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是“日本第一”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9-12 16:25:25 作者:[己註銷] Language


    上帝也是會犯錯的,你看他不就創造了人類嗎?
                                        ——題記1

    規矩是用來服務人、而不是用來煩死人的,可是很多時候,規矩卻恰恰被用來煩死人。
                                        ——題記2

--------------------------------------------------

    《鋼琴之森》的主題可以是任何一種解釋,唯獨不是所謂的“天賦與勤奮”——很多人的討論都止於這點,恕我難以苟同。
    這部作品的真正主題毫無疑問是“獨立與自主”,追求自我解放和思維獨立,敢於挑戰“權威”和“規則”,這才是本片所要表達的核心內容。
    都說“身心自由”,然而比身體自由更加難以解放的,是心靈的自由。

    老實說初看本片之時,我壓根沒有去聯想作者為什麼要用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K310來貫穿整個故事,後來看到了我的朋友Ericson_寫的一篇觀後感(http://www.douban.com/review/2037812/),方知該曲大有來頭,放在本片特別具有寓意。
    到了網上查了一下該曲的資料,差不多也就是Ericson_所描述的那樣:

    “片中那首貫穿前後兩位主角都彈奏的參賽作品——莫扎特鋼琴奏鳴曲K310——隱喻了導演的思想,莫扎特這首曲子創作於1778年,此時小莫的身份仍然是一名卑微的宮廷樂師,渴望自由民主的精神使得他最終擺脫了大主教的束縛,做他真正想做的思想意志獨立的作曲家,然而,由於時代的侷限莫扎特還是死於飢寒交迫之中,K310也成為他掙脫生命束縛、追求理想的代表作之一。”

    莫扎特正因為勇於擺脫命運的束縛,大膽地創新,彈奏出屬於自己個人風格的鋼琴曲,這才有了被世人奉為經典的K310,可是到了那些鋼琴大賽上,K310卻成了鋼琴手們必須彈奏的死規則,基於自由理想的創新,卻被當作不容質疑的權威來束縛他人,這不得不說是一大諷刺。

    莫扎特固然是個了不起的鋼琴家,但憑什麼必須非得以他——或者誰誰誰——的曲譜,來作為衡量一個人彈奏鋼琴的絕對標準呢?憑什麼非得彈得和他的曲譜一個樣,才能得高分呢?
    我這麼說,絕無任何一絲企圖去貶低偉大的莫扎特,只是有一點我們不得不正視一下,到底是莫扎特>鋼琴,還是鋼琴>莫扎特,亦或鋼琴=莫扎特。
    顯然這類觀念純屬扯淡。

    孔子沒有強迫別人非得遵從儒學不可,馬克思沒有蠻橫地剝奪他人質疑《資本論》的權利,釋迦牟尼沒有說只有加入佛教才能去談論佛典,耶酥沒有禁止世人信奉基督教的同時不能信奉其他宗教,莫扎特沒有規定只有西裝革履的人才有資格彈鋼琴,更沒有規定只有按照他的曲譜來彈奏鋼琴才能算是彈奏鋼琴。
    可是後世的人們,卻用他們的創新,來束縛他人,並且不允許被人質疑。
    是的,他們傑出、卓越,所以他們是聖賢,可聖賢並不是完人。不但聖賢們會犯錯,上帝也是會犯錯的,你看他不就創造了人類嗎?

    《鋼琴之森》這個故事,其實正是三個鋼琴手擺脫命運束縛的過程,他們都被不同程度地“束縛”著。
    小海不必多說了,刻意的模仿阿字野老師的彈奏風格結果遭到了批評,於是天生叛逆的他,開始尋找自我突破之路,他成功了,他贏得了幾乎所有人的掌聲——除了幾個思維死板、自以為是的大賽評委。規矩是用來服務人、而不是用來煩死人的,可是很多時候,規矩卻恰恰被用來煩死人。這場鋼琴大賽的評委們,遵守著最為死板的規則,把原本應該是朝氣蓬勃的比賽搞得死氣沉沉,硬是將一個天才拒之門外,從而收留下了那些遵照他們的意志去行事、卻缺乏“自我”的選手們。大賽的狹隘,已經容不下充滿朝氣的小海。那個在世人眼裡高高在上的“日本第一”,在阿字野老師的眼裡,只不過是日本第一而已。小海的舞臺不該侷限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裡,更廣闊的天空才是屬於他的。
    譽子的情況和小海一樣,只是表現形式有所不同。其實觀眾們都知道,她的彈奏能力完全不在小海和修平之下,把修平視為“威脅”,是她首先過不了自己這一關,就如修平將小海視為“威脅”一樣。然而阿字野老師卻認為,鋼琴其實是不用比較的,每個人都只需彈奏出屬於自己的風格即可,還是那句大俗話: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對此就不多說了,不然又得扯出一堆你我皆知的大道理。
    修平是被“束縛”得最深的一個,出身於鋼琴世家的他,註定了他不能辱沒家族的“盛名”,從小就在父輩的說教下彈奏著沉悶的曲調,成為鋼琴家是他必須的“任務”。在修平的內心深處,鋼琴簡直就是他的敵人,是剝奪了他心靈自由的敵人,為了討好大人們,他不知因此犧牲掉了多少本該屬於自己的時間。彈琴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兒,而只是一種“責任”,那些耳熟能詳的大道理——“樂在其中”、“興趣是最好的導師”、“關鍵就是要讓自己快樂”等等,不知跑到何時何地去了……如果沒有遇到小海,不知修平會否真的如他所推斷的那樣,總有一天會恨上鋼琴呢?

    莫扎特不斷地自我突破,成了一代名家,他被後世人視為“權威”和“真理”,神聖得“不可侵犯”。
    於是乎,某某鋼琴手這段莫扎特的曲調彈得好,那段貝多芬的曲調彈得妙……
    搞了半天,除了複製與模仿,還是複製與模仿。殊不知莫扎特們並非天生的。
    然而實際上,所謂的“權威”不也就像世界紀錄,是為了被挑戰而存在的嗎?所謂的“真理”,不也是經受了一次次的驗證,才能證明它的正確性嗎?
    沒有對華羅庚的挑戰,何來陳景潤的數學定律?沒有對亞里士多德理論的糾正,何來咖利略的鐵球落地?孟子尊敬孔子而不盲從孔子,朱熹則將孔子奉為零缺點的神明,所以孟子能夠成為孟子,而朱熹則只不過是朱熹。
    真理存在的價值就是為了被質疑,因為它駁不倒,所以不怕被質疑,反覆驗證只能證明它的確“駁不倒”,只有偽真理,才會害怕被質疑。
    曲譜正和文學一樣,是積累了各種生活經驗,才被不斷地創新出來。狄更斯不是馬克吐溫,歌德也不是凡爾納……正因為有了百家爭鳴,文學的世界才會精彩。我並不懂得鋼琴,但我認為音樂也是如此。

    音樂本來就是開明的、無國界的、沒有死規則的,而貝多芬更是以一曲《命運交響曲》提倡人們不該被規則綁綁得死死的……音樂是為了豐富人的生活而存在,而不是為了成為一種負擔。不斷的創新才是音樂生命力的來源,難道不是麼?

    《鋼琴之森》這部作品我已經看過好幾遍了,它帶給我的感動絕不是很多人所說的“天賦與勤奮”,而是那種自我超越、追求獨立思維的精神。


附1:片中的《致愛麗絲》

    小海說到他老媽的八音盒播放的曲子正是貝多芬的《致愛麗絲》,我想這個情節具有一定的隱喻。
    關於這首曲子,網上的資料如下:

    “伊麗莎白·羅克爾是德國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約瑟夫·奧古斯特·羅克爾的妹妹。1807年,14歲的伊麗莎白跟隨哥哥來到維也納,很快就被貝多芬所接納,成為他身邊數不多的朋友之一。伊麗莎白後來嫁給了貝多芬的朋友。貝多芬在創作這首樂曲時,兩人保持著親密的友誼,顯然這首曲子是獻給她的。那段時間裡,在貝多芬的生活中從來沒有出現過叫愛麗絲或伊麗莎白的其他女子,愛麗絲是伊麗莎白的暱稱。可以確認的是,貝多芬十分喜歡她。”


附2:《鋼琴之森》的主題不是天賦與勤奮!(文:Ericson_)

     http://www.douban.com/review/2037812/

動畫信息

鋼琴之森
中文名:鋼琴之森
原 名:ピアノの森
又 名:森林中的鋼琴師 / 野生鋼琴師 / 鋼琴森林 / Piano Forest / Piano Forest: The Perfect World of Kai
首 播:2007-07-21(日本)
IMDb:tt1119194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