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的怪物——致約翰·李貝特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6-29 18:59:04 作者:5M4丶 Language

終於將浦澤直樹的怪物看完了。這部以柏林牆倒塌為背景,以揭露法西斯暴行對人性殘害為主題的作品,塑造了一個具有高智商高功能的反社會型人格,一個完美的“怪物”—約翰·李貝特。
要讀懂約翰這個看似溫柔多情實則冷酷無情的靈魂,就必須要看懂在此部作品中反反覆覆出現的兒童漫畫《沒有名字的怪物》。
約翰並無生存的意義,由於他沒有“名字”。他既不貪戀生命,也不畏懼死亡,作品中多次出現別人拿槍舉著他,而他伸出右手食指點在額頭正中央的舉動(意為,打準一點)。與其他作品中反派不同的是—他並沒有明確的目的。他既不想統治世界,也對於自己的影響沒有絲毫的興趣。他具有極強的偽裝性,缺乏感情,道德感與羞恥心。從外表上來看,約翰容貌陰柔美麗,動作優雅和緩,嗓音略帶纖細,談吐斯文並且極有見地。
在此部作品中,約翰親手殺人的次數極少,但是所有的殺人案几乎都與他有關。他用著他那些陰柔而略帶憂鬱靦腆的氣質,用著極有安撫意味的嗓音與動作,一點點撬出那些犯罪人內心的隱祕,喚醒他們內心的怪物,看著那些怪物失控,並且沒有任何罪惡感,這如何讓人覺得不恐怖?!外表可以偽裝,眼神卻不能偽裝。無論是漫畫還是動畫,在約翰與其他人交談時,鏡頭經常切向約翰的眼睛,那是一雙冷酷而不帶有任何感情的眼睛。試想擁有這麼一雙眼睛的人,怎麼可能如外表所見的那麼溫柔感傷?
約翰具有極其高超的交流技巧。那些與約翰交談過的人,基本都對約翰報以好感,並稱約翰能感受到他們的內心。而實際上約翰缺乏感情與同理心,他是無法“感受”到其中的情感的,但他具有極高的智商,並且有著豐富的“經歷”。他可以“解讀”這些情感。很多時候人們往往都誤解了,理解與感受是兩回事,而前者並不一定需要感同身受。
在我看來約翰始終是缺乏情感的,即使是對於妹妹,我認為並不是像很多人所說的,他對妹妹有超乎常人的愛,在妮娜跑回來看到和自己一模一樣的”約翰“的時候,很多人包括妮娜誤以為,那是想分擔自己的痛苦。但結合全部動畫以及約翰在之前的心理來看,我認為,約翰對於妮娜的感情,更多是像是看”另一個自己“,他將妮娜看成了自己,所以那段恐怖的經歷他把其當成自己的見聞。而這並非是沒有根據的,從《沒有名字的怪物》裡的開頭,怪物分成了兩隻,一隻往東,一隻往西。結合約翰是看完這本繪本後“瘋” 的,加上週圍不正常的環境,他這樣認為,也算是結合了“實際”
溫柔的聆聽,適時的“勸解”,暗示性的語言,安撫的動作,他能與大部分建立友好的情感關係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在最後的結局,他從病院逃了出來,醫生癱坐在一邊。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完美的結局,約翰悔過自新,消失在人群裡。可從約翰最後望著醫生的眼神,那種虛無與冷酷,註定了這是一個永遠無法拯救的人。
醫生與約翰是一面互相映照的鏡子,醫生救回了約翰,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約翰一直試圖挖掘醫生的黑暗面,10面前醫生寧願丟到職位而救他,而十年後即使被通緝眾叛親離,被判上本該屬於約翰的罪責,醫生依舊救了他。這是約翰想不到的事,他看見了人性太多的陰暗面,可是卻看不見醫生的。可醫生真的沒有陰暗面嗎?從醫生追捕約翰的顛沛流離的疲憊,到後來的處處疑慮,醫生已經出現了歇斯底里的症狀,可是他的人性最終戰勝了惡性,所以他最終救回了約翰。可由於約翰無法脫離黑暗,這一部作品註定是以悲劇收尾,醫生永遠無法原諒自己救回了一個“怪物”的事實。他與約翰註定會再次碰面,並且再次做出抉擇——這似乎是一個死循環,但卻也正映襯了作品的主題“怪物”,它永遠存在於我們的心底,並且永遠不會離開。

動畫信息

怪物
中文名:怪物
原 名:MONSTER
又 名:None
首 播:2004-04-06(日本)
IMDb:tt0434706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隨機推薦


© 2022 3樓貓動漫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