而導致它的觀影體驗相當流暢和舒適。不過這裡也幫《天氣之子》說句好話,在故事高潮時男女主角在空中再(er)相(ren)會(zhuan)的時候出現的那首《グランドエスケープ》的表現就相當好,與情節的契合度和感情的爆發時機都出色的接上了軌,是全片表現最優秀的地方。不過這樣優秀的演出,在《你的名字》中幾乎是遍及全片的存在啊...

還有一些細節上的問題,比如爭議最大的“槍”設定。首先這個設定作為一個藏在主線中的線索,全片出現3次。第一次是被男主撿起並攜帶,第二次是被男主使用後丟棄,第三次是故事高潮處的對天鳴槍。對於這三次出鏡不管怎麼看我都覺得很違和,我仔細想了想怎麼圓這個設定...第一次還可以理解是收伏筆並埋下新的伏筆,第二次是推動劇情發展同時埋伏筆,而第三次...我覺得除了網上某些類似“象徵男主內心的反抗”的說法能站住腳以外,我只能解釋為情景需要了...因為男主需要靠這個威脅他人讓自己去見女主。但不管怎麼說,“槍”這個設定本身就很齣戲,他跟這個奇幻的愛情故事的基調格格不入。如果真想達到某種象徵意義,我相信有更好的設定的。以及,順便談論下我在初次觀看所思考到的,關於這一段情節的合理性。按照日本那邊的相關法規,在確認目標具有高度的安全威脅時,警察是可以開槍擊倒目標的。也就是說,男主角向警察舉槍的那個時候,警察就可以提前向他開槍了...不過在這種虛構故事中討論合理性只能是個偽命題罷了。

以及網上評論裡某些人的“部分作畫失誤”的觀點,由於牽扯到作畫技術和影片細節方面的問題,個人不予意見支持,僅提出讓各位參考。不過這類問題在當初《你的名字》上映時基本上是沒人提出過的,我自己也沒看出《你的名字》有什麼作畫上的不妥。要我簡單評價下本作的作畫部分,我只能說依舊優秀,色彩風格的表現上都跟《你的名字》擁有同一水平的表現,其中幾個鏡頭的轉換更是讓人印象深刻。不過,稍有些不妥地說,我也沒看到它在作畫上比起《你的名字》有什麼進步,倒是大場景的刻畫相比於《你的名字》似乎少了一些。而對於雨水的刻畫有那麼一絲《言葉之庭》的味道,當然,這是稱讚。

從局部上看,《天氣之子》在很多方面遜色於《你的名字》,在整體上依舊如此。

首先是兩者在故事背景設定的完善程度上的差距,這一點《你的名字》基本完勝。《你的名字》全片出現過的用於展現故事背景設定的元素是遠遠超過《天氣之子》的,並且在表現方式上,《你的名字》展現出的是極高的成熟。通過前段部分女主角三葉所在小鎮的風俗和傳統,引出故事的奇幻背景,然後在之後的故事情節中時不時地引出這個背景的相關細節,並與故事情節近乎完美地契合。比如繩子所代表的“聯繫”,暗指男女主角命運之間的相互牽連;而“口嚼酒”在故事背景中所代表的“半身”,也就是指製作者的一半靈魂,在男主角喝下之後回到過去女主角的身體之中相互對照;而“黃昏之時”在古日語中暗指的“逢魔之時”,也在後來男女主角在傍晚相逢時的情節得到了其含義的對照。總之,《你的名字》中的背景設定表現出的是相當高的完成度和一致性,並且在“與劇情相契合”的部分做到了近乎十全十美的地步,有那麼種自圓其說的感覺。

反觀《天氣之子》,首先在其故事對背景設定的表現上就顯得沒有《你的名字》那麼“用心”,或者說有意淡化了這個方面的描述。全片你能看到的就只有角色們從各方面收集到的對於“晴女”、“天氣巫女”的解釋,這些解釋基本上都是片面的,沒有形成《你的名字》那樣構成體系般的存在,並且在一些細節上交代得不清不楚。比如天空中出現的各種由水構成的生物,按照故事裡所展現的說法,就只有“天空是比大海更為神祕的存在”還有“天空上是另一個世界”這樣籠統的話語去說明它們的存在。我的意思不是說“背景的細節越豐富就越好”,這個取決於製作團隊的取捨,但豐富得恰到好處的背景往往可以給故事本身增添魅力,而細節不到位的背景往往只會給故事增添一份無力的、經不起推敲的神祕感。《天氣之子》很明顯屬於後者,它的背景設定沒有《你的名字》那般細節豐富,也很難說有那股恰到好處的神祕感,更缺乏與故事情節的良好契合,只給觀眾留下一份空洞和蒼白。

然後要說的是一個根本的問題,也是我兩次觀影后得出的一個最主要的觀點,是我認為的《天氣之子》最大的問題:

《天氣之子》的故事撐不起它的背景。

儘管背景缺少細節的刻畫和表現,但故事還是展現了天氣、神、巫女、人與自然的聯繫,還有“未知世界”這些較為“大”的背景元素的。可在這樣的背景下,《天氣之子》的劇本卻講述了一個幾乎是中二病少年的幻想冒險般的故事。這讓我想起了當時看完《於離別之朝豎起約定之花》的感受,這一點上兩者給我的感受還真就驚人地相同:它們都在一個相對宏大的背景下,講了一個像是小打小鬧的故事。

這個說法可能有些偏頗,但絕對是我的真實感受。在看完《天氣之子》之後,我並沒有產生當初看完《你的名字》那樣的意猶未盡的感覺,因為我覺得按照這個故事所表現出的格局,它就到此為止了。

寫到這裡突然想到,《大魚海棠》給我的感覺也是如此,都是“故事撐不起背景”的典例。當然《天氣之子》的劇情還不至於淪落到跟它比...以及網上熱議的所謂的“電車問題”,我認為也是不存在的,男女主角並不對東京的城市抱有任何責任,也沒有為了東京的城市犧牲自己的義務,他們的選擇沒有什麼問題。

或許有人會有這樣的觀點:《你的名字》同樣也是有一個相對宏大的背景,也同樣是奇幻和愛情題材,更是同樣講述了一對男女之間的故事,憑什麼《天氣之子》就算是小打小鬧。

對,從故事的整體類別上看,兩者基本上差不多,實際的格局也相差不多,本質都是披著奇幻題材外衣的言情故事,但表現上兩者可就差太多了。我們不妨列舉兩個故事的一些共有元素:奇幻、搞笑日常、愛情、冒險、反抗。將這兩部作品中分別表現這些元素的部分拆解出來,你不難發現《你的名字》在大多數方面都要做得更優秀一些,它將故事的背景與故事情節緊密地聯繫到了一起,最後所展現給觀眾的細節以及帶來的觀感都更加出色。儘管本質是言情故事,但它所表現出的優秀質量,足以撐起它那龐大的背景設定。而《天氣之子》帶來的觀感本身就存在一些問題,而它也沒有做到讓故事和背景緊緊相貼,因此最後給我的感覺就是:這就是個小打小鬧的故事。

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是,《你的名字》基本上完全是以男女主角的視角去講述故事的,這使得整個故事的劇情的連貫性沒有什麼大的考驗。而《天氣之子》中除了男女主角的劇情線路,還有須賀大叔以及夏美小姐這兩條故事線,雖然最後我沒看出故事連貫性上有什麼大的問題,但似乎因為這樣的劇情線路設計,間接導致了男女主角線路上的一些內容的不足。比如兩人的感情是如何建立的(實際上我認為《你的名字》也存在這個問題),故事並沒有很好地表現出來。而須賀大叔和夏美小姐這兩條故事線更是受限於影片的篇幅,講得半缺不缺的。所以儘管配音演員們的表現都很不錯,但在故事的完善程度以及建立人物形象的立體感上,我認為也做得不如《你的名字》。

這一點讓我想起了誠叔在我心中最好的作品《言葉之庭》,這樣一箇中短篇故事,人物形象的立體塑造和劇情的完善程度卻都被做到了相當高的地步,我認為除了篇幅限制,跟誠叔自己的取捨也有一定的關係。《言葉之庭》本來是可以有很多角色的線路的,這一點早已體現在他的《言葉之庭》小說版中,但動畫裡只做了男女主角的線路,讓故事的精簡程度最大化,最後的表現效果也十分出色。如果說《言葉之庭》的表現是誠叔做出了正確取捨後的結果,那《天氣之子》的表現在我看來就是失敗取捨的結果,如果他一開始就淡化配角們的故事和形象,把著重點更多放在男女主角上,我覺得最後的表現或許會不一樣。不過,寫到這裡其實我自己也不太能說服自己,因為如果真的取消這兩個角色的線路,那故事中很多情節就難以表現感情了。

最後要說的是結局,在《你的名字》中誠叔給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雖然在《天氣之子》裡又暗暗地發了糖,但不管怎麼說,這個結局的表現算是正常的,合理的。而《天氣之子》的結局,更多地像是“找了個合適的藉口搪塞過去”這種感覺。比如老奶奶不明所以地說出“東京這裡以前本來就是海”這種看上去像是強行為男主角製造的一個讓他心安理得的理由,顯得有些沒必要了。何況男主角並不需要負什麼責任。而結局中讓兩人心懷寬慰地重逢,同時男主角又突然想明白了“自己和女主沒做錯什麼”的道理,這個情節顯得有些強行和累贅了,這也導致這個結局看上去十分平庸,沒能為這個故事做到最後的昇華。反觀《你的名字》,雖然是開放式結局,但僅僅是男女主角在相逢的一瞬間識出了對方,並奮力尋找對方的情節,就足以讓人心懷感觸了。相比之下,《你的名字》的結局能帶給我們更多更深的感觸,而《天氣之子》就只是告訴你故事結束了而已。

總而言之,《天氣之子》在幾乎所有大的方面都沒能超越上一次的《你的名字》,反倒是退步了許多。或許在商業化上它依舊算是成功的,但它談不上新海誠的自我突破,也更談不上對業界有什麼更好的影響了。如果你喜歡《你的名字》那樣美好的畫面和好聽的音樂,那它還是值得你去看看的,但倘若你和我一樣是期待著一次相較於《你的名字》的進步,那我建議你還是不要把期望放得太高了。

*一些附言:小說版的《天氣之子》跟動畫版基本一致,從故事情節到人物形象都基本一致,只不過提供了更多的細節而已。這一點跟《你的名字》動畫版和小說版倒是一樣,不過小說版的體驗同樣十分平庸,跟誠叔目前的巔峰之作,小說版的《言葉之庭》完全沒法比。

動畫信息

天氣之子
中文名:天氣之子
原 名:天気の子
又 名:Weathering With You / Weather Child / Weather's Child / Child of Weather
首 播:2019-11-01(中國大陸) / 2019-07-19(日本)
IMDb:tt9426210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