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撕《天氣之子》的時候我們在撕什麼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8-25 10:09:08 作者:歲歲念 Language

抱著研究誠哥新作的目的買了《天氣之子》的票,帶著欣賞視覺盛宴的心態走進電影院,直到電影放映完,我都沒有想到這部影片會在網絡上引起這麼大的爭議。

爭議點無非在於兩處,一處是邏輯,一處是三觀

邏輯這裡,我本人也認為相較前作《你的名字》差了許多。最令我感到莫名其妙的有以下幾點:

一是男主這麼堅決地離家出走的原因從始至終沒有給出交代,導致了男主的角色特點不夠鮮明,人物形象不夠豐滿,撐不起他在東京的所作所為,引起觀眾的質疑;

二是男女主決定逃亡之後,在尋找住宿的過程中因為種種原因屢屢碰壁,而在與警方爆發衝突後突然就很順利地入住了一家頗為豪華的賓館,這不由得讓人迷惑前面作者鋪墊這麼多碰壁情節的意義何在;

三也是很多人提到的,須賀在男主趕到那座廢棄大樓裡時,起先百般阻攔,之後突然態度180度大轉彎,幫助男主一起對抗警察,如果說僅僅因為男主掏槍對峙的決絕和流著眼淚的嘶吼震撼了須賀,那對於前面所鋪墊的,他為了和女兒相見祈求天晴,為了接回女兒趕走男主,並提到如果犧牲一個人可以拯救整個世界他也願意這些情節來說來說,這裡的轉變明顯牽強附會了一些。

我在觀影到後半段曾懷疑,是不是須賀自己已逝的妻子就是上一任犧牲的晴女,因為這樣就能解釋通他為什麼對女兒百般珍惜,為什麼覺得晴女的犧牲是值得的,但同時在看到為女主不顧一切的男主後,想到自己曾經的心境和沒有鼓起勇氣救回妻子的遺憾,將心比心,選擇了成全男主。然而新海誠式敘事顯然並沒有打算把故事從頭到尾講透徹、講清楚,也並沒有打算把每個細節合理化,這也成為新海誠作品一個比較鮮明的特色。足夠唯美,足夠動人,但也足夠模糊。這就有些類似中國國畫裡的“留白”。新海誠只打算把少男少女之間的愛情以最震撼的方式演繹到極致,其他的他不管,觀眾自己想象,按照自己的意願在想象裡把故事填補完整。P.S. 如果對於本片中邏輯漏洞感興趣,可以去閱讀下這篇文章,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621937/,相信你能發現更多值得推敲的地方(哈哈我真的不是新海誠黑呀)

其實,作為一個將新海誠作品選作畢業論文課題研究過的人來說,這裡我還是想給誠哥說兩句。新海誠的作品從來都不以立意與敘事見長,而是主打每一幀都精緻到可以當做壁紙的唯美畫面以及讓人唏噓讓人感傷的細膩情感聯結。所以其實新海誠百分之九十的作品都沒有把故事講清楚,甚至都沒把故事講完,留出一堆坑坑窪窪。他早期的一部作品,《追逐繁星的孩子》就是因為其故事情節難以自圓其說而廣為詬病,這部作品算是新海誠為數不多的一部探討生與死這種比較龐大的話題和立意的作品,但是代價就是既沒有立好意,也沒有演好情。此後新海誠自己也認識到自己在進行劇本創作時的不足之處,於是在之後的作品裡,他不再去刻意追求主題的昇華和立意的深刻,而是將話題圍繞在自己所擅長的情感渲染上。《言葉之庭》,《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都是如此,只不過,私以為前兩者的藝術成就高於後者。

《言葉之庭》是新海誠為數不多的純粹討論現實世界中男女情感的作品之一,另一個是《秒速五釐米》,他的其餘作品大多帶有幻想和奇異的元素。《言葉之庭》中圍繞日本經典《萬葉集中的一首短歌,“隱約雷鳴,陰霾天空,但盼風雨來,能留你在此”,所展開的一個相互治癒的“師生戀”令人感動不已,勝在細膩情感的白描,娓娓道來而又深入人心;而《你的名字》則是圍繞靈魂交換這一有趣的設定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男女主的情感算是故事的支線,但也恰好構成故事的點睛之筆。來到《天氣之子》,顯然新海誠基於兩部較為成功的前作有了新的野心,企圖不僅要講一個有趣的故事,也要描摹一場動人的愛情,最後卻頗有些“賠了夫人又折兵”了。幸好這位“大男孩”不再執著於主題的深刻性,否則最終的結果可能更加慘烈。

雖說如此,其實對《天氣之子》強行進行一下主題昇華也未嘗不可。許多人觀看影片是衝著少男少女間的愛情去的,然而倘若對於故事發生的背景以及一些不容易被注意的細節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這裡包含著作者對於人類社會與自然文明之間關係的基本態度。故事的開始就是東京沒完沒了地在下雨,極端惡劣的天氣狀況一直延續。這是引出“晴女”這一重要設定的基礎,但或許也暗含作者對未來社會的一種構想,那就是物質文明極大發展,城市建設極大繁榮,但對於自然資源的過度開採和對自然環境的人為破壞致使氣候開始變得極不穩定。從片中祈禱盂蘭盆節放晴的老奶奶說的話也暗暗映證這一觀點。老奶奶提到,江戶本是一片海灣,後來經過人類的開發利用才變成現在的樣子。也許連綿不斷的大雨就是要讓一切回到原點。也就是說,人類向大自然索取了多少,總有一天還需要還給大自然。片中的晴女有一個特異功能是可以通過祈禱使得一小片區域短暫放晴,之所以是一小片區域和短暫放晴,也是在暗暗表達,即便是超能力也無法扭轉人類被極端天氣制裁的命運。而如果從這個角度去分析,也似乎更能解釋被千萬人吐槽的片尾,男主為了救回女主,不惜讓東京重新陷入無窮無盡的大雨。因為萬物都是守恆的,人類向大自然索取了多少,就要還回去多少,獻祭一個晴女是遠遠不夠的,那只是短暫的平靜,是假象。如果真的是獻祭一個人就可以改變一切,那顯然是在說,人類自始至終都有辦法戰勝大自然,不管是以什麼樣的代價。然而新海誠在片中暗含的意思實際上是,早晚有一天,大自然還是會發怒,該來的還是會來。

扯遠了。我們回到文章開頭說的,本片的兩大爭議點。相信在認真閱讀了上面的文字後,對該片邏輯存在爭議的朋友可以有些不一樣的視角。那麼關於第二個爭議點,也是討論最為激烈,甚至走向兩極化的,本片塑造的三觀,我們也來說一說。

本片諸多“熱血”、“中二”情節給許多人帶來強烈不適,諸如持槍,襲警,闖鐵軌,“誘拐”未成年等等,當然最讓許多人不能接受的就是“寧負天下不負你”這麼個結尾吧。關於男主以未成年身份進行的諸多違法亂紀行為,有人解讀為這是仗著自己年紀小不用負刑事責任胡作非為,危害公共秩序,和我們唾罵的香港廢青也無甚本質區別。誠然這些行為是極為不討喜的,特別是新海誠特意將男主設定為離家出走的未成年,更容易讓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他的行為與之身份是否匹配上了。(所以說啊,誠哥你好歹花點時間多交代下男主的背景,把男主的人物形象給豐滿豐滿啦。無數血腥暴力的“反社會”大片兒在網絡的火爆充分說明一點,一切“反人類”行為當有了足夠充分的理由或者足夠的情感進行支撐,那也是可以說服人的)不過,我倒是注意到一點,那就是男主剛來到東京的時候,其實是一個處處透露著拘謹、畏縮和小家子氣的小鎮青年形象,看見自動販賣機上的物價的時候,看見小學生(也就是女主的弟弟)那麼會撩妹的時候,乃至在街邊垃圾桶無意發現一把槍的時候,他都是感到吃驚和恐慌的,會下意識地自言自語“這就是東京嗎”。留下那把槍最初的目的也只是為了關鍵時刻能拿出來嚇唬嚇唬人(當然從始至終,即便他在情緒最為飽滿的時候也只是向空氣開了槍,並沒有真的要用子彈傷害人)。而他的這一不甚明顯(……)的性格是什麼時候開始發生轉變的呢,我認為,是從看見女主被人挾持開的那一槍開始的。而此後的99%引起觀眾強烈不適的行為,也都是為了女主而做的。假如,男主不是離家出走的未成年小屁孩兒,興許還有觀眾為他“英雄救美”的壯舉擦兩把眼淚……所以說啊,還是那句話,要怪,就怪“大男孩”新海誠對未成年少男少女之間愛情的一種執念吧。(聳肩)

那麼關於結尾,上面也有簡單分析過,可能新海誠只是想講個純粹的愛情故事,各自受傷的少男少女如何溫暖彼此,一個為了對方願意獻出生命,一個為了對方願意與世界為敵,等等,怎麼有種《少年的你》既視感了……至於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選擇上,新海誠或許真的沒有仔細斟酌。同時,假若本片希望表達的觀點暗含人類終將無法對抗大自然的話,這個結尾或許才是最好的安排。

讓許多人覺得影片爛尾的最根本原因還是,本可以依靠編劇強大的自圓其說功力,讓小我大我兩全其美,或者至少是犧牲了小我保全了大我——前者是中國式經典喜劇,後者是中國式經典悲劇——可是編劇偏偏選了一個最不符合觀眾(至少是中國觀眾)價值觀的結局,為了追求小我犧牲了大我。

直到影片放完,我都在期待是不是會有彩蛋,東京最終還是恢復了正常的氣候,雖然損失慘重,但也讓人們明白了要敬畏自然,而男女主在重逢後則是開始了幸福的虐狗生活。等到熒幕黑掉,我也沒有等到這麼個“自圓其說”。

其實如果改一改,換成另一種更為中國觀眾熟悉的結尾,或許本片評分造中國地區還會超過前作《你的名字》。那就是,讓女主犧牲後,東京從此一派祥和,而鳥居也因為這一獻祭而被破壞了,使得男主失去了穿越鳥居把女主尋回的機會。然後男主乖乖接受了警察的處分以及三年的觀察教育。三年間他一直悔恨自責,但始終沒有放棄,四處尋覓,求神問佛,希望找到讓女主回來的辦法。最終他在一則古老的神諭裡看到了可能讓女主回來的辦法,他也照做了。皇天不負有心人,女主終於回來了,兩個人快樂地生活在了一起。

怎麼樣?經過“中國式改編”,這個結尾是不是感覺順眼兒多了?而且,是不是看起來十分眼熟?如果你仔細回想,不難發現,中國許多經典的神話作品乃至今日暢銷的古言仙俠小說,無外乎都是上面這種套路。這就是中國人最為喜愛和追捧的“大團圓”結局,也是在中國大熒幕接受度最高的一種結局。與之相對的是另一種接受度次之的結局,就是“毀滅式”結局,也是這幾年流行的“仙俠虐戀”愛用的結局。按照這種結局,原作在進行到女主獻祭,東京放晴的時候就可以全劇終了,最多就是男主醒來發現自己好像做了個夢,夢裡東京被大雨詛咒了,自己和女主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夢醒之後發現世界還是那個世界,沒有大雨,也沒有女主。

之所以中國人會接受上面這兩種結局,是因為中國人追求圓滿,同時又會為遺憾唏噓,同時,從古至今,我們受到的教育都是捨己為人、樂於奉獻、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犧牲個人價值成就社會價值等等,所以,當我們看到,男女主的愛情以水漫東京為代價獲得了“圓滿”,我們是難以接受的。而日本作為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雖然古時受到了許多東方文化的薰陶,但經過上千年的歷史演變後,沉澱下來的新時期日本文化還是傾向於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個人主義、利己主義。歐洲中世紀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粉碎了神學的統治,也帶來個人思想意識的覺醒。彼時中國還處於封建統治、中央集權時代,而日本在東亞成為了第一個受到西方文化衝擊併發起改革的國家,也就是我們都知道的明治維新。明治維新具有全盤西化的性質,給日本社會帶來極大的變化,也給日本民眾的心理帶來極大衝擊。此後日本更是往西方資本主義道路上越走越遠,西方文化中的“個人利益至上”思想也得到廣泛傳播。直至今日,日本社會也是崇尚個人主義居多的,並且這種思想不會被認為是政治不正確。而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從始至終追求的都是集體主義至上,即使是改革開放之後受到西方文化全面衝擊,這種思想也是根深蒂固的。在這裡,我想強調的是,我並沒有說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哪個好,哪個不好,歸根結底,脫離社會背景和政治外殼去談論思想正確性都是不現實的。之所以從這個角度去分析,就是為了讓廣大觀眾能夠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為什麼“神經病”新海誠給出這麼一個“神經病”結尾,居然在日本沒有引起口碑滑鐵盧,還讓《天氣之子》獲得代表日本角逐第92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的資格。

說到奧斯卡,我們就不得不又提到一部動畫神作,也是前不久出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它將代表中國角逐第92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既然都是作為角逐奧斯卡獎項的代表,又都是動畫電影,難免可以做一番比較。這麼一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就來了。可以說,《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結尾算是與《天氣之子》恰恰相反。我們上面說《天氣之子》最終為了小我(愛情)犧牲了大我(氣候),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則是反過來,為了大我(陳塘關)犧牲了小我(生命),當然,按照中國式喜聞樂見的“大團圓”結局,哪吒的重生顯然給這部影片的結尾畫龍點睛。不敢因此說中日文化存在對價值衝突取捨的差異,但是對於價值取捨的接受度上來說,中日肯定是有區別的。

以上就是我本人在看過《天氣之子》以及豆瓣上一些熱門影評後,基於自身對新海誠作品的瞭解所作出的一些拙見。如有不適……概不負責。嘿嘿。

動畫信息

天氣之子
中文名:天氣之子
原 名:天気の子
又 名:Weathering With You / Weather Child / Weather's Child / Child of Weather
首 播:2019-11-01(中國大陸) / 2019-07-19(日本)
IMDb:tt9426210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